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检查流程_第1页
屈光检查流程_第2页
屈光检查流程_第3页
屈光检查流程_第4页
屈光检查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光检查流程江苏省眼镜协会徐显固,屈光检查流程,完整的屈光检查分为三个阶段:一.初始阶段:二.精调阶段:三.终始阶段:,屈光检查流程,初始即通过问诊、眼部、视力和原配镜检查,通过电脑或检影验光,迅捷提出初步屈光不正参数精调确认即主观验光,组合验光仪对微小变化做出反应,是检查关键环节终始阶段,指双眼平衡、试戴调整、处方和预后说明,一.初始阶段,1.问诊:2.旧眼镜检查:3.眼部检查:4.视力检查:4.1裸眼视力,4.2矫正视力4.3瞳距测定5.客观检查:5.1电脑验光5.2检影验光,二.精调确认阶段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1调零:2.2客观输入:2.3远雾视:2.4散光表:,2.5首次MPMVA:2.6交叉圆柱镜:2.7再次MPMVA:,三.终始阶段,3.1双眼平衡:3.2双眼MPMVA:3.3老视检查:3.4试戴调整:3.5出具处方:3.6预后说明:,一.初始阶段,1.问诊:闲聊沟通方式问诊,了解患眼屈光现状,配镜史、家族史、病史,了解患者职业情况、用眼情况、原配镜情况,以明确验光配镜目的,一.初始阶段,先生、小姐:让你久等了,请到这边放松坐下请问从前配过眼镜吗?你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戴眼镜?一般都习惯在哪验光配镜?配戴后感觉如何?有否感觉看远吃力、有否感觉眼疲劳?配镜后是否常戴?从前生过什么大病或眼病?有否滴用眼药或内服?家人都戴眼镜吗?现在从事什么工作?经常用电脑吗?想配一副什么样的眼镜?,一.初始阶段,2.原配眼镜检查:配戴原矫正眼镜,油笔对准瞳孔中心点瞳,焦度计对该点屈光度、轴位、尤其棱镜度、基底、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高度、光学中心垂直互差进行测定是否合格,是否在正常耐受范围,一.初始阶段,检查了解原处方有否不妥?眼镜是否与处方吻合?查相关因素可能引起的不适:瞳距、光心距、镜眼距差异引起的不适镜片基弯、镜片折射率差异引起的不适屈光参差引起的不适透光率差异、色像差引起的不适双焦、渐变焦、倾斜角引起的不适,一.初始阶段,3.眼部检查:角膜曲率计和裂隙灯检查,或通过放大照明等基本检查,排除有无影响屈光不正的眼疾眼病常见症状,可能和屈光或眼疾有关,一.初始阶段,看近易疲劳、稍久视物模糊,调节性眼疲劳畏光、干涩、发痒、眼球痛,视神经疲劳头部偏斜视物清晰,多眼肌麻痹怕光、睁不开眼,多远视、散光或角膜、结膜炎症眼球疼痛、发硬、呕吐感、视物有雾状、视灯光周围有彩虹,多疑青光眼眼前出现云雾、视物不清,多结膜囊内分泌物附属,一.初始阶段,4.视力检查与瞳距测定:通过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的检查对患眼屈光状态首选镜片(二五公式)有直观认识,瞳距(相关概念),1.瞳距:两眼瞳孔中心间水平距离,即一眼瞳孔外缘到另一眼瞳孔内缘间水平距离2.近用瞳距:注视远处时双眼视轴平行,注视近处双眼视轴必然内转集合,测定40cm集合时视轴间距离,瞳距(相关概念),3.单眼瞳距:鼻梁中间到任一单眼瞳孔中心间水平距离瞳孔中心应与镜片光心通轴,否则会产生三棱镜效应瞳孔轴线与视轴线并不重合,形成一个约为5度的夹角即K角。为此,徐广第提出视线距测量方法,瞳距(相关概念),公式1:近用瞳距=远用瞳距(近用距离-12)/(近用距离+13)mm设远用瞳距=60mm近用距离=330mm代入60(33012)/(330+13)=60(318)/(343)=600.927=55.62mm,瞳距(相关概念),公式2:近用瞳距=远用瞳距(近用距离-2.5)/近用距离cm例代:6(332.5)/33=630.5/33=183/33=5.55cm=55.5mm,瞳距(相关概念),阅读距离33cm,计算:近用约为远用0.92倍常规远瞳58-72mm,计算:近用约比远用小5mm,远用瞳距测定,1.