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知心理学,蒋洪波,QQ:1344697763,西南交通大学,.,2,人对自己了解到什么程度,他对世界也就了解到什么程度。他所认识到的世界的深度,正是他自己和他自己的复杂性让他吃惊的程度。弗里德里希尼采,.,3,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式,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如何处理外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采取适当行为所涉及的内部过程的学科。,注意,知觉,思维,推理,问题解决,语言,记忆,学习,研究对象,.,4,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式,认知研究的信息加工范式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被一序列加工系统所加工。这些加工系统以各种系统性的方式转换或改变信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作为认知操作基础的过程和结构。人的信息加工与计算机信息处理类似。,.,5,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的小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由于信息流程是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6,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这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由于是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这种类型的加工因而称为自上而下加工。,.,7,单向因果VS.互为因果,单向因果:原因导致结果,包括信息加工范式的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互为因果: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同时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事件1,事件2,因果关系,单向因果,事件1,事件2,因果关系,互为因果,.,8,研究方法,实验认知心理学:针对健康人群开展行为实验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认知神经心理学:通过研究脑损伤患者的认知损害模式来为正常人的认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9,研究方法,计算认知科学:通过开发各种计算模型来进一步理解人类认知。认知神经科学:通过运用各种脑成像技术来研究与认知相关的大脑功能和结构特点。,.,10,实验认知心理学,实验认知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以研究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11,实验认知心理学的局限性,生态效度不足只提供间接证据缺乏与其基质脑的直接关联。解决方案: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精确程度有限解决方案:计算认知科学忽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缺乏普遍适用的理论构架,.,12,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脑损伤患者的认知活动模式,通过对不正常认知的研究发现正常认知的规律。,刺激,反应,脑/认知(功能模块),.,13,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理论假设,功能模块化:模块是认知系统的一个信息处理器,它在某种程度是独立运作的。认知系统由模块组成。解剖学模块化:认知的每一模块对应于大脑中一个特定的并可以检测出的区域。功能结构无个体差异:人的功能结构具有相似性。缩减性假设:脑损伤从系统中减少模块但不能增加模块。,.,14,单一分离VS.双重分离,甲完成X,甲未完成Y,X与Y使用不同的加工模块,单一分离,甲完成X,甲未完成Y,X与Y使用不同的加工模块,乙完成Y,乙未完成X,双重分离,.,15,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局限性,认知操作成绩并不完全是正常认知系统在损伤后的直接表现。损伤往往不是单一模块的。模块化范式的可靠性问题。个体差异的影响。对综合性的高级认知功能研究较少。,.,16,计算认知科学,计算建模: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模拟人类认知功能的某些特征。,模型世界,真实世界,观念世界,认知,形式化,.,17,物理符号主义模型,自西蒙于1959年国际信息处理大会发表关于GPS的报告,正式发布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generalproblem-solvingprogram)以来,物理符号主义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了对心理机制进行计算机模拟的主流范式。,.,18,物理符号主义模型,纽威尔的物理符号系统中系统的概括了该假设:1.一个物理符号系统由一个符号集组成。2.符号是可以分辨的物理模式。一个符号结构由一些以某种物理方式相联系的符号标记(token)构成。3.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在功能结构上由记忆(特定的符号结构和集合)、一组操作算子,控制结构、输入和输出构成。这表明一个物理符号系统是历时地产生一个不断演化的符号集的一台机器。