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斩)_第1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斩)_第2页
(2010-2019)十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斩)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2019浙江4月选考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 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与可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判断。对于反应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a项错误;碳的质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项正确;恒温恒容条件下,若a、c同时为气体,当压强不变时,也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设n2(g)+3h2(g) 2nh3(g) h-a(a0) kjmol-1,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热量q10.1akj,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热量q20.1akj,故q1q2,d项错误,故选b。 2.(2018全国iii28)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343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_%。平衡常数k343k=_(保留2位小数)。在343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保留1位小数)。【答案】(3)22 0.02 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大于 1.3【解析】(3)由图示,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达到平衡用得时间就越少,所以曲线a代表343k的反应。从图中读出,平衡以后反应转化率为22%。设初始加入的三氯氢硅的浓度为1mol/l,得到:2sihcl3 sih2cl2 + sicl4起始: 1 0 0反应: 0.22 0.11 0.11 (转化率为22%)平衡: 0.78 0.11 0.11所以平衡常数k=0.1120.782=0.02。温度不变,提高三氯氢硅转化率的方法可以是将产物从体系分离(两边物质的量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就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改进催化剂)。a、b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a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vavb。根据题目表述得到,当反应达平衡时,所以,实际就是平衡常数k值,所以0.02。a点时,转化率为20%,所以计算出:2sihcl3 sih2cl2 + sicl4起始: 1 0 0反应: 0.2 0.1 0.1 (转化率为20%)平衡: 0.8 0.1 0.1所以=0.8;=0.1;所以3.(2017全国iii28)(4)298k时,将20ml 3xmol、20ml 3xmol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溶液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填标号)。a溶液的ph不再变化bc不再变化d时,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时_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若平衡时溶液的,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答案】(4)ac 大于 小于 时刻生成物的浓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解析】(4)a.随反应进行,ph不断降低,当ph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b.未指明和,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任何时刻该结论均成立,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c随反应进行,不断增大,不断减小,当二者比值不变时,说明二者浓度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d.平衡时,故当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刻后还在不断增加,说明反应还在正向进行,故此时;由于到时刻在不断增加,则生成物浓度在增大,故逆反应速率在增大;混合后,由图像可知平衡时生成的,ph=14说明,故可列出三段式为 + + + +反应前xx00变化量yy2yy2y反应后x-yx-y1y2y则平衡常数。4.(2016全国ii27)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3h6(g)+nh3(g)+ o2(g)=c3h3n(g)+3h2o(g) h=-515kj/mol c3h6(g)+ o2(g)=c3h4o(g)+h2o(g) h=-353kj/mol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oc低于460oc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oc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副反应增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答案】(1)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2)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3)1 ;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解析】(1)因为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所以热力学趋势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由图a可知,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3)根据图像可知,当n(氨)/n(丙烯)约为1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c3h6(g)+nh3(g)+ 3/2o2(g)=c3h3n(g)+3h2o(g),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佳状态,而空气中氧气约占20%,所以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1:7.5:1。5.(2017江苏10)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6.(2016江苏15)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2)大于容器中c(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中的大【答案】ad7.(2016四川6)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答案】a8.(2015安徽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答案】a的浓度发生变化,故c错误,d、由图可知,b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快(变化幅度大),氮气的平衡浓度减小,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d错误。9.(2015天津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答案】c10.(2015上海20)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答案】b11.