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教学PPT课件_第1页
色彩构成教学PPT课件_第2页
色彩构成教学PPT课件_第3页
色彩构成教学PPT课件_第4页
色彩构成教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色彩构成,.,2,本节教学目的:1.色彩构成的起源及其原理2.色彩的表达体系学习色彩构成的重要意义色彩的感受,.,3,色彩构成,即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色彩构成,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将复杂的视觉表现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构成,并能发现、把握尽可能美的配色创造,色彩构成概述,.,4,.,5,我们生活在的光和色彩的世界里、光和色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凡是具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既能看见色彩也能感受到光。然而,人们大多数注意的往往只是色与光所呈现的结果,却极少针对光和色的成因、过程及本质进行探讨。将来的设计师,对于色彩的认识、感觉、审美和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诸领域,色彩设计是设计师最得力的工具之一,.,6,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述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画家运用色彩体现不同的意境和情感。,.,7,色彩是设计师传递信息的工具,表达情感的语言,合理的运用色彩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找到创作灵感。色彩是设计师手中能够最快速地唤起人们的反应、营造一种氛围、代表一种理念、表达一种情绪的要素,.,8,色彩构成的学习目的(1)培养对视觉艺术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色彩构成教学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宗旨的,因此系统的掌握色彩组合的基本规律是创造的前提。灵活的构想方法与创造性的技能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在视觉语言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在视觉艺术形式上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有着重大意义。(2)通过对色彩科学性的学习与认识,掌握色彩各要素的特性及组合规律。色彩构成对于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艺术心理学、生理学、色彩属性和色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使学生能够科学的认识色彩的性质,增强艺术创作的应变能力,把握色彩匹配和组合的多种途径。(3)通过创造性美学形式的训练,为专业设计奠定基础。色彩构成在教学中对造型要素“点、线、面、体”和色彩要素“色相、明度、彩度”这些现代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进行了科学化、理性化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了事物形态及色彩的各种构成关系,组合规律及美学法则。色彩构成对形式规律的探讨是为了以后更深入地研究设计而先进行的具有某种纯粹意义的训练课程。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9,色彩构成学习中要掌握的重点(1)注重科学理论。在色彩构成学习中,对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正如音乐创作需要先掌握作曲理论,文学创作首先要学习语法知识一样,对于色彩构成的研究则以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四个方面的科学知识为依据,这四方面的知识能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色彩的性质,色彩表现的视觉规律以及对人心理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响。(2)掌握逻辑思维方法。色彩构成是对色彩自身要素的研究,色彩构成的研究是从基本原素的视觉特征和心理效应出发,对色彩各原素在一个限定的空间中各自呈现的面貌以及相互间共同构成的可视形象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从单一研究到编排组合研究,其重点是对色彩诸要素关系进行理性分析。这也是色彩构成研究的重要内容。(3)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色彩构成基本原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色彩组织规律和组合方法,掌握色彩与形态的构成原理和形式,研究对比、调和、秩序、节奏、韵律、均衡等形式法则在色彩应用中的美学价值。