标准解读

《GB/T 6111-2018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相较于《GB/T 6111-200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在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与调整。首先,在标准名称上,新版本将“管材”改为“管道系统”,这表明适用范围从单一材料扩展到了整个系统层面,涵盖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其次,新版标准中增加了对于试验条件更为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压力施加方式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此外,《GB/T 6111-2018》还引入了新的术语定义,并对一些原有术语进行了修订或澄清,使得标准语言更加准确无误。

再者,关于样品准备及处理方面也有所变化,《GB/T 6111-2018》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明确了不同类型的试样应该如何制备才能满足试验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类型或尺寸的管道产品提出了差异化的试验参数设置建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3-15 颁布
  • 2018-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标准规范文件:GB-T 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_第1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 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_第2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 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_第3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 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_第4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 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标准规范文件:GB-T 6111-201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8 3.1 4 0.3 0G3 3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6 1 1 12 0 1 8代替G B/T6 1 1 12 0 0 3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T h e r m o p l a s t i c sp i p i n gs y s t e m s f o r t h e c o n v e y a n c eo f f l u i d 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i n t e r n a lp r e s s u r e(I S O1 1 6 7 - 1:2 0 0 6,T h e r m o p l a s t i c sp i p e s,f i t t i n g sa n da s s e m b l i e s f o rt h e c o n v e y a n c eo f f l u i d 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i n t e r n a l p r e s s u r eP a r t 1:G e n e r a lm e t h o d;I S O1 1 6 7 - 2:2 0 0 6,T h e r m o p l a s t i c sp i p e s,f i t t i n g sa n da s s e m b l i e s f o r t h ec o n v e y a n c eo f f l u i d 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r e s i s t a n c e t oi n t e r n a lp r e s s u r eP a r t 2:P r e p a r a t i o no fp i p e t e s tp i e c e s;I S O1 1 6 7 - 3:2 0 0 7,T h e r m o p l a s t i c sp i p e s,f i t t i n g sa n da s s e m b l i e s f o r t h ec o n v e y a n c eo f f l u i d 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r e s i s t a n c e t o i n t e r n a lp r e s s u r eP a r t3:P r e p a r a t i o no fc o m p o n e n t s;I S O1 1 6 7 - 4:2 0 0 7,T h e r m o p l a s t i c sp i p e s,f i t t i n g sa n da s s e m b l i e sf o r t h ec o n v e y a n c eo f f l u i d 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t h er e s i s t a n c e t o i n