(2015江苏15)在体积均为10l的量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g)c(s)2co(g) s0、h2p总(状态)c体系中c(co):c(co,状态)v逆(状态)【答案】bc【解析】a、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可知s0,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h0,故a错误;b、这条曲线,是通入0.1molco2,这条曲线是通入0.2molco2,状态可以看作先通0.1co2,此时的压强相等,再通入0.1molco2加入平衡不移动,此时的压强等于2倍p总(状态),但要求co2的浓度相等,应对此加热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因此p总(状态)2p总(状态),故正确;c、状态可以看作先通0.1co2,此时两者co的浓度相等,在通入0.1molco2,加入平衡不移动,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消耗co,因此c(co,状态)2c(co,状态),故正确;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v逆(状态)t2,达到平衡时,在t2温度下x的浓度要小于t1时的浓度,说明温度降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即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低温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会放出更多的热量,a错误;b、0t1时间段内,x的浓度变化量为(a-b)mol/l,所以= moll-1min-1,根据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b错误;c、m点对应的温度高于n点对应的温度,二者均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即m点对应的速率大于n点对应的速率,c正确。 13(2014天津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答案】d【解析】a、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能自发,说明s0,a项正确;b、nh4f溶液中f水解生成hf,hf能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4hfsio2=sif42h2o,故nh4f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b项正确;c、可燃冰需在低温高压下形成,所以可燃冰可存在于海底,c项正确;d、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d项错误。14(2014全国i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答案】b【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和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热的naoh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错误;c、实验室制取乙烯实验中,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c正确;d、agno3和kc1产生白色沉淀agcl,agno3和ki产生黄色沉淀agi,d正确。15 (2014全国i9)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i h2o+io,h2o2+ io h2o+o2+ i,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 d【答案】a 【解析】决定化反应速率的主要是慢反应,所以i-浓度越大,则整个反应速率越快,a正确、b错误;98kjmol-1是该反应的h,活化能不能确定,c 错误;把两个方程式处理得到:2h2o22h2oo2,v(h2o2)v(h2o)2v(o2),d错误。16(2014江苏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ch3oh(g)ch3och3(g)h2o(g)i3870.200.0800.0803870.402070.200.0900.0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放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中的小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中的长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答案】ad【解析】由图表可以看出,温度高的容器,平衡时二甲醚的物质的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由于反应为气体总体积保持不变的反应,增大甲醇的量,平衡不移动,b错误;容器i的温度高,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短,c错误;根据容器i中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以求出平衡常数k=0.16,当充入甲醇0.15mol,甲醚0.15mol,水0.10mol时, qc=0.100.15/0.15=0.100.16,平衡向正方向移动,d正确。17.(2014海南12)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量增加【答案】cd【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改变,a错误;b、由于该反应2bao2(s) 2bao(s)+o2(g)的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量减小,b错误;c、由于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不变,所以氧气压强不变,c正确;d、由于该反应2bao2(s) 2bao(s)+o2(g)的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2量增加,d正确。18(2014安徽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规律结论a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b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c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nh3沸点低于ph3d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答案】d【解析】a项,盐酸的制备可以有hclo光照分解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2hcl+o2,a错误;b、注意一个特殊的现象钝化(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c、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故nh3的沸点高于ph3,c错误;d、zns沉淀中加入几滴cuso4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黑色,硫化锌和硫化铜阴阳离子比相同,说明溶度积(ksp)znscus,故d正确。19(2014北京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c【解析】10ml0.40mol/l h2o2溶液含h2o2的物质的量是0.004mol,6min时,生成氧气的物质电离是n=0.001mol,则有:2h2o22h2o+ o2开始(mol) 0.004 0 0转化(mol) 0.002 0.0016min时(mol) 0.002 0.001 所以06min,h2o2的物质的量变化了0.002mol,浓度变化量=0.2mol/l,则v(h2o2)=mol/(lmin),a正确;b、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所以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要小于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即v(h2o2)mol/(lmin),b正确;c、反应至6min时,剩余的h2o2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则此时h2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mol/l,c错误;d、反应至6min时,参加反应的h2o2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所以h2o2分解了50%,d正确。20(2014安徽2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图1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g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2.090.0醋酸浓度的影响0.536.00.22.090.0 (2)编号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的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_。