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地球椭球及椭球面上的计算,应用大地测量学,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测绘系,第一节地球椭球及其定位,应用大地测量学,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或者说主要是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的,由于地球表面不是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在其上面无法进行严密的测量计算。因此,需要寻求一个大小和形状最接近于地球的规则形体地球椭球,在其表面完成测量计算工作。用椭球来表示地球必须解决2个问题:一是椭球参数的选择;二是确定椭球与地球的相关位置,即椭球的定位。,第一节地球椭球及其定位,应用大地测量学,一、椭球的几何参数及其关系,第一节地球椭球及其定位,应用大地测量学,一、椭球的几何参数及其关系第一偏心率第二偏心率:扁率椭球长半径a,短半径b,第一节地球椭球及其定位,应用大地测量学,一、椭球的几何参数及其关系,几种椭球几何参数,第一节地球椭球及其定位,应用大地测量学,二、垂线偏差及其基本公式垂线偏差地面一点上,铅垂线方向和相应的椭球面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垂线偏差的分量子午圈分量和卯酉圈分量=-B=(-L)cosA=-(-L)sin=-tan,第一节地球椭球及其定位,应用大地测量学,三、椭球的定位椭球定位将一定参数的椭球与大地体的相关位置固定下来,确定测量计算基准面的具体位置和大地测量起算数据。椭球定位通过大地原点的天文观测实现。对于大地原点:B0=0-0L0=0-0sec0A0=0-0tan0H0=H0常+0初期定位时,0,0,0未知,可取为0。根据大地测量和天文测量数据,在条件下,求出原点的0,0,0值。,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基本概念法截面包含曲面一点法线的平面。法截线法截面与曲面的截线。子午圈包含短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卯酉圈与椭球面上一点子午圈相垂直的法截线,为该点的卯酉圈。平行圈垂直于短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一、平行圈半径r与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关系,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一、平行圈半径r与卯酉圈曲率半径N的关系,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二、子午圈曲率半径M,表M、N随B变化的规律,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三、任意方向法截线曲率半径RA,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三、任意方向法截线曲率半径RA,第二节椭球面上法截线曲率半径,应用大地测量学,四、平均曲率半径,五、曲率半径的数值计算公式,第三节椭球面上弧长计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一、子午圈弧长公式(用于高斯投影计算,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1、计算B=0到B的子午圈弧长X由M=dX/dB得:将代入上式,从0到B积分,可得X。可知,X是B的函数。,第三节椭球面上弧长计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一、子午圈弧长公式(用于高斯投影计算,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1、计算B=0到B的子午圈弧长X由M=dX/dB得:将代入上式,从0到B积分,可得X。可知,X是B的函数。,第三节椭球面上弧长计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一、子午圈弧长公式(用于高斯投影计算,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2、计算已知纬度B1和B2之间的子午圈弧长X(1)分别计算0到B1和0到B2之间的子午圈弧长X1和X2,然后求X=X2-X1;(2)用上述积分式求B1B2之间的子午圈弧长X。,第三节椭球面上弧长计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二、平行圈弧长平行圈是一个半径等于r=NCOSB的圆,纬度B处经度L1L2之间的平行圈弧长,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一、相对法截线设Q1和Q2两点既不在同一平行圈上,也不在同一子午圈上,它们的法线Q1n1和Q2n2不相交。法截线Q1m1Q2和Q2m2Q1称为两点间的相对法截线。,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一、相对法截线正反法截线之间的夹角:令Bm=45,A=45,不同距离S求得的值为:S100km0.04260km0.01530km0.004在长距离的测量中,对向观测所得3个内角不能组成闭合三角形,需在两点间选择一条单一曲线大地线。,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二、大地线及其几何特征1、大地线曲面上两点间的最短曲线。(或:大地线是曲面上的一条曲线,该曲线上每一点处的密切平面都包含曲面在该点的法线。2、大地线几何特征大地线与相对法截线间的夹角为=/3。大地线与相对法截线间的长度之差甚微,600km时二者之差仅为0.007mm。两点位于同一条子午圈上或赤道上,则大地线与子午圈、赤道重合。,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二、大地线及其几何特征,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三、大地线微分方程和克莱劳方程大地线的解析特性表述dB、dL、dA与dS的关系:大地线的三个微分方程:,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三、大地线微分方程和克莱劳方程大地线的解析特性表述dB、dL、dA与dS的关系:大地线的克莱劳方程:,rsinA=常数对于椭球面上一大地线而言,每点处平行圈半径与该点处大地线方位角正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四、地面观测方向归算至椭球面1、垂线偏差改正1将地面测站点铅垂线为基准的观测方向换算成椭球面上以法线为准的观测方向,其改正数1为:1=-(sinA-cosA)tan例:A=0,tan=0.01,=5,则1=0.05。