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物料衡算,第二节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第五节物料衡算的计算机解题(自学),第四节有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第三节无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第一节物料衡算式,物料衡算是化工计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1)是进行能量衡算和其他工艺设计,经济评价,节能分析及过程最优化的基础;,(2)其与能量衡算存在共性,都满足守衡定律,其衡算步骤、数学表达式、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有许多共同之处。,物料衡算两种情况,第一节物料衡算式,41化工过程的类型,操作方式,半连续操作:,间歇操作:,原料一次加入,然后操作,最后一次出料。,进料分批,出料连续;或进料连续,出料分批或一次。,特点:,间歇操作中,无物料进出设备,且设备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条件随时间而变。,半连续操作中,设备内各点的参数(组成、条件)随时间而变。,不稳定操作过程中参数随时间而变。,上述两种操作物料衡算以一个操作周期作基准。,连续操作:,原料不断地稳定地输入生产设备,同时不断地从设备排出同样数量的物料。,特点:设备内各部分参数不随时间而变。(稳定状态操作),衡算中以单位时间作基准。,42物料衡算式,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首先要划定体系。,衡算中只涉及通过(进出)边界的物料流股。其余可不考虑。,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定律E=mc2,c光速,3108m/s。E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值,J。m过程中体系质量变化值kg。,只要过程E0,则过程m0。,一般物理过程的E更小,故质量守恒定律通常可用。,一般化学反应过程,E42kJ/g,则m=510-12kg。变化量对总过程独立的物料衡算式数目。,过程独立方程式数目最多=组分数设备数,过程由M个设备组成,有C个组分时则最多可能列出的独立物料衡算式的数目=MC个。,可划分为三个体系,进出物流均含3个组分,则每个体系可写出3+1个衡算方程,其中3个是独立的,3个体系方程式的数目为33个,但其中独立的方程式为32个。,要注意:,例47(P8283),通过例题进一步分析为什么独立物料衡算式数目各个体系独立物料衡算式数目之和,衡算体系选定原则:未知量尽量少。,一连续稳定的精馏系统如图所示,每个物流含有两个组分A和B,.试计算F3、F5、F7的流率和组成。,以精馏塔I作为衡算体系:,对总物料列衡算式F1F2+F3,F3F1F21004060mol/h,对组分A列式F1x1,AF2x2,A+F3x3,A,X3,B=0.7667,以节点E作为衡算体系:,对总物料列衡算式,F5F3F4604090mol/h,对组分A列式F5x5,AF3x3,A+F4x4,A,X5,B=0.7444,以精馏塔II作为衡算体系:,对总物料列衡算式F5F6+F7,F7F5-F6903060mol/h,对组分A列式F5x5,AF6x6,A+F7x7,A,X7,B=0.9167,可否不利用结点E作衡算体系完成此计算,同学们自己完成。,可否列出所有方程然后求解之,相比前面做法各有何利弊?,第四节有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48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及收率,当配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比时引入以下概念:,1、限制反应物,化学反应原料不按化学计量比配料时,以最小化学计量数存在的反应物。,2、过量反应物,反应物的量超过限制反应物完全反应所需的理论量的,该反应物叫过量反应物。,注意:,(1)按化学计量数最小而非绝对量最小;,(2)当体系有几个反应时,按主反应计量关系考虑;,(3)计算过量反应物的理论量时,限制反应物必须完全反应(无论实际情况如何,按转化率100%计。),3、过量百分数,过量反应物超过限制反应物完全反应所需理论量Nt的部分占所需理论量的百分数。,4、转化率x,某反应物反应掉的量占其输入量的百分数。,对B的x怎样求之?,注意:,1)要注明是指那种反应物的转化率;,2)反应掉的量应包括主副反应消耗的原料之和;,3)若未指明是那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则常指限制反应物的转化率。,限制反应物的转化率也叫反应完全程度。,5、选择性S,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某原料量占该原料反应量的百分数。,若有反应:aAdD,6、收率Y,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某原料量占该原料通入量的百分数。