色彩构成的教育重在方法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审美判断力的训练,增强学生对艺术风格、文化内蕴的综合性分析与思考,进而开拓色彩设计在表达形式上的无限可能性。,.,10,1856年,英国年轻的化学家帕金,最早开始用沥青制出合成染料,它就是以工业苯胺为原料制成的著名的苯胺紫色。它能自由地得到原来天然色素无法得到的鲜艳色彩,被用在染色,印刷,涂料,颜料上。1905年,西方艺术众多流派中出现“野兽派”,它着眼于色彩本身,以鲜艳的红,黄,蓝,绿为基调,大胆地描绘着单纯形式的画面,并以次反击印象派和后期影响派。其中心人物是色彩画家马蒂斯,还有弗拉艺克,德朗,勃拉克等。1910年间,兴起了立体派绘画艺术,其领导者是毕加索和勃拉克。在色彩上,原色一度又被否定,而将黑,褐,灰色,白色等中间色调作为主体,并不画出眼睛所看到的色。而是通过色块与色的组合,构成主观的形象。这样就把形与色从客观实体中游离出来,使造型的世界成为绘画的对象,暗示绘画将向着抽象的表现艺术发展。19世界下半叶,关于色彩学的著作开始涌现,其中著名的有贝佐尔德的色彩理论、薛夫鲁尔的色彩和谐与对比原则等进入二十世纪色彩学在现代光学、艺术心理学、心里物理学等学科的相互影响和带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色彩学的起源,.,11,色彩的形成,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没有光源便没有色彩感觉,人们凭借光才能看见物体的形状、色彩,从而认识客观世界。色彩是视神经受到光线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把信息传达到大脑视觉中枢后所产生的感觉。,.,12,在物理学范畴中,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在色相上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色彩的形成,.,13,(一)孟塞尔色彩体系孟塞尔(AlhertH_Munsell)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3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色彩的表达体系,.,14,(二)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奥斯华德色相以8色相为基础,每一色相再分3色,共24色相,明度阶段由白到黑,并以无彩色阶段为一边,纯色在另一顶点,每边长依黑白量渐变化排成8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形。由于奥斯华德表色系的秩序严密,是配色时极方便的表色系统。,.,15,(三)日本色研所配色体系PCCS(PracticalC0lorCp一0rdinate-Svstem)简称日本色研配色体系。该体系的色相环由24个色相组合,每一色前标有一个数字,如:1紫味红2红3黄昧红4红味橙5橙等。为了保持色相环上的色相差均匀,经过直径两端的色相并非绝对补色。,.,16,一、色彩的基本概念将不同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去组合搭配,构成新的、美的、符合设计意图的色彩关系,这种创造过程,称为色彩构成。1、色彩的分类无彩色系:黑、白、灰有彩色系:红、橙、黄、绿、青、蓝、紫(基本色)2、色彩的混合三原色:色光红、绿、蓝色料红、黄、蓝色光混合(加法混合):趋向于白色色料混合(减法混合):趋向于黑色,.,17,(1)原色:也叫“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自然界中的色彩种类繁多,变化丰富,但这三种颜色却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来的。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和出其他种颜色。(2)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3)复色: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最丰富的色彩家族,于变万化,丰富异常,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18,.,19,.,20,(一)自然表示法(1)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蓝、湖蓝、海蓝、曙红、雪青、土黄、土红、翠绿等。(2)以金属矿物质命名的色彩:金黄、银灰、古铜色、铁灰、铁锈红、石绿、石青、宝石蓝、宝石绿、翡翠、钻蓝、赭石、铬黄、煤黑等。(3)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绿、茶绿、橄榄绿、柠檬黄、橘黄、杏黄、米黄、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红、橙红等。(4)以动物命名的色彩:孑L雀绿、猩红、象牙白、蛋黄、蛋青、鼠灰、驼灰、鹰灰等。,色彩的表示方式,.,21,(二)系统化表示法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达色彩的一般性质,精确度较低。系统化色命名法则在色相加修饰语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从而能比较精确地形容该颜色的形象。