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物流信息化竞赛_第1页
2015年物流信息化竞赛_第2页
2015年物流信息化竞赛_第3页
2015年物流信息化竞赛_第4页
2015年物流信息化竞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广东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物流信息化技能竞赛二、赛项组别教师组三、所属产业类型物流业四、赛项目的为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技能化和现代化步伐,推进信息技术和实操技能在物流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信息化、技能化手段促进物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中职物流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五、赛项意义与设计原则(一)赛项的意义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2014年6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12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为国家物流行业发展确定了大方向。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本次大赛提升物流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为我省中职物流专业教师搭建相互学习、沟通、交流及提高的平台,进一步促进我省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和满足物流产业发展新需求。 (二)设计原则1.按照“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采购供应链的大背景下,突出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兼顾采购、生产制造和消费物流的共性。2.重点基于中职物流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实操技能,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先进理论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信息化技术和理实一体化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等。3.评判设计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对接。六、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1.大赛不但考核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并且考核教师叉车综合操作技能,提升师资队伍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和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2.叉车技能操作以企业生产性物流为基础进行设计,符合企业真实作业环境和作业环节,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技术竞赛叉车操作单项赛的内容和要求,教师通过自身参赛,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操作要领,必将更加专业地指导学生参加广东省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技能竞赛等比赛。3.信息化教学设计采取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作品10分钟,答辩5分钟。七、比赛内容与规则(一)比赛内容1.叉车技能操作参赛选手根据比赛规定的线路完成各项操作,主要操作内容包括:起步准备、叉运货品、带货绕桩、货品上架、货品移库、托盘码垛、入库停车等。2.信息化教学设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选择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完成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及多媒体演示,要求教学活动或设计的完整性。(二)比赛规则1.叉车技能操作参赛选手进场后必须绕车对叉车门架和前后轮胎进行检查,登车后对仪表进行检查,准备就绪后,举手向裁判长报告“检查正常,请求比赛”,裁判长鸣哨、举旗示意后比赛开始。鸣笛、起步,将叉车从车库驶出,沿通道驶向托盘存放区;将一托盘货品叉起,沿路线进入绕桩区。按规定的路线正向通过绕桩区的6个柱后,进入托盘货架区,将托盘放到货位A2上。将货位D2的托盘取下,移至货位B1上。从托盘存放区,叉取托盘1后(托盘四角上分别放置一个钢管),载货通过窄通道区,正向通过窄通道进入车向调整区,在车向调整区调整车向后,倒车通过约束区,将托盘放置托盘存放区。参赛选手回到托盘存放区,将托盘2至托盘4(托盘2至托盘4的四角上分别放置一个钢管)按顺序转移放置到托盘存放区的托盘上,在比赛限定时间内,放置的数量越多,得分越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操作后,选手调整方向倒行回到车库;叉车停稳下车后,举手报告操作完毕,裁判长鸣哨计时终止,比赛结束。关于叉车的说明:比赛时,叉车胎压为0.7Mpa,叉齿(内)间距为32cm。2.信息化教学设计(1) 信息化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2)信息化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要求教学活动或设计的完整性。(3)信息化教学设计须有教案、教学设计说明及多媒体演示,重点展示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特定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作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贡献。