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的变迁(教师中心稿)_第1页
古井的变迁(教师中心稿)_第2页
古井的变迁(教师中心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井的变迁(教师中心稿) 古井的变迁 王赟 “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这种场景在我的记忆里是的确存在的。迤逦的山路上,一担担大水桶压弯了父老乡亲的脊梁,不仅仅是“严父”,慈母同样也要挑水甚至是很小的娃娃们。 我们村“高高在上”,无论从哪个方向到达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水可没这种毅力,只在村底丝丝缕缕地渗透,年代久远的古井像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想哺育一方生灵。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井水永远也无法充盈。 挑水被村民提上了日程,好几里地的大坡,空手走都望而生畏,更不说肩上还有颤悠悠的两个大桶,从天不亮就得去排队,挑到快中午还不能到家。挑水成了一项重大任务。于是,我有了被从被窝里拉起来抬水的惨痛经历。在半睡眠状态,肩膀被压得生疼,听着妈妈在后面的指挥向左向右蜿蜒而上,一桶水到家时也就泼洒无几了。 如此金贵的东西,用起来当然得小心翼翼,每天要一家人一起洗脸,小孩先洗,用过的水大人接着利用,洗澡更是过年过节才会发生的奢侈事情。大姑娘经常换洗衣服,被老人们称作“败家子”。夏天的雨水、冬天的雪水,都可以用来做饭,那饭能味道更衬托出了井水的甘甜。 水贵如油,这在我们村一点都不夸张。地下水是有的,被厚厚的岩石覆盖着。人工挖井像愚公移山一样只是美好的传言。村民只有烧香拜佛希望那古井能老当益壮。在我长到能接替妈妈挑水的时候,村里一个吃过挑水苦的大干部派来了一队人马,在离村不远处架起了一个庞然大物,来来回回量了好几天,说要挖地干尺,造福村民,从此那怪物成了村民眼中的吉星,对钻井队的人更是 _。机器轰鸣了将近一年,挖起来的石头堆成了一座山,硬是钻了个几百米深的大洞出来,黑黝黝的深不见底,但水终于是有了。记得第一次抽水的时候,全村空前的欢腾,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载歌载舞,还不忘了备好香烛纸火告诉祖宗终于摆脱了千年的困境。 如今,随着科技在农村更好的安家落户,家家都吃上了自来水,一拧水龙头就万事大吉了。村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庄稼,外出打工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由于有了条件讲究卫生,疾病流传大大减少,小伙子也不用因为吃水的问题而找不到媳妇,姑娘们更加花枝招展。 _,人们还会谈起以前吃水的艰难,总忘不了感叹一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