瞳距仪测定:距离键调整到无限远“”仪器额头、鼻梁部轻置患眼前额和鼻梁处,并注视瞳距仪里绿色光亮视标检者通过仪器视窗,移动“RPD/LPD”可调键,至仪器指针与反射亮点对齐中间读数即两瞳孔中心间水平距离,远用瞳距测定,2.瞳距尺测定:同一水平同一高度,40cm平视检眼检者遮右眼,左眼对被检右眼,捏住鼻尺上部,水平贴靠在患眼鼻根部,缓慢移动鼻尺“0”对准右眼瞳孔外缘检者遮左眼,右眼读鼻尺所示到被检左眼瞳孔内缘距离,近用瞳距测定,1.瞳距仪测定:方法与同远用,距离键30cm“”2.瞳距尺测定:同一水平同一高度,患眼40cm注视检者左眼,检者遮右眼,鼻尺水平贴靠患眼鼻根部,缓慢移动鼻尺将“0”对准右眼瞳孔外缘,读其所示到被检左眼瞳孔内缘距离,单眼瞳距测定,1.瞳距仪测定:R示右瞳距,L示左瞳距。斜视可调节遮盖板键,单眼遮盖后再行测定2.瞳距尺测定:同一水平同一高度,患眼40cm注视检者对应眼,检者非对应眼遮闭,鼻尺上的鼻梁缺口轻靠患眼鼻梁处,直接读取患眼瞳孔中心所示距离,刻度尺视线距测定,透明刻度尺“0”画一合像视标“-”两线段间距1mm,另备1竹签刻度合像视标置被检右眼,注视远方,要求患者手拿竹签垂直放在被检左眼约相距70mm,并缓慢内移至水平与垂直合并成“十”,竹签所示读数即远用视线距,综合仪视线距测定,针孔PH置视窗,右眼注视远处单一竖线视标,调整瞳距旋钮至恰看到竖线视标。继查被检左眼也恰看到竖线视标双眼针孔若看不到竖线视标,再微调直至看到单一竖线视标。瞳距读数即视线距也可用可调瞳距式试镜架测定,一.初始阶段,5.客观检查:电脑验光,患者下颌托置颌托架上,放松调节,少眨眼。调整高度、焦距,视屏最清晰状,瞳孔位视屏中央测量不少于3次,注意置信度、超范围或无法测定等信息近视过矫,远视欠矫,综合验光仪结构,验光盘俗称“肺头”或“牛眼”附设视窗、透镜组、内置、外置辅镜和调整部件1.视窗:置验光盘的内侧,左右各一互相对称。视窗周边标有柱镜轴向游标和轴向刻度,综合验光仪结构,2.透镜组:球镜:20.0D+20.0D细调手轮在验光盘外环最大转圆,0.25D档;粗调手轮在内置辅镜转轮的外环,3.0D档柱镜:0-6.0D手轮在验光盘最下方,0.25DC档。轴向手轮在焦度手轮的外环,可见柱镜轴向刻度和游标,综合验光仪结构,综合验光仪结构,3.内置辅镜:“0”无镜片或平光片“OC”遮盖片“.50”交叉圆柱镜片“6U”6底上棱镜片“10I”10底内棱镜片,综合验光仪结构,“PH”针孔片“+.12”+0.12D凸片“RL”“GL”红色、绿色滤光片“RMH”“WMH”红色、无色水平马氏杆片,综合验光仪结构,“RMV”“WMV”红色、无色垂直马氏杆片“P”135或45偏振滤镜片“R”视网膜检影镜片,综合验光仪结构,综合验光仪结构,4.外置辅镜:(交叉圆柱透镜)外环:“A”手轮轴向“P”散光焦力轴向内环:红点负轴-0.25DC白点正轴+0.25DC,综合验光仪结构,4.外置辅镜:(旋转棱镜)外环:“0”置水平检查上、下斜位“0”置垂直检查内、外斜位内环:内镶三棱镜底向手轮:外环边缘底向手轮与内环联动,内环边缘底向游标指示棱镜度和底向,综合验光仪结构,5.调整部件:垂直平衡手轮及垂直平衡游标,调整双眼视窗与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光心距手轮及读窗,调整视窗透镜光心与瞳孔中心水平对齐额托手轮及镜眼距读窗,调整患眼与视窗试片后顶点距离近用集合闸,调整患眼视近时的集合,综合验光仪结构,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1综合验光仪调零:牛眼水平、垂直,滚动水珠至正位高度适宜,镜眼距视窗红色抛物线与最外一条竖线相切瞳距输入正确,打开集合闸,外置辅镜移开视窗,球、柱镜读数为零,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2输入客观检查度数:近视眼适当降低,远视眼适当增加度数低降幅小,度数高降幅大例:-4.00D,粗调一档-3.00D输入正柱镜必须等效转换,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3远雾视检查:可双眼同时操作,球镜细调轮按+0.25D逐渐递加直至0.2视标模糊时间根据个人调节3-10min,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4散光表检查:矫正视力提高到0.7,散光表视标,观察各放射线条是否深浅浓淡均匀客观检查本身已存在散光和轴位,此步骤可省略,直接进入交叉柱镜精调,散光表检查,2.4.1.