,.,19,物理符号主义模型,4.物理符号系统能对表征进行指谓和解释。5.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具有产生智能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6.启发式搜索假说:对问题的解决被表征为符号结构;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在问题解决中通过搜索产生其智能。,.,20,联结主义模型,联结主义的核心信念是“并行分布处理”,即认知或智能是从大量单一处理单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联结主义的模型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及计算规则组成。,0,1,0,外形,质地,重量,外形:圆形=1椭圆=-1质地:光滑=1粗糙=-1重量:较重=1较轻=-1,输出,输入:1-1-1输出:-1(桔子),输入:11-1输出:1(苹果),输入:-1-1-1输出:-1(桔子),.,21,联结主义模型的组成,一组处理单元,通常被称为节点(nodes)。节点的激活状态。节点的激活规则,它规定了节点如何根据输入计算新的激活水平。节点的输出函数,它规定了如何将节点的激活水平映射到输出。联结模型,也称之为网络构架,规定了节点间的连接方式。学习规则,它规定了节点间的连接权重如何被改变以表征新的知识。,.,22,计算认知科学的局限性,模拟往往针对特定现象而非针对理论连结主义模型与大脑模型存在差异可调节的参数过多导致很多模型可解释任何现象难以与模型以外的影响因素协作未能建立统一的底层理论,.,23,认知神经科学,通过运用各种脑成像技术来研究与认知相关的大脑功能和结构特点。,刺激,反应,大脑区块,可测量的行为指标,.,24,脑的基本构成,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脑,大脑间脑脑干小脑,中脑脑桥延脑,.,25,单细胞记录技术,使用微电极插进动物大脑以记录细胞膜外电位的研究方法,当前已发展出多电极同步记录技术。优点:时空的定位精度极高。缺点:时空的定位精度极高。,.,26,事件相关电位,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大脑诱发电位来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的记录技术。时间精度高,可提供认知处理过程中大脑活动的时间进程信息。空间精度较差,空间定位的解算模型可能存在多个可行解。较多用于基本认知过程。,.,27,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起的血氧浓度改变的技术。空间分辨:毫米级时间分辨:秒级仅能间接测量:氧减少-脑活动激活标准的确定有主观性,.,28,经颅磁刺激,利用靠近被试头部的线圈发射一个短暂强烈的电磁脉冲,以产生磁场抑制所影响区域的加工活动的技术。与前述技术不同,不再是广义的可测量的行为指标,而是类似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自变量的改变。可报告某一特定脑区在认知任务中是否必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较差。,.,29,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其余技术还包括:正电子发射层析摄影术(PET),脑磁图(MEG)等。多种技术的共同使用:复合证据互补技术的共同使用,.,30,认知神经科学的局限性,在探索高级认知功能时可能存在局限性忽略个体差异的影响依赖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建构激活标准受主观性因素影响,.,31,视觉相关脑区解剖图,.,32,视觉通路及脑区示意图,M型神经节细胞,P型神经节细胞,M型外侧膝状体,P型外侧膝状体,V1,V1,V2,V2,V3,V4,下颞皮质,MTV5,顶叶,“什么”通路,“哪里”通路,.,33,视网膜膝状纹通路,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初级视觉皮质,P(小细胞)通路:对颜色和精细特征敏感,信息多来自视锥细胞。M(大细胞)通路:对运动信息敏感,信息多来自视杆细胞。,.,34,初级、次级皮层通路,P通路,M通路,团状回,团状间回,大细胞通路,厚纹状皮质,薄纹状皮质,厚薄相间纹状皮质,颞叶通路,顶叶通路,颜色,朝向,运动,视网膜膝状纹通路,V1,V2,颜色和形状,运动,.,35,感受野,神经兴奋性可由神经元放电频率描述。感受野:指视网膜上光刺激能够影响某一神经元兴奋性的区域。,外侧膝状体细胞感受野,.,36,简单细胞和复杂细胞,简单细胞:感受野具有on/off区域,呈平行的长方形,对特定位置的直线刺激发生反应。复杂细胞:具有更大的感受野(对位置不再敏感),无明确的on/off区。,.,37,侧抑制和视网膜拓扑图,侧抑制:指某神经元的活动引起另一邻近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初级视觉皮层的空间组织在拓扑上与视网膜的空间组织相似。,.,38,功能特化理论,功能特化理论认为,皮质的各个部分分别负责不同的视觉功能,颜色、形状和运动信息是由视觉皮质中一些在解剖学上不同的结构来处理。,.,39,颜色加工,V4区被认为是颜色加工的主要区域。皮质性色盲患者:V4区的严重损伤和V2、V3区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患者可以内隐的加工信息。不能外显得利用颜色信息,丧失颜色经验。,.,40,形状加工和运动加工,V3、V4和IT区被认为是形状加工的主要区域。IT区前部检测复杂物体特征。IT区后部和V4区对中等复杂性作出反应。V5(MT)区主要参与运动信息加工。运动盲:可正常知觉静止物体,而不能看见运动的物体,常为V5区损伤导致。MST、V2也被认为参与运动信息加工。,.,41,功能特化理论的局限性,皮质并非完全特对功能特化。近期研究表明V1、V2进行的早期视觉加工比本模型建议的更为广泛和深入。