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氧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PPT _第1页
吸痰。氧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PPT _第2页
吸痰。氧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PPT _第3页
吸痰。氧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PPT _第4页
吸痰。氧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PPT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四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一)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氧气吸入疗法(三)痰标本、咽拭子标本的采集,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一)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叩击与震颤 2、体位引流 3、有效咳嗽 4、湿化和雾化 5、吸痰,1、叩击与震颤,叩击: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 叩打胸背部,借助震动使分泌物松脱。,注意:叩打从外向内,自下而上,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限。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叩 打,肋骨以下、脊柱、乳房等部位禁止叩打。,1、叩击与震颤,震颤:是将手平放抵住患者的胸壁,操作者肩膀与前臂做均匀的 收缩与放松的动作。,2、体位引流 将患者置于特殊体位,借重力使肺部及深部支气管的痰液引流至较大的支气管而咳出痰液的方法。,患肺处于高位,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体 位 引 流,适应症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支气管术前造影排痰 术后滞留造影剂,禁忌症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极度衰竭 应用人工呼吸机,3、有效咳嗽,体 位 坐位或半坐位,屈膝,用双手或枕头支托患者的胸、腹部,有伤口者,将 双手压在伤口的两侧,5、吸痰,吸 痰 法 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适应症 无力咳嗽、排痰者 昏迷 新生儿 危重 气管切开 会厌功能不好,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目的: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 吸痰前准备(系瓶 接电源 检查性能 成人0.04-0.053mpa 调节负压 ) 体位(头偏 小儿0.033-0.04MPa 向一侧,有义齿取下) 接管 试吸 吸痰(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冲洗、更换吸 痰管 观察 整理记录 洗手,注 意 事 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盘内用物应更换消毒1-2次/d,勤做口腔护理,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腔、最后是鼻腔,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传至下呼吸道。,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注 意 事 项,2、正确掌握吸痰要领,正确控制负压(成人 0.04-0.053MPa; 小儿 0.033-0.04MPa) 动作轻柔,左右旋转,向上提拉 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插管时不可有负压,注 意 事 项,3、妥善保养吸引,玻璃瓶使用前先倒入适量消毒液 每次连续使用2h 及时倾倒贮液瓶(2/3),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二)氧气吸入疗法 1、缺氧的分类和氧疗的作用 2、氧疗的指征 3、氧疗的种类 4、供氧的装置 5、氧疗的方法 6、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2、氧疗的指征,PaO2 缺氧的敏感指标决定是否给氧的重要依据 正常值:80-100mmHg,1、缺氧的分类和氧疗的作用 低张性缺氧 氧疗疗效最好 血液性缺氧 高浓度或纯氧 循环性缺氧 病因治疗 组织性缺氧 氧疗疗效有限,发 病 原 因,低 氧 血 症 的 类 型,氧疗的绝对适应证,3、氧疗的种类,PaCO2 评价通气状态的指标决定以何种方式给氧的重要依据,氧浓度和氧流量的关系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 疗 的 种 类 低浓度氧疗 (控制性氧疗) 中等浓度氧疗 高浓度氧疗 高压氧疗,吸氧浓度60%, 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的压力给予纯氧吸入。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4、供氧的装置 (1)氧气筒、氧气表装置,氧气筒给氧装置,流量表,氧气压力表,流量调节阀,湿化瓶,安全阀,减压器,内装1/3-1/2的湿化液 (蒸馏水或冷开水) 测量每分钟氧的流出量,L/min 调节氧流量大小 测知氧气筒内压力,kg/cm2或MPa 氧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排出过多 氧气,确保安全 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湿化瓶,流量表,流量调节阀,氧气压力表,安全阀,减压器,开总开关 关总开关 装氧气表 检查小开关是否关闭 开总开关 开小开关 关小开关,吹尘,检查有无漏气,O2流出是否通畅,装 表,氧气筒内的氧气可供应的时间 = 氧气筒容积(L)(压力表压力-应保留压力5)(kg/cm2) 氧流量(L/min) 60min 1 个大气压(kg/ cm2),4、供氧的装置 (2)氧气枕,4、供氧的装置 (3)氧气管道化装置,4、供氧的装置 (4)高压氧舱,5、氧疗的方法 单侧 1)鼻导管法 双侧 2)鼻塞法 3)漏斗法 4)面罩法,5) 氧气头罩法 6) 氧气枕法 7) 氧气帐法 8) 高压氧疗法 9) 中心供氧法,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备胶布 清洁鼻腔 接鼻导管 开小开关 调节氧流量 湿润鼻导管 测管 插管固定 记录观察,用 氧,(鼻尖到耳垂的2/3),拔管 关小开关 关总开关 开小开关 关小开关 记录 卸表,停 氧,注 意 事 项,1、安全用氧: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2、湿化液为蒸馏水、冷开水,急性肺水肿的患 者常选用20%-30%的乙醇作为湿化液可降低肺 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3、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插管前先调节流量;中途调节流量时,先分离接管,再调流量,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开关。,带着氧气“进出”,注 意 事 项,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在 5kg/cm2(0.5MPa)时即不可再用。 5、持续给氧者应每班更换鼻导管,双侧鼻腔 交替插管。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 “满”或“空”的标志,以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鼻塞法:刺激性小、简便、易接受 张口呼吸或鼻腔杜塞着氧疗效果差 漏斗法:适用于小儿及气管切开者 面罩法:适用于病情较重、氧分压明显下降 者,给氧时必须有足够的氧流量,氧气头罩法:多用于小儿 氧气帐法:价格贵、耗氧量大 只适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及新生儿抢救 高压氧疗法:分加压、高压下供氧、减压三个阶段,舱内患者通过呼吸面罩间歇吸人高压氧,即吸氧30分钟后,休息10分钟,吸氧时间不超过90分钟。,氧中毒 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抑制,6、氧疗的副作用及预防,氧 中 毒 原因: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 表现:胸骨后灼热感、干咳、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行性呼吸困难,继续增加吸氧浓度仍不能使其动脉血氧分压上升。 预防:避免长时间的高浓度氧吸入,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原因:持续吸入未经湿化且浓度较高的氧气。 表现:分泌物粘稠、结痂、不易咳出。 预防: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原因:仅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与吸人氧的浓度、持续时间有关。 表现:在早期出现的视网膜血管收缩尚属可逆;如持续数小时,则造成视网膜血管不可逆地阻塞、纤维化,甚至失明。 预防:维持吸氧浓度在40以下,控制PaO2在100120mmHg(13.316.0kPa)。,呼 吸 抑 制 原因:多见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之后。 预防:低流量持续给氧,维持PaO2在60mmHg(8kPa)左右。,(三)痰标本、咽拭子标本的采集 1、痰标本的采集,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目 的 检查痰内细胞、细菌、寄生虫等,观察其性质、颜色、气味、量,以协助 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疾病 。,遵医嘱填检验单 选择容器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 核对解释 收集痰标本于容器内 洗手、记录 贴化验单 送检,常 规 标 本,自行留痰: 醒来漱口 有效咳嗽 集痰于痰盒,无力咳嗽或不合作: 合适体位 叩背 吸痰器吸管中段接集痰器,按吸痰法集痰,培 养 标 本,自行留痰: 漱口液漱口 清水漱口 有效咳嗽 集痰于无菌集痰器,无力咳嗽或不合作: 同常规标本留取 按吸痰法集痰,24h 痰 标 本,留痰起止时间:早晨醒来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晨醒来漱口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