t e r n a lp r e s s u r eP a r t 4: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a s s e m b l i e s,N E Q)2 0 1 8 - 0 3 - 1 5发布2 0 1 8 - 1 0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目 次前言引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原理25 试验参数26 试验设备27 试样48 试验压力的计算49 试验仪器的校准和精度51 0 状态调节51 1 试验步骤61 2 试验报告6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管材试样的制备8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组件试样的制备1 0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组合件试样的制备1 7G B/T6 1 1 12 0 1 8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 B/T6 1 1 12 0 0 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 与G B/T6 1 1 12 0 0 3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范围由“ 管材” 扩大至“ 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 见第1章) ; 增加了以下术语: 组件(3.1) 、 标准尺寸比(3.2) 、 自由长度(3.3) ; 恒温箱平均温度, 由+3-1修改为+2-1(6.2) ; 增加了“ 尺寸测量装置” 的要求(6.8) , 删除了“ 测厚仪” 和“ 管材平均外径尺” ; 增加并修改了试样类型及相关要求( 见第7章) ; 增加了试验压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试样公称尺寸和根据S D R的压力计算方法(8.3、8.4) ; 增加了“ 试验已经进行了5 0 0h10 0 0h” 时的处理方法(1 1.3) ; 试验报告中增加了“f) 样品制备的条件” 和“l) 状态调节时间” ( 见第1 2章) ; 删除了原标准的资料性附录A;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分别对管材、 组件、 组合件试样制备的要求。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 S O1 1 6 7 - 1:2 0 0 6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 、I S O1 1 6 7 - 2:2 0 0 6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 管材试样的制备 、I S O1 1 6 7 - 3:2 0 0 7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 组件试样的制备 、I S O1 1 6 7 - 4:2 0 0 7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 组合件试样的制备 编制, 与I S O1 1 6 7:2 0 0 6/2 0 0 7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4 8) 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福州) 、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承德市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 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厦门三登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河北宝硕管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黄剑、 林伟、 刘峰、 王新华、 任雨峰、 孙华丽、 裘旭升、 王志斌。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6 1 1 11 9 8 5、G B/T6 1 1 12 0 0 3。G B/T6 1 1 12 0 1 8引 言 本标准将I S O1 1 6 7 - 1:2 0 0 6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 、I S O1 1 6 7 - 2:2 0 0 6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 管材试样的制备 、I S O1 1 6 7 - 3:2 0 0 7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 组件试样的制备 、I S O1 1 6 7 - 4:2 0 0 7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 耐内压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 组合件试样的制备 的四个部分合并为一个文本, 重新起草, 包括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与I S O1 1 6 7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将I S O1 1 6 7的四个部分合并为一个文本,I S O1 1 6 7 - 2、I S O1 1 6 7 - 3、I S O1 1 6 7 - 