如红色系,包括黄味红、淡黄味红、极淡黄昧红、明灰黄味红、灰黄味红、暗灰黄味红、极暗黄味红、浊黄味红、鲜黄味红等色名。这些颜色名称标定系统虽然精确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场合下使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2,千万年来的生活实践,人类由鲜血的红色、植物的绿色、稻麦的黄色、海洋的蓝色等各种自然色彩中形成了一系列共同的印象,使人们对色彩这一物理学上的光波赋予了特别的象征意义。色彩所形成的这种“视觉语言”常常表达着如下的含义:红色热烈、喜庆、激情、辟邪、危险橙色温暖、事物、友好、财富、警告黄色艳丽、单纯、光明、温和、活泼绿色生命、安全、年轻、和平、新鲜青色信任、朝气、脱俗、真诚、清丽蓝色整洁、沉静、冷峻、稳定、精确紫色浪漫、幽雅、神秘、高贵、妖艳白色纯洁、神圣、干净、高压、单调灰色平凡、随意、宽容、苍老、冷漠黑色正统、严肃、死亡、沉重、恐怖,色彩的感受,.,23,红色是强烈配色的中心色彩,红色象征热情、性感、自信,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红旗、红花等,人们常用红色作为欢乐喜庆、兴奋热烈、积极向上的代表,红色也表示雄心和勇敢,它具用强烈的征服感,代表着力量,令人振奋。绿色、蓝绿和黄绿都可以加强红色,增添动感。红色与红橙和红紫的类似配色具有温暖甚至皇家的效果。强烈的配色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和情感,永远具有穿透力,充满戏剧效果。,.,24,黄色能够产生动感,它的扩张感往往比别的色彩更占据主导,饱和度最高的黄色甚至比红色更具有挑战性,充满活力,能令人精神振奋。黄色能激发人的交流欲望和智慧、把人的注意引向细节。,.,25,明黄色是黄金的颜色,从唐朝开始,一直是帝王的专用色,黄袍被当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它是皇权的象征,即使是在叛乱不断的年代也严禁民间使用,它和红色都是能代表中国的颜色,中国帝王黄以明亮的力量,具有光明、华美、富丽等意义。封建帝王用金黄色来显耀华贵与权威,故又有崇高、高贵、权力、威严、智慧、神秘、华贵等象征意义。在宗教方面,金黄色又象征神圣。金黄色与秋季、丰收等概念常联系在一起,还含有欢乐、庆祝等意义。,.,26,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远山,使人感到深远、纯洁无限。蓝色是最深的色彩之一,象征着含蓄、沉思、冷静、内向和理智。深远浓重的皇家蓝古朴典雅,它的浓重暗示着性格的深层和矜持,也象征着权威和尊严。著名的青花瓷就给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暗示着理性的沉着和传统,传达着可信度和稳定性。,.,27,清新配色是围绕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次色绿色展开的,绿色是植物的生命色,也是大自然的主宰色,代表着繁荣、新生、和谐、安宁和慷慨,它象征着春天、生命、青春、成长,也象征着安全、和平、希望,这个可爱的颜色在暖色和冷色间架起一座桥梁,传递着黄色的外向友好和蓝色的和平,让人的眼睛得到休息,给人悠闲从容和永恒春天的感受。,.,28,橙色是温暖和令人舒服的,是友好配色的中心色彩。橙色单纯直率,象征着安全、舒适和愉悦,它的亲和力能激发人的乐观、自信、宽容和团队精神。,.,29,黑色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国外的牧师、法官都穿黑袍,给人一种专业和极度权威的感觉,黑色还会给人一种高雅、执着、低调、冷漠的感觉,西方的礼服、燕尾服等都是黑色的。,.,30,白色使人联想到白云、白玉、白雪,明亮干净、畅快、朴素,象征明亮、洁净、纯洁。,.,31,粉红色低声倾诉着爱和友情,象征温柔、甜美、浪漫、没有压力,可以软化攻击、安抚浮躁。比粉红色更深一点的桃红色则象征着女性化的热情,比起粉红色的浪漫,桃红色是更为洒脱、大方的色彩,充满女性的感觉。浪漫的配色是柔和的,像早春的花瓣一样令人心中充满柔情。,.,32,色彩构成学习中需要运用的工具颜料、画笔、毛笔、调色板、洗笔筒、卡纸、曲线板、蛇尺、圆板、椭圆板、圆规,.,33,.,34,色彩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它们是色彩中最重要的三个元素,三者相互关联、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色彩的三要素,.,35,色相即色彩的“相貌”,每个颜色都被冠以一个名称,称作“色相名”,以便对色彩的记忆和使用。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红、橙、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色共计12种色作为色相环。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色彩的三要素,.,36,色彩的三要素,.,37,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的,在暗的地方就难以鉴别。色彩中最亮的用“高明度”称呼,比较暗的用“低明度”称呼,介于中间明度的用“中明度”称呼,用“高、中、低”三种明度概括。,色彩的三要素,.,38,色彩的三要素,.,39,纯度即鲜艳度,指色彩的饱和度。完全不加黑、白、灰的色彩,称为纯色,饱和度也就最高。无色彩的黑、白、灰三色,没有色彩色度的概念,而只有明度的概念。