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8讲 城市化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新人教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8讲 城市化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新人教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8讲 城市化达标检测知能提升 新人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讲城 市 化选择题(2020辽宁朝阳抽测)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不同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回答13题。1日本都市圈建设的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a雏形阶段b加速阶段c调整阶段d成熟阶段2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b城市商业中心外移c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3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a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b以核心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拉大d已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阶段是雏形阶段。第2题,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加速阶段有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都市圈圈层萎缩问题,城市商业中心外移不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3题,由图可知成熟阶段形成了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以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间差距缩小;是否实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无法看出。答案:1.a2.d3.a(2020河南六市联考)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局部地区出现了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为此,有学者将城市划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等类型。下表中,甲、乙、丙、丁是四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对应框内的数字,依次代表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各指数均采用15的等级,数字越大,在全国的相对地位越高。据此回答45题。甲乙丙丁1980年2214333444352016年5443334343244.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增长城市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对四座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体b乙对外来人口的引力增大c丙城市化水平显著下降d丁厂矿资产闲置现象突出解析:第4题,丙城市的经济总量指数增大,说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上升,但是人口规模在全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说明该城市可能经历了传统产业衰落、外来劳动力减少的过程,其后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5题,甲城市从小城市发展为经济实力处于全国顶级位置的大城市,仅依靠传统制造业是很难达到的;乙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人口数量指数和用地面积指数基本稳定,这说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属于潜在收缩型城市;丙城市的人口数量指数减小,但经济总量指数增加,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水平仍会有所提高;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丁城市的三个指数均降低,一般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厂矿倒闭或效益低下,形成大量的闲置土地、设备等。答案:4.c5.d(2020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联考)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降低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据此回答67题。6“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用地规模d人口流动7“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b降低人口密度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d促进乡村竞争解析:第6题,由“建设高密度村居”,可判断合村后会大大减少住宅用地,则可限制用地规模。“合村并居”将几个邻近的乡村整合成一个乡村,所辖人口变多,加之基础设施的完善,新乡村的服务种类会增多、服务等级也会得到提升。第7题,“合村并居”通过高密度安置农户,会减少对农村周边耕地的占用,也能重新利用原来闲置的土地,则可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合村是把几个小乡村合并,没有增加区域内的乡村人口,则人口密度、比重变化不大;合并后成为一个整体,也降低了乡村之间的竞争。答案:6.c7.a(2020福建龙岩模拟)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发展情况。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读图回答810题。8此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a人均gdp波动下降b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c非农业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d城市建成区面积2004年达到最大值9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可能是()a基础设施完善b技术水平提高c生态环境改善d国家政策实施10根据四个特征要素的年均增长率差异判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a非农劳动力过剩b土地供应紧张c居民购买力停滞d交通快速发展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非农业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虽然呈波动趋势,但都大于0,说明非农业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c对;经济(人均gdp)和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率都大于0,所以人均gdp应该是增长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也是逐年增长的,2012年达到最大值,a、d错;图中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能反映商业的情况,不能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b错。第9题,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突变”,即图示19931996年社会、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和20012004年人口、土地的年均增长率突然大幅上升。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等需要较长时期,不会引起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等的年均增长率突然增加,a、b、c错;国家政策的实施,会使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开发区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引起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等的年均增长率突然增加,d对。第10题,图示土地年均增长率始终大于0,说明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用地量增多,但20012012年土地年均增长率下降最大,最可能是因为土地供应紧张,b对;图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远大于人口年均增长率,说明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非农劳动力过剩说法错误,a错;图中社会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说明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加,c错;图中信息并不能直接反映交通发展状况,d错。答案:8.c9.d10.b(2020成都一诊)下图是我国19982008年城镇人口增长折线图与住宅投资增长柱状图。据此回答1112题。11图示期间我国()a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下降c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d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12图示期间城镇发展,使我国()a城市等级提高,数量减少b步入逆城市化阶段c城市数量增加,分布均匀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解析:第11题,从图中信息看城镇住宅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为正,所以说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a对;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b错;图中看不出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c错;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错。第12题,图示期间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属于城市化阶段,使我国城市等级提高,数量增加,a错;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仍然是城市化阶段,b错;城市数量增加,但并不代表分布均匀,c错;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d对。答案:11.a12.d(2020北京西城区模拟)“城市绿心”指在城市中央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据此回答1314题。13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a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b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c“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d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14图示“城市绿心”的生态效益表现在()a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b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c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d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解析:第13题,根据图示,“中国绿心”位于湘、鄂、赣之间,a错;“中国绿心”位于第三级阶梯,并没有处于阶梯交界处;“中国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水循环活跃;“中国绿心”所在区域的农村人口较多,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人口应小于农村人口,工业不发达。据此分析选c。第14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城市绿心”主体由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组成,形成“一江、两湖”流域。该绿心主要是乡村、田园风光,周边是城市群,绿心是江、湖组成的湿地主体,建设绿心可以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周边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区域小气候,c对;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属于经济效益,a错;绿心的建设旨在让城乡协同发展,使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目前城市提供的服务、就业、收入等远好于乡村,故该现象不会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这也不是生态效益,b错;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据此分析选c。答案:13.c14.c(2020赣州模拟)下图表示四类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15关于四类城镇发展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a资源枯竭,迁入人口多b环境良好,就业压力小c产业结构的调整起步早d服务业发达,科技实力较强16目前类城镇()a环境污染严重b企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c节能减耗成果显著d环境人口容量上升解析:第1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类城镇资源消耗、环境负效、发展水平均下降,说明该地资源枯竭,迁入人口减少;类城镇资源消耗、环境负效升高,但发展水平也升高,说明该区域污染严重,但经济发展快,就业压力小;类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资源消耗、环境负效达到较严重程度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的,起步并不早;类城镇后期资源消耗、环境负效下降,但发展水平升高,说明其已经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服务业发达,科技实力较强。第16题,根据图示可知,类城镇的环境负效目前较低,资源消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目前的类城镇环境污染不会严重;企业分布通过图示看不出;该地资源消耗依然很高,故节能减耗成果并不显著;目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负效降低,故环境人口容量上升。答案:15.d16.d(2020“温州十五校联合体”联考)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 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示意图,其中,新城区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据此回答1718题。17推测西安市2020年将出现()a“郊区城市化”现象b“虚假城市化”现象c“滞后城市化”现象d“逆城市化”现象1819722020年,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a北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b北部科技先进c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