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MACRO/ 冠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冠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行业调研及投资分析冠县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第二章 行业发展概况第三章 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第四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第五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一章 宏观环境分析一、新基建产业分析(一)新基建概况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叠加海外疫情导致各国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外需不足,内需承压,经济发展动力需要寻求新的出口。投资作为与出口和消费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基建,将成为“稳投资”战略的重中之重。消费和出口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果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投资能够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刺激经济增长。首先,出口层面来看,2018年3月以来,由于特朗普的单边贸易主义带来的中美经贸摩擦,我国贸易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在2020年1月15日,伴随中美达成第一接阶段经贸协议,取得阶段性成果,贸易摩擦而暂时得以缓解,利于我国贸易出口企稳回升,但是仍要正视后续由特朗普反复多变的个性而带来的不确定性,贸易出口要想平稳回升或进一步升级需要时间。另外,受疫情影响,2月份PMI出现大幅下滑,外贸领域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28.7%和31.9%,环比降20.0%和17.1%,外需大幅削减。国内方面,中国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比较优势不断降低,出口贸易存在挑战。另外,当前贸易发展方向也呈现出智能化、服务化的倾向,传统贸易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跨境电子商务正快速发展。以5G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会推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新基建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领高地。其次,从需求层面来看,2019年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7.8%,比上年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城乡二元性、传统消费权重大、居住成本过高、以及投资结构与需求错配的问题使得消费贡献率增长势头承压,内需潜力有待持续释放,但短期内难以通过政策刺激显著改变。消费结构上,内部出现高级化发展趋向,但受到居住成本挤压。2019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比50.2%,超越货物消费权重,与发达国家60%-70%的服务消费比重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居住成本方面,房价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的教科文娱、医疗保健等新型服务消费空间,2018年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居住收入比分别为23.7177%、10.3679%、9.2314%。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范围为4-6,房价收入比越高,则房价越高,偏离合理范围越严重。2019年居民部门杠杆率达55.8%,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0.2万亿元,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居住占比已经达到24.82%,新兴服务消费可用资金不断被房价压缩。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载体,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令人瞩目,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6%。然而,与美、日等发达经济体82%到91%的城市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城乡融合战略的推进,城镇落户门槛的不断降低,城市化进程也将快速推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2050年将达到80%左右。农村地区劳动力将加速流向城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应与之匹配。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长速度在2018至2019年度仅为3.8%,该指标2009年曾经达42.16%的水平。5G基站、特高压的建设将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基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将进一步帮助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加速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搭建,大大提升城市管理综合统筹能力。新基建将改善就业情况,培育人力资本。第一,新基建作为生产经营的基础部门,能够有效集聚劳动力,发挥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缓解失业等社会性问题。1979-201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从69.8%降至26.1%。与此同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17.6%增长至27.6%,从业人员总量实现反超。从GDP不变价数据来看,2019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40%左右,远远高于农业7%-8%的GDP占比。工业部门的劳动要素生产率明显较高,并且仍有较大空间吸纳剩余劳动力。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外溢性和网络效应,新基建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以及触发的新的行业机会都能够有效吸纳社会劳动力。第三,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以此带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新基建的科技化的发展导向,能够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育,长期来看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当前我国传统基建存在重复建设、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结构错配、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新基建的发展将会对传统基建形成补充,有着较大向上发展的动能。以5G为核心的高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变革,支撑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全新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智能化、互联网+的全新业态,对生产供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型基建连接着供需的两端,发展新基建能够补短板,调结构,向前向后发挥联动作用,通过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集约化、科技化水平,最终实现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融合。(二)新基建机遇分析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通俗理解“新基建”就是发力于科技端,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2020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上就提出要“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项目差别是,“新基”建项目单体投资体量较小,大致以十亿元以下投资体量的项目居多,数十亿元投资体量的项目极少。所以,在社会资本方面,对新基建的投资会采取更具战略性的模式,不是以获取建设利润或做大资产规模为导向,更多是基于自身的产业来布局新的可协同要素,以力争让自身产业可以更高效、更全面地触达市场和客户,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近期,各地新出台的基建发展规划皆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五网”建设相关的新基建项目,且新基建的占比有上升趋势。而在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等理念、发展目标的影响下,市场也会自发地将资金聚焦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的新基建领域。可以说,从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注意力、资源、资金都会逐步聚焦于新基建的发展。故而,新基建的全面落地已是水到渠成。“新基建”的特点包括:一是基础新,“新基建”更加关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底层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智能设备的生产和应用,而传统基建主要依赖钢铁、水泥等;二是作用新,“新基建”不仅本身是新业态、新技术,并且能够通过数据的收集、计算、模拟、反馈等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新需求;三是模式新,“新基建”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金融手段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优化和改变以往传统基建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固有模式。