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c. 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属于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属于生物。【详解】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属于生物,a错误;b. 单细胞生物也有可能是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b错误;c.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c错误;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属于生物,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多样性b.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修正是“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c.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d. 一切动物与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详解】a. 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错误;b.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修正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错误;c. 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c错误;d. 一切动物与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故选d。3.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醋酸杆菌 蓝细菌 青霉菌 变形虫 发菜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醋酸杆菌属于细菌,蓝细菌属于蓝藻,发菜是蓝藻的一种,都属于原核生物;青霉菌是真菌,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综上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等动、植物具有相同的生命结构层次b. 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c. 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详解】a. 高等植物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b. 生命系统的各层次层层相依,具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错误;c. 生物的生活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正确;d. 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d错误。故选c。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c. 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脱氧核糖等物质d. 蓝藻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是在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详解】a.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a正确;b.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正确;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彻底水解后不能同时得到尿嘧啶和脱氧核糖,c错误;d. 蓝藻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在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6.如图所示,甲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观察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用10倍物镜观察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b. 为了使丙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 使用观察要比使用观察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大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因为物与像是相反的【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2、分析图乙、丙:比较乙、丙两个视野,可知乙中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详解】a. 用10倍物镜观察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该缩小,不可能是,a错误;b. 为了使丙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正确;c. 属于高倍镜,使用观察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小,c错误;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错误。故选b。7.下列概念依次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a. 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 a表示原核生物,b表示细菌,c表示蓝细菌,d表示病毒c. a表示生物,b表示真核生物,c表示原核生物,d表示真菌d. a表示糖类,b表示肝糖原,c表示单糖,d表示肌糖原【答案】c【解析】【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其中生物群落由种群组成,a错误;b.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细菌,但不包括病毒,b错误;c.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包括真菌,c正确;d.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两类细胞中都含有2种核酸,而且两类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b. 两类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核糖体、细胞膜c. 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真核细胞中有d. 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详解】a.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2种核酸(dna和rna),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 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错误;c. 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c错误;d. 有些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主要元素及其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b. 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o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c. 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但是每种元素的含量不一定相同d.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图中的h、o【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其中鲜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o,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c。【详解】a.氧元素含量最高,故图中数据是该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a正确;b.c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b错误;c.生物界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但是每种元素的含量不一定相同,c正确;d.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是水和蛋白质,它们共有的元素是h、o,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氨基酸与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 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中含有几个肽键就称为几肽b. 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c.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d.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详解】a. 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中有几个氨基酸脱水就称为几肽,a错误;b. 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c.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c正确;d.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的蛋白质是不同种蛋白质,d错误。故选c。11.下列物质的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是a. 脂肪苏丹染液显微镜观察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b.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直接观察紫色反应c. 葡萄糖斐林试剂30加热砖红色沉淀d. dna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显微镜观察染成红色的部位【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 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颗粒,a错误;b. 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b正确;c. 葡萄糖遇斐林试剂在80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d. dna遇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绿色的部位,d错误。故选b。12.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a. c、h、o、n 等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b. c、h、o、n 等元素-氨基酸-多肽链-二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c. c、h、o、n 等元素-二肽-多肽链-形成一定空间结构d. 