,质量收率:,例题苯与丙烯反应生产异丙苯,丙烯转化率为84,温度为523K、压力1.722MPa、苯与丙烯的摩尔比为5。原料苯中含有5的甲苯,假定不考虑甲苯的反应,计算产物的组成。,解:画出流程简图,下标1,2,3,4分别表示丙烯、苯、甲苯和异丙苯,选定体系如图,基准为原料苯F2=100kmol/h,由题意知:原料丙烯F1=20kmol/h。,过程中化学反应式,对丙烯列衡算式:F1反应的丙烯F3,衡算式:输入的反应掉的+生成的输出的,F3=F1(184)200.163.2kmol/h,对苯列衡算式:F2x2,2反应的苯F4x4,2,F4x4,2=F2x2,284F110095842078.2kmol/h,对异丙苯列衡算式:F2x2,4+生成的异丙苯F4x4,4,对甲苯列衡算式:F4x4,3F2x2,210055kmol/h,F4x4,4F2x2,4+84F10+16.816.8kmol/h,浓度限制关系x4.2+x4.3+x4.4=1,前已求得:,F4x4,278.2kmol/h,F478.2kmol/h+16.8kmol+5kmol/h100kmol/h,F4x4,416.8kmol/h,F4x4,35kmol/h,x4,278.2%,x4,35%。,x4,416.8%,,此题还有无更简便的方法?,例48(P85),思考题:,1、为何取邻二甲苯投料量作计算基准,可否取一定量产物混合物作基准?2、O2的理论量是按投入的邻二甲苯量还是按反应的邻二甲苯量计算的?3、为什么可由投料中N2的量及产物气中N2的量来求算产物的量?4、注意在苯酐、顺酐的收率及选择性的求取中各数据的意义。,例49自己看。,49一般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一、直接求算法(利用化学计量关系计算物流组成),已知化学计量式,若已给出反应进程变量,可直接由初始反应物组成计算反应产物组成,或由产物组成去反算所要求的原料组成,从而完成物料衡算。,例题乙烷与氧气混合得到含80乙烷和20氧的混合物,然后再在200的空气过量分数下燃烧,结果有80的乙烷变为CO2,10变为CO,10未燃烧,计算废气组成(以湿基表示)。,解:据题意,送入的氧应为C2H6完全燃烧所需氧量的3倍,画出过程示意图,取80kmol进料乙烷为计算基准,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2H6的理论需氧量nt=803.5=280kmol实际用氧量3280840kmol应由空气供入的氧量84020820kmol由空气带入的氮量82079213085kmol,废气中CO2的量nCO2=800.82=128kmol废气中CO的量nCO=800.12=16kmol废气中H2O的量nH2O=800.93=216kmol废气中C2H6的量nC2H6=800.1=8kmol废气中N2的量nN2=3085kmol废气中O2的量nO2=840800.83.5800.12.5=596kmol,废气n=nCO2+nCO+nH2O+nC2H6+nO2+nN2=128+16+216+8+596+3085=4049kmol,衡算式:输入的反应掉的+生成的输出的,由上数据求湿基废气组成,CO23.16,CO0.40,H2O5.33,O214.72,N276.19,C2H60.20。,分析:(1)由于输出方的组分摩尔分数均未知,使用组分摩尔数作为未知变量计算要比使用组分摩尔分数更为简便。(2)反应物中C2H6是限制反应物,故进入的氧应该是C2H6完全燃烧所需理论氧量的3倍。,(3)在产物中有O2和C2H6(未转化的)存在,这是空气过量分数过大的结果,例410(P8788),例411(P88),二、元素衡算,反应过程物料衡算,如知化学计量式,使用物流中各个组分衡算比较方便,但反应前后的摩尔衡算和总摩尔衡算一般不满足守恒关系。总质量衡算在反应前后虽可保持守恒,但不同组分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又是变化的。进行元素衡算时,由于元素在反应过程中具有不变性,用元素的摩尔数或质量进行衡算都能保持守恒关系,且计算形式比较简单,校核较方便,尤其对反应过程比较复杂,组分间计量关系难以确定的情况,多用此法。,输入某元素的量=输出同元素量,解:过程示意图及物流标注如图,取单位时间为计算基准系统有C、H、Cl三个元素,可列三个元素衡算式,C衡算6nC6H6=n1(6x1,C6H6+6x1,C6H5Cl+6x1,C6H4Cl2+6x1,C6H3Cl3+6x1,C6H2Cl4)所以n1=nC6H6=1000mol/h,H衡算6nC6H6=nHCl+n1(6x1,C6H6+5x1,C6H5Cl+4x1,C6H4Cl2+3x1,C6H3Cl3+2x1,C6H2Cl4)6000=nHCl+3240所以nHCl=2760mol/h,Cl衡算2nCl2=nHCl+2nCl2+n1(x1,C6H5Cl+2x1,C6H4Cl2+3x1C6H3Cl3+4x1,C6H2Cl4)7200=2760+2nCl2+10002.76所以nCl2=3600-1380-1380=840mol/h,例412(P89),思考题:,1、该题目有何特点,为什么用元素衡算方便?2、可否对C元素作衡算求解该问题?,例413(P8990),思考题:,为什么选取一定量的干产物气作计算基准?,利用元素衡算和利用组分衡算方法选择的原则:,(1)组分衡算式的各项与反应进度有关,若已知独立反应的反应进度或转化率等进程变量,使用组分衡算比较方便。,(2)元素衡算式各项均与组分变化量有关,如组分在反应前后的变化量已知,则用元素衡算求未知物流量较方便。