“新基建”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明显:一方面,“新基建”有利于刺激形成经济新增长点,不仅对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业态增长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而且加速释放了新能源汽车、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新基建”有利于加速补短板,对传统的轨道交通、公共设施、电网等领域持续赋能,并间接带动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行业。与动辄上万亿的传统基建项目相比,“新基建”规模太小,对拉动上百万亿元的经济体的增速来说杯水车薪。根据工信部,未来8年国内5G投资总额将达1.5万亿,因此2020-2021年运营商5G投资额度总共才有2000亿-3000亿元。政府可以大幅加快这方面的进展,从而以对数字、信息经济相关行业的作用很大,但总规模还是只有1.5万亿的话,对于拉动GDP实在微不足道。二、宏观政策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我国经济强起来的关键步骤。近年来,我国“破、立、降”力度持续加大,“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这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新动能快速成长,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发展新优势。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市场经济运行效果受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其制度驾驭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成功驾驭和发展市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是坚持党的领导。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尤其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掌舵领航作用。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工业是立市治本,强市之基,当前我市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关键路径,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已毫无争议地成为工业大国。然而,尽管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大而不强”却是中国工业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加速“重化工业化”的阶段。由于中国重化工业的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导致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的负面影响迅速放大,加之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刺激政策为部分行业的落后产能提供了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转型的步伐,加大了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难度。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连续两个五年计划实行强制性节能减排,虽然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总体水平仍然偏高。现阶段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国内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难以长期支撑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要突破中国工业由大转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依靠全新的模式和机制,而绿色发展正是对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必将有效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绿色发展既顺应了新工业革命下实体经济领域创新提速的潮流,也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对于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由“高增长高污染高消耗”向“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形成发展新动能,应对全球低碳竞争,保障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三)xxx十三五发展规划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可以概括为“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环境优”四个特点。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可以概括为“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环境优”四个特点。(四)xx高质量发展规划在企业层面,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进行业兼并重组。鼓励传统支柱产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行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整体布局。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整合内部资源,通过优化技术、产品结构等化解过剩产能,支持和培育优强企业发展壮大。突出自主创新,强化转型升级。首先是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工程,强力推进“两化融合”,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实施传统工业信息化改造示范工程,实现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扶持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企业,打造一批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优秀企业。其次是实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工程。鼓励传统产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技术研发、设计、试验、检测、产业化等建设,使其成为传统产业突破和解决关键技术的平台。加大新产品开发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再次是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工程。选择一批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现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针对优势传统产业组织投资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势传统产业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引导全社会传统产业投资导向。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吸纳劳动力和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鼓励社会投资39条”、“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10条”、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决策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8%以上,前7个月达到了8.8%,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2.6%。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球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我国工业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工业经济仍将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工业投资增速有望稳中有进、工业品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工业企业出口增速可能会小幅放缓、企业效益和发展质量将继续稳步提升。工经所所长秦海林表示,未来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改革,继续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信心;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锐意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保障产业安全。第二章 行业发展概况一、新基建市场分析“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消费和出口受挫,投资则成为政府稳定经济局面的重要手段。投资手段中,“新基建”因短期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因此,被政府部门频频提及。2018年12月,“新基建”概念被初次提及;2019年,在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中,“新基建”又被多次提及;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推进“新基建”被政府强调的频次更高了。