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四川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2】中考化学多少分满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xx?重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重庆市政府正在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下列做法不利于该项工程实施的是( ) A.减少燃煤使用 B.回收废旧金属 C.大力植树造林 D.野外焚烧垃圾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煤炭燃烧的污染物来分析;B.根据分类回收废旧金属的作用进行分析;C.根据植树造林的意义来分析;D.焚烧垃圾会产生污染物. 解答: 解:A.减少燃煤使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B.分类回收废旧金属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C.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改善空气质量,吸收某些污染物等; D.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粉尘而造成空气的污染. 故选D. 点评: 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了解常见污染物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xx?宜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PM2.5的排法以减少雾霾天气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根据污染物的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 解答: 解: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 B、改进汽车尾气的净化技术,能减少尾气污染,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 C、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正确. D、控制PM2.5的排法以减少雾霾天气,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空气的污染与保护,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防治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xx?兰州)下列不利于兰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做法是( ) A.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 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道路洒水,空中喷雾可以净化空气进行解答; B、根据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进行解答; C、根据焚烧垃圾,扬尘作业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D、根据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净化空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做法正确;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做法正确; C、焚烧垃圾,扬尘作业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做法错误; D、加快地铁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净化空气,做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4.(xx?眉山)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B.预防传染病,不回收塑料制品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环保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防止环境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等,根据是否能达到这一理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理念; B、不回收塑料制品,会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 C、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D、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B. 点评: “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xx?贵港)xx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衣:废旧衣服回收在利用 B.食: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 C.住:清洁乡村,美丽贵港 D.行:能走不骑,能骑不开,少开多乘公交车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废旧衣服回收在利用,属于绿色生活; B、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会危害人体健康; C、清洁乡村,美丽贵港,利于环境保护; D、能走不骑,能骑不开,少开多乘公交车,属于保护环境. 解答: 解:A、废旧衣服回收在利用,属于绿色生活,符合主题; B、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主题; C、清洁乡村,美丽贵港,利于环境保护,符合主题; D、能走不骑,能骑不开,少开多乘公交车,属于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故选B. 点评: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节能环保的认识.“低碳减排、绿色生活”这一主题是人类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常考题型之一. 6.(xx?衡阳)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淸,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和利用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 解答: 解: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故正确; B、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故正确;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错误; 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 7.(xx?玉林)下列做法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A.随地焚烧垃圾 B.多植树造林 C.多使用含磷洗衣粉 D.随地吐痰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分析; B、根据多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分析; C、根据磷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分析; D、根据痰里含有病毒和细菌分析; 解答: 解:A、随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烟尘污染空气,故A错误; B、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故B正确; 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故C错误; D、随地吐痰,会造成细菌、病毒污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明确环境污染的、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是解答本题关健,环境污 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8.(xx?黔西南州)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CO2 B.SO2 C.PM2.5 D.NO2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解答: 解:A、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B、SO2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NO2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排放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9.(xx?十堰)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烟尘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SO2、NO2等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烟尘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 解答: 解: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各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 10.(xx?河南)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S02浓度 B.02浓度 C.N2浓度 D.H2O浓度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解答: 解:A、二氧化硫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正确; B、氧气属于空气的成分,可供给人体呼吸,氧气浓度不属于监控项目,故错误; C、氮气属于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监控项目,故错误; D、水是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不属于监控项目,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xx?兰州)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颗粒物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是空气污染物,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A正确; B、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B错误; C、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C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污染指数”这一个基础知识点,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等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考题是中考比较热门的考点. 12.(xx?黄石)根据我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 A.PM2.5 B.N2 C.SO2 D.NO2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 解答: 解:A、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 C、二氧化硫,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D、二氧化氮是氮氧化物之一,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故选:B. 点评: 本题较简单,要熟悉空气的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 13.(xx?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 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步行,骑自行车是低碳出行方式 D.发现室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分析; B、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 D、根据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大量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水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符合题意;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xx?南昌)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当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 B、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 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解答: 解:A、雾霾一定要治理,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实现了变废为宝,该选项说法正确;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但是当前情况下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 15.(xx?扬州)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直接燃烧煤炭 B.分类回收垃圾 C.使用降解塑料 D.推广乙醇汽油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煤炭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 B、有些垃圾不能再利用,有些垃圾能够再利用; C、使用降解塑料有利于保护土壤; D、乙醇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A、直接燃烧煤炭不仅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而且能够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因此直接燃烧煤炭是不合理的; B、分类回收垃圾,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因此分类回收垃圾是合理的; C、使用降解塑料有利于保护土壤,因此是合理的; D、推广乙醇汽油有利于减少污染环境物质的排放,因此推广乙醇汽油是合理的. 故选:A. 点评: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直接燃烧是一种浪费,因此要对煤炭进行综合利用. 16.(xx?苏州)今年的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B.将废旧电池深埋 C.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 解答: 解:A、秸秆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故A不正确; B、废旧电池要进行处理,而不能深埋,会污染土壤,故B不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进生存环境,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故C正确; 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理念.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符合绿色未来的理念. 17.(xx?乌鲁木齐) _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长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要求的是( ) A.“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以加快经济建设 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优化环境、防止污染”的措施有: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使用农药,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大量的植树造林;研制和开发沽净能源,防治空气污染等. 解答: 解:A、鼓励提倡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会减少PM2.5污染,故A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B错误; C、全面关停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减少资源浪费,恢复自然生态,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C正确;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农产品产量及食品质量安全,是合理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的是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8.