,色彩的三要素,.,40,1明度低的颜色有向前的感觉明度高的颜色有后退的感觉2高纯度色有向前的感觉低纯度色有后退的感觉3色彩整有向前的感觉色彩不整边缘虚有后退的感觉4色彩面积大有向前的感觉色彩面积小有后退的感觉5规则形有向前的感觉不规则形有后退的感觉,色彩的三要素的应用空间,.,41,.,42,.,43,.,44,.,45,.,46,.,47,.,48,.,49,.,50,.,51,纯度即鲜艳度,指色彩的饱和度。完全不加黑、白、灰的色彩,称为纯色,饱和度也就最高。无色彩的黑、白、灰三色,没有色彩色度的概念,而只有明度的概念。,纯度:色彩的纯净度(饱和度、彩度、鲜艳度),.,52,纯度:色彩的纯净度(饱和度、彩度、鲜艳度),在眼睛所感受的可见光波中,有波长相当单一的,有波长相当复杂的,也有处在二者之间的,一个色掺进了其他成分,彩度将变低。在色彩中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色相的纯度最高无色彩系,彩度为零。,有彩色彩度序列,最高彩度(纯色),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最低彩度(无彩色),.,53,有彩色加入无彩色降低彩度,最高彩度,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最低彩度,.,54,有彩色加入其它有彩色降低彩度,最高彩度(纯色),高彩度,中彩度,低彩度,最低彩度(无彩色),.,55,除波长的单纯程度影响纯度之外,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辐射的敏感度也影响着色彩的纯度。视觉对红色光波的感觉最敏锐,因此彩度显得特别高,而对绿色光波感觉相对迟钝,所以绿色相的彩度就低。,.,56,色相的明度、彩度关系,.,57,彩度推移练习目的:彩度推移练习是在等明度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理解色彩的鲜浊带来的强、弱反应;在微弱的对比中体会彩度那含而不露的色味。,参考图1,.,58,.,59,.,60,.,61,.,62,色相对比是指将两种以上色彩组合以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的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距离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色彩的对比与调和,.,63,无彩色对比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容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零度对比,.,64,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对比效果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65,同种色相对比对比效果文静统一、雅致、含蓄、稳重容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调和对比,.,66,.,67,调和对比,邻近色一般指单一色相系列的颜色,如:黄色系,蓝绿色系等。以24色相环来划分。色相环中相距30度角,或者彼此相隔二三个数位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属于弱对比效果的色组。邻近色色相主调十分明确,是极为协调、单纯的色调。它能起到色调调和、统一,又有微妙变化的作用。,.,68,邻近色因色相纯,效果一般极为协调、柔和,但也容易使画面显得平淡、单调。邻近色在运用时应注意追求对比和变化,可加大颜色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使画面丰富起来。,调和对比,.,69,类似色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对比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调和对比,.,70,类似色因相相距较近也容易达到调和而且色彩的变化要比同类色丰富。邻近色在运用时,同样应注意加强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使临近色的变化范围更宽更广。,调和对比,.,71,中差色中差色指色相环上90度左右的颜色,如:黄色与绿色,蓝色与紫色等。色相环中相距90度角,为中差色关系,属于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间色彩的倾向近似,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中差色较类似色显得安定、稳重的同时又不失活力,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配色类型。,调和对比,.,72,调和对比,中差色对比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73,对比色对比色是指色相环上的120度左右的颜色。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色与红紫色对比等。对比色的效果活泼、醒目、强烈、刺激,变化丰富,但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在应用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与统一。