(4)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5)本赛项采取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作品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6)采取匿名方式进行,参赛作品在制作、讲解、答辩过程中不得透露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八、 比赛方式1.报名要求本赛项为单项赛,由个人参加比赛。参赛选手必须是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在职物流专业教师,要求师德高尚、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性别、年龄不限。2.组队要求以地级市为单位组队参赛,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和佛山市顺德区单独组队参赛。3.人数要求各代表队限报2人。九、比赛时间安排与流程1.比赛时间:2015年4-5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2.叉车技能操作比赛限时10分钟,各参赛选手在同一赛场按抽签顺序依次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3.信息化教学设计采取赛前先完成,报到时交作品,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展示、讲解作品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十、评分标准1.总成绩参赛选手总成绩由叉车技能单项赛成绩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成绩组成,计算方法为:参赛选手总成绩=叉车技能单项赛成绩0.4教学设计成绩0.4+现场答辩成绩0.2。按比赛成绩从高到低排列参赛选手的名次,总成绩相同的,按教学设计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次;如果总成绩和教学设计成绩均相同的,按叉车操作成绩从高到低排名次。2.叉车技能操作成绩叉车技能操作主要从参赛选手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进行评判。评分方式为:初始分值为100,裁判根据评分要素对参赛选手在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不规范操作进行扣分,同时对未完成的作业按比例扣除该作业内容的相应分值,各作业内容的阶段总分值如下:起步前准备、启动叉车 10分叉取货品、带货绕桩 15分货品入库 10分货品移库 10分叉取托盘1 5分过窄通道区及车向调整区 15分过约束区 6分托盘码垛 24分入库停车 5分附;叉车技能操作评分细则:序号名称说明级别分值1未按规范上车左手扶安全把手、右手扶座椅、左脚登踏、正确系上安全带和佩戴安全帽(以上步骤少做一步计数1次)1级0.42未按规范起步合上电源总开关,闭合方向开关,鸣笛,松开驻车制动,上升货叉,门架后仰(以上步骤少做一步计数1次,顺序不正确只计数1次)2级0.63未按规范停车下车减速停车,门架回位,车轮回正,拉紧驻车制动,方向开关回位,关闭电锁,切断总电源,规范下车(以上步骤少做一步计数1次,顺序不正确只计数1次)2级0.64货叉离地距离(叉车行驶时)叉车在行驶时,货叉离地距离不在30cm-40cm之间(在同一区域只计数1次)3级15紧急制动使用不当制动过程出现拖痕(按发生次数计数)5级56叉车碰撞边线杆叉车碰撞线边杆(按杆个数计数)4级37叉车与其他设备设施发生刮蹭或碰撞叉车与其他设备设施发生刮蹭或碰撞,包括托盘、货物、线边杆、货架等(按发生次数计数)4级38未按规范叉取货物未按取货八步:驶进货位、垂直门架、调整叉高、进叉取货、微提货叉、后倾门架、驶离货位、调整叉高要求进行叉取货物(以上步骤少做一步计数1次,顺序不正确只计数1次)2级0.69未按规范卸载货物未按卸载八步:驶进货位、垂直门架、调整叉高、进车对位、落叉卸货、退车抽叉、后倾门架、调整叉高进行卸载货物(以上步骤少做一步计数1次,顺序不正确只计数1次)2级0.610轮胎离地叉车行驶中出现轮胎离地(按发生次数计数)5级511起步前未按规范巡检没有按巡检要求进行检查,检查项目为:门架、前后轮胎、仪表(按发生次数计数)1级0.412起步未经报告检查完毕后,选手没有坐在车上向裁判举手报告就起步1级0.413叉车未停在指定区域内入库停车时,叉车超出定位线2级0.614入库停车后未报告规范下车,举手报告操作完毕1级0.415叉取货物失败叉取货物未能一次成功(按调整次数计数)2级0.616货物掉落货物掉落(按货物掉落的箱数计数)4级317叉车撞桩叉车行驶时撞桩(按发生次数计数)4级318托盘入位不整齐托盘放置不整齐(标准为托盘前后端各距横梁20cm,托盘左右端距离立柱及横梁中心(横梁长2.64m)16cm;在此标准下,托盘前后和左右超出标准距离2cm视为托盘放置不整齐)3级119出入货位调整次数出入货位调整次数(按发生次数计数)2级0.620入库货位不准确入库货位不是为A2,或者未完成本阶段作业4级321移库货位不准确移库货位不是从D2到B1,或者未完成本阶段作业4级322钢管掉落行车过程钢管掉落(按钢管掉落的个数计数)3级123已堆码托盘上的钢管掉落托盘未倒跺时,已堆码托盘上的钢管掉落的个数(按钢管掉落的个数计数)3级124货叉直接从未码垛的托盘上越过货叉直接从未码垛的托盘上越过(按越过的未码垛的托盘数计数)5级525行驶中升降货叉叉车行驶中升降货叉3级126转向时未打转向灯除带货绕桩环节,叉车转向时未打转向灯3级127危险或不规范动作(普通)本表没有定义的一般扣分事项(普通级):具体分值由裁判组和仲裁组共同确定1-3级0.4-128危险或不规范动作(严重)本表没有定义的扣分严重事项,必要时裁判可以终止比赛(严重级):具体分值由裁判组和仲裁组共同确定4-5级3-5备注:1. 级别是综合操作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划分,分为1到5级,危险程度和规范要求程度依次增加,对应的分数分别为,1级:0.4,2级:0.6,3级:1,4级:3,5级:5。2. 当选手出现本表没有定义的危险或不规范动作时,裁判记录比赛的情况,并由裁判组和仲裁组共同确定具体的分值,动作分为普通和严重两个级别。3. 在任何时候,如果裁判认为有必要,经裁判长同意,可以终止选手的比赛。3.信息化教学设计成绩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讲解和答辩的情况,结合评分指标,满分为100分。评分细则如下:评分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设计30所学目标、内容及要求准确,符合新大纲要求;所选教学内容适合于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教学效果显著。