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_第1页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_第2页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_第3页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_第4页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水龙吟,苏轼,01.水龙吟词牌、次韵,02.章质夫原词,03.理解词作,04.全词小结,CONTENT,01,水龙吟词牌、次韵,词牌、次韵,这首词的词牌叫水龙吟,因李白有“笛奏龙吟水”的诗句而得名,又名海天阔处、小楼连苑、龙吟曲、丰年瑞等,除龙吟曲其他的很少用到。“次韵”指依原韵唱和,每个韵脚字都不能改变。另外一种情况是“和韵”,只要与原作用同一个韵部即可。相比较而言,显然前者难度更大。,02,章质夫原词及背景简介,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章质夫,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背景简介,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45岁的苏轼,正谪居黄州。是年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章作了一词来,当时十分被看好,也送了好友东坡,词全是春色宜人景致。章虽是东坡先生好友,但没有东坡那份心情,因为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纯是另一种心境,所以在作词之后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如果纯是一首和词,为什么告“不以示人”呢?何况这是一首艺术上更超原词的一首词呢?诗以言志。借景托物是常用手法,读诗看词不能仅看表面,而要看其心志,这一点常为人所疏忽,王国维在评该词时亦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如此大家也只看一面,而没有看到更深一层,更何况一般人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03,理解诗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首句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水龙吟,“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水龙吟,“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水龙吟,“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写杨柳枝条又细又柔,用这个来比喻柳丝这种缠绵的情绪和愁断的柔肠。用美人困倦时,欲睁还闭的娇眼,来形容杨柳飘舞飞扬的姿态。人们经常把刚刚萌发的柳叶称为柳眼,这里的“娇眼”,就是指柳眼,指柳叶。,水龙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这句写杨花飘飞起来,随着去,好像这个女子思念自己的情郎似的,想“寻郎去处”。这里暗用金昌绪的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故曰“又还被、莺呼起”。,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杨花飞尽固然不足惜,但是杨花一飞尽的时候,整个春天也就过去了,所有的花也都基本凋落了。一夜雨过,等到早晨起来再找这个杨花,就找不到了,它都化成一池的浮萍。苏东坡和大多数古人一样,也有一种错觉,他说:“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这是苏东坡自己加的注释。因为常常是杨花飘落在水面上,隔一段时间后,池面上会生出浮萍来。,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春色”,是指杨花,杨花象征春色。三分之二的春色落在地面上,并且变成了尘土,三分之一的春色随水飘去。这里的三分的分法,有点像唐诗人徐凝写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首词写得极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唐圭璋先生也说“咏杨花遗貌取神,压倒古今”。,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结尾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04,全词小结,全词小结,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