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磁现象.ppt_第1页
第一节磁现象.ppt_第2页
第一节磁现象.ppt_第3页
第一节磁现象.ppt_第4页
第一节磁现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磁现象,2018.12.27,你知道了吗?美丽的极光的发生与地球的磁场有密切的关系。,公元843年,在天水一色的茫茫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的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他们是怎样摆脱当时的困境的呢?,你还知道哪些?,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磁性与磁体,演示,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一块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磁体上的两个磁极: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极)静止时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极),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实验:,1、把一个条形磁铁悬挂起来,拿另一个条形磁体S(N)去靠近它的N(S),有什么现象?,N(S),S(N),N(S),实验:,2、把一个条形磁铁悬挂起来,拿另一个条形磁体S(N)去靠近它的S(N),有什么现象?,N(S),N(S),N(S),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演示,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磁化实验:,把一个钢条在磁铁上磨几下会发生什么现象?,2、磁化的方法:,用一个物体(铁、钢等)在磁体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就可使这个物体变成磁体。,用一个物体(铁、钢等)靠近磁体(或者使物体与磁体吸引),也可使这个物体变成磁体。,磁性材料:能够被磁化的材料硬性材料:磁化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软性材料:磁化后不能长时间保持磁性。问题:磁卡、录音带、钢、铁它们原本没有磁性,它们在磁体和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并能长时间保持磁性,它们是硬性材料还是软性材料?,练习: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靠近甲的中间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小制作,制作简易指南针,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磁力作用。(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磁场的性质,1、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三、磁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磁场的方向。,在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敲玻璃,观察。,实验,磁化后的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把小磁针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方向一致.,四、磁感线,1.磁感线,在磁体周围放许多小磁针,这些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会排列起来,2.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1)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场磁感线分布:,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是由南极指向北极,注意:1.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模型法)2.磁感线是闭合的;3.磁感线的疏密程度代表了磁场强度的强弱;,判断磁场方向的三种方法,1.看小磁针N极的指向;2.看磁感线方向;(或粗略地说N-S)3.看磁感线切线方向。,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2研究表明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五、地磁场,思考,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存在一个小偏角,这个角叫做磁偏角。,3地磁场特点,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记述。沈括的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1、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2、磁体上的两个磁极:,南极(S极)北极(N极),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5.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的其他性质:物质性、方向性、强弱性6.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曲线,用(虚线或实线表示)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一点的磁场方向相同(且磁感线互不交叉),这些曲线叫磁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