内容呈现25教案写作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尤其是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的内容;教学内容表述准确,术语规范;选用多媒体素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技术应用25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恰当,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合理。创新与使用20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十一、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按决赛作品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决赛作品数的20%设置,三等奖按决赛作品数的30%设置。十二、安全保障为确保赛项安全顺利地进行,保障各地参赛队教师的人身安全,及时有效地处理大赛期间突发安全事故,保证大赛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制定突发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一)组织机构1.成立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赛点总指挥任组长,副总指挥任副组长,成员由安保组组长、后勤保障组组长等人员组成。2. 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大赛期间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各类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重点做好火灾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用电安全事故、医疗紧急病情的防范工作,组织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事故,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各种事件的善后工作。(二)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1. 大赛过程中如遇突发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2大赛过程中如遇突发安全事故后,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领导小组应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参赛教师离开危险区域,保护好大赛区域内的贵重物品,认真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工作。3. 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大赛突发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迅速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置,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4大赛期间遇有突发或紧急情况,有关人员按赛场疏散图指示,由指定专人指引、带领及时做好疏散。(三)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重大火灾事故(1)大赛赛场或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险后,在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同时拨打119报警,及时疏散在场人员有序撤到安全地带,安排做好消防人员车辆迎候。(2)如果发生火灾后,在场人员应避免过度惊慌、盲目乱跑,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出口通道提示有序逃生,逃生时不可互相拥挤、推搡,不要乱喊乱叫。(3)请全体人员在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及时了解应急疏散通道的位置和逃生通道,掌握使用灭火器材方法,不要堵塞消防通道。(4)一旦火险发生后,人员疏散场地为学校操场,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秩序疏导和维护。2.重大交通安全事故(1)指挥参赛学生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2)要迅速抢救受伤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教师送到就近或指定医院救治,根据情节分别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并保护好事故现场。(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3.食物中毒安全事故(1)立即停止配餐餐厅的经营活动,及时向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情节分别及时报警110、120请求援助。(2)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需要时协助转送指定医院治疗。(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4.用电安全事故(1)发现触电事故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控制好大赛现场秩序。(2)对触电者视其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当场联系现场医护人员实行应急救护,严重者及时拨打120请求救援,协助转送附近医院。(3)迅速将事故信息上报大赛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5医疗紧急病情救治(1)夏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本次大赛参赛人数多,大赛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应急处理机制,保障各地参赛选手和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