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分布与变化_第1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_第2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_第3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_第4页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沙漠、雨林,世界各地干湿迥异。究竟是如何分布的?,想一想,下面这几种现象那种属于降水?,降水的概念,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雨,雪,霜,雾,露水,冰雹,.,雨,雪,冰雹,降水: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雨,冰雹,雪,降雨,.,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水份的循环,在气象观测站,人们使用雨量器和量杯测算降水量。测量降水量时,将雨量器中贮水瓶所接纳的全部雨水倒入量杯中,根据量杯上的刻度,确定水量是多少毫米。如果是降雪或者冰雹,则需将它们融化成水之后再测量。,.,降水量测定,降水量的单位:,基本仪器:,毫米(mm),雨量器,.,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mm,一次降雪为5mm,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多少?,25mm,.,某城市下了大雪,连续24小时的暴雨,近两个月没有下雨,说说降水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关于下雨的几个基本常识问题:,水的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和固态气态液态固态三态转化是原因是发生了变化降水是气态水变成液态水(雨)和固态水(雪)并降落下来的产物,降温,降温到零下,气温,.,降水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暖湿气流遇冷,什么情况下暖湿气流的气温会降低呢?,气流上升,在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等级。,.,降水对生活的影响,暴雨激发崩塌,特大暴雨突袭重庆全境,雪灾牛羊无法吃草,近四个月未降雨的美国西部,.,降水与民居,北方平顶房,江南水乡的民居,傣族的民居,陕西的窑洞,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即为月降水量。,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即得到年降水量。,绘制降水量柱状图,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画状图。,.,400,400,400,400,400,500,500,500,600,500,600,600,600,600,700,700,700,700,等降水量线,降水的时间变化,例如:北京的年降水量,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北京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数据,单位:毫米,月份,降水量/毫米,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某市某年月降水量统计单位:毫米,123456789101112月,745,某市降水量柱状图,.,123456789101112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1.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2.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3.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降水季节变化:,降水分配不均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一般说来,月降水量50毫米左右时感觉空气较湿润,超过100毫米叫多雨。,常年湿润型:降水年变化小,夏季多雨型:降水年变化大,.,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读课本P55回答问题:,1、2、3、4、5、9、10、11、12月降水较多,6、7、8月降水较少,降水变化大,冬雨夏干,冬季多雨型,.,.,.,.,世界降水季节变化类型和分布,常年湿润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少雨区:极地和干旱地区夏季多雨区:温带、亚热带东部沿海冬季多雨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区),拓展延伸,.,降水的分布,.,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1、赤道附近各地降水量大多在2000mm左右;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4、中纬度(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在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西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观察,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体是多少毫米?,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降水量特点?,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年降水量的特点?,找出世界降水最多及最少的地区?,.,是谁造就了“雨极”?,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雨极”: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个村庄乞拉朋齐,那里终日乌云密布,人们上街买东西必须穿雨衣,儿童只能在泥水里玩耍。建筑物的油毡上长满青苔,皮鞋隔两天不穿就发霉。1960年8月1961年7月,出现26461.2毫米的最高记录,因而被称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成为雨极的原因是这里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尤其是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由海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那么,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降水丰沛,而北侧降水稀少呢?,.,你知道乞拉朋齐为什么降水多吗?,.,你找到规律了吗?,全年多雨,全年少雨,A,B,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你找到规律了吗?,冬季多雨,夏季多雨,C,D,比较C、D两地,降水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夏季多雨型,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多雨,全年湿润,冬季多雨,全年少雨,试说明图中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510月,11月次年4月,大约740毫米,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达成学习目标1,降水的空间分布,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大概在1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000毫米,大多在500毫米以下,大多在500毫米以下,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于沿海地区,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形成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降水类型:对流雨(赤道附近)地形雨(山地两侧)锋面雨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降水形成的条件与降水类型,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降水的形成,.,49,对流雨的形成,对流雨,.,50,锋面雨,锋面,1、锋面及锋面附近天气,.,51,2、锋面类型及特点,天气变化,冷锋,暖锋,.,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3,地形雨示意图,地形雨,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少;,由赤道向两极,大体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达成学习目标2,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时间变化,降水的分布,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等降水量线,绘制和判读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小结,.,小结,规律,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0.6OC/100M),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降水,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各组讨论后完成下面的表格,常年多雨,气温高,空气上升降温,易成云致雨,常年少雨,副高控制时气流下沉;信风控制时,风从陆吹向海洋,夏季多雨,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冬季多雨夏季干燥,受西风影响多雨,受副高控制少雨,降水少,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夏季多雨,夏季风从东部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少,温度低,冷空气下沉,不易降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图331,.,2降水的分布规律,(1)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归纳为“三多三少”具体列,表如下:,(2)影响降水的因素,除上表中提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地形的影响。,.,【典例2】读世界年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