绑定问题:将视野中有关物体的运动、颜色和形状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物体的整体信息就叫绑定。,.,42,不同的观点:层级模型,视觉加工按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随层级的上升,加工会变得越来越深入和抽象。,V1,V2,V3/VP,V3A,V4,MT,V1/V2区的巨大尺寸V1/V2/V4的密切联系后期加工区的缩小MT独立于其外,.,43,层级模型的优缺点,有利一面:V1/V2对朝向、长度、颜色的选择性反应。绑定问题。不利一面:缺乏直接证据,推理色彩较浓。区域大小与通常认为的工作量不成正比。,.,44,背侧通路:whereVS.how,颞叶猴子完成空间信息任务,颞叶猴子未完成物体信息任务,物体信息加工与空间信息加工使用不同的加工模块,顶叶猴子完成物体信息任务,顶叶猴子未完成空间信息任务,双重分离投射到顶叶的背侧通路处理位置信息投射到颞叶的腹侧通路处理知觉信息,.,45,不同的观点:知觉-行动模型,.,46,知觉-行动模型:证据,视觉共济失调者完成知觉任务,视觉共济失调者未完成动作任务,针对知觉的视觉与针对行动的视觉使用不同的加工模块,失认症患者完成动作任务,失认症患者未完成知觉任务,双重分离投射到顶叶的背侧通路处理针对行动的视觉信息投射到颞叶的腹侧通路处理针对知觉的视觉信息,.,47,知觉-行动模型:证据,来自错觉的证据:匹配任务使用腹侧通路,错觉较明显抓握任务使用背侧通路,错觉不明显反面的证据:有效的抓握和合适的抓握,.,48,知觉-行动模型的评论,有利一面:新的思路:针对行为而不是内部表征的知觉。通过自我报告和行为测量来评估的视知觉的准确性存在差异。不利一面:模型可能过于简化。错觉上的差异只能做为间接证据。行动会受到关于物体的知识和腹侧通路的影响。未对腹侧、背侧的交互作用作出解释。有证据表明背侧加工更为多样化。,.,49,知觉-行动模型的后续:双加工范式,.,50,背侧通路:折中的观点,顶叶同时处理位置和行动信息:上顶叶主要加工以自我为参照系的针对行动准备的“如何”信息。下顶叶主要负责涉及多个参照系的更为整体的“哪里”信息的加工。,.,51,颜色知觉自学思考,光波,颜色,?,?,物理的量的,精神的质的,?,.,52,无意识知觉:什么叫看见,盲视:对盲区刺激不能进行意识知觉但又还存在某种视觉能力的现象。存在对负后像的意识性知觉但意识不到原刺激。不产生任何意识性视觉经验的光线可能受到了足够的加工以至于干扰到正常的知觉任务。,.,53,盲视:大脑加工区,盲视的大脑加工区的三种可能:初级视觉皮质可能存在残存的视觉功能:患者在初级皮质中可能保留了一些功能完好的“小岛”。盲视可能依赖于皮质下视觉系统:半球完全切除患者显示出盲视现象。盲视可能依赖于皮质的其它视觉系统:外侧膝状体有直接向V4、V5等区域的投射。,.,54,阈下知觉,两种阈限:主观阈限:指个体恰好不能有意识地察觉到一个刺激。客观阈限:指个体在迫选时恰好不能准确地选出刺激的水平。,.,55,阈下知觉:两个证据,未能影响到迫选结果的刺激对后续刺激存在启动作用。被掩蔽的数字对后续处理有干扰作用。结论:刺激信息可以在不被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知觉加工。,.,56,深度和大小知觉自学思考,在阿凡达中,立体电影所构造的虚拟空间是否提供了所有的深度线索?如果没有,缺乏哪几条?,.,57,物体识别的困难之所在,相互重叠的物体,它们的边界在哪?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恒常性如何起作用?各不相同的刺激如何归纳到同一范畴?,.,58,知觉组织自学思考,具身性如何有助于识别一个物体的边界?,.,59,Marr论视觉信息处理的三个描述水平,计算理论:研究信息处理由何处开始,期望的达到结果以及处理可行的理由及必要的条件。算法:在理论所限定的范围内,用以解决问题的抽象而确定的步骤序列。硬件:用以实现算法的物理实体。,.,60,三个关键概念,表征:指一种能把某些实体或几类信息表达清楚的形式化系统,以及说明系统如何行使其职能的若干规则。描述:使用某一表征描述一个给定的实体所得到的结果称为该实体在这种表象下的一个描述。处理:一种操作和运算,它将一些符号表征转变为另一些符号表征。,.,61,Marr视觉信息处理流程,原始基元图,完全基元图,2-D表征,3D模型表征,.,62,原始基元图的生成,确定空间密度变化的位置:用几个大小不同的空间滤波器进行图象处理,密度图突变的部分对应着图像一阶导数的极值或二阶导数的零点,构成零交叉轨迹。用符号表征图像的密度变化:按空间符合假设将各通道的零交叉结合起来,形成由边缘片断、条形、端点和团块四种记号所组成的原始基元图,基元的性质由其位置、大小、方向及反差所确定。,.,63,完全基元图的生成,主观轮廓现象,.,64,完全基元图的生成,主观轮廓现象表明人的视觉系统中存在着某种符号群集合并运算。从计算理论的观点看其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运算组成:线图中有些组成部分能产生在某种抽象意义上加以定义的位置标记。位置标记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加以群集合并,如一群边界点可能合并为一条边界线。,.,65,完全基元图的生成,由符号群集合并运算产生的局部几何关系表征和图像的密度表征共同构成了完全基元图,它完整的描述了图像的局部性质,构成后级视觉信息处理的基础。,.,66,2-D表征的生成,2-D表征又叫表面表征,其目的是将二维完全基元图中的表征转变为以表面的方面、深度、性质以及不连续边界来描述的表面表征。表面性质由立体视觉、运动、阴影、质地等互相独立的视觉功能块分析得到。,.,67,2-D表征的生成:视差,视差检测的三个步骤:在一图像中选出场景表面上的一个特定位置在另一图像中把同样的位置标记出来计算这两个对应位置的视差体视约束条件:唯一性:表面上任一给定点在任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空间位置连续性:物体的表面与观察距离相比是平滑的,具有内聚性,.,68,3D模型表征的目的,识别是将经验过的物体辨认出来。