,(3)若只知进出物料的组成或量,而发生的具体反应不知,这时用元素衡算方便,该法仅与组分有关,与具体反应无关。,(4)对多单元系统,逐个单元进行元素衡算反而烦琐,常采用组分衡算,但对总系统使用元素衡算可以不考虑系统内部组分的种种变化,却有方便之处。灵活地将元素衡算和组分衡算结合起来,常可简化计算,(5)燃料燃烧过程中,若给出燃料的元素分析和产物的组成分析,使用元素衡算较宜。,三、利用联系物作衡算,联系物随物料输入体系,但完全不参加反应,又随物料从体系输出的组分,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它的数量不变。,写出形式简单,只包括两个物料的物料平衡式:,或,上式中参数适用单位?,选择联系物,先分析:什么组分以固定的量和形态未经变化的由一个物料到另一个物料中去。未经变化,反应不行,固定的量,有损失不可。,某个元素或某个不变的基团也可作联系组分。,选择联系物时应注意:,(1)当体系中有多个惰性组分时,可用其总量作联系物;,(2)当惰性组分量很少时,且分析误差大时,该组分不宜作联系物。此时将引入大的计算误差。,例415P92思考题:为什么选取N2作联系物?,例416P9394思考题:1、为什么选取100mol烟道气作计算基准?2、为什么选取N2作联系物?,例题.乙烷与空气在炉子里完全燃烧,反应式C2H6+3.5O22CO2+3H2O经分析知烟道气的干基组成(mol%)为:N2,85%;CO2,10.1%;O2,4.9%。试求进料中空气与乙烷的摩尔比。,解:画出物料流程图,取100kmol/h烟道气为计算基准(可否取其它基准?),利用N2为联系物,79%A85%PA107.595kmol/h对碳元素作衡算:10.1%P=2F所以F5.05kmol/hA/F=107.595/5.05=21.3,能否用其它方法求之?,补充例题:,进行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实验以确定适宜的空气过量百分数和生成的烟道气体积。燃料分析含C88%,H12%(质量百分数),由于缺少流量测量装置,只知烟道气分析结果为:CO213.4%;O23.6%;N283%(干基体积百分数)。,解:1、分析题意并画出过程示意图,(2)实验结果为完全燃烧,故烟道气中必含水蒸汽,其完全由燃料转化而来;已知烟道气干基组成,将水蒸气和烟道气分成两股物流计算更方便。,(3)N2是由空气带入的不变组分,可作为联系组分。,(4)原料结构不明,应使用元素衡算,因C和H元素各自完整地转移到烟道气和水蒸气中,它们也可作为联系组分,(5)元素衡算可用质量单位,但本例物流多为气相,给出的是摩尔组成,故采用摩尔计算略为简便。,(1)各物流量均未知,但组成分析已知。,2、计算,基准F=100kmol干烟道气为基准。(可否取可取100kg燃料或100kmol空气为基准),查得C和H千摩尔质量分别为12.01kg/kmol和1.008kg/kmol。由联系物N2求空气量A,由联系物C衡算求燃料量G,G=182.9kg,由氧衡算求水量W,空气中氧的量=干烟道气中的氧的量+CO2中氧量+水汽中氧的量,利用联系物H衡算水汽量更简便,两W间误差达7%,显然非舍入误差。,计算空气过量百分数先计算理论空气量At,本例中空气过量百分数也可由干基烟道气实测O2%计算,3、计算结果分析,(1)利用联系物常可立即求得某些物流量或组成,从而简化计算。(2)校核结果有较大误差,主要是物料组成的分析误差所致。因此,利用联系组分衡算,从组成求物流量时,组成分析数据必须力求准确。(3)通常因元素分析结果要比目前工业烟道气组成分析(使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准确。因此,采用H衡算得水汽量要比由O2衡算的结果更可靠(O2衡算时还涉及两个大数相减,会进一步增加误差)。所以,空气过量百分数由计算At得出的数值更可靠。,410有平衡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有平衡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除了需建立物料或元素衡算式外,常常还需要利用反应平衡关系来计算产物的平衡组成。,411具有循环、排放及旁路过程的物料衡算,一、循环过程的物料衡算,过程流程示意图如下,循环物料加到进料中循环使用的部分物料(产物)。,以反应器为体系得单程转化率x单,,以整个过程为体系得总转化率x总,,当体系中仅有一个反应器,则系统内反应掉的A的量与反应器内反应掉的A的量相同。,此关系在物料衡算中可利用之。采用循环物料可提高原料总转化率。,循环过程的物料衡算求解方法有二:,(1)试差法,先估计一循环量,计算至回流的那一点,将计算值与估算值比较,并重新假定一估计值,直至估计值与计算值在一定误差范围内。,(2)代数求解法,列物料衡算式,联立求解求R。,一般对于仅有一个或两个循环物流的简单情况,只要计算基准及体系边界选取得当,可简化计算。,通常衡算时,先对总体系进行衡算(可不考虑循环物料)再对循环体系列式求解。,应特别注意:,衡算中讨论的是定常过程,由于发生反应、分离、分割、循环和混合,各流股的量和组成可能彼此不同,但均不会随时间而变化,也不会在各个单元中发生积累;进入和离开总系统的物料在质量上必然保持守恒,不因循环回去一部分而使系统的出料小于进料;在系统进出料间的摩尔数的改变(化学反应而致)应当符合化学计量关系。,例419P98100,(1)先对整个过程衡算(利用x总定义),减少未知数的数目;(2)再对反应器作衡算。