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唯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2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才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3明清时期,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永佃”的现象。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原有佃价与田主的,佃户无钱,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这种现象在当时较为普遍。材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在农村出现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佃户对地主人身依附弱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4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来5.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学6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学 科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7.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8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c政府保障平民受教权利 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9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10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11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以后,如果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后这一税法在长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利于()a打击不法企业偷税漏税 b增强民族工业企业的竞争力c收回我国关税的自主权 d清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管理12据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川、康(四川、西藏部分地区)滇、黔、湘、桂六省工业指数如下(1938年为100)。对这一变化的理解合理的是()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00133.5240.4275.5372.9520.4a改变了工业结构不合理局面 b民族工业发展达到最高峰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推动战时体制建立和完善13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b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d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14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图 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15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6.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1949-1952年1953-1957年1963-1965年工业36%19.2%7.9%农业14%4.5%11.1%出现上表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 a.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b.改变了所有制结构c.改善经济结构比例 d.发挥政府主导作用17.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18.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 ) a.简化了司法程序b.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彰显了契约精神d.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19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20一首流行于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歌中反映的现象()a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 b说明英国国际贸易遭遇到严重挑战c客观上加速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 d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1.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c.打击了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d.使个人获得了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22.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这一现象( ) a.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显著成效 b.助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c.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发展 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一定的优势231985年,欧盟委员会制定了盟歌和盟旗。盟歌采用欧洲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盟旗以蔚蓝为底色,中间由12颗金星环绕成一个圆,“12代表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12铜表法,圆形排列代表了联盟”。这反映了欧盟委员会()a.采取宗教措施促进欧洲联合b.努力构建欧洲文化认同c.借用古罗马法宣扬法制精神d.试图兼顾欧洲各国利益2418981908年,法国盛行野兽主义绘画,该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而毕加索改造了原始艺术并用其摧毁了古典绘画传统。这反映出()a返璞归真是现代艺术的追求b现代画派具有共同源头c现代主义有反理性的特征d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范才于科目之内”。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材料二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不同于中国科举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传统”,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之“统”体现着古往今来人类文化的根脉与连续性,同时又在“传”中必然地历经各种变迁与考验,并与不断成长的现代性在相互借鉴中表现自身和熔铸新生。现代性就是社会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己相应的新传统。“传统”相对于“现代”才体现出自身作为传统的意义,“现代”是因为有相应的“传统”才显示出自身作为现代的蕴含。摘编自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结合材料,围绕“传统与现代”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堤、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木龙、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如遇决堤则“所费帑金不下数千万两”,然而“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材料二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饷糈不继”,清廷遂撒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饬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绅民等量力捐资”,由此拉开晩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序幕。新河道两岸的地方官绅筹措资金,断续维系治河工程。1870年,长江大涝,两大水灾形成共振效应,重灾区扩展到四川、湖北等地。190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前往黄河考察并得出结论:“束河于一条河道”违背自然规律;地方官吏贪污、玩忽职守、各自为政是“形势糟糕的根源”。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而此时的中国,已呈“山雨欲来”之势。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材料三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洽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赈”、“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原因及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3分)8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abcbcccdbbbc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dcddcacbbbd 25、(1) 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行政效率;打破选官的世袭特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普及儒家价值观(思想),形成文化认同感,有利于稳固统治;兼顾边疆人才选拔,促进边疆开发和民族团结;科举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廉政建设。(每点2分,任答5点得10分)(2)特点: 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文官政治中立。(每点2分,共6分)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2分)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2分)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2分)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2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1分)26(12分)评分要求:采用分项与分层评分相结合。所拟观点符合材料指向,明确、合理。(02分)能够围绕观点引用至少2项史实,史实阐述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液流电池制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音乐鉴赏基础试题及答案
- 团务基础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财务审计的创新方法与技术手段
- 包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羽毛球拍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风电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小餐馆员工的劳动合同模板
- 智慧康养中心综合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DL∕T 1768-2017 旋转电机预防性试验规程
- 农户化肥购买合同书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充电站运营管理制度(参考模板)
-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手倒立前滚翻》
- NISP一级考前模拟训练题库200题(含答案)
- JJG 20-2001标准玻璃量器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英语中的时间表达(示范课例)
- 《史记》上册注音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