图像识别的包含两个过程:由图像建立三维表征把建立的表征与人脑中储存的物体相匹配,.,69,选择三维模型表征的标准,易提取性:表征建构过程比较容易兼容性和独特性:兼容性指在给定范畴里,表征适合于所有其它形状的程度;独特性指对物体从所有不同角度观察都会产生同一个标准表征稳定性和灵敏性:稳定性表明一个表征可以整合各物体间相似性的程度;灵敏性指它整合物体间明显不同之处的程度。,.,70,3D模型表征的构成,物体基本的几何性质由平均位置(质心)、大小、主轴来确定。用以描述物体的组成的仅具有这几个性质的几何形体叫作三维表征的基元。基元的数量很少基元之间的空间关系构成三维的形状描述。3D模型表征是基于基元的、是以物体为中心坐标描述的。,.,71,视觉计算理论:总结,视觉系统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其中表征和处理是两个重要问题。复杂的信息系统需要从三个层次上加以描述:计算理论、算法和硬件。视觉过程从视网膜上开始,经三个阶段的加工得到物体的三维结构。功能模块是结构上形成的专门快速处理某一视觉特性的模块。,.,72,视觉性失认,视觉性失认是一种视觉性物体识别障碍,患者有正常的基本视觉形式和有关物体的知识却无法识别某些物体。知觉性失认:物体识别困难是因知觉加工缺陷所引起联络性失认:知觉加工基本上是完整的,物体识别困难是因为不能提取到相关的语义记忆的结果,.,73,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通过共线性而进行的边缘组合,特征捆绑成形状,多个形状分离,视角标准化,结构描述系统,语义系统,名称表征,.,74,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通过共线性而进行的边缘组合:这是一个早期加工阶段,其间一个物体的边缘被抽取出来。DF只能识别少数物体,并不能识别素描图呈现的物体,在知觉组织原则的测试中成绩很差。但能用视觉指导自己的行为。,.,75,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特征捆绑成形状:这一阶段,被抽取出来的物体被整合成各种形状。整合性失认症患者HJA可以对物体进行素描,但难以对有关信息进行整合。特别是当几个物体同时出现时,更难以识别物体。,.,76,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视角标准化:这一阶段产生一个观察点不变的表征。,.,77,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结构描述:在这一阶段,个体从记忆中提取与物体相关的结构性知识。,.,78,物体识别与命名的层级模型,语义系统:物体识别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从记忆中提取与物体相关的语义信息,.,79,层级模型:评价,该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个框架去讨论视觉失认患者在物体识别中的种种问题。局限性:主要以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流程考察视觉信息处理过程。模型对具体的处理过程没有进行描述,因而只能作为框架而非理论。,.,80,面孔识别自学思考,为什么中东人的脸在我们看来都很相似,而对欧美人则稍能区分?本民族的面孔识别是否存在范畴特异性?,.,81,视表象,视表象:指一个视觉短时记忆表征呈现但刺激又没有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早期常采用内省法进行研究当前的研究涉及对行为指标的测量,.,82,心理旋转,顶叶后部皮质:心理旋转/视空间知觉,自变量旋转角度,因变量判断是否镜像的反应时,自变量400600ms经颅磁刺激(rTMS)右侧顶叶,.,83,知觉预期理论,知觉预期理论认为视表象与视知觉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其中的视表象是描述性的或准图像性的表征。描述性表征:是一种图像,它定义了空间中各点的设置值和位置,其与物体存在着拓扑上的对应关系。视觉缓冲器:表象的描述性表征所形成的地方,其既用于视知觉也用于视表征。,.,84,知觉预期理论:促进效应,表象,知觉,想象苹果,识别苹果的降质图,促进,促进,呈现苹果的名称,控制,识别苹果的降质图,较少的促进,视知觉和视表象使用同样的加工机制?,.,85,知觉预期理论:干扰效应,视知觉和视表象使用同样的加工机制?,.,86,视表象:是否在早期视觉皮质中?,不利证据:一半的成像研究报告中皮质未激活解释:影响早期视觉皮质激活的因素:是否要求被试检查图像高分辨细节?强调形状加工还是空间信息加工?是否使用较灵敏的脑成像技术?证据:对V1区施以rTMS严重损害了表象任务中的成绩,.,87,视表象:与视知觉使用相同机制?,不利证据:JB视知觉完整而视表象受损解释:颞叶损伤损害了从长时记忆中产生视表象的能力。不利证据:DF视知觉受损而视表象完整解释:视表象能力也受损但未测出,.,88,直接知觉:理论假设,刺激眼睛的光线模式是一个光阵;这种富于结构的光线包含着来自环境中的所有投射到眼睛的视觉信息。这种光阵提供关于空间中物体分布特性的明确或不变的信息:结构极差、光流模式、功能承受性。知觉信息是在很少或没有信息加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共振直接从光阵中提取各种丰富的信息。,.,89,功能承受性和共振,功能承受性:指物体的所有可能用途。Gibson:功能承受性是被直接知觉到的。共振:知觉者与来自环境中的信息谐调,则他们会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来选择信息。Gibson:神经系统在进行知觉加工时以整体方式进行工作。