,调和对比,.,74,色相环中相距120度角,或者彼此相隔八九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关系,属于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相互排斥,既活泼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达到调和。,调和对比,.,75,互补色三原色中,任何一种颜色即是其他两种原色等量混合的补色。在色相环中,处于直径位置的两色互为补色。原色有三种,即红、黄、蓝,它们是不能再分解的色彩单位。三原色中每两组相配而产生的色彩称之为间色,如红加黄为橙色,黄加蓝为绿色,蓝加红为紫色,橙、绿、紫称为间色。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就是互为补色的关系。,调和对比,.,76,互补色组合的色组是对比最强的色组,使人的视觉产生刺激性、不安定性的感觉。由于补色有强烈的分离性,故在色彩绘画的表现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运用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调和对比,.,77,.,78,.,79,.,80,(2)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明度对比: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81,色彩明度基调低明度基调:在画面中,当以低明度色彩(13色阶)为主,占画面绝大多数面积时,画面成低明度基调。特点:厚重、沉着、古朴并引发阴暗、神秘、忧郁、压抑的感觉,有时也可带来阴险、悲哀的想象。,.,82,中明度基调:在画面中,当以中明度色彩(46色阶)为主,占画面绝大多数面积时,画面成中明度基调。特点:朴素、平静并引发稳重、朴实的感觉,有时也可带来中庸、平安的想象。,.,83,高明度基调:在画面中,当以高明度色彩(79色阶)为主,占画面绝大多数面积时,画面成高明度基调。特点:清爽、明亮、阳光感强,并可以引发欢快、轻松、健康的感觉,有时也可带来软弱、苍白的想象。,.,84,色彩明度对比短调: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3级以内的组合,明度对比弱,称短调,亦叫明度弱对比。特点:柔和、模糊、光感弱、体感差、节奏感弱、显示高雅、平稳。,.,85,中调: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5级以内的组合,明度对比适中,称中调,亦叫明度中对比。特点:稳重、适中,也会显得平均、中庸。,.,86,长调:画面主要配色的明度差在5级以上的组合,明度对比强,称长调,亦叫明度强对比。特点:形象鲜明、清晰,并富有光感、体感,显示活力、力量。有时会显得生硬、空洞。,.,87,明度九大调高长调:高明度基调强对比(9,8,7,1,2)高中调:高明度基调中对比(9,8,7,3,4)高短调:高明度基调弱对比(9,8,7,5,6)中长调:中明度基调强对比(6,5,4,1,9)中中调:中明度基调中对比(6,5,4,2,8)中短调:中明度基调弱对比(6,5,4,3,7)低长调:低明度基调强对比(3,2,1,9,8)低中调:低明度基调中对比(3,2,1,7,6)低短调:低明度基调弱对比(3,2,1,5,4),.,88,高长调: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五度差以上的对比,感觉刺激、对比强烈,视觉感快速明了。高中调: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感觉是明快的、活泼的。高低调: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感觉是优雅的、女性化的、朦胧的。中长调: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五度差以上的对比,感觉是强力度的、男性化的。中中调: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感觉是含蓄的、丰富的、朦胧的。中短调: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感觉是模糊而平板的,朴素的。低长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五度差以上的对比,感觉是低沉的、具有爆发性的。低中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感觉是苦闷的、寂寞的。低短调: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感觉是忧郁的、死寂的、模糊不清的。,.,89,高长调,高短调,.,90,高长调,高中调,.,91,中长调,中中调,.,92,明度九大调/利用一幅构图进行不同的明度对比变化。,.,93,明度九大调/将一整幅风景图像分隔为九幅构图,.,94,明度九大调/构图采用一系列的人物变化,新颖独特。,.,95,(3)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纯度对比: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96,色调的三种基调高纯度基调:高纯度色彩在画面占大部分面积时(约70左右以上),形成高纯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