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用情对设计用心,对学生用情 【摘要】本文结合部分浙派语文名师的教学经验,从“问题引领,注重教育感情管理”“相信学生,重视空白的预设与生成”“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浙派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它把课堂教学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自主探究。但是笔者当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误区:盲目追求创新,追求文本解读的新意;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有自主课,大部分学生形成不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变成了学生的闲聊谈心。此外,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大量的常规性练习而很少有问题的解决;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局限于赏识而缺少真诚性;单纯的让学生多说多讲,而缺少教师精辟的讲解、适时的引领、恰当的指导等。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能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感悟,结合部分浙派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几点想法。 一、问题引领,注重教育感情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有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可见,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因素,学生的学习将变得索然无味,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学习也无从谈起。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合理”的问题引领与适度的教育情感管理对提高课堂实效性至关重要。浙江省特教肖培东老师在山羊兹拉特教学中睿智的设计了“拯救山羊兹拉特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交流对话,深入感悟文本中生命个体的情感。肖老师引导学生对山羊兹拉特的最后一声“咩”的品味也耐人咀嚼,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分角色朗读,一个简简单单的“咩”字被师生共同演绎出了很丰富很深刻的情感。师生双边的活动把文本蕴含的情感和教育情感推向了高潮。 倡导“自然分材教学”的熊川武教授指出教育感情是“教育世界的活动者对教育人事的好恶体验”。在这里,“教育世界”特指学校教育环境;“活动者”是教师与学生的总称。“教育人事”是教育中“人”与“事”的统一体。“好恶体验”是师生获得的肯定的或否定的的感受。在肖老师的课上,学生“好”老师之所“好”。肖老师正是凭着自己无穷的教育智慧,不断地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对语言“真情触摸”,让学生目光含情,让学生声音与心灵投向文本的深处,达到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浙江省特教王耀君执教的老王刚开始上课就抛出“把题目老王换成王老是否贴切”的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老王”与“王老”的换位比较,引领出文章底层人们悲惨命运的感情基调,为全文的阅读感悟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得师生在步入特定教育世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个体在特有的情境中,在一定的“先有、先见和先把握”的基础上,接受教学者的有效引导,按照自己特有的视度、方式和文本对话交流,自主进行意义建构而生成的过程。由此可见,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进行教育情感管理,从而营造出和谐的课堂,使学生真正有效的去完成意义建构与生成。 二、相信学生,重视空白的预设与生成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对作品的阅读中,读者是中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强调读者的参与性和能动作用;注重接受主体性的建立。新课标中也指出:“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科学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由此可见,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从教师的指挥棒下解放出来,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在教背影一课时就“欲擒故纵”,在“身体平安”与“唯膀子疼痛厉害”“大去之期不远矣”的矛盾中给学生预留空白,让学生去生发,去思考。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王耀君老师执教老王时也预留空白:“我”这一家处境和遭遇并不好,却为何在文章中以“幸运者”来称呼呢?“我”的一家对“老王”如此关爱照顾,为什么对“老王”还觉得“愧怍”呢?这样的安排都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思考、质疑、释疑。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有效而合理的。 新课程强调的是以接受者学生为主体,关注主体的期待视野、审美体验和创新感悟。浙江省特级教师童洪兵老师认为,语文课的核心问题在于“引导”,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必太过“勤奋”,不一定要讲深讲透,有时可以来点“偷懒”,把时间留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课堂的效率。可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去创新感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因而,课堂上留白的艺术与有效的预设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表演的空间,才能使课堂成为真正有效的课堂。 三、“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可否认,现阶段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压力,催生了“考什么,就讲什么;怎样考,就怎样讲”的教学观念。但现实中,许多不讲的也考了,可谓“讲有尽时,考无止境”。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样规定语文教学的任务:“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段话有三个关键动词,即“提高”、“具有”、“形成”,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是单纯应对考试的课堂,而应是促使学生成长和主体建构的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上课时,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之以渔”,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有效教学应注意课堂教学中对学法的指导。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王晓红老师执教第二次冒险时,利用重要语段中的标点符号和词语替换改动,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充分品味思考词语的特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学生感悟了人性的美好伟大和对 _的深刻仇恨,认识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整个课堂始终昂扬着人性的光辉的主旋律。特级教师程翔执教的再别康桥,抓住诗中几个关键词展开品析。比如诗歌第四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重点赏析了“彩虹、梦、揉碎”等几个词。教师先从内容上进行质疑:“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怎么不是清泉?通过质疑它的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争议讨论,从而让学生明白,彩虹在这里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但这个梦“揉碎”了,也就意味着梦没有变成现实,美梦破碎,从“梦”“揉碎”的品析中就能够体会到作者寄托在此的情感,是带着伤感的。据此插入苏轼水龙吟的诗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加深对此句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当一个人带着特殊感情去看客观事物,那么他便与其他人看时有了不同,付诸笔端就会带上浓浓的主观情感,而这种手法就是移情手法。这样抓住关键,细嚼字句,加深了诗的内涵,把握了作者的情感。 名家的课给了笔者以启示: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教师讲解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电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文写作(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银行会计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内衣品牌企业信息化建设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泵车租赁及运输保险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别墅房屋建设与室内外装饰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汽车质押借款合同车辆保险权益转让范本
- 2025年照明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版智能生产线全套设备交易及维护服务合同
- 最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件
- 列车自动清洗机介绍课件
- 影视投融资学
- 合伙企业变更决定书(增资)
- 市场营销学全套课件
- 《工程管理-流程图》word版
- 上海牛津英语9A教案
- 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 外请手术医师知情同意书
-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综合检查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