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1页
高一年级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2页
高一年级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3页
高一年级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4页
高一年级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综合分类,诗歌,古诗,现代诗(自由诗),古体诗,近体诗,唐以前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唐以后的文人仿古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绝句,律诗,词,曲(散曲),五言绝句:静夜思、江雪,七言绝句:回乡偶书、凉州词,五言律诗:春望、过故人庄,七言律诗:登高,小令:浣溪沙,中调:定风波,长调:望海潮,小令:天净沙秋思,套曲:班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诗歌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事物。人物形象:1诗中的诗人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2诗人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一般即“意象”。,人物形象,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怎么塑造的?,烘托,(1)寒冷、寂静,(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特定的环境烘托人物形象,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景物形象,柳,谐音“留”,有挽留之意,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因此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联想想象、描写)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山涧涨溢,清泉淙淙,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浣衣女子结伴而归;荷叶哗哗摇动,那是小舟顺流而下。2.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手法+作用(表现什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描绘出了山野的清逸与幽深,又表现了田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逸.,手法总结:修辞:1、用典锦瑟庄生梦蝶,望帝化鹃、鲛人泣泪、暖玉生烟2、对偶(律诗的颔联和颈联)3、比喻琵琶行(音乐描写)4、拟人咏怀古迹(其三)“赴”5、夸张蜀道难6、互文蜀道难、琵琶行7、拟物蜀道难“所守,化为”8、对比琵琶行、马嵬(其二)9、衬托琵琶行“东船”10、排比、反复、赋比兴、重章叠唱、1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相生、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分析前两句写景的作用。边地苦寒,环境艰苦,生活孤寂,反衬戍边将士报国之志。(渲染氛围、借景抒情、反衬烘托)4、分析“暗”“穿”对表达情感作用(词语作用)暗,遮蔽;穿,穿破、打破。(1、解释词语)写出环境恶劣战斗频繁。(2、字面意思)突出将士坚定的报国之志。(3、表现情感),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人物形象)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具体分析+总结性话语),6、意象:物+情感杜鹃(子规)、猿、水、月、枫叶、荻花,7、文学常识:李白(诗仙):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杜甫(诗圣):子美、现实主义、忧国忧民(诗史)、沉郁顿挫、格律工整白居易(诗魔、诗王):乐天、香山居士、白文公、现实主义、“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何为事而作”讽喻现实、通俗易懂李商隐(小李杜):义山、玉谿生、咏史诗、无题诗、词藻华丽、构思新奇,李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体形象,1.山居秋暝手法:以动衬静、直抒胸臆用典情感:对归隐生活的追求。2.登高手法:四联对仗,句中自对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3.锦瑟手法:用典、托物起兴情感:对美好往事的伤感和对理想的向往,4.雨霖铃手法:虚实结合情感:离别的凄凉、孤零5.念奴娇手法: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情感:壮志未酬、渴望建功立业(抒发个人的惆怅和忧闷)6.永遇乐手法:用典、借古讽今情感:壮志未酬、渴望建功立业(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悲愤的情感)7.书愤手法:对比、用典情感:壮志未酬、渴望建功立业,(一)理解关键词语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又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这一“闹”字而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鹊跃枝头的情景。,鉴赏诗歌的语言,(二)鉴赏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一、结合已学的诗歌,了解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1、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陆游书愤。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3、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4、超尘脱俗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5、生活杂感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理解不同题材的古诗所表达的不同内容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古诗按题材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羁旅还乡诗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愿望?表现出什么样的主张?,评价的原则辩证分析,实事求是。,1、不能拔高,2、不能曲解,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应超越前人的愿望,表现出文学创作要创新发展的主张。,比较型古诗词鉴赏,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2、比较情感基调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4、比较意境的营造感情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5、比较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具体的考点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满江红赤壁怀古宋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曹瞒”,曹操的小名为瞒。(1)这两首词虽然都是借古抒怀之作,但两词所抒发的思想情怀却有所不同。苏词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无成的感慨;戴词则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感慨。(2分)(2)两首词的上阕在塑造周郎这一人物形象上有何异同?试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