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1页
D二聚体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2页
D二聚体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3页
D二聚体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4页
D二聚体检测与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内容提要,一、概述二、D-二聚体的检测三、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四、D-二聚体的结果解释,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概 述,D-Dimers :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概述,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水解,释放出纤维蛋白FPA和FPB,然后形成纤维蛋自单体(SFM),SFMY链之间形成(谷氨酰胺)赖氨酸交联,然后形成纤维蛋白。这种链之间的共价交联是形成DD的结构基础。交联纤维蛋白在溶解过程中,释放出X、Y、D、E等碎片,这些碎片进一步降解为最小的片段DD、DD/E、YD/YD、YY/DD等复合物。DD分子量约62000D,在体内半衰期3h,主要经肾脏排泄。,D-Dimer的产生,概 述,D-二聚体的特点1 敏感性高: 92%-100% 当血浆D-二聚体低于某一临界值时(通常为0.5mg/L),可基本除外急性PTE(肺血栓栓塞症 ),其阴性预测值大于90%。2 D-Dimer特异性低:老年、孕妇、外周血管疾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等可增高。,二、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乳胶凝集法(LATEX)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比浊法(Latest)胶体金免疫渗透法,乳胶凝集法,普通乳胶颗粒吸附D-二聚体特异性抗体, 与血浆中D-二聚体结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时, 判定为阳性结果(0.5mg/L), 将标本倍比稀释, 则可进行半定量测定, 结果为阳性的最大稀释度乘以0 .5即为检测结果。胶乳凝集法检测D-二聚体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适用于急诊快速检测。但采用定性或半定量方式报告,结果差异大,不适用于大批量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包被抗D-二聚体抗体与待测血浆中的D-二聚体结合,加入酶标抗体后形成复合物,后者与底物作用呈现显色反应,492 nm 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与待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成正比。该方法对血栓栓塞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中等的特异性。但检测时间长,不适用于急诊快速检测。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快速、定量、敏感性高和适合个体检测等特点, 近年来发展较快, 其中VIDAS DD 法是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免疫比浊法,每个乳胶微粒直径(0 .1 0.02)m 吸附2 个D-二聚体特异性抗体, 此颗粒的直径小于检测光束波长(540nm), 因而当光束穿过乳胶颗粒悬液时仅有微量的光波被吸收。溶液中的待测抗原(D-二聚体)与胶乳颗粒吸附抗体结合成聚合体, 此聚合体的直径远大于入射光波长, 因而入射光被吸收的量大大增加, 增加的吸光度可反映待测抗原在受检样品的含量该方法检测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合理运用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胶体金免疫渗透法,胶体金免疫渗透法为包被有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的多孔薄膜,单抗上偶朕着胶体金。当待检标本中的D-二聚体与单抗结合后所产生的红色强度在540 nm 由仪器识别,强度与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成比例,可定量检测。 胶体金免疫渗透法采用D-二聚体特异性抗体捕获血浆中的D-二聚体,具有简便、快速、定量的优点,可及时检测单个或成批标本,特别适用于D-二聚体的急诊检测。,三、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早期排除诊断) DIC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溶栓治疗评估及血栓复发的监测外科手术后的血栓监测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恶性肿瘤、白血病 早期识别、抗凝治疗肝脏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术后)心血管疾病病情评估脑梗死鉴别和治疗监测,1、DVT和PE的排除,D-二聚体检测最大的临床价值是用于排除DVT和PE。循证医学证实其VTE和PE的排除性诊断价值。,目前临床结合验前概率(pretest probability, PTP)同时检测患者D-二聚体浓度,来排除DVT和PE。当PTP评估为低、中风险,D-二聚体检测cutoff值为阴性( 0.5mg/L 而为阳性, 则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 % 和77 %, 阴性预测值为92 %。 文献报道检测D-二聚体的结果(以0 .5ug/ml为阳性界值)对段以上肺栓塞的敏感性为98 %、阴性预期值99%,段以下肺栓塞的敏感性为76%、阴性预期值为94%。,2、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DIC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体内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作为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性物质,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而且随病程的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因此,D-二聚体可作为DIC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主要指标。D-二聚体与FDP同时测定,可大大提高其诊断效率。,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 4.0 g/L,或进行性下降D-二聚体、FDP:进行性增高,3P实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或较正常对照延长 3 sec以上, 肝病超过 5 sec纤溶酶原(PLG):含量、活性降低抗凝血酶(AT):含量、活性降低(肝病不适用)F活性:50%(肝病必备),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DIC):前者FDPs,D-D/N;后者FDPs和D-D 都。,DIC 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3、溶栓治疗的评估与检测,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 量变化一般有以下特点: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溶栓治疗应持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恢复正常的D-二聚体是停止溶栓的指征。,溶栓治疗的评估与检测,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疗,D-二聚体峰值变化的时间有所不同。 在急性心梗、脑梗溶栓后16h D-二聚体达到峰值,24h降至溶栓治疗前水平; 在DVT溶栓治疗时,D-二聚体峰值常出现在24h或以后。 慢性期DVT患者,溶栓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正常,而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不升高,或迅速下降至正常范围,说明此时仅有少量新鲜血栓形成,大部分为机化的陈旧血栓,溶栓常不能收到满意效果。,4、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妊娠期间血液系统中的凝血因子活性和浓度会发生改变,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表明孕妇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机体正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有研究表明,正常孕产妇的孕早期D-二聚体含量略高于非孕成年人的疾病界定值。随着孕期的增长,其含量也会有明显的上升,孕晚的含量为孕早期的1.535.7倍。在产后第一天浓度会急剧上升到达一个峰值,三天之内恢复至较低水平。,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PIN)的发生与D-二聚体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异常升高是PIN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IN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重度PIN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且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妊高症、先兆子痫的监测,围产期 D-二聚体:持续增高提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位置:左下肢发病显著多于右下肢。 人群:高龄产妇围产期静脉血栓的监测。重度子痫前期 病理基础:血管内皮广泛损伤。 病理过程:慢性DIC的病理过程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FIB、AT 监测目的:D-二聚体持续增高提示终止妊娠。,5、恶性肿瘤的监测,恶性肿瘤:对于止凝血系统具有促凝效应,无论恶性实体 瘤或白血病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高凝状态或血栓。文献: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发病率约1030,以腺癌并发血栓最为常见。临床:癌症患者常见术后肺栓塞发生。,四、D-二聚体的结果解释,流行病学调查及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临床大多数学科的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结果解释,0.5mg/L,不能排除静脉栓塞性疾病,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评估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必要时进行动态观查结合病人群建立 D-二聚体检测的医学决定水平(反映某一病种患者罹患血栓的风险程度),如:孕妇、老年人动态监测 短期内重复测定D-D不仅对诊断有益,而且可窥测病情的演变。,D-二聚体局限性,局限性: 特异性在50%左右如果D-dimers实验结果为阳性, 其中50%病例为血栓症 另外50%病例为其它临床症状 - 炎症, - 癌症, - 血肿, - 术后, - 出血, - 怀孕, - 老年人 .,各类疾病D-D升高的阳性率,D-二聚体局限性,既往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新近发生血栓的患者水平小血栓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大血栓。因此,有一些时间较长的小血栓会出现亚临床表现或阴性的D-D结果D-D对远端血栓的敏感性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D-D也可能出现假阴性高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