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供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南供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南供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南供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南供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供段铁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南宁供电段团委2015年9月,事故原因分类,设备质量引发事故,施工原因引发事故,外部环境跨越线掉落引发事故,绝缘子击穿引发事故,劳动人身安全引发事故,第一部分质量设备引发事故,“6.2”南昆线册亨网巧马一号隧道下锚补偿绳断线事故分析,一、事件概况2012年6月2日22点40分册亨变211KX跳闸重合不成功(公里标为13.91KM,推算应为沙厂坪一号隧道48#-52#之间),23:30巡查至巧马一号隧道42#(385KM830M)处发现接触线下锚补偿绳主线断下(此条补偿绳为2011年刚改造的,一条主线一条副线式补偿绳)并且搭到工作支上,坠砣掉地,下锚补偿绳辅助线未断形成硬锚,23:39断头处理完毕。,第一部分质量设备引发事故,“6.2”南昆线册亨网巧马一号隧道下锚补偿绳断线事故分析,三是对通讯工具没有进行日常保养维护检查,二是抢修过程出现信息无法传递时,未作好应急措施,四是工领人对抢修信息反馈意识不强,定滑轮轮径过小,补偿绳弯曲地方受力面过小,导致钢绞线长期被压,先从里到外而断股,且被包在滑轮和未断的线间,以至巡视的时候未发现,一是日常巡视不到位,第一部分质量设备引发事故,“7.19”田靖线靖西站停电影响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13年7月19日10时00分,田靖线靖西站配电室因地方电源(农网)停电检修,转换至逆变电源供电。14时03分,逆变装置的C相100kVA功率板因材质不良发生烧损故障,无法供电,造成靖西站全站停电,影响全站接发列车故障延时6小时36分,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类(D21)事故。,第一部分质量设备引发事故,“7.19”田靖线靖西站停电影响事故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靖西站配电室的逆变装置的C相100KVA功率板因材质不良,运用中电子元件发生烧损故障,造成C相无输出,导致靖西站全站停电,对支线管理重视不够,全线未设置配电所,未配置应急发电机,应急管理存在漏洞,逆变装置的功率板100kVA,应急备品50kVA,应急组织不力,专业管理不到位,无逆变装置培训,未认真汲取设备故障教训,安全大检查存在死角,第一部分质量设备引发事故,“5.22”南昆线龙广至郑屯站间53#接触网支柱倾斜事故,一、事故概况2015年5月22日10时08分,南宁供电段兴义网工区接到局供电调度通知:南昆线龙广至郑屯站间下行方向线路左侧有溶洞,溶洞距线路中心约2m,龙广站53#接触网支柱(H78转换柱)倾斜,53#支柱基础下沉约0.8m,12时54分,采用组立临时支柱将53#支柱定位抬高,销除停电作业命令并开通线路。南宁供电段应急处置时间过长,导致铁路交通一般D(D21)类事故。,第一部分质量设备引发事故,“5.22”南昆线龙广至郑屯站间53#接触网支柱倾斜事故,3.无大局意识,抢通意识不强,直接原因:地处喀斯特岩溶地质环境,主要原因:抢修方案不尽合理,思想认识不到位,防洪工作落实不严,4.日常应急演练缺乏针对性,,5.职工业务素质差参不齐,5.段应急值守管理不完善,2.应急管理水平不高,采取临时支柱方案,而非强度及组装耗时均有优势的H38型支柱方案,第二部分施工原因引发事故,2013年9月27日9时3分,黎湛线米场站全站道岔扳不动。经电务处理后14时35分销点恢复正常使用。故障延时5小时05分,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21事故,初步原因为玉林-文里自闭线A、C相接反,造成玉林-文里自闭线相序错误,智能交流电源屏无输出。,一、事故概况,“927”黎湛线米场站电源相序错误事故分析,第二部分施工原因引发事故,“927”黎湛线米场站电源相序错误事故分析,1未能吸取同类事件教训,2.施工组织松散,安全漏洞多,工作票未报段调度审核,分工单没有注明核相的具体程序,3.联劳协作机制落实不到位,未通知电务人员共同确认电源相序是否正确,4.核相作业标准不健全,操作性不强,5.工装配备管理不到位,无低压核相仪,高压核相仪已损坏,班组对相关仪器应用不熟练,6.供电设备巡视检查不到位,7.安全监管流于形式,8.抢修组织不力,第二部分施工原因引发事故,一、事故概况,“11.7”南昆线六塘站接触网承力索断线事故分析,2013年11月7日22时28分六塘站转换柱60#至下锚柱61#间K199+945处承力索非支断线,3时52分至5时12分要点复旧后恢复正常行车,影响客车3列,货车8列,构成铁路交通一般C14事故。,第二部分施工原因引发事故,新架设的软横跨松弛,没有调整到位,安装的直吊弦也不受力,在作业人员下网过程中导致软横跨相关参数变化且没有复测上部固定绳与承力索两线间的距离是否满足交叉跨越线索间距大于200mm的要求,也没有加装等位线,对施工安全关键环节、关键工艺卡控不到位,对施工配合关键点把关不严,对新架设软横跨松弛、直吊弦不受力情况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施工单位测量数据太信任,没有对施工过有可能影响既有线设备进行复测,仅凭经验目测,“11.7”南昆线六塘站接触网承力索断线事故分析,1.施工配合关键点把关不严,2.施工现场监控发现问题少,3.施工配合责任人资格不符合要求,第二部分施工原因引发事故,2015年8月11日,16时40分10864次货物列车主机(HXD1C0539#)受电弓刮弓,辅机(HXD1C6237#)受电弓自动降弓,列车停在百色站3道,列车尾部未完全过标,18时26分,鹅城变电所216馈线送电成功。