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S发病机制_第1页
MODS发病机制_第2页
MODS发病机制_第3页
MODS发病机制_第4页
MODS发病机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及病理,2012.6.19,发病机制,MODS机制学说,一、全身炎症反应失控Wild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促炎反应,抗炎反应,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anti-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CARS):指感染或创伤时机体产生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和对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and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组织器官低灌注,组织缺氧,无氧代谢,血流再分布,酸中毒,再灌注损伤,细胞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全身性感染,MODS,三、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细菌移位DamageofIntestinalBarrier&BacterialTranslocation,创伤、休克、感染,四、细胞代谢障碍DisorderofCellMetabolism,创伤、休克、感染,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二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休克、创伤、感染、烧伤,严重的SIRS,SIRS,MODS,第二次打击休克、感染、缺氧,康复,SIRS,康复,MODS,病理改变一、肺改变:支气管肺炎,占81.6%肺出血,占65.3%,肺淤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二、肝改变:淤胆、淤血、淤滞Glisson氏鞘淋巴细胞浸润其它病变:如消化道出血、食道静脉瘤破裂、肝脏缺血性环死。三、肾改变:肾小管变化:混浊肿胀,变性,充满蛋白管型间质变化: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五、脑改变:神经细胞肿胀,空泡变、皱缩甚至出现坏死,胶质细胞增生,间质有粘性细胞浸润,六、心脏改变:心内膜可出血、坏死,心肌横纹消失、浊肿、空泡变性、心肌断裂,线粒体消失,出现酶的带状消失,心肌微血管淤滞。七、微循环:呈现高度淤滞,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空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