4的技术内容分别作为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规范性引用文件采用国内相关同类标准进行替代和增减; 正文中凡有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的, 采用国家标准, 而非直接采用国际标准;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 B/T1 9 2 7 8 - 2 0 0 3; 将标准中所涉及的压力单位统一修改为我国法定单位兆帕“MP a” ; 修改了图1, 并在图中标示出自由长度; 对公式进行了编号以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起草相关规定; 增加了“ 进行仲裁试验时密封接头类型为A型” ; 增加了“ 管材仲裁试验采用测量尺寸计算试验压力” ; 将“ 最短状态调节时间” 的要求修改为“ 状态调节时间” , 并给出偏差。G B/T6 1 1 12 0 1 8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耐内压性能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给定温度下测定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组件和组合件耐内压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试样内部为水, 外部为水( 水-水试验) 、 空气( 水-空气试验) 及其他液体( 水-其他液体试验) 的耐内压性能试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 B/T4 2 1 7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 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G B/T4 2 1 72 0 0 8,I S O1 6 1 - 1:1 9 9 6,I D T)G B/T8 8 0 6 塑料管道系统 塑料组件 尺寸的测定(G B/T8 8 0 62 0 0 8,I S O3 1 2 6:2 0 0 5,I D T)G B/T1 8 2 5 2 塑料管道系统 用外推法确定热塑性塑料材料以管材形式的长期静液压强度(G B/T1 8 2 5 22 0 0 8,I S O9 0 8 0:2 0 0 3,I D T)G B/T1 8 4 7 5 热 塑 性 塑 料 压 力 管 材 和 管 件 用 材 料 分 级 和 命 名 总 体 使 用 ( 设 计) 系 数(G B/T1 8 4 7 52 0 0 1,e q vI S O1 2 1 6 2:1 9 9 5)G B/T1 9 2 7 82 0 0 3热塑性塑料管材、 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G B/T1 9 8 0 7 塑料管材和管件 聚乙烯管材和电熔管件组合试件的制备(G B/T1 9 8 0 72 0 0 5,I S O1 1 4 1 3:1 9 9 6,MO D)G B/T1 9 8 0 9 塑料管材和管件 聚乙烯 (P E) 管材/管材或管材/管件热熔 对接组件的 制备(G B/T1 9 8 0 92 0 0 5,I S O1 1 4 1 4:1 9 9 6,I D T)Q B/T2 5 6 8 硬聚氯乙烯(P V C - U) 塑料管道系统用溶剂型胶粘剂(Q B/T2 5 6 82 0 0 2,A S TM D2 5 6 4 - 1 9 9 6 a,MO D)3 术语和定义G B/T1 9 2 7 82 0 0 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组件 c o m p o n e n t作为整体单元的单个或者组合形式的管件或阀门。3.2 标准尺寸比 s t a n d a r dd i m e n s i o nr a t i oS D R管材的公称外径dn与公称壁厚en的比值。G B/T1 9 2 7 82 0 0 3, 定义6.71G B/T6 1 1 12 0 1 83.3 自由长度 f r e e l e n g t hl0试样中, 密封接头或者组合件的组件之间管材的长度。4 原理试样经状态调节后, 在规定的恒定静液压( 内水压) 下保持一个规定的时间或直到试样破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试样应保持在规定的恒温环境中, 这个恒温环境可以是水( 水-水试验) , 空气( 水-空气试验) , 或者其他液体( 水-其他液体试验) 。5 试验参数本试验应明确以下试验参数:a) 使用的密封接头类型;b) 试验温度;c) 管材或管件的S D R、 管系列和尺寸;d) 试样数量;e) 试验压力p或由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应力;f) 试验类型, 如“ 水-水” , “ 水-空气” 或“ 水-其他液体” ;g) 保压时间和破坏类型;h) 附加试验的要求。6 试验设备6.1 密封接头密封接头安装于试样末端。通过适当的方法, 密封接头应密封试样并与加压装置相连, 且在试验开始之前应排尽试样中的空气。密封接头应采用以下类型中的一种: A型: 与试样刚性连接的密封接头, 但两个密封接头彼此不相连接, 因此静液压端部推力可以传递到试样中 如图1a) 所示 。对于大口径管材,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试样与密封接头之间连接法兰盘, 当法兰、 接头、 堵头与法兰盘的材料与试样相匹配时, 可以把它们焊接在一起。 B型: 金属承口, 保证与试样外表面密封, 且密封接头通过连接件与另一密封接头连接, 因此静液压端部推力不会作用在试样上。这种密封接头可由一根或多根金属杆组成 如图1 b) 所示 , 允许试样两端纵向自由移动, 以避免受热膨胀引起弯曲。若使用外部金属杆, 试验过程中应避免金属杆与试样外表面接触。否则, 试验视为无效。除了密封接头的齿纹之外, 其他任何与管材试样外表面接触的锐边都应修整。应避免密封接头的组成材料对被测试样造成不良影响。组件试验中, 密封接头应由附录B中规定的密封装置代替。根据G B/T1 8 2 5 2测定材料的长期静液压性能时应选用A型密封接头。