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文化,.,2,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医是我国固有的医学,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并且,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等。.,.,3,.,4,(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医学阶段之后,至战国时期其理论体系已基本建立,经秦汉得到进一步完善。最终建立了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5,(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6,内经的辉煌与悲哀,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用内经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治疗,在很多方面能够达到现代西方医学难以达到、无法解释的治疗效果。甚至使不少西方学者瞠目。一部两千年前的医学著作,竟然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在科学史上确属罕见。就内经而言,无疑是它的幸运和骄傲。然而作为一门科学,理应后浪推前浪,不断创新,各领时代风骚。内经今天的地位,表明当今的中医学术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相比,还没有质的飞跃,古代的幽灵还时时左右着今天的一切。就中医这门学科而言,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遗憾。,.,7,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其中伤寒论以六经辨治伤寒、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治杂病。该书的主要贡献在于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法、方、药四位一体),.,8,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功用及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该书不仅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气五味”和“七情各合”等药性理论,将中医的治疗理论通过中药与临床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为临床组方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上述典籍不仅构筑起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独特理论体系。,.,9,中医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脉经(晋代王叔和编撰)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皇甫谧)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综合性著作:诸病源候论巢元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外台秘要王焘新修本草唐政府颁布,(1)魏晋隋唐时期,.,10,(2)宋金元时期,四大医学流派:刘完素河间学派(寒凉派).以宋金著名医家刘完素为代表,以探讨火热病机、善用寒凉药物来治疗火热病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一个学术流派。贡献:打破了和剂局方一统天下的沉默局面;在内经、难经、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六气皆能化火以及三阴三阳结为热证的崭新理论;变革了辛温法,及时的总结和提出了以辛凉解表和寒凉清热治疗热病的治法与方药。张从正攻邪学派,在祖国医学领域里,以宋金著名医家张从正为代表,力主病由邪生,治病善用寒冷攻邪为中心学术内容的一大医学流派。贡献:发展了内经发病学观点;继承和发展了伤寒论的祛邪三法;继承和发展了刘完素的火热学说。因此,对温病学派产生了巨大影响。,.,11,李东垣补土学派:以探讨脏腑病机及其辨证治疗为研究课题的一个医学派。贡献:丰富了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为明代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朱丹溪滋阴学派:以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为代表的,以阐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为中心学术思想,以善用滋阴降火为治疗特点的一个医学流派称滋阴学派。贡献:丰富了祖国医学治疗内伤杂病的内容。对温补学派和温病学产生了一定影响。,.,12,(3)明清时期,.,13,近几年,中医学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方面的知识,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一点,不管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做出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还是从中医保健与诊病疗疾的电视节目和科普书籍大量增加上,都可见一斑。中医是怎么对待健康的?中医认为一个人的健康标准就是,是不是和谐。要达到三个“和”:人与自然要和谐,这叫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这叫人我合一;人自己心身要和谐,这叫形神合一。达到这三个层面的“和”,才是健康的人。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理阴阳,“以平为期”,就体现了阴阳和谐的理念。,.,14,健康长寿的秘诀,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秘诀概括为以下四句话:1.不治已病治未病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3.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4.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5,.,16,养:护养、保养、调养生:生命、生存、生长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养生的概念,.,17,“天人相应”与养生,“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天,是指自然界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循环。人,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需随自然界的变化主动地适应,才可以保障健康。内经强调:“顺之则昌,逆之则灾害生。”,.,18,中医专家根据根据体质分型的结果,对每个人的体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制定出个性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方案,对受检者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情绪、运动锻炼等进行恰当的指导。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和疲劳状态、增强身体素质、抗衰延年的目的。,.,19,.,20,.,21,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季养阴补肾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最好用药膳等药食结合的方式。,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22,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养生较好选择。