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1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1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九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1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导学案 人民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b)(1)开辟背景经济因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因素:西欧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求;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宗教因素:西欧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商业危机:欧洲与亚洲的传统商路被切断。技术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理知识的进步。(2)航线概况:时间人物支持国航线14871488年迪亚士葡萄牙欧洲到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欧洲到美洲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1【深入思考】 “价格革命”为什么会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提示:(1)“价格革命”是指美洲的黄金、白银大量涌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上涨。(2)封建地主按照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境地。(3)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他们既能更廉价的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因此,“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引起“价格革命”含义: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影响:加速了西欧社会的分化和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密切了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初具雏形物种交流(尤其注意印第安人培植的四种植物:可可、马铃薯、烟草、玉米)。生产方式传播(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人员的往来。殖民扩张。(4)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5)推动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深入思考】 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提示:(1)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2)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奴隶为主要方式。(3)较多表现为暴力掠夺,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 (1)殖民扩张的方式:野蛮的暴力掠夺。野蛮的掠夺。屠戮。不平等贸易。奴隶贸易。(16世纪开始,持续三四百年,18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商业战争、殖民争霸战争(三次英荷战争、英法七年战争)。(2)殖民扩张的影响对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此后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粗具规模。对殖民国家: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对殖民地:主要带来了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三、“蒸汽”的力量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英国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2)条件项目获取方式资金殖民扩张与掠夺;海外贸易市场(国内)圈地运动;(国际)海外扩张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条件成熟【知识拓展】 工业革命的内涵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是由机器发明和运用引起的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b)类别时间发明者国别发明成就意义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英国手摇纺纱机提高了纺织效率,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769年阿克莱特英国水力纺纱机为确立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奠定基础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英国改良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把人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交通运输1807年富尔顿美国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1814年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车(火车)3.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b)(1)政治方面:进行民主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三次议会制度改革等措施,最终确立起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2)经济方面: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并与欧洲多国签署自由贸易条约。(3)法制方面:进行法制化建设,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4)对外政策: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中国也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5)经营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6)文教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4.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1)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博会,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3)英国不仅是各国工业消费品的供应者,也是各国工业生产资料的最大供应者。(4)英国国内工业消费的大部分原料,特别是棉花、羊毛、生丝、木材以及谷物,要靠外国供应。5.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1)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形成标志:到19世纪中期,随着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亚、非、拉的多数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原因分析【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包括内容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资本主义国家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纳入其经济体系。(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成熟标志: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史实(实现手段):a.西方国家间以谈判方式相互取得最惠国待遇:如1824年的英普条约、1860年英法间的自由贸易条约等;b.对亚非拉国家:推行“炮舰政策”,强迫推行自由贸易,如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积极影响:a.对世界: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b.对西方: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促使英国逐步确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c.对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客观上有利于亚非拉国家或地区的近代化。四、走向整体的世界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b)前提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条件市场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金前期积累的资本技术科学技术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原因)【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经济作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正常发展需要具备:一个保障国家政策(政权、社会稳定),五个条件:一是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销售市场;二是有一定水平的生产技术,这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三是有相对稳定和必需的资金来源;四是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包括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五是有必备的资源来保证产品的原料。这六项是否完备及其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b)(1)标志: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2)发源地(中心):美国和德国。3.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b)发明者国别时间发明成果影响爱迪生美国1870年起发明钨丝灯泡、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改进电话,成功试验电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中心发电厂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贝尔美国1876年电话机卡尔本茨德国1893年开始生产四轮汽车(1885年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地制成最早的汽车)推动交通领域的革命及石油工业的发展莱特兄弟美国1903年飞机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形成标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分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产生的影响积极影响: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史实说明:人口流动,物种交流,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消极影响: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史实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与落后,也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直至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一、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1.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由彼此分散、隔绝逐渐连成整体。2.现代化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3.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之路。5.社会史观:世界各地的物品交换、交流,增加了人们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二、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史观结论文明史观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全球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社会史观一方面工业革命带来了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进步及社会习俗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城市化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者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住房、社会服务问题等革命史观工业革命导致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生态史观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三、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基础生产实践的积累自然科学的突破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主要是科学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生产组织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大企业时代主要能源煤石油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主中心英国美国、德国续表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对欧美经济:生产力发展,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确立;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社会形成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引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与变革;工人运动兴起思想:出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环境:生态环境遭破坏对外: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经济: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出现;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内容政治:垄断资产阶级开始控制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国际局势紧张环境:生态环境遭破坏对外:资产阶级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对世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形成方式和条件、形成的表现及评价1.形成过程时间事件意义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粗具规模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形成方式与条件: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与资本的流动;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进步;殖民扩张。3.形成的表现:生产的国际化;贸易的国际化;投资的国际化;经济危机波及全球。4.评价(1)从生产力角度: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2)从文明演进角度: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3)从道德角度:是列强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五、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1.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和资本高度的集中。(2)直接原因: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形成巨型企业公司。2.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攫取高额利润。(2)根本目的:为了“调节生产”,即在一定范围内克服无政府状态,以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影响(1)积极性: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企业规模扩大、实力雄厚,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2)局限性: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3)深远影响:随着垄断组织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形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5.发展历程(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私人垄断的产生与发展。(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模式;垄断组织由国内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1.(2017浙江11月选考)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解析:d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联结新旧大陆的新航路,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d项正确。2.(2018浙江4月选考)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b.c.d.解析:c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之后传播到欧美洲以外的地区,改变了当地的饮食结构,马铃薯作为交流物种之一,促进了不同地域文明的链接,故正确。3.(2017浙江4月选考)如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d.“商业革命”的兴起解析:a观察图片可知,日本、马六甲、锡兰和好望角等地均有荷兰贸易点和殖民地,荷兰处于世界殖民贸易的领导地位,由此判断这一时期为16世纪末17世纪初(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为图中贸易分布格局形成原因,故排除。4.(2020浙江1月选考)曾有评论谓:“毛纺已无影无踪,麻纺也差不多;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棉花成了传说中吃光所有羊的披着羊皮的狼。”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解析:c珍妮机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故a错误。水力纺纱机的出现推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出现,排除b。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发展,故选c。解决棉纱产量与质量冲突的是骡机,排除d。5.(2017浙江4月选考)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手摇纺纱机骡机飞梭水力织布机a.b.c.d.解析:b1733年凯伊发明织布用的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6.(2019浙江4月选考)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40年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生铁产量从1825年之后迅速增加,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a项符合题意。机械化生产催生了大工厂制度的出现,b项排除。电力的广泛使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项排除。工业革命的进行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d项排除。7.(2019浙江4月选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位发明家是()a.爱迪生b.莫尔斯c.贝尔d.马可尼解析: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根据材料“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可知指的是电话,c项符合题意。爱迪生的发明有钨丝灯泡、留声机等,a项排除。莫尔斯发明的是有线电报,b项排除。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d项排除。8.(2016浙江10月选考)如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解析:b材料体现不出制造业发展提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