氨基酸-二肽-多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详解】由c、h、o、n 等元素组成氨基酸,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因此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c、h、o、n 等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故选a。13.现有氨基酸5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503个,羧基总数为505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 498、2和2b. 497、3和3c. 499、1和1d. 497、6和8【答案】d【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详解】氨基酸5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503个,羧基总数为505个,说明r基中有3个氨基和5个羧基。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条肽链,故肽键数=500-3=497,游离的氨基=3+3=6,游离的羧基=3+5=8。故选d。14.人体的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共含有51个氨基酸,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51个氨基酸分子和一个胰岛素分子相比,相对分子质量发生的变化是a. 减少了882b. 增加了882c. 减少了900d. 没有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详解】51个氨基酸形成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脱去了51-2=49个水,故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918=882。故选a。15.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氢的原子数分别是5、9b.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c. 将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固态的蛋白,冷却到温室蛋白也不会变回到蛋清状态,这是因为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d. 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肽键并没有断裂,因此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详解】a.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代入氨基酸通式可知,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氢的原子数分别是5、9,a正确;b. 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说明r基上的氨基数为mn,如果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该多肽链中的氨基数为mn+1,b错误;c.煮熟后的鸡蛋,冷却到温室蛋白也不会变回到蛋清状态,这是因为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c正确;d. 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肽键并没有断裂,因此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正确。故选b。16.下列化学元素中均属于组成生物的微量元素的是a. c、h、o、n、p、sb. c、h、o、mn、b、znc. mn、b、zn、cu、mo、fed. k、ca、mg、zn、cu、mo【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其中鲜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o,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c。【详解】a. c、h、o、n、p、s均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 c、h、o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 mn、b、zn、cu、mo、fe均属于微量元素,c正确;d. k、ca、mg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故选c。17.下列有关糖类、脂肪、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a. 每克蛋白质、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依次为17kj、17kj、39kj,因此脂肪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b. 三者都是由c、h、o、n组成的c. 蛋白质具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和酶等d. 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物体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球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2、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3、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详解】a.脂肪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a错误;b. 糖类和脂肪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c.酶起催化作用,c错误;d. 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物体利用,d正确。故选d。18.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是肌糖原,它与淀粉分别是动物细胞内和植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b. 、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反应c.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可作为植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d. 、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 是肌糖原,它与淀粉分别是动物细胞内和植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a正确;b. 、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多糖和二糖中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且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c. 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植物细胞内的贮能物质,c错误;d. 、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能继续水解,d错误。故选a。19.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点不只在方面b. 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中的共有5种c. 人体内的核苷酸共有4种 ,其中有一种d. hiv的生物体内的核苷酸有4种,其中是核糖【答案】c【解析】【分析】两种核酸的比较:英文缩写基本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结构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一般是双链结构rna核糖核苷酸核糖a、c、g、u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单链结构【详解】a.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相同点除了磷酸方面,含氮碱基上也有部分相同,a正确;b. 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中的含氮碱基共有a、t、g、c、u 5种,b正确;c. 人体内既有dna也有rna,故其核苷酸共有8种 ,其中五碳糖有两种,c错误;d. hiv的生物体内只有rna,故其核苷酸有4种,其中五碳糖是核糖,d正确。故选c。2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 核酸的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c. 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d. dna特有碱基是t,rna特有碱基是u【答案】b【解析】【分析】两种核酸的比较:英文缩写基本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结构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一般是双链结构rna核糖核苷酸核糖a、c、g、u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单链结构【详解】a.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b. 脱氧核糖核酸的彻底水解产物才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b错误;c. 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d. dna特有碱基是t,rna特有碱基是u,d正确。故选b。21.如图是生物概念模型,则下列叙述与该模型相符的是a. 甲细胞、乙原核细胞、丙真核细胞、丁病毒b. 甲生物大分子、乙蛋白质、丙核苷酸、丁淀粉c. 甲还原糖、乙葡萄糖、丙麦芽糖、丁果糖d. 甲原核生物、乙大肠肝菌、丙念珠藻、丁酵母菌【答案】c【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a.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但不包括病毒,a错误;b.核苷酸是小分子,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葡萄糖、麦芽糖、果糖都属于还原糖,c正确;d.酵母菌是真菌,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细胞的纤维素与动物细胞中的糖原的元素组成不相同b.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c. 水生生物活细胞中含量最高元素是o,陆生生物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cd.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完成某一项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详解】a. 植物细胞的纤维素与动物细胞中的糖原都属于糖类,组成元素相同,a错误;b.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b错误;c. 不论什么生物,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都是o,c错误;d. 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完成某一项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2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的能源物质依次是a. 蛋白质、rna、多糖b. 蛋白质、核酸、多糖c. 蛋白质、核酸、糖类d. 