事故定性为铁路交通一般D(D10)类事故,一、事故概况,“8.11”南昆线百色站弓网事故分析,第二部分施工原因引发事故,主要原因:2014年12月6日对百色站98#线岔相关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但因检修质量不高,导致反定位管“V”型拉线松弛,直接原因:百色站98#线岔定位处反定位管“V”型拉线松弛,造成反定位管低头,工作支定位器坡度不满足要求,工作支定位器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引起打弓。,1.设备检修维护质量不高,2.设备超周期修或漏修问题突出,3.抢修信息不准确,4.抢修人员到达故障现场用时较长,“8.11”南昆线百色站弓网事故分析,第三部分外部环境影响-跨越线掉落引发事故,“3.2”南昆线那桐变电所212馈线跳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1年3月2日17时49分,南昆线定顿至那桐K31+190处,南宁供电局10KV电力跨越线断线,搭在接触网上造成接地,导致那桐变电所212馈线停电;经抢修后于2日18时48分恢复供电,经抢修后于2日18时48分恢复供电,事故定性为铁路交通一般D(D9)类事故。,第四部分绝缘击穿引发事故,“531”南昆线那桐变电所211馈线跳闸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15年5月31日4时28分,那桐变电所211KX重合不成功,现场巡查发现那桐至双104#处中锚绝缘子击穿破损;双邓至连安75#支柱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击穿破损,分别于6时39分、6时56分处理完毕,6时57分那桐变电所211馈线送电成功,恢复线路正常开通运行。本故障延时2小时32分,影响客车3列,货车8列,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类(D10)事故,第四部分绝缘击穿引发事故,“531”南昆线那桐变电所211馈线跳闸事故分析,2.轨道车运行受限制,延误了故障处置时间,3.应急处置信息不畅通,4.故障区段雷声闪电密集,第五部分劳动人身安全事故,“8.20”接触网作业工伤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12年8月20日,南宁供电段百色接触网工区接触网工黄颖上杆进行远离作业,7时19分,黄颖想攀爬上横担进行作业,抬右脚时,因与网变和接触网的连线(带电)安全距离不足,产生电弧,造成黄颖右脚被电弧烧伤。,第五部分劳动人身安全事故,“8.20”接触网作业工伤事故分析,对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1米以外远离作业,对1米的定位供电处、供电段均未能结合现场作业需要细化具体作业要求,如对远离作业的内容等级划分、卡控要求、作业计划提报审核等。,对杆上进行网变隔离开关传动机构远离安装作业,因条件限制,人员或所带工具在移动过程中存在与带电设备不足1米的可能性,没有进一步细化人员、机具与带电体安全距离不足的卡控措施。,02,01,03,上杆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在进行远离作业时,未严格执行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1米以外的要求。,第五部分劳动人身安全事故,“8.20”接触网作业工伤事故分析,规章制度不全,安全措施布置不全、分工不明确,现场作业控制有漏洞,现场监控流于形式,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风险源排查不彻底,第五部分劳动人身安全事故,“11.3”南宁东变配电所值班员误挂接地封线被电弧灼伤事故分析,第五部分劳动人身安全事故,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职责,“11.3”南宁东变配电所值班员误挂接地封线被电弧灼伤事故分析,主要原因,重要原因,其他原因,工作执行人违章作业,无监护单独倒闸,用220kV验电器检验10kV带电设备,未在带电设备进行验电,作业组成员作业互控不力,明知单人验电未制止,作业人员误将912进线及计费一的柜门打开,误导检电接地人员,对912进线及计费一柜下端头进行检电时,检电器无报警声音,仍用接地线去碰下端母排发现有放电声,仍未引起重视,第五部分劳动人身安全事故,“11.3”南宁东变配电所值班员误挂接地封线被电弧灼伤事故分析,1,2,安全意识淡薄,现场作业互控不力,“红线”管理执行不力、考核不严,1,2,3,4,第六部分作业车事故,“710”柳南客专线南宁东站调车脱轨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15年7月10日,南宁局南宁供电段在柳南客专线南宁东站柳南场进行“接触网维修及隔离开关传动检查”维修作业,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听见异响停车,检查后退行至南宁东柳南场313#道岔处脱轨(后台架2条轮对),6时45分起复完毕。构成一般D类(D2)事故。,第六部分作业车事故,“710”柳南客专线南宁东站调车脱轨事故分析,调车作业时凭地面信号机的显示运行,列车冒进信号机后,司机应立即停车报告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并不得擅自动车,接触网作业车司机未确认地面信号,在开放XXIV道南头信号的情况下,盲目往北头运行,越过313#道岔,发现问题后又盲目退行时造成接触网作业车脱轨,出站色灯信号机显示一个红色灯光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司机向车站值班员呼叫:“24道北头信号开好了吧?”,车站回答“南头信号开放开好了”,司机未认真确认车站回复内容,想当然的认为车站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