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1页
【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2页
【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3页
【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4页
【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 摘要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坝上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坝上地区 S532B 1007-5739(xx)02-0153-01 坝上地区海拔1 4001 500 m,土地广阔,地势平坦。气候类型属于冷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干旱、风大、日照时间长,积温少,冬长夏短、春寒秋凉,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 ,最高气温32.8 ,最低气温-37.4 ,10 积温1 531 ,年平均降雨量410.7 mm。坝上高寒浅山丘陵区,土壤以粟钙土、草甸土为主,粟钙土平均有机质含量2.44%,全氮含量0.13%;草甸土土壤质地较好,潜在养分高,含有机质3.15%、全氮0.21%。在坝上地区种植马铃薯,效益可观。 1品种选择 一是选择适应气候种植的品种,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地区引种,主要看两地的气候条件是否接近。二是满足光和温度的要求。马铃薯是喜光、并对光敏感的作物1,引进的品种必须与当地的生育期长短相同。三是掌握由高到低的原则。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容易种植成功。四是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顺序进行。若从气候类型不同且距离较远的地区引种,必须经过试验和示范,以防止盲目引种给生产造成损失。适宜坝上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大西洋、克新13号、夏波蒂、荷兰15号。 2整地施肥 由于马铃薯生育期较短,需肥相对集中,应以施底肥为主2。耕地前撒施优质粪肥2.253.75 t/hm2,深耕,耙平。开沟后沟施尿素751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375600 kg/hm2,或施用三元复合肥300450 kg/hm2代替尿素和过磷酸钙。有机肥不足时,应加大化肥用量,同时施入辛硫磷或其他低毒农药,以防治地下害虫。施沟肥应注意与土掺匀,避免烧芽。粘重土壤,先播种,盖膜后浇水;中壤土壤,耕前洇地;砂质土壤,开沟施肥后浇沟水,待湿度适宜时播种,必须确保足墒播种。 3种薯处理 3.1催芽 播前30 d左右检查,如果幼芽已经萌动并长到麦粒大小,取出置于温暖向阳处晒种,使幼芽绿化粗壮,播种前切块3。如果芽眼未萌动,可放在日光温室或其他温暖环境中催芽,以利于种薯尽快通过休眠,确保苗齐、苗壮。 3.2切块 要求薯块重2545 g左右。小种薯竖切,每个切块都带上顶部壮芽;大种薯从尾部开始切块,尾部弱芽淘汰,按芽眼顺序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切口要贴近芽眼,可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切块时最好用2把锋利的小刀,放在75%酒精中轮换使用,病薯要严格淘汰,否则会造成病害的传播。种薯切完后,应及时播种。利用脱毒小薯整薯播种,可以充分利用顶端优势,防止切刀传播病菌、病毒,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比切块播种增产20%以上。 3.3杀菌 播前35 d用杀菌剂进行浸种或拌种处理,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防止种薯感染病虫害。 4播种 严格区分品种和产地,不同品种间要立牌标明。采用深播浅盖的方法,按90 cm等行距开沟,深约1020 cm,同时喷洒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定植株距为2025 cm,保苗5.70万6.45万株/hm2,播后覆土68 cm,喷除草剂(乙草胺)。 5田间管理 5.1中耕施肥 萌培土,撒施肥料;中耕培土,条施或撒施肥料。 5.2合理灌溉 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量、适度灌溉,保证植株健康生长,并且做到节水、节能。 5.3化控 若发现植株有旺长趋势,从现蕾后到开花期前,用15%多效唑450600 g/hm2,对水约600 kg/hm2,均匀喷洒。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 5.4防虫、除草 注意防治蚜虫,可喷洒吡虫啉等农药进行防治。封垄前,进行人工拔除, _清除杂草,减少植株与杂草的竞争生长,促使植株充分吸收养分,健康成长4。 5.5病杂株处理 在苗期和开花期进行3次严格的去杂、去劣。并且在人工拔除杂株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田间拔除病杂株,以防止病害传染,确保马铃薯质量。 6收获 收获前采用化学或机械方法进行杀秧,杀秧10 d后待薯皮老化进行收获。收获时要及时分检装运,防止马铃薯长时间受阳光照射。装运时要做到小心轻放,严禁踩踏。 7 _ 1 李卫东,刘介民,田祚茂,等.西南山区脱毒马铃薯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作物杂志,xx(3):86-89. 2 柴岩,张洪程,程映国,等. _作物产业发展研究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xx. 3 彭碧兰.无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