蛋白质、dna、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2、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3、核酸的功能:(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解】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故选c。24.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知,共含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则它们最可能是a. 两个单链dna分子,一个单链rna分子b. 一个双链dna分子,两个单链rna分子c. 三个单链rna分子d. 一个双链dna分子,两个单链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两种核酸的比较:英文缩写基本单位五碳糖含氮碱基存在场所结构dna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a、c、g、t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一般是双链结构rna核糖核苷酸核糖a、c、g、u主要存在细胞质中一般是单链结构【详解】共含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说明既有dna也有rna,dna含有两条链,rna含有一条链,3个核酸分子一共4条链,故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两个单链rna分子。故选b。2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 核糖、麦芽糖、淀粉b. 葡萄糖、蔗糖、糖原c. 脱氧核糖、乳糖、纤维素d. 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麦芽糖、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a错误;b.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b错误;c.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纤维素 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c错误;d. 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d正确。故选d。26.请根据下列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1)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填标号),判断依据是_。(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填标号),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_, 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填标号)。(3)图中的c属于_(“原核”或“真核”)细胞,它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_。若用目镜为5和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其为一个面积是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如果换成物镜为40再观察,其面积将是_平方毫米。(4)图e生物的化学组成有_,该生物要依赖_才能生活。图中可以引起赤潮的生物是( )、_。(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答案】 (1). a、b(缺一不可) (2). a和b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成形的细胞核) (3). a、d(缺一不可) (4). 叶绿素 (5). c、d(缺一不可) (6). 原核细胞 (7). 拟核 (8). 2.56 (9). 蛋白质和核酸(dna) (10). 活细胞(寄主活细胞) (11). d (12). 蓝藻(缺一不可) (13). 目镜【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放大是指边长放大,面积放大倍数为边长边长。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污物存在的位置可能是目镜、物镜或装片。可以通过换用目镜、物镜及移动装片确定污物的具体位置。移动装片如果污物跟着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反之则不在装片上;转动目镜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反之则不在目镜上;转动转换器,如果污物消失,则污物在物镜上,反之则不在物镜上。分析图示,a为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c是细菌,d是蓝藻,f是病毒。【详解】(1)图中a为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它们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细胞。(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a为植物细胞, d是蓝藻,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叶绿素, 图中c是细菌,d是蓝藻都是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3)图中的c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它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拟核。若用目镜为5和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其为一个面积是0.16平方毫米的正方形,如果换成物镜为40,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再放大4倍,故其面积将是0.1642=2.56平方毫米。(4)图e生物是病毒,其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该生物要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图中可以引起赤潮的生物是d蓝藻。(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图像,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真核和原核细胞形态结构上的异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显微镜的使用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7.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主要是糖类有机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有甜味是多数的单糖、二糖)。图a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分别表示_物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和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_。(2)在a、c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推测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3)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然后把两支试管放在_条件下两分钟后观察,b、d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中颜色较深的是_管,这说明_。(4)同样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也需要观察颜色的变化,因此应该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_(“内”或“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原因是_。【答案】 (1). 淀粉、还原糖(顺序不可颠倒) (2). 分解(水解、转化)为 (3). 淀粉 (4). a、c试管中均出现蓝色,但是a管中的蓝色比c管中的蓝色深(答出现蓝色给1分,答蓝色a管深给 (5). 50-65水浴加热 (6). d (7). d管中还原糖的含量高于b管 (8). 内 (9).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中有较深的紫色中央大液泡,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答出材料有颜色干扰实验颜色观察即可)【解析】【分析】本题是以香蕉成熟过程中糖类的变化考查糖的分类和作用及糖类的检测方法,分析图a曲线可知,i是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是还原糖的变化,分析题图b可知,a、c是检测淀粉的含量,b、d是检测还原糖的含量【详解】(1)由上分析可知,图a中i是香蕉成熟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是还原糖的变化,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会水解为还原糖。(2)在a、c试管中加的是碘液,推测被检测的物质是淀粉,碘液遇淀粉会变蓝,第x天的淀粉比第y天多,故a管中的蓝色比c管中的蓝色深。(3)在b、d试管中含有还原糖,故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后放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两分钟,b、d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中颜色较深的是d管,这说明d管中还原糖的含量高于b管。(4)同样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也需要观察颜色的变化,因此应该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中有较深的紫色中央大液泡,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淀粉遇还原糖的转化,糖类的检测方法,解题时审清题图、特别是题图b,弄清4只试管检测什么时间的什么物质是解题的关键点。28.如图1为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已知a、b、c、d和e为生物大分子。图2为图1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 中的x、y代表的元素分别是_,图2是图1中_(填“a”、“b”、“c”、“d”、“e”)的部分结构,它是由_种氨基酸连接而成。(2)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从a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3)b是_,其在动物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_。(4)d在化学组成上与e的不同是_。(5)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五肽,3个六肽和4个七肽,则这些短肽所含氨基总数至少为_,氧原子数与原来的肽链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_。【答案】 (1). n、p (顺序不可颠倒) (2). a (3). 5 (4). a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5). 多糖 (6). 储存能量 (7). 五碳糖(dna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含氮碱基(dna中有胸腺嘧啶、rna中有尿嘧啶) (8). 8 (9). 比原来增加了7个氧原子【解析】【分析】1、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糖类是由c、h、o构成。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3、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 na和rna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