如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肾气丸、鹿茸膏,气血两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等都有较好的进补作用。应该注意的是,中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原则,首先要辨证,再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调补,所以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进补。,.,23,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茶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饮茶不但是生活中的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其中还蕴藏着深厚的养生文化内涵。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大有讲究。中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茶道养生四季有别,.,24,高血压“茶疗”十法,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25,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2.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高血压“茶疗”十法,.,26,高血压“茶疗”十法,3.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4.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27,5.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6.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高血压“茶疗”十法,.,28,高血压“茶疗”十法,7.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8.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29,9.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10.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高血压“茶疗”十法,.,30,“食”亦有道,民以食为天,但“食”亦有道。所谓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昭示四季更迭这一自然规律之时,亦彰显饮食之道。中医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应当适应自然规律,饮食方面更是如此。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膳食”。比如西瓜具有祛暑、清热、利尿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天食用,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而言,就不宜多吃。而在地域方面,由于夏季南方多为梅雨季节,因此应多吃健脾燥湿食物,如薏米。,.,31,.,32,除了注意因人、因地膳食之外,还要因时膳食。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补肾养肺润燥。,“食”亦有道,.,33,“食”亦有道,冬季应多食哪些食品?,.,34,“食”亦有道冬季应多食哪些食品?,山药: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核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取核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35,“食”亦有道冬季应多食哪些食品?,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36,“食”亦有道冬季应多食哪些食品?,红枣: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用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的红枣糯米粥,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37,熬夜后不适中药来调理,现代社会,一些年轻人夜生活丰富,爱熬夜,还有一些职业如医生、护士等夜班工作者常需通宵工作,长期熬夜易出现失眠、肌肤干燥、上火等症状,这时应该及时调理,下面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的简法。,.,38,失眠喝酸枣仁粥,熬夜后不适中药来调理,症状: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脑却非常清醒,失眠了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镇静助眠的功效,非常适合因熬夜导致的虚烦不眠,如果能事先煮好酸枣仁粥及百合酸枣仁,等到工作完喝上一些,对于安眠极有帮助。,视线模糊服杞菊地黄丸,症状:盯着电脑的眼睛越来越涩,视线慢慢模糊。熬夜最伤的是眼睛,视疲劳与中医眼科肝劳一症相似。因目为肝窍,故名肝劳。因此,具有养肝益肾、明目益睛作用的中成药,比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成了缓解视疲劳的经典药品。平日里爱熬夜的人不妨常备上述两种地黄丸,工作时吃上一枚,对护眼大有益处。,.,39,肌肤干燥服菊花蜜汁,熬夜后不适中药来调理,症状:一宿未过,镜子里的人已是肤色晦暗、面如土灰,细看看,眼角还有几丝鱼尾纹。菊花不仅清肝明目,祛毒散火,制成饮料喝还能润泽肌肤,延缓衰老。做法如下:取鲜菊花30克,蜂蜜适量。把鲜菊花用水煮开,熬至浓汁以后,再加入少量炼蜜制成膏。每晚取15克用白开水冲服。,上火饮薄荷枸杞茶,症状:空气干燥,工作繁忙,劳碌一天后再熬夜很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的症状。熬夜后上火最好不要靠喝清热解毒的凉茶来败火,因为熬夜容易耗阴,所以才导致“上火”,为了人体“阴”的恢复,此时,应该多喝具有滋阴清热的茶饮,如薄荷、枸杞、金银花、麦冬等花草茶。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麦冬易伤胃并会引起腹泻,不适宜长期饮用,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不要再饮用了。而薄荷、枸杞性质温和,可以长期作为保健茶饮用。另外,还可以多吃苹果、梨、萝卜、黄瓜等蔬果。,.,40,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是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暴雨考试题及答案
- 前置胎盘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及答案
- 日语试题试卷及答案
- 税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合成氨工艺操作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阜阳市颍泉区选调区内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达州市大竹县城区学校考调教师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模拟题和答案分析
- 数学集体备课汇报展示
- 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管理制度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技师培训试题(含答案)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电缆测试技术课件
- 政协大走访活动方案
- 个人养老金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氧化钪行业需求状况及未来趋势前景研判报告
- udi追溯管理制度
- 新能源产业园区厂房物业管理及绿色能源应用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