,二、有循环和排放过程的物料衡算,防止杂质、副产物积累,排杂质出系统的两种方法:,(1)杂质、副产物与主产物一块出系统,(2)杂质、副产物被排放物料带出(常用),排放物料为去掉积累的惰性物质或循环物料中产生的其它不需要的成分而放掉的部分物料。,对全过程:用4-4式,优先对组分列式,注意用联系物T作衡算,对反应器:用4-4式,优先对组分列式,注意用联系物T作衡算,对分离器:用4-3式,优先对总物料列式,对结点A:用4-3式,优先对总物料列式,对结点B:用4-3式,优先对总物料列式,1)结点A和B,哪一类更有用?(分支点,汇集点),2)已知x总,先对总体系衡算;已知x单,先对反应器衡算。,注意几点:,例420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其生产流程如下:,环氧乙烷水溶液,已知新鲜原料中乙烯:空气=1:10,乙烯单程转化率为55%,吸收塔出口气体总量的65%循环返回反应器。计算:(1)总转化率、各股物流量及排放物料W的组成。(2)如W的分析数据为:N281.5%,O216.5%,C2H42.0%,循环比(R/W)为3.0,计算新鲜原料中乙烯与空气的比例和单程转化率。,注意:,1、不同情况下,计算基准选取不同,计算(1)中选F中乙烯为计算基准(乙烯与空气比值已知,组成也知道;计算(2)中选排放物料W为计算基准(W组成已知,未知数少)。2、利用结点A衡算3、W量及组成的计算,解:反应式,(1)求总转化率,取新鲜原料中乙烯10kmol为计算基准,设混合原料MF中乙烯为xkmol。对节点A作衡算F+RMF对乙烯作衡算10+x(1-55%)65%=x解得:x=14.15kmol反应生成环氧乙烷量55%x=55%14.15=7.78kmol反应器出口乙烯的量14.15-7.786.37kmol,乙烯总转化率为:,计算W的组成:取全系统为衡算对象对N2列式:WN2=101079%=79kmol对C2H4列式:WC2H4=10-1077.8%=2.22kmol对O2列式:WO2=101021%-1077.8%0.5=17.11kmolW=WN2+WC2H4+WO2=98.33kmolyN2=80.34%,yC2H4=2.26%,yO2=17.40%。R组成与W相同,其量为:,依次可求出P、S和RP的量和组成(略),(2)知W组成和循环比,求新鲜气组成和转化率取W为100kmol作为计算基准,以全过程为衡算体系。以N2为联系物81.5WF空气79F空气103.16kmolF氧103.162121.66kmol对氧列式求反应的氧21.66-10016.55.16kmol则反应的乙烯量为5.16210.32kmol,新鲜原料中乙烯的量F乙烯10.32+1002.0%12.32kmol则得:F乙烯/F空气12.32/103.16=1/8.37利用节点A对乙烯作衡算MF乙烯F乙烯+R乙烯F乙烯+3W乙烯12.32+32.018.32kmol可求得乙烯单程转化率为:,例题苯直接加氢转化为环己烷,如下图,输入过程的苯转化率为95,进入反应器的物流的组成为80H2和20的苯(mol%)。产物中环己烷为100kmol/h,产物中含3的氢。试计算(1)产物物流的组成;(2)苯和氢的进料速率;(3)氢的循环速率。,解:取产物物流中环己烷为100kmolh作计算基准,取整个过程为衡算体系,对苯列衡算式,F195F1F4x4,苯,因过程中无副反应,反应的苯与生成的环己烷摩尔数相等,F4中苯105.26(1-95)5.26kmol/h,x4环己烷(100105.26)9792.15,X4,苯(5.26105.26)974.85,X4,H23,(2)苯和氢的进料速率,苯进料速率F1F195+F44.85105.26kmol/h,氢进料速率F23F195+F43303.26kmol/h,F410092.15108.52kmol/h,(3)H2的循环速率R,以节点B作为衡算对象,F2+R=F380,假定原料气的组成(mol%)为:N2,24.75%;H2,74.25%;惰气1.00,N2的单程转化率为25%。循环物流中惰气为12.5,NH3为3.75。计算(1)N2的总转化率;(2)放空气与原料气的摩尔比;(3)循环物流与原料气的摩尔比。,解:取100kmolh原料气(F1)作计算基准,取整个过程为衡算体系,F4与R组成相同,以惰气为联系物,F1y1,惰F4y4,惰,(1)N2的总转化率,因F1中yH2:yN23:1,等于化学计量比,且过程中无副反应,所以F2、R及F4中yH2:yN23:1.,F4及R组成y惰12.5,yNH33.75,所以,对N2列衡算式F1y1,N2F1y1,N2x总F4y4,N2,(2)放空气与原料气的摩尔比,F4F181000.08,(3)循环物流量与原料气的摩尔比,无论取反应器还是取整个系统为衡算体系,反应的N2量相同,则有:,F2中N2量F2y2,N2,以节点A作衡算体系,对N2列衡算式,F2中N2RyR,N2+F1y1,N2,R/F1=322.6/100=3.226,下一题,例题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反应式已知为,若原料气中含有少量杂质CH4,其组成(mol%)为:H267.3%,CO32.5%,CH40.2。已知反应器中CO的单程转化率xCO18,反应器出口物料在分离器中冷凝出全部甲醇,未反应的原料气循环使用,为维持循环气中CH4含量不大于3,在分离器后要排放一部分气体。试计算对100kmol原料气的甲醇产量、排放气量和循环气量。