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墨子》选读 1 兼爱课件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20版高中语文《墨子》选读 1 兼爱课件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20版高中语文《墨子》选读 1 兼爱课件 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兼爱,【基础自测】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或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9年3月13日,日本神户制钢所因此前的篡(zun)改铜、铝产品的质量数据,被日本法院处以1亿日元罚款。,b.2019如期而至,只要我们不惑于方向,不惮(dn)于行动,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未来会更好。c.在火灾现场,消防员们穿越浓烟,蹈(do)火踏浪,这就是最可爱的消防员,最帅的黧(l)黑脸的消防员。d.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魏军,吴军一个个吓得股战胁(xi)息,脸色煞白。,【解析】选a。“篡”应读“cun”。,二、名句默写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_,_,以此为事者也。2.天下之人皆不相爱,_,_,富必侮贫。,3.夫爱人者,_;利人者,_;恶人者,_;害人者,_。,答案:1.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2.强必执弱众必劫寡3.人亦从而爱之人亦从而利之人亦从而恶之人亦从而害之,【文言梳理】一、通假字1.贵必敖贱(“_”通“_”)2.既以非之(“_”通“_”,_)3.天下之难物于故也(“_”通“_”),敖,傲,以,已,已经,于,迂,4.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_”通“_”,_)5.教驯其臣(“_”通“_”)6.破碎乱行(“_”通“_”,_),辩,辨,分别、辨别,驯,训,碎,萃,聚集,二、一词多义,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1.君臣不惠忠(名词作动词)_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名词作动词)_3.越王击金而退之(动词的使动用法)_4.是以仁者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施仁慈、尽忠诚,给利益,使退却,认为不对,5.破碎乱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使分散;使混乱,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古义:_今义:名词,偷东西的人,动词,残害别人,2.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古义:_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语3.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古义: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虽是这样,表原因,因此,4.特上弗以为政古义:_今义:动词,认为5.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古义:_今义:表约数和方位,以,介词,把;为,动词,处理,身边侍候的人,近臣,6.士闻鼓音,破碎乱行古义:_今义:破成碎块,破,使分散;碎,通“萃”,聚集,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译文:_,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有利的方面和好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2.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译文:_,可以使天下所有的祸患、篡夺、仇怨、憎恨不发,生的原因,是产生于互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称赞它。,3.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译文:_,兵士听到鼓声,分散了人群、混乱了行列(争先恐,后地响应),踩着大火烧死的有一百多个,越王才敲锣让,他们退下来。,4.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译文:_,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文本研读】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说明为天下人兴办好事、除去有害的事是仁人的事业。b.墨子认为诸侯之间互相攻打、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都是对天下有害的方面。,c.墨子认为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都是由人们不相爱而产生的。d.由于人们只知道自爱而不互爱,出现“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的事情,因此墨子不主张“自爱”。【明确】选d。“不主张自爱”不正确。,2.墨子眼中的“天下之害”有哪些?【明确】国与国之间相攻,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相篡,人与人之间相贼,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之间不和调。,二、阅读文中语段,完成3、4题。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消除“天下之害”,就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b.选文借第三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d.选文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明确】选c。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践的事例,不是说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而是说君主要引领士人“兼爱”,无比较意。,4.文段引用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明确】文段在后半部分引用这些事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是讲道理之后通过事例的进一步论证,是为了把观点论述得更清楚更明了。同时也体现了逻辑的严谨。引用这三个事例也充实了文段的内容,使文段内容更加丰富。,【要点探究】1.如何理解墨子“兼爱”的思想内涵?【点拨】“兼爱”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包含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墨子认为,要让不平等的双方彼此产生爱,必定是高贵的、强盛的一方将理解、宽容以及援助更多地给予卑贱的、弱小的一方,让卑贱一方的生活处境得到改善。因此,“兼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努力做到出身高贵的爱护出身低贱的,强大的爱护弱小的。“兼爱”实质是反映贫弱者的心声,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2.墨子在提出“兼爱”的同时,为什么又提出“交相利”?【点拨】“兼爱”表达了墨子“爱无差等”的思想观念。墨子在提出“兼爱”的同时,又提出了“兼爱”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交相利”。,因为墨子认为“交相利”是“兼相爱”的深层动力,“交相利”要求人们在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同时,在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得以满足的情况下,自身的利益也同时能得到实现。,3.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学说可行吗?为什么?【点拨】要做到“兼相爱、交相利”,需要克服人自身很多的天然局限,但是基本上是可行的,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则完全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实践这样一种学说,有助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像墨子说的,通过奉行“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以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