注:使用不同类型的密封接头, 破坏时间也不同。仲裁试验采用A型密封接头。2G B/T6 1 1 12 0 1 8a) A型b) B型图1 耐内压试验密封接头示意图6.2 恒温箱恒温箱内充满水或其他液体时, 保持恒定的温度, 其平均温差为1; 如果恒温箱为烘箱, 保持恒定的温度, 其平均温差为+2-1, 最大偏差+4-2。当试验在水以外的介质中进行时, 特别是涉及安全及液体与试样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时, 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当试验在水以外的介质中进行时, 用于相互对比的试验应在相同环境下进行。由于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试验温度偏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尽可能小, 如: 采用流体强制循环系统。如试验在空气中进行时, 除测量空气的温度外, 还应测量试样外表面温度。应使用经处理的水, 且水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杂质, 如清洁剂、 润滑剂等。6.3 支承或吊架当试样置于恒温箱中时, 支承或吊架能保持试样之间以及试样与恒温箱之间的任何部分不相接触,以免影响试验结果。6.4 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应能按照第1 1章的要求持续均匀地向试样施加所需的压力, 在试验过程中, 压力偏差应保持在要求值的-1%+2%范围内。由于压力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压力偏差应尽可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最小偏差值。压力宜单独作用于每个试样上。但一个试样发生破坏不会对其他试样产生干扰时, 允许使用装置将压力作用于多个试样( 例如: 使用隔离阀或在一个批次中根据第一个破坏而得出结果的测试) 。为保持压力在规定偏差范围内, 应使用自动控制系统使压力处于规定范围内( 例如试样膨胀时) 。6.5 压力测量装置能检查试验压力与规定压力的一致性。选择压力测量装置时, 应使压力的设定值处于压力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内。3G B/T6 1 1 12 0 1 8压力测量装置不应污染试验液体。有争议时, 测压装置的参考水平面应与恒温箱中的水平面一致。应用标准仪表来校准测量装置。建议使用在破坏或渗漏时能自动停止计时的设备, 且能同时关闭与试样有关的压力循环系统。6.6 温度测量装置能够检查试验温度与规定温度的一致性。6.7 计时器能记录试验加压后直至试样破坏或渗漏的时间, 时间以分钟表示。6.8 尺寸测量装置符合G B/T8 8 0 6的要求。7 试样7.1 试样制备按照附录A、 附录B、 附录C中的规定制备试样。如有必要, 测量并记录试样组件的参数, 如制样条件、 尺寸。7.2 试样数量除非在相关标准中另有规定, 试验数量应不少于三个。8 试验压力的计算8.1 总则对于材料测试, 试验压力应按照式(1) 和给定的环应力, 根据试样的测量尺寸进行计算。对于管材测试, 试验压力应按照给定的环应力和相应标准中的规定选择下列其中一种进行计算:a) 根据试样的测量尺寸, 见式(1) ;b) 根据试样的公称尺寸, 见式(2) 。管材的仲裁试验, 应根据试样的测量尺寸计算试验压力。对于组件的测试, 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确定试验压力。当相应产品标准中无规定时, 试验压力应根据给定的环应力和试样所用管材的S D R进行计算。对于组合件的测试, 除非在相关标准中另有规定, 试验压力应根据给定的环应力和试样所用管材的S D R进行计算, 见式(3) 。8.2 根据测量尺寸计算试验压力按照式(1) 计算试验压力p, 单位为兆帕(MP a)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p=2em i nde m-em i n(1) 式中: 由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应力, 单位为兆帕(MP a) ;em i n 管材试样自由长度部分的最小壁厚, 单位为毫米(mm) ;4G B/T6 1 1 12 0 1 8de m 试样的平均外径, 单位为毫米(mm) 。8.3 根据公称尺寸计算试验压力管材的公称尺寸应符合G B/T4 2 1 7的规定。按照式(2) 计算试验压力p, 单位为兆帕(MP a)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p=2endn-en(2) 式中: 由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应力, 单位为兆帕(MP a) ;en 管材自由长度部分的公称壁厚, 单位为毫米(mm) ;dn 试样的公称外径, 单位为毫米(mm) 。8.4 根据管材试样S D R计算试验压力按照式(3) 计算试验压力p, 单位为兆帕(MP a)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p=2(S D R-1)(3) 式中: 由试验压力引起的环应力, 单位为兆帕(MP a) ;S D R 管材试样的标准尺寸比。9 试验仪器的校准和精度温度和压力控制系统及用于测量温度、 压力和时间的仪器都应与所使用的量程相一致, 且应校准。仪器的精度应能满足温度、 压力和时间测量的要求。1 0 状态调节准备试样, 清除试样表面的污渍、 油渍、 蜡或其他污染物, 然后与本标准规定的密封接头装配。需要时, 测量并记录管材试样的自由长度l0。向试样中注水, 可以将水预热但不超过试验温度。将注满水的试样, 浸入水箱或者放入烘箱中, 在相关标准规定的温度下, 按照表1规定的时间进行状态调节。如果状态调节温度超过沸点, 应施加一定的压力防止沸腾。表1 状态调节时间壁厚em i n/mm状态调节时间em i n33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