若要求循环气中CH4含量不大于1,则这些值将如何变化?,解: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并画出流程示意图,(1)本过程属于带循环和排放过程的反应系统;(2)为简化计算,忽略生成甲烷反应,将甲烷看为惰性气体;(3)分离器分出全部甲醇,故出口气不含甲醇;(4)分离器出口气体分为排放气和循环气两股,相当于一个分割单元,气体组成应相同;(5)循环气与原料气混合处相当于混合单元;(6)本例可用组分衡算或元素衡算求解,由于已知CO转化率,按组分衡算较为方便;,(7)全过程有4个单元、7股物流、4个组分如流程示意图,下标1、2、3和4分别为氢、CO、CH4和甲醇。,2、计算先以整个系统作为衡算体系,CH4衡算:CH4是惰性组分,可作为联系物直接计算n6kmol,H2衡算:,CO衡算,联立(1)、(2)、(3)求解得:,对混合单元作衡算,因为CO的单程转化率为18,则有:,对CO列衡算式n1y1,2+n5y5,2=n2y2,2,由分割单元知:y4,1y5,1=y6,176.17y4,2y5,2=y6,220.83,y4,3y5,3=y6,33。,n2=n1+n5=100+674.542=774.542kmol,解得:y2,2=22.34%,y2,1=75.02%,y2,3=2.64%,n4=n5+n6=674.542+6.667=681.209kmol,当循环气中CH4含量降为1,计算得:np=26.67kmol,n6=20kmol,n5=396.5kmol.,比较:,三、具有旁路过程的物料衡算,在工艺过程中的旁路调节物流,出现物流的分支点和汇集点(即结点)。利用结点进行衡算可使计算简化。,例422某工厂用烃类气体转化合成气生产甲醇。要求合成气量为2321HM3/h,CO:H2=1:2.4(mol)。转化气中含CO43.12%(mol%),H254.20%,不符合要求,为此需将部分转化气送至CO变换反应器,变换后气体含CO8.76%,H289.75%(mol%),气体体积减小2%,用此变换气去调节转化气,求转化气和变换气各应多少?,解:,画出物料流程示意图,F在a点分流,SP与B在b点合并,在结点无化学反应及体积变化。利用之进行衡算。,1)可否由MP求F,过程有体积变化MP组成未知,未知数多方程式少,2)可否由a点衡算F、SF、B均未知,且组成相同(仅有一个总衡算式),3)由结点b衡算,总物料衡算式,SP+B=MP=2321(1),对CO列物料衡算式,43.21%B+8.76%SP=2321yCO(2),对H2列物料衡算式,54.20%B+89.75%SP=2321yH2(3),利用题给限制条件,yCO:yH=1:2.4(4),联立求解得:B=1352HM3/hSP=969HM3/hSF=989HM3/hF=2341HM3/h,a和b两类结点哪种更有用,汇集点较分流点更有用?,第五节物料衡算的计算机解题(略),脱除二氧化碳为SF-SP=20HM3/h错,1、如果未给出物流量,可选用一个合适的物流作计算基准,可以减少一个未知数;,多单元过程物料衡算注意下几点有利于简化计算:,2、观察可否合并一些单元,合并某些物流或合并某些变量减少未知数,如有时将两变量的乘积看成一个变量可简化计算;,3.要注意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常常不等于总体系的转化率,在衡算时要加以注意;,4、过程和排放物料的系统,要注意这里计算的是稳定连续过程,而不是操作变化中的循环过程,因此总体系和反应器进出物料及循环气量和组成都不随时间而变,不发生积累,在过程中会有混合点、分离器和分割点,应作为计算单位考虑,还要注意新鲜气和反应器进料的区别,x单和x总的区别;,5、衡算中物流中的联系物要尽可能加以利用,要从含一个未知量的方程开始解题,以尽量实现顺序求解,避免联立求解。,第四章小结,1、化工操作的类型稳定操作、不稳定操作、连续操作、间歇操作和半连续操作的定义及特点。,2、体系、环境、边界的定义,物料衡算的依据,有几种物料衡算式,内容及使用条件、注意问题。,3、画物料流程简图的步骤和要点。,4、物料衡算的步骤及注意问题。,6、熟练进行无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简单过程与复杂过程),对简单过程,至多可列出的独立物料衡算式的数目为C,对多单元过程至多可列出的独立物料衡算式的数目为MC个。,5、计算基准一般有几种,基准选取中应注意的问题,怎样选取一个合适的计算基准。,7、练掌握x、s、y、限制反应物、过量反应物、过量百分数、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的定义、定义式,并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有关计算。,8、能熟练地运用直接求算法、利用联系物和结点做物料衡算。,9、能熟练地进行具有循环、排放及旁路过程的物料衡算。,10、了解元素衡算法和有平衡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习题一原料A与B进行下列反应2A+5B3C+6D,若新鲜原料中A过剩20,B的单程转化率为60,总转化率为90,。反应器出来的产物混合物进分离器分离出产物C与D,剩下的未反应的A与B,一部分排放,其余循环返回反应器,流程如下:,求(1)循环气R的摩尔组成;(2)排放气W与循环气R的摩尔比;(3)循环气R与进反应器原料MF的摩尔比。,解:(1)取全系统为衡算对象,设FB为100mol。