某线条最深最浓,按线条钟点小数乘30法则确定散光大致轴位如:2、8点线条最深最浓,则小数230=60轴位。并通过加减散光度数让散光表线条达基本均匀一致千万注意不要盲目来回调整散光轴位,散光表检查,2.4.2.某线条最深最浓,也可按轴位互补的方法确定散光轴位如:上例2、8点线条最深最浓(2、8点即30度方位)它实际位在(180-30)150度而它散光轴位则在(15090)60度与小数乘30结果相同,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5首次MPMVA:找出初步有效球镜矫正度数,即最佳视敏度最低凹镜或最高凸镜0.7视力逐步调整球镜,至最佳视敏度。青少年1.2、成年人1.0观察红、绿双色视标,红、绿测试,最佳视力,单眼观察红绿视标先绿后红的原则红色清晰近视欠矫;远视过矫加-0.25D至同样清晰色盲色弱慎用,不勉强按左右位辨认可选择其他欠、过矫检查方法,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6交叉圆柱镜检查:通过“JCC”翻转确认有无散光精调确认散光轴位精调确认散光度数,交叉圆柱镜检查,一.有否散光的判定:弥散视标,交叉圆柱镜置视窗,手轮“A”在水平、垂直、45、135四个方向翻转比较同样清晰排除散光清晰度不同有散光,交叉圆柱镜检查,二.精调散光轴位:弥散视标,手轮“A”与散光轴重合,翻转两面同样清晰,散光轴位正确两面不同,清晰一面向靠近红点负轴追红1.0DC进10退5;1.0DC进5退2例散光轴90,红点在90右上方,向80追红红点在90左上方,向100追红,至两面相同,交叉圆柱镜检查,三.精调散光度数:弥散视标,手轮“P”与散光轴位重合,翻转两面同样清晰,散光度数正确两面不同,红点负轴清晰,散光度不足白点正轴清晰,散光度过多以0.25DC增减,同时添加半量符号相反球镜至两面相同,综合验光仪主观检查,2.7再次MPMVA:方法同首次,散光基本矫正情况下,找出球镜矫正度数交叉柱镜检查未改变散光轴位和度数,或起始就没有散光,该步骤可省略,三.终始阶段,3.1双眼平衡:双眼平衡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视力平衡,我们寻找的是双眼在调节相对放松情况下,能够获得理想的矫正效果,且又能舒适平衡用眼,双眼平衡,1.感觉融像平衡:包含屈光、视力及成像平衡(泛指成像位置、视力和影像质量)2.运动融像平衡:包含调节、眼肌运动平衡(泛指双眼在不同距离,各自调节平衡即双眼跟随目标的能力),双眼平衡检查,1.交替遮盖:2.棱镜平衡(三棱镜分视法)R:3BUL:3BD3.偏振平衡(偏振分视检测):4.红绿平衡(双色分视检测),双眼平衡检查,一交替遮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同时加+0.75D凸镜浅雾视0.8以下交替遮盖比较两眼视力,若不同,视力较清晰眼加+0.25D,至两眼相同避免调节参与,交替遮盖要快,一般2-5s,双眼平衡检查,二.棱镜平衡: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同时加+0.75D凸镜浅雾视0.8以下最佳视力上一行或弥散视标R:3BUL:3BD右眼看到下行;左眼看到上行上行清晰左眼加+0.25D下行清晰右眼加+0.25D,至同样清晰,双眼平衡检查,三.偏振片平衡: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同时加+0.75D凸镜浅雾视0.8以下偏振平衡视标,偏振片“P”置视窗,右135;左45,双眼平衡检查,三.偏振片平衡:右看到偏振视标上、中两行;左看到偏振视标中、下两行上、中两行清晰,右眼加+0.25D中、下两行清晰,左眼加+0.25D至同样清晰,双眼平衡检查,三.