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麦哨》1ppt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麦哨》1ppt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麦哨》1ppt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麦哨》1ppt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3.《麦哨》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学们,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玩具枪,四驱车,还是布娃娃?以前乡下的孩子没有这么多玩具,他们就自己制造玩具。他们制造的玩具虽然很简单,但是照样玩得很尽兴。如果不信,请到麦哨中去体验一下。,.,2,.,3,1.会认识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乐的童年生活。(重点)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难点),.,4,陈益:1949年生,上海青浦人,中国当代作家。主要作品:儿童文学集十八双鞋,散文集寻找另一半水巷里的浮雕等。,.,5,.,6,.,7,湖畔()麦穗()吮吸(),pnbn,suhu,shnyn,.,8,闷,应,yng(应付)yng(应该),h(附和)h(和睦)hu(和面),.,9,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10,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描写了盛夏时节孩子们在田野里割草、玩耍、吹麦哨的情形。,.,11,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本课指草地是自然存在的。造句:珍珠不都是天然的。掀起,揭起(物体的下垂部分)。本课指风吹起了麦浪。造句:春风撩起柳树的枝条,柳树好像在春风的伴舞下跳着华尔兹。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本课指麦哨的声音接连不断。造句:这场表演太精彩了,观众们的掌声此起彼落。,天然:撩起:此起彼落:,.,12,柔美柔和,相同点:,不同点:,造句:,都有“柔和可爱”之意。“柔美”侧重在美,常用于景色柔和美丽或人柔和温顺,给人美感;“柔和”侧重在和,常指声音、光线等温和而不强烈,软和。1.这里的景色十分柔美。2.早晨的阳光十分柔和。,.,13,.,14,核心问题:什么是“麦哨”?课文用“麦哨”为题象征什么?串珠问题:1.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什么情景?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是怎样一步步写的?3.课文几次写到“麦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课文表现了乡村孩子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5,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麦哨的声音欢快、柔美。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写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游戏的情形。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孩子们又吹起声音欢快优美的麦哨。,.,16,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n),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麦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欢快”“柔美”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呜卟,呜卟,呜”的麦哨声音的特点。,.,17,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荫。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ji);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18,每根麦秆都擎(qn)起了丰满的穗(su)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擎”字有什么作用?这句话用“乐谱上的线条”比喻麦芒,用“跳动的音符”比喻麦穗儿。这样既形象地写出了丰收在即的景象,又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还洋溢着喜悦之情。这里“擎”字显示出麦穗儿的饱满,说明麦秆粗壮。,.,19,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装满了。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这句话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草地的茂密与柔软,表明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是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表明作者为乡村孩子们有这样“天然的运动场”感到由衷的高兴。,.,20,“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这里以问句引出对麦哨的描写,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接紧密,浑然一体。同时,用优美的语句描写麦哨意韵悠长,暗示孩子的童年生活如同麦哨的声音一样欢快、柔美、悠远绵长。,.,21,核心问题:,“麦哨”就是用麦秆做成的哨子,放在嘴里能吹出“呜卟、呜卟”的声音。课文以“麦哨”为题象征孩子的童年生活如同麦哨的声音一样欢快、柔美、悠远绵长。,什么是“麦哨”?课文用“麦哨”为题象征什么?,.,22,串珠问题:,1.课文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的什么情景?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孩子们在田野里割草、玩耍、吹麦哨的情景。,.,23,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是怎样一步步写的?课文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写出麦哨发出欢快、柔美的声音,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在这种天然运动场中游戏的情形,最后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24,3.课文几次写到“麦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麦哨”。麦哨声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令人感到孩子们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25,4.课文表现了乡村孩子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文表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美丽景色的赞美、对愉快乡间生活的向往之情。,.,26,麦哨,哨声响起一呼一应忽高忽低,赞美乡村景色向往乡间生活,寻觅哨声,哨声继续你呼我应此起彼伏,劳动场景割草孩子像月季花,玩耍场景,美丽田野丰收场景湖边草地天然运动场嚼“茅茅针”甘甜清凉,.,27,本文描写了盛夏时节孩子们在田野里割草、玩耍、吹麦哨的情形,表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美丽景色的赞美、对愉快乡间生活的向往之情。,.,28,故乡的芦苇樊发稼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n)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29,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du),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x)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30,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3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su)衣卧月明。(牧童吕岩),.,32,【谚语】麦收九成熟,不收十成落。,.,33,不绝于耳的哨声仿佛在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这哨声包含着孩子们的笑声,包含着对无拘无束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34,习题源于典中点“课后练习单”的“基础知识练”,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_()_()_()_(),yng,b,应该,yng,应答,剥削,剥皮,bo,.,35,二、照样子写词语。1红扑扑(ABB式)_2此起彼落(含反义词)_,前仆后继,白茫茫,绿油油,出生入死,.,36,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脸蛋()的油菜花()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