,则新鲜其中A的量FA1001202548mol,对B列式,对A列式,则R与为的组成为:yA=0.5455yB=0.4545,(2)以节点为衡算体系,对B列式,(3),习题下图为NaCO3生产工艺简图,反应式为Na2SCaCO3Na2CO3+CaS,NaS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为90,进入反应器的CaCO3较理论需要量过量50,计算:,(1)纯Na2S循环量(kg/h);(2)生成Na2CO3溶液量(kg/h)。,求解过程,解:以整个系统为衡算对象,取进系统Na2S水溶液量1000kg/h为基准。,对Na元素作衡算:,F中Na量P中Na量,由题意知,新鲜原料中加入的Na2S全部反应,由Na2S单程转化率为90得,100045(100045+R)90,另一题,习题,41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混合气含8CH4(体积)天然气组成为85(质量)CH4和15C2H6,计算天然气与空气比率。,解:取100kg天然气为计算基准,则:,习题二乙烯与空气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离开反应器的气体组成如下(干基mol%):C2H43.2;N278.2;O212.2;C2H4O0.824;CO25.5。求选择性、循环气对废气(RW)的摩尔比以及新鲜原料(FF)中乙烯对空气的摩尔比。反应式为:C2H4+0.5O2C2H4OC2H4+3O2CO2+H2O,求解过程,43现有100kg混合酸,组成26HNO3,56H2SO4及18H2O。今需调整至:30HNO3,58H2SO4及12H2O,试计算需加入一以下两种酸各多少kg。(1)87HNO3,8H2SO4及5H2O;(2)98H2SO4及2H2O。,解:取100kg原混酸为计算基准,设需加入(1)酸xkg(2)酸ykg。画出简图,总物料1000+x+yG,对HNO3:100026+87x=30%G,对H2SO4:100056+8x+98%y=58%G,联立上三式求解得,答:需(1)酸282.1kg,(2)酸402.6kg,得指定混酸1684.7kg。,44.一蒸发器连续操作,处理量为25吨时溶液,原液含10NaCl,10NaOH及80(w%)H2O。经蒸发后,溶液中水分蒸出,并有NaCl结晶析出,离开蒸发器的溶液浓度为:2NaCl,50NaOH及48(w%)H2O。计算:(1)每小时蒸出的水量;(2)每小时析出的NaCl量;(3)每小时离开蒸发器的浓溶液的量。,解:画出流程简图。,取25T/h原溶液为计算基准,总物料25G+W+P,对H2O:2580=48%P+W,对NaOH:2510=50%P,联立上三式求解得,答:每小时蒸出水17.6吨,析出氯化钠2.4吨,得到浓溶液5吨。,45.一蒸馏塔分离戊烷(C5H12)和己烷(C6H14)的混合物,进料组成两组分均为50(w%)。顶部馏出液含C5H1295,塔底釜液含C6H1496,塔顶蒸汽经冷凝后,部分冷凝液回流,其余作为产物,回流比为0.6。计算:(1)每kg进料馏出产物的量和塔底产物的量;(2)进冷凝器物料量与原料量之比;(3)若进料为100kmolh,计算馏出产物、塔底产物的质量流率。,解:画出流程简图,(1)取1kg进料为计算基准,总物料FD+W,对C5H12:150=95%D+5W,联立求解得,(2),(3)取进料100kmolh为计算基准,答:(1)每kg进料馏出产物的量0.505kg,塔底产物的量0.495kg;(2)进冷凝器物料量与原料量之比0.808;(3)若进料为100kmolh,馏出产物3958kg/h,塔底产物3880kg/h。,4-6.含轻烃较高的汽油,须经精馏塔将大部分丙烷、丁烷、戊烷除去,以提高汽油的稳定性,现需处理的不稳定汽油组成如下:,计算:(1)若全部C03、C04在流出液中,C06、C07、C08在残液中,C05的一半在D中,量一半在W中,求D、W的组成及每100kmol原料能得到的D和W的量。(2)若要求得到稳定汽油(残液)含9(mol)C05,则100kg原料液能得到稳定汽油多少kg。,解:画出物料流程简图,(1)取100mol原料液为计算基准,D=4+7+100.516mol,W=100.5+18+28+3384mol,馏出液组成如下表,残液组成如下表:,(2)当稳定汽油中C05含量为9%(mol时),取100kg原料液为计算基准。,进料摩尔数10094.121.0624kmol/h,设稳定汽油含戊烷为xkmol,答:(1)每kg进料馏出产物的量16mol,塔底产物的量84mol;(2)稳定汽油产量92.14kg/h。,47.含H2和CO混合气和空气燃烧,燃烧后废气分析结果如下:N279.8(mol%),O218.0%,CO22.4%(为干基)计算:(1)H2和CO混合燃料的组成;(2)混合燃料和空气的比率。,解:画出流程简图,,(1)取100kmol干基废气为计算基准,以N2为联系物,反应耗氧量通入氧量输出氧量101.0121100183.21kmol,H2燃烧耗氧量3.210.52.42.01kmol,燃料中H2的量2.0124.02kmol,燃料组成,(2)混合燃料与空气比率,48.用苯、氯化氢和空气生产氯苯,反应式:,原料进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经洗涤塔洗去未反应的氯化、苯及所有产物,剩下的尾气组成为:N288.8%(mol%),O211.2%。求进过程的每摩尔空气生成氯苯的摩尔数。,解:画出流程简图,取1mol空气为计算基准。,以N2为联系物79A88.8WW=0.8896mol,反应耗氧输入氧输出氧121%0.889611.20.1104mol,生成氯苯量0.110420.2208mol,49.