,.,90,直接知觉:评价,哲学水平上的影响:作为一种生态学理论,强调知觉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正确的指出视觉信息比预想提供更多信息正确的质疑了不准确的结果常常是利用人工化的情境制造出来的,并且没有关注知觉指导行为的作用反映了我们对背侧通路视觉加工的理解,.,91,直接知觉:评价,识别环境中的不变量、发现物体的功能承受性都是很复杂的过程忽视了知觉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依赖于腹侧通路加工的特征:“看见”和“看成”不需要内部表征就能理解知觉的观点有争议应用到关注的中心问题时过于简单化,.,92,运动方向和控制:光流,光流:当观察者移动时,抵达观察者的光模式变化组成了光流Gibson:全部或整体流出模式确定了运动方向网膜光流域:视网膜上光模式的变化线性光流旋转光流,.,93,使用光流定向的证据,跟踪目标产生旋转光流,影片中加入旋转光流,运动方向判断未受膜外信息的影响,运动方向判断,运动方向判断,=,.,94,运动方向和控制:基于物体的理论,行人对运动方向的知觉是基于可以表明自身运动指向环境中各种物体左或右侧的那些信息的行人会运用网膜光流域中环境物体的相对运动信息来知觉运动方向:汇聚:物体图像加速靠近;近处物体外侧加速分散:物体图像加速分开;远处物体外侧减速分散:物体图像减速分开;?运动方向知觉也包含静态深度的加工,.,95,运动方向和控制:视向角,视向角:目标和身体前后轴向之间的夹角。被试进行准确的身体控制需要三种信息:视向角网膜外信息网膜光流操控驾驶中信息的使用情况:使用三类信息视向角信息可用时通常占主导地位光线差时,很少依赖光流而使用网膜外信息,.,96,接触时间:tau假说,tau假说:对匀速接近我们的物体,其接触时间可以直接使用其网膜像的大小除以扩展速率而确定。tau假说作为接触时间信息源的根本局限性:忽略了物体的加速度只能从眼间的角度提供关于接触时间的信息只有在物体是球形时才是准确的需要同时检测到物体的图像大小和扩展速率,.,97,接触时间:证据,球向眼前运动,球变小,网膜像扩展速率减小,估计接触时间变长,接从高处下落的球,成绩好于tua预测,判断水平加减速物体,加速时间会高估,太空中接从高处下落的球,加速时间会高估,地球引力的知识在接触时间估计中起作用,熟知大小、双眼信息等被用于接触时间的估计,.,98,tau假说:评论,对接触时间的估计常是多线索的网膜像的变化速率不足以做为不变量认为观察者总是假设物体匀速动动的假设过于简单化物体的扩展速率信息不只是来自于光流,.,99,计划-控制模型:计划系统,系统通常在发起运动前起作用,但也在运动早期起作用功能包括选择合适的目标、决定如何动作以及动作的时间同时使用空间和非空间信息,受多因素影响使用广泛的信息和受意识控制,速度较慢依赖于顶叶下部皮的视觉表征以及额叶皮质和基底神经结的动作加工过程,.,100,计划-控制模型:控制系统,在计划系统之后启用并在运动执行时起作用功能是确保运动的精确性,并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个系统只受目标物体空间特征的影响使用较少的信息和不受意识控制,速度较快控制依赖于顶叶上部皮质的视觉表征以及小脑的动作加工过程,.,101,计划-控制模型:预测,与计划-控制模型不一致,Milner等认为背侧通路对接触和抓握非常重要,顶叶上部负责这一过程而计划-控制模型认为,对工具和物体的使用需要人类运动加工能整合与物体识别与背景相关的腹侧通路功能,人类大脑的进化使计划加工位于顶叶下部皮质人类的大多数错觉来自于计划系统,.,102,来自错觉的证据,手接近目标,指尖距受Ebbinghaus错觉影响减小,计划过程受错觉影响控制过程不受错觉影响,手接近目标,指尖距受“大”“小”语意加工的影响减小,计划过程受语意影响控制过程不受语意影响,计划过程和控制过程存在某种程度的分离,.,103,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只有控制的条件:立即重复手势,计划加控制:暂停后重复手势,只有计划的条件:准备重复手势,控制增多,顶叶上部皮质和小脑激活水平增加,计划增多,顶叶下部皮质、运动前区和基底神经节激活水平增加,rTMS顶叶下部皮质,运动计划时间延长,rTMS顶叶下部皮质和上部皮质交界区,不影响对静止物体反应影响运动物体反应,计划过程和控制过程存在不充分的双重分离,.,104,来自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证据,顶叶下部损伤者完成指点和抓握动作,顶叶下部损伤者不能完成学习的动作,针对控制与针对计划使用不同的加工模块?,顶叶上部损伤者早期动作正常,顶叶上部损伤者之后的动作表现出损伤,计划过程和控制过程存在不充分的双重分离,.,105,计划-控制模型:评论,有大量证据表明计划与控制系统来完成但也有其局限性: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我们对计划系统的加工活动了解很少没有和眼动等其它线索整合起来,.,106,运动知觉自学思考,因果知觉具有范畴特异性吗?如有,哪些是先验的哪些是习得的?,.,107,变化视盲自学思考,人类的知觉是否请注意到了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如不是,我们忽略了哪些东西?,.,108,注意:定义,注意是对心理资源一的种占用。以一种清晰和生动的形式来看,它是从同时呈现的的几个物体或思维序列中选择一个对象的过程。意识集中和专注是注意的核心。威廉.詹姆斯,.,109,注意的分类:主动和被动,主动注意:因个体的目标驱动而涉及自上而下的控制加工的注意是主动注意。被动注意:因外部刺激引发而涉及自下而上的控制加工的注意是被动注意。,.,110,注意的分类:集中和分散,集中注意又叫选择性注意,它是指同时向被试呈现两个或更多的刺激,而只要求对其中一个做出反应的情况。分散注意指同时呈现至少两个刺激,且要求注意所有输入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情况。,.,111,注意理论:选择性注意理论,刺激输入,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选择性过滤器,同时呈现的多个刺激同时进入感觉缓冲器根据其物理特征,其中一个输入随之被允许通过过滤器,其余则保留在缓冲器中等待加工过滤器防止信息超载,.,112,选择性注意理论:证据,有利的证据:同样的声音呈现两个信息则难以区分双耳分听时非追随信息很少得到加工不利的证据:追随实验中经验的影响不同通道间的同时呈现的信息可得到比同一通道时更高程度的加工部分被试会听到未被注意信息中包含他的名字,.,113,注意理论:衰减理论,过滤器减少或衰减对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分析对刺激的加工控制是分层次进行的加工能力不足以对刺激进行完全分析时,针对加工层次上层的检验就会被省略,刺激输入,感觉登记,短时记忆,衰减器,有限容量,.,114,注意理论:后期选择理论,所有的刺激得到充分加工最重要或最相关的刺激决定相关反应,刺激输入,感觉登记,短时记忆,.,115,注意理论:知觉负载理论,每个人的注意容量是有限的分配到主要任务上的注意容量大小取决于这个任务的知觉负载。