图2 图3(3)该小组对图2中的0 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气体;假设二:;(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种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答案】(1)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g2.0碳粉含量的影响(2)吸氧 还原 2h2o+o2+4=4oh(或4h+ o2+4=2h2o)(3)放热反应,温度升高(4)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导管)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如果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否则假设一不成立。(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采取控制变量法,即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所以实验中铁的量不能发生变化,即质量为2.0g;实验和实验相比,只有碳粉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实验室探究碳粉的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因为压强的大小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从所给的图像可看出,气体的量开始增加,后来逐渐减小,故发生了吸氧腐蚀;原电池装置中,活泼金属(fe)做负极,不活泼的c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4oh或4h+ o2+4=2h2o;(3)从体积的影响因素着手,温度升高,体积增大;(4)基于假设一可知,产生氢气,发生了哪些变化,具体参考答案。21(2014福建)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 废气制取氢气,既价廉又环保。(2)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g)h2(g)s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图0。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据图计算 985 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_;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_。图0【答案】(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2)h2s的起始浓度为c moll1,985 时h2s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h2s的变化浓度为0.4c moll1,则:h2s(g)h2 (g)s2 (g)c0 0 0.4c0.4c0.2c 0.6c0.4c0.2ck;读图可得,未达平衡时h2s的转化率逐渐增大,原因是温度逐渐升高,h2s分解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消耗的h2s逐渐增多;已达平衡后h2s的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h2s分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右移,消耗的h2s增多;22(2014福建)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0。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图0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答案】b【解析】读图可得,1040 间溶液变蓝时间由80 s逐渐减小,4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逐渐增大,a项正确;b、c两点所代表的温度分别是25 、47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图中b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较小,c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较大,b项错误;混合前nahso3浓度为0.020 moll1,忽略稀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根据c1v1c2v2的稀释定律可得,混合后nahso3浓度为0.020 moll10.004 0 moll1,a点溶液变蓝时间为80 s,因为nahso3不足或kio3过量,nahso3浓度由0.004 0 moll1变为0,由v可得,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0.004 0 moll180 s5.0105 moll1s1,c项正确;配平可得:10nahso34kio3 (过量)=5na2so42k2so42i23h2so42h2o,生成的硫酸是淀粉水解反应的催化剂,若温度高于40 时,淀粉水解反应速率加快,其水解产物遇析出的i2不会变蓝,因此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d项正确。23(2014广东)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2(aq)i(aq)i(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3)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0),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1和下表。图0图1编号反应物反应前ph反应后ph第1组o3i5.211.0第2组o3ife25.24.1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图0中的a为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第2组实验进行18 s后,i浓度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ac(h)减小bc(i)减小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4)据图1,计算318 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2)k(3)反应既消耗了氢离子又生成水,导致溶液中c(h)降低,ph升高fe2fe3将i直接氧化成i2,使溶液中c(i2)增大,促使i2(aq)ii(aq)的平衡右移,消耗的c(h)增多bc(4)v(i)5.5104 mol/(ls)【解析】(2)由化学平衡常数定义式可得,i2(aq) i(aq)i(a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3)导致前者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臭氧将碘离子氧化为i2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o32hi2o2(g)h2o(或者第步反应的反应物中都有氢离子,第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既消耗氢离子又生成水,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第一组实验无催化剂,o3将i氧化成i2分3步进行,第步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因此i的转化率很小;第二组实验有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活化能降低,催化剂的加入将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o32hi2o2h2o)一分为二,先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o32h=2fe3o2h2o、2fe32i=2fe2i2,且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图中a为fe2;虽然催化剂(或fe2)不能使总反应2 i(aq) o3(g)2h(aq)i2(aq) o2(g)h2o(l)所达平衡移动,但是它改变反应的路径,由铁离子生成亚铁离子的过程能显著提高碘离子的转化率的原因是fe3可以将i直接氧化成i2或2fe32i=2fe2i2,使溶液中c(i2)增大,进而使i2(aq)i(aq)i(aq)的平衡右移,消耗的c(i)增多;对比表格中第1、2组实验前后ph可得,第1组ph增大,c(h)减小,图中第1组实验所得i浓度曲线先略为增大后几乎不变,第2组ph减小,c(h)增大,图中第2组实验所得i浓度曲线先显著增大后逐渐减小至无,根据上述分析可得,若c(h)减小,i浓度不会下降,a项错误;若c(i)减小,则反应hoi(aq)i(aq)h(aq)i2(aq)h2o(l)的平衡左移,c(i2)也减小,导致i2(aq)i(aq)i(aq)的平衡左移,所以i浓度下降,b项正确;若i2(g)不断生成,导致i2(aq)i2(g)的溶解平衡右移,既使溶液中c(i2)减小,又使 i2(aq)i(aq)i(aq)的平衡左移,则i浓度下降,c项正确;若c(fe3)增加,fe3将i直接氧化成i2或发生反应2fe32i=2fe2i2,则溶液中c(i2)增大,而海水中c(i)略为减小或忽略不计,导致i2(aq)i(aq)i(aq)的平衡右移,i浓度增大,d项错误;(4)读图,318 s内第2组实验中i浓度由3.5103 mol/l增加到11.8103 mol/l,则生成i的平均反应速率v(i)5.5104 mol/(ls),此问需要注意纵坐标中 “c(i)/103 moll1” 隐含的信息,计算时需要图中所得数据乘以“103 moll1”。