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恶乎往而不可,【基础自测】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某明星遭受网络暴力后被偶遇,独自现身火锅店,身形伛偻(lu)令人十分心酸。,b.小米play开创的手机全新模式“买手机送流量”,再次让友商怛(dn)然失色,胆战心惊。c.如此厚的一本书,竟然在我手中悄悄阅完,颇有成就感和一份激动,有些蘧(q)然,迫不及待地想与他人分享。,d.恤(xe)民情,解民忧,方能赢得人民的尊重。我们期待更多类似“只进一扇门”这样的惠民政策涌现。【解析】选c。a项“偻”应读“l”,b项“怛”应读“d”,d项“恤”应读“x”。,二、积累熟语,并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1.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2.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运用】(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1.本是楼上楼下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却因卫生间门口天花板、吊顶出现漏水产生冲突,两家遂成莫逆之交并长达八年之久。(),。语义与语境相反,2.他退休在家,闲来无事学起了炒股,没想到买的股票接连出现暴涨趋势,真是安时处顺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安逸的时候做事越来越顺利,用“安时处顺”,不合语境,【文言梳理】一、通假字1.颐隐于齐(“_”通“_”)2.亡,予何恶(“_”通“_”,_)3.予因以求时夜(“_”通“_”)4.此古之所谓县解也(“_”通“_”),齐,脐,亡,无,不,时,司,县,悬,5.不翅于父母(“_”通“_”)6.佚我以老(“_”通“_”,_)7.取妻者止于外(“_”通“_”)8.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_”通“_”,_)9.故不足以滑和(“_”通“_”,_),翅,啻,佚,逸,使安逸,取,娶,规,窥,窥察,滑,汩,乱,10.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_”通“_”)11.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_”通“_”,_),兑,悦,郤,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二、一词多义,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1.跰而鉴于井(名词用作动词)_2.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名词用作动词)_3.吾与之友矣(名词用作动词)_4.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名词用作动词)_,照着看,统治,做朋友,成了人,5.轻用吾身而亡其国(动词的使动用法)_6.劳我以生(动词的使动用法)_7.息我以死(动词的使动用法)_8.寡人丑乎,卒授之国(形容词用作动词)_,使陷于危亡,使辛劳,使休息,惭愧,9.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形容词用作动词)_10.佚我以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11.彼近吾死而我不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善待,使安逸,使接近,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其心闲而无事古义:_今义:没有事情2.其妻子环而泣之古义: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若无其事,妻子和儿女,3.卫有恶人焉古义:_今义:品质恶劣的人;心肠恶毒的人4.丈夫与之处者古义: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丑人,成年男子,5.恐吾无其实古义:_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实在的政绩,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译文:_,四人互相看着笑了笑,心中彼此意气相投,于是就,共同结为朋友。,2.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译文:_,况且人力不能胜过天由来已久了,我又为什么厌,恶这些呢!,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译文:_4.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译文:_,大地给我形体,用“生”使我辛劳,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休息。,德就是这种内心纯和的培养。养成这种德而不显,行迹的人,人们离不开他。,5.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译文:_,我凭借君位统治国家,执掌管理百姓的纲纪而忧,虑他们死亡,我自以为这已尽善尽美了。,【文本研读】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这是子舆面对自己的病态抒发内心的悲哀。b.面对子祀“女恶之乎?”的发问,子舆的回答表现了他面对病魔的超脱而又安然。,c.子舆认为“安时而处顺”能解除倒悬之苦。这种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的人生的大解脱,表征着生命的强度和韧性。d.子舆所说的“物不胜天”指人力不能胜过天,隐含人对某些病变和死亡无可奈何的意思。唯其如此,就应安然顺受。,【解析】选a。“抒发内心的悲哀”错。面对自己的病态子舆心中是安宁恬静若无其事,这句话表达的是他感叹造物的神奇伟大,而不是抒发自己的悲哀。,2.文中将病后子舆的外貌描写得极为丑陋古怪,如何理解这种夸张的手法?,【明确】大胆的夸张把人物置于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鲜明的对比凸显一种超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凸显所言主旨,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另外,庄子及其后学有自觉追求奇怪的审美倾向。庄子体现一种独特的“荒怪丑恶趣味”。,二、阅读文中语段,完成3、4题。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寡人传国焉。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寡人丑乎,卒授之国。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哀骀它虽然丑得让人惊骇,但他以高尚的德行养成了他内心的纯和,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潜能,也产生了巨大的人格魅力。,b.这则故事意在表明庄子“道”的思想,一个人不管相貌如何,只要道德充实,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受人追捧、受人尊敬的人。c.庄子在叙述故事时,描写人物鲜明独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写哀骀它,运用比喻手法,使这一形象生动而又有个性。,d.这则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相貌的美丑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只有品德高尚,心灵美好,才能够真正彰显其人格魅力。,【解析】选c。“运用比喻手法”错误,应是“运用夸张手法,造成肖像与内心的强烈反差”。,4.本文中,庄子写到了哀骀它的丑陋,其目的是什么?【明确】庄子把他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更加凸显了哀骀它的智慧和内在品质的过人之处。,【要点探究】1.本课标题“恶乎往而不可”有何含义?【点拨】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意思是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这是庄子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认为大道是宇宙产生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和宗师。文中子舆、子来、哀骀它等都是大道形象的一种体现。它启示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2.怎样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点拨】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逆向思维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在庄子看来,为生老病死而乐而哀而戚戚不安的人,是被头下脚上地倒悬着,解除要靠自己,就是自我解脱,以不解决解决之,以无应对应对之,做到安时处顺。,他的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是一种在现实重压下的难得超越,他启发人从精神方面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3.请分析选文在写作上的特点。【点拨】将哲学思想蕴含在寓言故事之中,耐人寻味。从子舆、子来、哀骀它的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他们的人生态度及精神追求,从而能从容面对人生的困境。,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更加突显所言主旨,极具震撼力。不论是写子舆的怪状,还是写哀骀它的丑相,作者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且还将子舆的怪状与他的态度、哀骀它的奇丑与别人对他的尊敬做对比,在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中突显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对话描写生动有趣。选文采用问答式,将人物的思想状态显现出来,避免了直白的解说,既有生动性、趣味性,也有助于提示中心思想。在人物的言谈中,其个性、观点、神态都能很形象地表现出来,成为庄子寓言的又一特色。在选文中,不管是子祀与子舆,还是子犁与子来,他们的对话有声有色、有理有据,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备选要点】选文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试就人物的特点和描写效果举例说明。,【点拨】,【综合性学习活动】刘熙载说:“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请结合课文第2则说一说你对该句的理解。【点拨】庄子常常能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光明的前景,指出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卫国的哀骀它丑得使天下人惊骇。照常人看来,这是人生的一种绝境。然而在庄子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自考专业(电子商务)题库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粮油食品检验人员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驾驶员考试试题(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高考每日一练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房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
- 陶瓷技术史上的文化创新与传播
- 基因调控技术在作物抗逆性改良中的研究
- 学年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 小学计算机社团活动方案
- 复合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制备工艺研究
- 《2.1.3 活化能》参考课件
- 【物业分享】神秘顾客(交付项目物业服务体验)调查评分表
- DZ∕T 0173-2022 大地电磁测深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宠物服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3年高中语文课内古文精读20:滕王阁序(王勃)
- 当代媒介素养 课件 高萍 第1-5讲 媒介素养范畴-受众认知结构与个体差异
- 《预防脊柱侧弯》课件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基础应用化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低压配电柜技术规范书
- 《隐身技术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