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8)ppt课件_第1页
《孔乙己》 (8)ppt课件_第2页
《孔乙己》 (8)ppt课件_第3页
《孔乙己》 (8)ppt课件_第4页
《孔乙己》 (8)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迅,1,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集)、华盖集坟(杂文集)。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文学常识,2,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熟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鲁迅一生写了三十多篇小说,他对友人说,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也称赞孔乙己写得好。日本有一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认真阅读课文后,就能得到回答。,文学常识,3,孔乙己这篇小说全文不到3000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运用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白描等手法,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背景资料,4,孔乙己是鲁迅发表的第二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是一篇反封建主义的作品。,背景资料,5,孔乙己-环境篇,走进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咸亨酒店,6,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咸亨酒店是当时(晚清时期)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在酒店的环境中描写人物,又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通过典型人物去表现主题,使整个故事更凝聚集中。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展开情节,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咸亨酒店的格局与各种人物,孔乙己-环境篇,7,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对比,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短衣帮,长衫客,短站外,穿着喝酒方式喝酒地点,长坐里,孔乙己-环境篇,咸亨酒店的酒客,8,“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这里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使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同时预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孔乙己-环境篇,自然环境的烘托作用,9,故事情节,结局,高潮,发展,开端,(13)酒店的格局,(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912)孔乙己的不幸遭遇,(48)孔的外貌、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走进小说的故事情节,10,概括故事情节,孔乙己-情节篇,小说主要写了孔乙己在鲁镇咸亨酒店的活动,写了他几次来酒店喝酒的情形。这里的人们常常议论和嘲笑他。在小说中,孔乙己常遭人凌辱,被人吊打。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的遭遇最为悲惨。因为他从此断了一切生计,最后终于悲惨死去。,11,阅读小说的核心内容是欣赏人物形象,鲁迅小说孔乙己并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故事,但由于它们塑造了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便具有了极大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回味无穷。小说的艺术价值及其生命力,是跟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就分不开的。小说致力于写人,写出活生生的人物来,这是小说创作的中心环节,走近小说的人物形象孔乙己,孔乙己-人物篇,12,孔乙己是什么身份?找出文中形象概括了主人公特殊身份的一句话。,孔乙己的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穷困潦倒,所以站着喝酒;在那个时代,长衫是读书人、有钱人的服饰,是有地位、有财富的标志。这位读过书的孔乙己,封建社会那种读书可以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早已深入其骨髓,他羡慕上层阶级的富贵、有脸面的生活,使得孔乙己舍不得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愿意与短衣帮为伍:这就形成了他的特殊的身份。一件破长衫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命运的必然性。,13,站着喝酒,穿着长衫,唯一的人,生活贫困穷困潦倒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低,不甘居下层自命清高爱慕虚荣轻视劳动人民,对立矛盾,“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14,第一次出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身材很高大”说明他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是穷困又懒惰结果;“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偶然偷东西常被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懒惰成性年龄较大;“又脏又破”看出他贫困又懒惰的性格特征。,孔乙己的外貌描写,15,“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了生活的能力。,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孔乙己的外貌描写,16,孔乙己的语言神态描写,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不要取笑!”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性格特征: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17,1、便排出九文大钱。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3、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9枚硬币一字排开,讲究排场,炫耀自己,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摸”字动作迟钝,表明了他沮丧悲苦,穷愁潦倒的悲惨境地。,表现他的善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18,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内容上:概括孔乙己一生的悲剧遭遇,深刻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结构上:承上启下,孔乙己的地位,19,酒客掌柜孩子“我”,语言被嘲笑;行为被嘲笑;外貌神态衣着被嘲笑;遭遇被嘲笑。,问题1: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问题2: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孔乙己的地位,20,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4次,掌柜只在结帐的时候提起孔乙己,他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人们根本不去过问孔乙己的死活,孔乙己在他们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反映社会的冷漠,世态炎凉。表现掌柜冷酷无情自私冷漠丑恶嘴脸。,孔乙己的地位,“孔乙己长久没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21,孔乙己的地位,“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文中反复出现两次,表现了人们缺乏同情、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和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22,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孔乙己的地位,23,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孔乙己的地位,24,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孔乙己的地位,25,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孔乙己的地位,26,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当时社会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孔乙己的地位,27,孔乙己的地位,“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同时批判了群众的麻木。,28,还有一个人也在笑,是谁呢作者,作者笑他什么呢?,孔乙己的地位,这种麻木、冷漠,以揭别人的隐私,戳别人的疮疤为快乐的行为,也是一种“国民劣根性”(作为“国民劣根性”代表的阿Q,也是以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小D为快乐)。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伟大就在于他认识到这一点,并把它写进孔乙己。因此孔乙己有其极高、极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情兼有批判),29,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本文以“笑声”贯穿全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同时也批判了群众的麻木。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揭露世人的冷漠与麻木;衬托孔乙己的悲剧。,孔乙己的地位,30,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孔乙己的地位,31,“我”(小伙计)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地答他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小伙计的心态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低,用少年的心态反映社会,更显出了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孔乙己的地位,32,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用意?,设计这样的情节尖锐的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不同的命运,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孔乙己的地位,33,“大约”表示估计和猜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根据只能估计;但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种情况估计,孔的确死了,如何理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命运,34,死?,封建社会制度(悲剧制造者),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孔乙己的命运,35,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自身因素:热衷科举、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的命运,36,孔乙己的命运为什么是自身性格的悲剧?,他那又脏又破的长衫,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说明他是多么迷恋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结论:性格决定命运。,孔乙己的命运,37,在统治者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引诱之下,读书人的“正路”就是“读书做官”。这样,考上的,往往就成了丁举人,有钱有势;考不上的,往往就成了孔乙己,贫困潦倒。因为他学的那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没什么实际用处,于是就成了百无一用的废人!孔乙己的悲剧就在于他已经成了废人,成了科举的牺牲品,却还没有认识到是废人,是牺牲品,反而还自命清高,迂腐不堪地向别人炫耀他那些知识垃圾!,孔乙己的命运,38,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2、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3、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4、孔乙己“偷窃”是因为:5、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自命清高,爱慕虚荣。,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受他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孔乙己的性格,探究理解孔乙己形象,39,6、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7、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8、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9、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10、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11、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12、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13、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好逸恶劳。,质朴、忠厚。,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封建科举的毒害很深。,空虚、无聊、迂腐。,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结局可悲。,孔乙己的性格,40,孔乙己的性格,归纳孔乙己性格特征。,爱慕虚荣、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逸恶劳、迂腐不堪、热情善良、热衷科举、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41,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李欧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吃的下层知识分子。”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大家评孔乙己,42,对比的写作手法。孔乙己“第一次”与“最后一次”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对比描写,凸现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与不幸遭遇。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与获胜者的对比描写,揭露科举制度罪恶。邻居孩子与大人对待孔乙己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描写,揭示封建文化教育使人们逐渐丧失良知而变得冷漠。短衣帮和穿长衫的对比,突出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众人的笑和孔乙己的苦对比,表现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43,一个“踱”字,活现出阔绰的长衫主顾的身份地位和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5、语言精练、深刻、生动传神。(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2)“排出九文大钱。”,这个“排”字,生动地表现了穷困的孔乙己数钱时缓慢的动作姿态和显示他在酒店的特殊身份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从不拖欠酒钱的好品格。后文“摸出四文”中的“摸”字,则形象的表明孔乙己境况的悲惨,由“排”到“摸”写出孔乙己命运的重大变化。,44,(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4)“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