24(2014山东)对于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答案】b【解析】反应的h大小只取决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而和反应是否使用催化剂、反应途径无关,a项错误;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因此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b项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反应放出热量减小,c项错误;在原电池中,随反应进行,能量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再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项错误。25(2014重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1)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还原为n2。25 时,反应进行10 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n2的结构式为_。上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其平均反应速率v(no)为_moll1min1。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写出3种促进no水解的方法_。【答案】(1)nn2no5h2n22oh4h2o0.001加酸升高温度加水【解析】(1)n2结构中含有氮氮三键,其结构式为nn;h2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由0价升到1价,n由5价降到0价,结合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规律,其离子方程式为5h22non24h2o2oh;溶液的ph由7变为12,表明c(h)由107变成1012,则c(oh)由107增大到102,c(oh)在10 min 内的变化量约为102 mol/l,而c(oh)与c(no)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c(no)的变化量为0.01 mol/l,则v(no)0.001 mol/(lmin);no水解:noh2ohno2oh,是一个吸热过程,可通过升高温度、加酸和加水的方法促进其水解。26(2014四川)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答案】c【解析】利用反应式可知v(z)2v(y)2(0.16 mol0.12 mol)(10 l2 min)4.0103 mol/(lmin),a项错误;该反应放热,降温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b项错误;列三段式,k1.44,c项正确;因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故再充入0.2 mol z,平衡不移动,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d项错误。27(2014全国)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a(g)b(g)c(g)h85.1 kjmol1。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t/h0124816202530总压强p/100 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 回答下列问题:(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_。(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a)的表达式为_,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_。(3)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_mol,n(a)_mol。下表为反应物a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_。反应时间t/h04816c(a)/(moll1)0.10a0.0260.006 5分析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_,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 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_moll1。【答案】(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2)(1)100%94.1%a(g)b(g)c(g)010 0 00.1094.1% 0.1094.1%k1.5(3)0.100.10(2)0.051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 h,c(a)减少约一半0.013【解析】(1)该反应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升温、降压均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a的转化率。(2)结合pvnrt,该反应消耗a的物质的量即是体系增加的物质的量,(a);(a)100%94.1%。(3)结合在等温、等容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那么,n总0.10;n(a)0.10(n总0.10)0.100.10。结合,4 min时n(a)0.10 mol0.051 mol,c(a)0.051 mol/l。由表格数据可知,达到平衡前每4 h,c(a)减小约一半,那么12 h时,c(a)约为0.013 mol/l。28(2013江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的值减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答案】ac【解析】根据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可知,该反应的s0,因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在电解精炼铜中,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项错误;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c(h)减小,但电离常数不变,故c项中式子的比值将减小,c项正确;向na2co3溶液中加入ca(oh)2后生成caco3沉淀,溶液中c(co)减小,c(oh)增大,ph增大,d项错误。29(2013安徽)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mgso4(s)co(g)mgo(s)co2(g)so2(g)h0。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图0选项xya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co的物质的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cso2的浓度平衡常数kd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co的转化率【答案】a【解析】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容器内混合气体质量增加,而容器体积不变,故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项正确;增加co的物质的量,平衡虽正向移动,但因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较原来的低,所以变小,b项错误;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so2的浓度变大,反应平衡常数k不变,c项错误;mgso4为固态,因此增加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其他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d项错误。30(2013全国i)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答案】d【解析】由x(g)y(g)2z(g)h0若1 mol空气含0.8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