垂线偏差改正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测站点的垂线偏差和观测方向的天顶距(或没垂直角)。仅在国家一、二等三角测量计算中,才规定加入此项改正。,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四、地面观测方向归算至椭球面2、标高差改正2因照准点B高出椭球面某一高度H2,使得在A点照准B点的法截线Ab与Ab之间有一夹角2。B2照准点的大地纬度;A1测站点至照准点的大地方位角;H2照准点高出椭球面的高程;M1测站点子午圈曲率半径。例:A1=45,B2=45,H2=2000m,1=0.1局部地区的控制测量一般不必考虑此项改正。,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四、地面观测方向归算至椭球面3、截面差改正3将椭球面上法截线方向换算为大地线方向所加的为截面差改正数3。例:A1=45,Bm=45,S=30km3=0.001截面差改正主要与测站点至照准点间的距离有关。只有在国家一等三角测量计算中,才进行改正。,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五、地面观测距离归算至椭球面设A、B两点的大地高分别为H1为H2,h=H2-H1,d为空间直线长。由三角形AOB按余弦公式可得:弦长弧长,第四节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应用大地测量学,六、椭球面上的三角形解算目的将方向观测值和起算边长归算到椭球面上后,在椭球面上解算未知边长。方法一:按球面三角形解算公式:方法二:将球面三角形改化为对应边相等的平面三角形,按平面三角公式解算三角形求得球面边长。球面三角形球面角超=(A0+B0+C0)-180=/R2,为三角形面积。A1=A0-/3,B1=B0-/3,C1=C0-/3。,第五节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一、概述(一)解算内容大地问题正解已知P1点大地坐标(B1,L1)、P1P2大地线长S和大地方位角A1,推求P2点大地坐标(B2,L2)和大地方位角A2。大地问题反解已知P1P2两点的大地坐标(B1,L1)、(B2,L2)反算P1P2的大地线长S和大地方位角A1、A2。,第五节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一、概述(二)解算方法1、按解算的距离分为短距离(400km)、中距离(4001000km)和长距离(10002000km)的解算。2、直接解法和间接解法直接解法直接解求点B、A和相邻起算点的大地经差。间接解法先求大地经差、纬差和大地方位角差,再加入到已知点的相应大地数据中。主要用于短距离大地问题的解算。,第五节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一、概述(二)解算方法3、高斯平均引数大地问题解算公式(间接解法,适用于短距离)。基本思路:a、按照平均引数展开的台劳级数把大地线两端点的经差、纬差和方位角差各表示为大地线长S的幂级数;b、利用大地线微分方程推求幂级数中各阶导数,最终得到大地问题解算公式。,第五节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二、高斯平均引数公式(一)按平均引数展开的台劳级数平均引数xm为xo、xa的中点,将f(xa)、f(xo)都以xm为出发点展为台劳级数。,第五节椭球面上大地问题解算,应用大地测量学,二、高斯平均引数公式(二)高斯平均引数正解公式推求步骤:1、经差l、纬差b、方位角差a是S的函数,故可以将其展为S的台劳级数(按平均引数在S/2处展为S的幂级数)。2、引入大地线两端点的平均纬度和平均方位角,将dL/dS以Bm、Am按台劳级数展开。3、根据大地线微分方程求台劳级数中的系数。4、将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进老师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年丙位癸内酯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铁合金成品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空外墙清洗员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家具配件厂成品存储检查管理规定
- 陶瓷厂门禁维护管理办法
- 间苯二酚装置操作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江苏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及整改方案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工程意向定金合同范例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
- 卡乐控制器PCO控制器说明
- 2024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高企认定研发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培训
- 大学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管理办法
- 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课件
-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反思汇编(全册)
- 2024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表(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住宅小区机动车车辆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