用于高优先相关刺激加工之外的所有注意容量会被自动分配给不相关的刺激早期注意选择过程发生于知觉负载高时,晚期注意选择过程发生于知觉负载低时,.,116,三种注意障碍,忽视又叫单侧忽视,它是指一侧大脑损伤后对损伤对侧空间内的物体缺乏察觉的障碍对消指当损伤对侧空间内存在单一刺激时可察觉,但当损伤侧空间内存在另一刺激时,损伤对侧空间内的刺激难以被检测到的情况Balint综合征:与左右顶叶后部或左右顶枕连合部损伤有关,并表现出各种注意障碍-注视固执、对物体的整体注视错位和同时性失认,.,117,主要注意系统,.,118,主要注意系统:证据,元分析的证据:目标驱动涉及的脑区为顶内沟后部、顶上小叶、中央后沟、中央前沟及额上沟刺激驱动涉及的脑区为颞顶联合、顶内沟、额叶眼动区和额中回,主要发生在右半球,.,119,选择性:位置还是物体?位置,聚光灯模型:注意中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的所有物体都能被清楚的观察到,但区域以外的物体很难被观察清楚变焦透镜模型:集中注意的范围可随任务的要求而发生大小上的变化,.,120,按位置选择:证据,分裂注意:注意同时指向两个不相邻的区域,左,右,近,远,检测准确率,线索有效,线索无效,.,121,按位置选择:局限性,有证据表明注意可以分配到两个不相邻的空间区域有证据表明视觉注意可以指向物体未被注意的对象同样可以被深入的加工在聚光灯的周围存在注意抑制区域,.,122,基于物体的注意,该模型认为,视觉注意指向物体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其主张得到了忽视症患者症状的证明,两个半透明且重叠的物体,注意面孔,面孔加工区激活(梭状面孔区),注意房子,房屋加工区激活(旁海马位置区),.,123,同时基于位置和物体的注意,+,+,+,+,+,+,+,+,+,+,注视点,线索,刺激间隔,目标(有效),目标(无效),视觉注意可以是基于物体或基于位置的。有证据表明不同大脑分区分别参与这两种形式的注意问题:两种注意相互排斥吗?如否,是相续的还是同时的?,.,124,跨感觉通道效应自学思考,跨感觉通道效应可能是基于物体的吗?为什么?如何对其进行验证?,.,125,视觉搜索:特征整合论,起始阶段存在一个快速平行加工过程,该过程中特征被并行加工,不受注意的影响随后是一个序列加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特征被整合为各种物体序列加工速度较慢集中注意于物体所在位置可以把各特征整合起来贮存的知识可以影响特征整合“错觉关联”现象,.,126,特征整合论:正向证据,顶叶区域损伤对整合联合刺激特征有较大影响,注意广泛分配时会出现错觉关联现象,注意集中于刺激之上时则不会出现,.,127,特征整合论:反向证据,视觉搜索时间还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目标和非目标之间的相似性各非目标刺激之间的相似性在大量的正立T字中检测一个倒立的T字,被试的检测速度几乎不受非目标刺激的数量的影响,.,128,特征整合论变种:指向搜索理论,早期平行加工后期序列加工,不同时期加工效率存在差异,.,129,特征整合论:评论,在认知心理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理论家同意视觉搜索存在两个相继进行的加工过程第一个加工过程快速而有效,第二个过程更慢而且效率不高缺点:视觉搜索不是完全平行或序列的包含联合特征的刺激的搜索较理论预期快刺激数量效应受目标特征之外的因素的影响来自忽视和对消症患者的证据,.,130,决策整合假说,两种搜索都涉及平行加工观察者对目标刺激和干扰刺激形成内部表征表征在不同试验序列中会有微小的差别被试的成绩涉及到基于目标和干扰刺激之间区分度的决策过程对联合搜索的低效率是两个独立特征维度之间嘈杂活动组合的结果,.,131,视觉搜索:研究的局限性,可以定义广泛的目标刺激,很难用一个单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形式的视觉搜索绝大多数研究采用反应时来评估行为表现,但单纯的反应时会导致解释的多样性生态效度不足,.,132,分散注意自学思考,分散注意是基于物体还是位置?基于物体如何计量注意的广度?基于位置如何计量注意的广度?,.,133,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加工的判定标准:很快不会减少其他任务所能利用的容量(注意)无法被意识到是不可避免的完全满足其判定标准的完全自动化过程几乎不存在,更多过程为部分自动化的,.,134,Shiffrin和Schneider的理论,自动化过程和控制过程存在理论上的区别:控制过程是容量有限的,需要注意参与,并在变化情景下可以灵活使用自动化过程没有容量限制,不需要注意参与,并且一旦掌握就很难改变,.,135,Shiffrin和Schneider的理论:证据,辅音和数字判断实验中,变化匹配情况下测试画面中的数量才对决策速度有影响,一致辞匹配则不两字母集判断实验中训练的影响后续反向的两字母判断实验中出现的负迁移局部检测任务中难以忽视不要求检测的部分fMRI发现自动化加工的发展和工作记忆使用减少有关,.,136,Shiffrin和Schneider的理论:评论,自动化过程平行且无容量限制要求对项目数量的导数为零,实际并非如此该理论是描述性而不是解释性的练习中“重构”的影响一致匹配下的研究成果是基于重构的重构不能解释部分检测任务,.,137,Norman和Shallice的理论,加工的三个功能水平:由图式控制的完全自动化加工会涉及竞争调度且没有意识性指导或控制的部分自动化加工;竞争加工被用于处理图式间的冲突由监督性注意系统所产生的有意控制可分为建构、执行和监测错误,.,138,Norman和Shallice的理论:评论,区分了竞争性调度系统和监督性注意系统两个独立控制系统:对一些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而另一些过程部分自动化提供了更自然的解释明确了监督性注意系统的功能局限性:三种水平的区分度不高基于中枢容量有限的理论之上对监督性注意系统的功能和机制缺乏研究,.,139,记忆:编码、贮存和提取,编码就是对输入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存储的过程。