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农业局技术推广【苍溪县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及其推广】_第1页
苍溪县农业局技术推广【苍溪县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及其推广】_第2页
苍溪县农业局技术推广【苍溪县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及其推广】_第3页
苍溪县农业局技术推广【苍溪县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及其推广】_第4页
苍溪县农业局技术推广【苍溪县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及其推广】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苍溪县农业局技术推广【苍溪县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及其推广】 一、基本情况 苍溪县属川北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日照较充足,雨水较充沛,但时空分配不均,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表现为冬季寒冷少雨多干燥,春季干旱多寒潮,夏季炎热,夏旱连伏旱较频繁(夏旱频率82%,伏旱频率55%),秋季阴雨连绵多潮湿(频率90%)。全县耕地面积56万亩,其中粮油耕地面积45万亩,复播面积110万亩。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再加之劳动力紧缺,因此,常常贻误了最佳农时播栽季节。 二、水旱免耕连作的好处 水旱免耕连作技术经我县多年来大面积示范、推广,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优点: 1.节省用工量水旱免耕连作不再需人工翻耕、整地,也不收获前作秸秆。这样,全年每亩土地可节约用工量(包括畜力)8个以上,缓解了劳动力紧缺和农时季节的矛盾。 2.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水旱免耕连作由于实行了秸秆还田,不耕不耙,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养分大幅度提高,土壤团粒结构不遭破坏,土壤质地不断改善,毛细孔隙不断增多,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根据不同免耕年限与未免耕田块测定表明,土壤养分含量随免耕时间延长呈直线上升,免耕11年与未免耕相比,土壤有机质高2倍,速效氮高5倍,速效磷高4倍,速效钾高4倍,pH值呈中性反应,有利于微生物生长,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3.节省农业投资由于免耕和秸秆还田,土壤肥力不断上升,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极大地提高了土壤的供肥力,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因此,每亩每年可少施化肥,特别是氮肥2580kg,节省投资(包括牛工)150200元。 4.节水抗旱由于免耕土壤质地改善,团粒结构好,毛细孔隙多,抗旱能力增强。一般免耕两年后,不论是大春,还是小麦田块断水、缺水都不得开裂,轻度干旱,不会影响作物生长。而未免耕的田块,大春只要断水,田块就会开裂,无疑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加之免耕田沟多,蓄水多,水分蒸发面大幅度下降,水分损失减少,有利节水。 5.增产增收水旱免耕连作增产的主要机理:一是土壤质地改善,肥力提高,土壤水、肥、气、热协调,提高了养分利用率;二是能做到规范栽播,边际效应大幅度增加,利于通风透光,大大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增强了作物的抗病能力,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三是能做到小麦浅播、适期播和水稻浅插、早栽,有利根系生长和有效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达到穗大粒多,粒饱满。据典型田块调查,水稻栽后12天白根明显比未免耕的多,黄根、黑根少,总根数增加24%,分蘖增加48%,并且随免耕时间的延长,增产的幅度逐渐增大。一般每亩产量比未免耕增产小麦2050kg,水稻50100kg,每年每亩可增收节支350元左右。 三、免耕连作的主要技术 免耕连作的主要技术概括起来就是护边免耕,固定厢沟,秸秆还田,化学除草,规范栽播。 1.护边作固定厢沟一是改铲边作沟为留土保岩护边防渗漏做围沟。即离边岩90cm起围沟,沟宽20cm,深30cm;二是改大厢大沟为窄厢深沟。即按213cm分厢,厢沟宽18cm,深1520cm,同时根据田的排湿难易情况,按每46个小厢作一条中沟,沟深25cm;对田缺作一条主沟,沟宽30cm,沟深35cm,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顺畅。 2.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最好从小春开始,第一年播种小麦或栽植油菜,播种前10天进行化学除草,播时施好农家肥和化学肥料(最好施用专用肥),用锄浅挖或浅耕10cm(耕挖的目的是达到厢面保证有一层松、碎土层,有利大春水稻栽插),可挖前作厢,也可耕后作厢,每厢人力机播小麦10行,行窝距20cm10cm。大春厢宽和沟不变,免耕每厢栽双行水稻,宽行33cm,旱育秧宜稀,窝距1720cm。其做法是:小麦收获割去麦穗后将麦秆砍倒均匀地平铺于田中,若田中局部地方麦秆太多,可匀一部分麦秆堆于沟内,再放水泡田(浅水),铲除四周杂草,捣细四周厢面边沿土壤,防止水渗漏。田水灌至花花水既可栽秧,管理上同常规栽培一样(有水源保证的地方大力推广水稻旱育抛秧技术),但栽前必须在苗床内对秧苗喷药剂,做到带药下田。水稻收获后,及时开沟排水,达到雨大厢面无积水、雨后沟内无明水的要求,以减轻湿害和草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在小麦播种(免耕播种)后,可将稻草薄薄地均匀地覆盖厢面,既可保证出苗全,也能达到秸秆还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目的。象这样每年大小春不翻耕,实行免耕栽播,秸秆还田,田越种越肥,化肥施用量逐年减少,达到了化肥投入减少、肥沃土壤、省工省力、无公害生产和产量高等一举多得的目的。 四、推广效果及前景展望 水旱免耕连作技术在我县去年示范推广3 000亩,普遍收到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农民反响强烈,积极要求推广应用。xx年全面展开示范推广,面积可望达到2万亩。多年的实践证明,该项技术适应性广,简单易行,农民容易掌握,乐意接受。凡是有水源保证的田块,不论是粘土、壤土、黄泥田,还是沙田、夹沙田都适合水旱免耕连作栽培。特别是象成都平原这种类型的田推广效果将更佳,这样既培肥了地力,又解决了秸秆还田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