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x_第1页
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x_第2页
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x_第3页
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x_第4页
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隶书源流与赏析,1、隶书的产生,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2、什么是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当时政事繁多,文字数量大增,大量的文字工作由隶卒这样的下层官员来抄写,严禁的小篆写起来即繁也慢,于是在这些人中出现了简便快速的手写体,这种字体就被称为隶书。,3、隶书的分类,根据隶书的不同风格和时期又分为古隶云梦睡虎地秦简,汉隶武威仪礼简,唐隶石天孝经。,现存最早的隶书作品见于战国晚期秦国的简牍墨迹。当时的隶书还保留着一些篆书结构的特点与书写习惯,因而后人又将这类早期隶书称呼为“古隶”。战国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内容以法律文书为主,书写时期是战国晚期到秦始皇30年间,字体为“秦隶”。保留着浓厚的篆书特点,笔画大多变圆转为方折。,字形体式自由率意,技法大大简便,反映了篆书到隶书的过渡形态。二、汉代隶书的辉煌。隶书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并发展到极盛。汉代隶书摆脱手写体的随意性很快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特征同时在书写方法中出现了一些装饰性的用笔技巧,去掉了象形成分,可以说纯粹符号化的线条结构,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今天。,汉隶作品有两大类一、墨迹(简牍、帛书)二、石刻(碑碣、摩崖),1,墨迹,还类作品很多,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有出土,以甘肃,山东,湖南和湖北等地集中。代表作品,西汉马王堆帛书、西汉武威仪礼简。,西汉马王堆帛书特点,保留了较多篆书结构,但在书写技巧上比篆书更为流畅。轻、粗细、大小、长短。过渡:对撇、捺笔画的顿按及波挑的处理,更为后来隶书书写原则奠定了基础。,西汉武威仪礼简特点:1、用笔沉着遒劲,流利而不夸张,撇、捺收笔处的波挑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