(xx?陕西)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提倡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烧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B、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依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析判断; D、根据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提倡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所以正确. B、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错误. C、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所以正确. D、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领域,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 化学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指导人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特别是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能源、环保知识,燃烧、灭火及生产安全知识,材料分类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更是重中之重. 19.(xx?黔东南州)xx年1月1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开始实施.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为了保护环境,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燃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环境污染主要有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三大主要污染,只要有利于环境的措施都是可取的.可从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治理 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大量砍伐森林,会家居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使用风力、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发电,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对大气污染严重,所以要控制,正确; 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可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可以减少污染,正确; 故选:A 点评: 治理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 20.(xx?桂林)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倡导使用节能灯 B.使用一次性筷子 C.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D.随便丢弃废电池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节能灯能源,光照效果好分析; B.根据一次性筷子的对环境的污染来分析; C.根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解答; D.根据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解答. 解答: 解:A.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节约电能,符合题意; B.使用一次性筷子,既浪费资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合题意; C.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合题意; D.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属于社会热点题,同学们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相关题目,培养学生们树立环保的意识.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xx?昆明)(1)xx年6月12日,“南博会”在昆明滇池畔开幕.滇池对调节昆明的气候起到重要作用. 下列做法会对滇池造成污染的是 AB (填字母). A.向滇池大量排放生活污水 B.在滇池流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滇池 D.禁止在滇池岸边增建餐馆和修建鱼塘 某同学在流入滇池的河道口处取水,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发现泡沫很少,则该水属于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若将此水进行净化处理,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蒸馏 (填“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或“蒸馏”).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立即用水灭火,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以下. (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 计算:氯化钠 3 g,水 47 g; 称量 ;量取;溶解:该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 (1)A、根据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滇池水质污染进行解答; B、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滇池水质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工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滇池,可以防止水污染解答; D、根据禁止在滇池岸边增建餐馆和修建鱼塘,可以防止水污染解答; 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硬水软化就是减少水中可溶 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据此解答. (2)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3)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解答: 解: (1)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滇池水质污染,故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滇池水质污染,故错误; C、工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滇池,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D、禁止在滇池岸边增建餐馆和修建鱼塘,可以防止水污染,给正确; 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发现泡沫很少,则该水属于硬水;蒸馏后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是净水程度最高的净化方法; (2)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立即用水灭火,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答案: (1)AB 硬水;蒸馏 (2)着火点 (3)3 47 称量 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净水的方法,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 的知识进行. 22.(xx?绥化)xx年5月30日,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水污染调研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要加大力度治理我省水污染问题,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并且在农业和化肥使用方面保持零增长. (1)水体污染有很多危害,请说出一条防止水体污染是具体措施: 不用含磷洗衣粉(不向水中扔垃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 .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使用复合肥可以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C . A.CO(NH2)2 B.K2SO4 C.KNO3 D.Ca(H2PO4)2.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防止水体污染是具体措施分析解答; (2)根据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解答; (3)根据化肥的分类解答. 解答: 解: (1)防止水体污染是具体措施有:不用含磷洗衣粉(不向水中扔垃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复合肥的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A是氮肥;B是钾肥;C是复合肥;D是磷肥. 答案: (1)不用含磷洗衣粉(不向水中扔垃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 (2)肥皂水 (3)C 点评: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我们可以根据各地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3.(xx?永州)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 A气体溶于水的缘故.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发生的反应主要有: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2NO+O22NO2(快速) 3NO2+H2O2HNO3+NO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气体的化学式为 CO2 .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中的所有物质中,属于酸的有 三 种. (3)由、两个反应可知,NO2中的氮元素最终以 HNO3 (写化学式)物质形式存在.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缘故;酸雨的pH小于5.6,原因是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气体时,最终生成硫酸、硝酸等强酸,溶液酸性较强而导致,据解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1)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A的化学式是:CO2; (2)由题干发生的反应可知,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中的所有物质中,属于酸的有H2SO3、H2SO4、HNO3三种. (3)由、两个反应可知,NO2中的氮元素最终以HNO3物质形式存在. 故答为:(1)CO2;(2)三;(3)HNO3.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雨的成因、性质和治理等,难度不大,注意积累. 三 .解答题(共7小题) 24.( xx?自贡)xx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愿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C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该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 (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B (填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1)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严重;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 (3)根据低碳的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 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 解答: 解:(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填:小于; 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故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其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煤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SO2;NO2; (3)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C、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填:B. 点评: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5.(xx?张家界)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请写出生活中符合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的两种具体做法:(1)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2) 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低碳生活”的措施进行解答. 解答: 解: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观念的 ,如:使用双面纸张;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煤炉烧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等. 故答案为: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点评: 在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6.(xx?莆田)xx年1月起,国内重型柴油车普推国排放标准.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 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2)2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題. (1)尿素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填字母). A.无色晶体,B.熔点132.7,C.易溶于水,D.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以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某种塑料是热固性塑料,该塑料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法修补. (4)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6NO 5N2+6H2O . (5)过期的车用尿素溶液可用作氮肥,根据如图标签,该桶溶液(假设尿素没有损耗)能供给作物约 B kg(填字母)氮元素. A.1.5 B.3.0 C.6.5 (6)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 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 .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网东北分部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东营众邦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绵州酒店有限公司招聘客户经理等勤杂岗位3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郑州招聘10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乘客安全认知培训课件
- 危险作业环境安全培训课件
- 地质野外安全培训课件
- 固定资产概述课件
- 回顾拓展七课件
- 回转窑煅烧操作课件
- 电缆沟及盖板作业指导书培训课件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三级教育考试卷(焊工)答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深圳低压电工作业-实际操作培训课件-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理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中控岗位培训课件
- 宾馆酒店前台责任书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勿忘国耻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