高分子量的饱和烃在H2和铂存在下能裂解为低分子量的饱和烃,某加氢裂解炉的进料为纯十二烷,出料各种烃的摩尔组成为:戊烷10,己烷40,庚烷20,十二烷30。求(1)每100kmol原料能生产多少kmol产物(不包括十二烷)(2)每100kmol原料需要多少kmolH2;(3)如果原料比重为0.9,裂解产物比重为0.8,每生产100升裂解产物需多少升原料。,解:画出流程简图,(1)过程及设计H、C两元素,可用元素衡算法,取100kmol原料液为计算基准,对C元素列式,产物量151.8999(0.1+0.4+0.2)106.33kmol,(2)对H元素列式,设需耗氢xkmol,(3)若裂解产物中不包括十二烷,410.1000kg对硝基氯苯(纯度按100计)用20的游离SO3的发烟硫酸3630kg进行磺化,反应式:,反应转化率为99,求:(1)反应终了时废酸的浓度;(2)如改用22发烟硫酸,时废酸浓度相同,求磺化剂用量;(3)用20发烟硫酸磺化之终点后,加水稀释废酸浓度至50H2SO4,求加水量。,解:画出物料流程简图,取1000kg对硝基氯苯为计算基准,(1)求wSO3对SO3作衡算,(2)设需要22发烟硫酸Gkg,则有,P=3630(1-0.2)223.143127.14kg,(3)设稀释加水量为ykg,得到废酸量3127.14+3227.66354.7kg,411.用硝石与硫酸制造硝酸,反应式如下,所用硫酸浓度为95(w),反应最终残渣中含硫酸34,水1.5。假设反应完全,但生成硝酸有2遗于残渣中。设硝石系纯品无水。计算:(1)硝石、硫酸混合物的组成(w),以100kg硝石计;(2)100kg硝石所需含水硫酸的量;(3)以100kg硝石为基准,求从酸、硝石混合物中蒸出硝酸和水的量。(4)当硫酸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则如何?,解:画出物料流程简图,取100kg硝石为计算基准,对H2SO4作衡算,对总物料作衡算,对Na2SO4作衡算,对H2O作衡算,对HNO3作衡算,联立求解上方程组得:,P72.64kg,x=1.48kg,y=83.53kg,F=107.56kg,Q=3.42kg,W=130.98kg,硝石、硫酸混合物的组成,(2)100kg硝石需含水硫酸107.56kg。,(3)蒸出硝酸量72.64kg,蒸出水量3.42kg。,412.下图为具有两个设备的连续稳定过程,图中虚线表示能建立平衡关系的系统边界,试求出图中的全部未知量及组成。,解:(1)现对设备1作衡算,取1S作计算基准,总物料800Q1+100得Q1=700g/S,对A作衡算8000.2100+Q1x1,(2)对节点作衡算,总物料Q2Q1+200得Q2=900g/S,对A作衡算Q1x1Q2x2,(3)现对设备2作衡算,总物料Q2Q3+475得Q3=425g/S,对A作衡算Q2x2475x3+0.012Q3,对B作衡算Q2y2475y3+0.565Q3,联立求解得,413.甲苯氧化制苯甲醛,反应式如下:,将干燥空气和甲苯通入反应器,空气加入量为甲苯完成转化所需理论量过量100,甲苯仅13转化为苯甲醛,尚有5甲苯燃烧成CO2和H2O,反应式为,经4小时运转后,反应器出来的气体经冷却共收集了13.3kg水。求:(1)甲苯与空气进料量及进反应器物料组成;(2)出反应器各组分的物料量及物料组成。,解:画出流程简图,取1h作为计算基准,以全过程为衡算体系,,对水作衡算,(1)进反应器物料的量和组成,进反应器氧量1.23152002.4630kmol/h,A2.46300.2111.7284kmol/h,进反应器N2量11.72840.799.2654kmol/h,进反应器物料量及组成如下表,Q中氧量1.23152001.2315131.23150.592.2475kmol/h,(2)出反应器物料Q的量和组成,Qzhong甲苯量1.2315(1130.55)1.0652kmol/h,Q中H2O量1.2315131.23150.540.1847kmol/h,Q中CO2量1.23150.570.0431kmol/h,Q中苯甲醛量1.2315130.1601kmol/h,出反应器物料Q的量和组成如下表,414.发生炉煤气具有下列体积组成:N270.0,CO24.4%,CO23.0%,O22.6。计算:(1)20C750mmHg下含1kgC的煤气的体积是多少m3?(2)在(1)的条件下,燃烧100m3煤气所需同样条件下的空气的体积(假设燃烧前加入空气量比理论量过量20)(3)假定完全燃烧,计算题(2)中离开燃烧器的废气组成?(4)计算(2)和(3)在温度300C和750mmHg下100m3煤气燃烧后离开燃烧器的气体体积。,解:(1),(2)考虑煤气中含氧量,若不考虑煤气中含氧量,(3)废气组成(考虑煤气含氧),各组分:输入量反应消耗量+反应生成量输出量,废气组成见下表,(4)在温度300C和750mmHg下100m3煤气燃烧后离开燃烧器的气体体积。,415.碳氢化合物CHn燃料,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经分析测得组成为:CO23.8(mol),O215.4,CO0.34,H2O0.12,CH40.08,气体中无未燃烧的CHn的痕迹。计算:(1)空气燃料比值;(2)过量空气百分数;(3)燃料成分(即n值),解:画出物料流程简图,取100kmol燃烧产物为计算基准,对C元素列平衡,输入C3.8+.034+0.08=4.22kmol,以N2为联系物,对O元素列平衡,输入O3.82+.034+0.12+0.1542=38.86kmol,(2)过量空气百分数,(3)对H作衡算,nH0.122+0.0840.56kmol,4-16.