贮存是对已编码信息以便于提取的形式加以保持的过程。提取是从记忆系统中恢复或抽取所贮存信息的过程。,记忆理论,系统结构,加工过程,.,140,记忆的多重贮存理论,.,141,感觉记忆(sensorymemory),也称知觉前记忆,或瞬间记忆。由获取信息的感官短暂保存。是以信息材料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具有通道特异性。存储时间极短,约为0.25-2秒如果特别注意就进入第二阶段,没有注意就消失了。,.,142,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证据,ABCBDTGGBECD,从头报告,前45个,部分报告,任意45个,部分报告法,存在图像记忆,追随一耳讯息,忽视对侧耳相同讯息,时间差小于2秒,被识别为一条讯息,声象记忆保持2秒,.,143,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也称初级记忆。暂时保留信息于意识中。保持在1min以内的记忆。少量信息的临时仓库作用(5-9项目),除了重要信息外,一般信息也很快消失。,.,144,短时记忆:标准模型,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处于激活状态“长时知识”的激活是即时认知过程的副产品,并暂存于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被简单的定义为记忆中这种激活信息的集合当前激活的信息可以被立即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获取激活是脆弱的,如果没有复述,激活可以通过消退机制而很快消失,.,145,短时记忆的标准模型:证据,即时复述的词汇是否好于延时复述?前摄干扰会增加短时记忆的遗忘在采用新的试验方法(测试有关顺序的记忆并避免前摄干扰)后,遗忘减缓前摄干扰对提取的影响表明提取也不是完全是直接得,.,146,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也称二级记忆。长期保留信息,甚至终身。短时记忆经过复习而进入。记忆的量非常大,其编码以意义为主或联想组合进行储存。,.,147,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分离:证据,数字广度测试:要求被试以正确顺序重复刚呈现过的一组随机数。59个组块的内容保持较好。近因效应:即时回忆时,材料表中最后的那几个项目会比中间的项目回忆得更好的现象。无法复述将对近因效应产生干扰干扰对两种记忆产生不同的效果双重分离现象的存在,.,148,多重贮存理论:评论,对记忆给出了系统性的解释,许多理论家都采用多重贮存模型作为其理论的基础。对三种记忆的概念性区分是有意义的,它们存在着质的不同。,.,149,多重贮存理论:评论,多重贮存模型有简化之嫌。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本身可能不是一元的,有其自身内在的结构和特有的运作方式KF对听觉呈现的数字字母回忆视觉呈现差长时记忆也可分为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等几种记忆间的交互作用比该模型假设的要复杂,例如感觉记忆可和长时记忆直接交互主要强调了结构特点而未关注加工过程,.,150,工作记忆,中枢执行系统,语音环,情节缓冲器,视空图像处理器,复述,复述,.,151,工作记忆:组成,一个类似于注意的不受感觉形式影响的中枢执行系统一个以语音形式(基于言语的)保持信息的语音环一个专门进行视觉和空间编码的视空图像处理器一个可以保持和整合来自语音环、视空图像处理器和长时记忆信息的临时贮存系统,即情节缓冲器,.,152,工作记忆:理论假设,理论假设各个成分容量有限各个成分间相对独立检验假设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某一个成分,则两个任务的成绩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两个任务不同时使用某一成分,则两个任务的成绩不会受到影响,.,153,工作记忆:证据,随机数字产生:WhatIwouldlikeyoutodoisattempttogeneratearandomsequenceofnumbersbetween1and10.Imagine,ifyouwill,havingthesenumberswrittenonpiecesofpaperplacedinahat.Shakethehat,drawoutapieceofpaperandreadthenumber.Thenputthepaperbackintothehat,shakeitagain,anddrawanothernumberout,andcontinuethisprocess,棋力较弱棋手,棋力较强棋手,控制条件,发音抑制,视空图像,中枢执行,.,154,语音环:证据,声韵相似效应:对声韵相似词表序列的回忆成绩比不相似词表差词长效应:被试再生一系列短词的能力比长词强,听觉,无抑制,视觉,无抑制,听觉,抑制,视觉,抑制,短词,长词,正确率,.,155,语音环:结构,一个被动的语音贮存一个与言语表达相联系的发音过程,它与语音贮存发生联系,语音贮存,词语的听觉呈现,词语的视觉呈现,发音控制过程,.,156,语音环的结构:证据,词长效应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证据:JB语音贮存功能损伤,但发音过程保持完整TO语音贮存完好,但发音控制过程受到损伤fMRI表明,左侧顶叶下部主要参与贮存,左侧额叶参与复述,.,157,语音环:评论,Baddeley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词长效应和发音抑制效应,同时也得到了神经科学的证明语音环在是否有生态效用?