偏振片平衡:右眼看到上、右9、5点,左眼看到左、下3、6点9、5点清晰,右眼加+0.25D3、6点清晰,左眼加+0.25D至同样清晰,双眼平衡检查,四.红、绿平衡: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同时加+0.75D凸镜浅雾视0.8以下先绿后红,比较红、绿是否同样晰?绿色视标清晰,加+0.25D凸镜;至同样清晰。若出现交替视力,考虑优势眼略清晰,三.终始阶段,3.2双眼MPMVA:双眼浅雾视在双眼平衡基础上,找出最终球镜矫正度数双眼MPMVA,最后同时再递加-0.25D,直至视标不提升为止,三.终始阶段,3.3老视验光:中老年老视验光,必须在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处方原则是补偿近调节不足,一定要宁浅勿深,切勿过矫,三.终始阶段,3.4试戴调整:验光配镜是两个不同范畴验光室内检查,配镜是根据处方二次加工,两者即独立又紧密联系成功与否需实践验证,既要矫正屈光,又要配戴舒适持久,三.终始阶段,望远看近有否视物变形,变扁长?有否歪斜、扭曲不正?有否大小头?有无深浅高低、有无凸凹不平?有无头昏头晕、头脑发胀,眼花缭乱、眼涩眼胀或不能持久配戴是适应问题还是屈光矫正问题?,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3.5出具处方:验光、处方、配镜是合格舒适眼镜的三部曲,需遵循处方原则常规性原则:MPMVA:最佳视敏度最大正镜化双眼平衡:真正意义上的两眼平衡或主导眼清晰,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双眼调节同步、等量调节、集合协调一致3.5.1近视眼:避免凹镜过大致人为远视,应最佳视敏度,最低凹镜原则,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假性近视:一般不配,眼药水或保健操低度近视:无明显症状,青少年不配或缓配,有症状必须配。轻度近视可看远戴,看近不戴高度近视:青少年尽量矫正,中老年适应情况适当矫正。初次不适几步到位,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3.5.2远视眼:减少过度调节,防止调节疲劳,按最佳视敏度最高凸镜6岁以下少儿+3.0D低度远视,生理性的可不矫。程度较高,视力明显减退或伴有斜视,及时矫正,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716岁少年,学习看书易疲劳,全矫远视伴内斜足矫,远视伴外斜,提高视力情况最低凸镜成人低度远视,无明显障碍暂不矫,有症状矫正或平时不戴,看近再戴远视+3.0D全矫,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3.5.3散光眼:消除症状为原则足矫低矫或几步到位球、柱等值放弃矫正即配足最好,接受为主,宁小勿大无论远散、近散,最佳效果、最低度数为妥,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0.5090或0.50180,生理性轻度散光,可不矫无明显症状散光,低矫,有症状全矫,若有不适,可球柱等值、配隐形、几步到位或远近两副眼镜斜轴散光,不影响视力斜轴可靠常用轴,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儿童散光应充分矫正,尤弱视儿童小儿远散,球镜+2.0D可忽略,只矫柱镜效果更好复性散光若不适,可适量减球,柱不变若视物偏斜可调轴位度数,球不变高度伴低散,可去除散光部分两眼轴位正交,应合理避轴,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电脑验光出现混散,分析处理:若近散较大,选负柱,少考虑正球若远散较大,选正球,少考虑负柱若远视力欠佳,近视力尚可,选负球,少考虑正柱,三.终始阶段(出具处方),3.5.4老视眼:补偿近调节不足为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