某硫磺焙烧炉出来的气体组成为:SO31.1,SO28.2,O210.0,N280.7。计算:(1)180C与740mmHg下焙烧1kgS生成的气体体积;(2)供给完全氧化成SO3过量氧的百分数;(3)25C和740mmHg下焙烧每kgS所需空气体积。,解:画出流程简图,取1kgS为计算基准,(1)假设S完全反应,(2)取100kmol焙烧气为基准,以N2为联系物,输入O2的量(80.70.79)00.2121.45kmol,输入S的量1.1+8.29.3kmol,(3)25C和740mmHg下焙烧每kgS所需空气体积。,417.CO与H2合成甲醇,由反应器出来的气体进冷凝器是甲醇冷凝,未冷凝的甲醇及未反应的CO和H2循环返回反应器。反应器出来的气体流量为275mol/min,组成为:10.6(mol)H2,64.0CO及25.4CH3OH。循环气体中甲醇摩尔分率为0.004,求新鲜气中CO与H2的摩尔流量及甲醇的产量(mol/min)。,解:先以冷凝器作为衡算体系,取1min为计算基准,对甲醇作衡算27525.4P0.004R,对总物料作衡算275PR,联立求解得P=69.03mol/min,R=205.97mol/min,以全系统作为衡算体系,对H2作衡算FH22P0,FH2138.06mol/min,对CO作衡算FCOP0,FH269.03mol/min,4-18.CH4与Cl2反应生产氯甲烷和HCl,反应式:,生成的CH3Cl能进一步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在氯甲烷生产中,进反应器原料中CH4和Cl2的分子比为5:1,氯的单程x为100,产品CH3Cl和CH2Cl2之比为4:1(mol),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忽略不计。反应器出来的气体进冷凝器,将冷凝的氯甲烷和二氯甲烷进行蒸馏分离,冷凝器出来的气体进洗涤塔将HCl吸收,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为纯CH4,再循环返回反应器,计算生产1000kgh需要:(1)新鲜原料的流量及摩尔组成;(2)进入洗涤塔需回收的HCl量;(3)循环物料的摩尔流率。,解:画出流程简图,取1小时为计算基准,(1)取全系统为衡算对象,对CH4列式,对氯列式,(2)回收氯化氢的量,对HCl列式,(3)对节点作衡算,因循环其中不含Cl2,则新鲜其中氯即为进反应器混合气中氯。,对甲烷列式,419.原料A与B进行下列反应,反应式:,若新鲜原料中A过剩20,B的单程转化率为60,B的总转化率为90,反应器出来的产物进分离器将产物C与D分离,剩下未反应的A与B组份,一部分排放,其余返回反应器流程如下:,求:(1)循环气R的摩尔组成;(2)排放气W与循环气R的摩尔比;(3)循环气R与进反应器原料MF的摩尔比,解:(1)取全系统为衡算对象,设FB为100mol。,则新鲜其中A的量FA1001202548mol,对B列式,对A列式,则R与为的组成为:yA=0.5455yB=0.4545,(2)以节点为衡算体系,对B列式,(3),420.苯加氢转化为环己烷,生产率为100kmolh环己烷,99的苯生成环己烷,进入反应器原料(MF)组成为80(mol)H2及20%C6H6,产物含3%(mol)H2,计算:(1)产物的组成;(2)FF中C6H6和H2的流量;(3)H2的循环量。,解:取100kmolh环己烷为计算基准,以全过程为衡算体系。,对苯列式FF苯P环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导购员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全国内地西藏班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家园木字旁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七年级(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基本笔画笔顺课件
- 幼儿安全工作总结集锦15篇
- 金融科技创新应对挑战策略
- 求平均数的课件
- 永联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20套)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病领域临床应用课件
- 贫血的护理查房新版培训课件
- YB/T 180-2000钢芯铝绞线用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丝
- GB/T 25751-2010压缩气弹簧技术条件
- GB/T 13947-1992电子元器件塑料封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 学院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
- 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 《HSK标准教程1》第3课课件
- GB∕T 3185-2016 氧化锌(间接法)
- DB37∕T 5023-2014 非透明幕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