语音环对成年被试的日常生活无影响语音环更多的与语言的习得有关,Baddeley认为语音贮存比无声复述对词汇学习更重要,.,158,视空图像处理器,视觉缓冲存诸器:贮存关于视觉形状和颜色的信息内部划线器(innerscribe):负责处理空间和运动信息。其主要功能是复述视觉缓冲存储器中的信息,把视觉缓冲存诸器中的信息转移到中枢执行系统,并计划和执行躯干和肢体动作,.,159,视空图像处理器:证据,位置法受视觉任务的干扰字钩法同时受视觉和空间任务的干扰NL视知觉完好,空间表征能力受损LH空间能力完好,视知觉受损空间任务,右半球(前额叶、运动前区、枕叶和顶叶)活动加强视觉任务,左半球(顶叶和颞下叶)活动加强,.,160,视空图像处理器:评论,被试同时加工视觉任务和空间任务时,两种任务间往往没什么干扰某些脑损伤患者似乎只损伤了视觉成分而空间成分保持完好脑成像证据提示视空图像处理器的两个成分位于大脑的不同区域(腹侧前额叶和背侧前额叶)两个系统间如何交互作用仍不清楚,.,161,中间执行系统:功能,Baddeley:不同提取计划之间进行切换完成双重任务时的时间分享选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暂时激活长时记忆信息,.,162,中间执行系统:功能,Smith和Jonides:在不同任务之间转换注意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计划一些子任务选择性注意和抑制更新和检查工作记忆的内容在工作记忆对发生时间和出现地点进行表征编码,.,163,中间执行系统:评价,一种执行机制还是多种执行机制?注意转移、信息更新和反应抑制一个中枢执行系统还是多个中枢执行系统?阅读广度和空间广度之间的相关不显著,.,164,情节缓冲器,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用于贮存情节的系统,能够整合来源广泛的信息而形成一个单一的复杂结构或者情节。它是一种缓冲器,作为两个采用不同编码的子系统的中介,将这两个子系统的编码综合成一种单一的多维度表征。这种活跃的捆绑过程被认为高度需要容量有限的注意系统的参与。语音环和视空图像处理器只能暂存特定种类的信息,而中枢执行功能又没有贮存功能,.,165,工作记忆:评价,优点:工作记忆系统既关注当前加工过程又注重信息的暂时贮存工作记忆能解释脑损伤患者身上的某些现象工作记忆模型把词汇复述功能整合成语音环中的一个可供选择的加工过程存在的问题:中枢执行系统难以理解情节缓冲器与另外三种成分如何交互作用,.,166,记忆过程自学思考,使用加工水平理论解释为什么死记硬背的英语单词容易遗忘。该理论可否解释这样习得的英语单词难以在真实的对话中运用的原因?如果不能,请找出可以解释的理论。,.,167,内隐学习,内隐学习: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缺乏意识性察觉的学习。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在没有意识性的提取出来的情况下也能影响成绩的现象。,.,168,内隐学习:特性,稳健性:不容易被疾病所影响年龄独立性:较少受发展水平影响低变异性:个体差异较小智商独立性:受智商的影响较小加工共同性:种群间差异小,.,169,内隐学习:研究类型,健康人能否内隐学习复杂材料对脑损伤导致的遗忘症是否影响其内隐加工能力的研究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否使用不同的脑区判定内隐学习的指标:信息指标敏感性指标,.,170,内隐学习:实验心理学证据,星号出现位置的模式被内隐的习得,但不能外显的提取被试模仿出现的线段,其中部相同线段重复出现。该部分的成绩提高较快,但大多数被试并没有意识到在类似的实验中,告知被试重复的部分在成绩上反而比没有告知被试的部分差,.,171,内隐学习:认知神经心理学证据,人工语法学习任务:健康人不能外显的报告语法,但能判断字符串是否合符语法遗忘症患者判断字符串是否合符语法时,成绩与健康组相当患者对熟悉材料的内隐学习成绩在正常水平,对新异材料则会差一些,.,172,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学习动作序列时,内隐学习时大脑运动区和运动辅区激活,外显学习时右侧运动前区,背外侧扣带回、顶叶与工作记忆相关部分、扣带回前部、顶叶与有意注意相关部分以及外侧颞叶外显学习中前额叶激活水平更高也有研究者发现,两者激活了相似的区域,.,173,内隐学习:评价,以上三种途径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可能存在,且与外显学习有明显差异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往往混合在一起,难以分开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交互作用需要研究该分类方法当前只是一种理论建构,.,174,遗忘理论:遗忘曲线,遗忘的变化合适对数函数连续性运动技能的遗忘速度特别缓慢内隐记忆的遗忘速度和外显记忆往往非常相似,.,175,遗忘理论:心因性遗忘,来自108位治疗师的信息表明记忆恢复存在有研究者认为记忆恢复来自治疗师的压力22的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事业单位合同解除与赔偿协议范本
- 2025年度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托盘租赁与物流配送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特色餐厅特色食材供应合同
- 2025年度餐饮店员工股权激励与绑定合同
- 2025年商铺转手及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商品混凝土绿色生产技术与设备采购合同
- 2025版旅游度假村租赁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石材行业石料运输节能减排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实验室装修工程合同样本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