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64.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基础建设投资增长3.8%。值得注意的是,2015-2017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2018年及以后,基建投资增速提升,也正是在2018年,“新基建”概念政府被提出。初步测算,2020-2025年在我国“新基建”建设涉及的七大产业领域中,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领域的总投资规模最大,投资规模预计达34400万亿元;其次是5G基础建设领域,投资规模预计达24000万亿元。二、新基建政策背景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根据相关报道,“新基建”最可能集中于7大领域:一是5G基站建设(5G板块),二是特高压,三是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和高铁),四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五是大数据中心,六是人工智能,七是工业互联网。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新基建既包含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也包括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201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结合来看,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除上述狭义口径包含的领域之外,还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结合来看,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传统基建的投资效率不高,同时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并加速房价回升,“房住不炒”的主线下“新基建”发力顺理成章。2008年,为应对全球经济放缓,我国开展了“四万亿”的大规模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如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库存过剩,传统基建、地产等行业过于强势,居民、企业债务压力逐渐加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问题,立足当下,若继续大规模采用传统的“铁公机”来刺激经济则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并推升杠杆率水平,在此背景下,“新基建”的推出就顺理成章。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24%左右,子行业中轨道交通是主要发力点,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的比重并不高。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的占比最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末,我国共发行了9498亿元专项债,且资金全部流向基建领域(2019年9月国常会规定2020年的专项债资金全部不能流向土储棚改领域)总体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第一,新基建的占比持续升高,但目前传统基建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从新基建的分项来看,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等致力于传统基建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占绝大多数,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行业的占比不足50%。因此从短期来看,传统基建仍是当前稳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往后看,随着政策的不断引导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政策面来看,以5G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政策的广泛支持。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此后得到政策的陆续加码,不断引导资金流向新基建领域。2020年度各省市投资计划清单相继出台,基建项目成为受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涵盖新老基建两个范畴,下一阶段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重要力量。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3月1日,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较上年提前下达增加4580亿元,增幅达33%。其中专项债务限额累计12900亿元,传统基建所占份额接近5000亿元。财政政策作为重大投资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托底新基建发展行情。政府专项债中片区开发类的主要流向以园区建设、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为主。从PPP投资方向来看,片区开发、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仍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主力,新基建的轨道交通、园区开发以及城镇化建设都涵盖在内。同时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增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支持新基建发展。利率方面,Shibor利率存在下行趋势,MLF利率在2月下降10个基点之后,2月20日贷款基本利率下调,1年期LPR从4.15调至4.05;5年期以上LPR调为4.75,前期为4.8。除此之外,央行松口存款基准利率有望迎来四年中首调,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合理的同时将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月27日,央行表态要对普惠金融服务达标的银行择机定向降准,降准与定向降准政策近期也有可能落地。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成本低,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投资乘数的拉力,有利于资本流向新基建领域。第三章 区域内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地区生产总值3707.93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63亿元,增长11.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98.92亿元,增长10.84%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38亿元,增长6.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14亿元,同比增长9.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19亿元,同比增长9.82%。国税收入325.37亿元,同比增长6.87%;地税收入亿元50.20,同比增长9.0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2%。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01%,衣着上涨1.08%,居住上涨0.7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88%,医疗保健上涨0.7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2%,交通和通信上涨0.80%。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69.9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7.25%。规模以上AA、BB、CC、DD(含5G设备)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253.53亿元,增长8.40%。AA完成增加值474.48亿元,增长10.75%;BB完成工业增加值336.27亿元,增长11.99%;CC完成工业增加值247.96亿元,增长6.90%;DD完成工业增加值131.31亿元,增长11.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53.52亿元,比上年增长7.21%。实现利润总额744.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49.09亿元,比上年增长7.57%。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563.20亿元,增长6.5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85.89亿元,增长9.0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202.45亿元,同比增长11.51%;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077.31亿元,同比增长8.5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69.33亿元,增长8.3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87.04亿元,增长5.86%。民间投资3256.48亿元,增长8.67%。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13.58亿元,增长5.57%。重点项目1292个,完成投资2705.99亿元,增长6.57%。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4%。城镇实现零售额1075.99亿元,增长9.20%;乡村实现零售额540.27亿元,增长6.2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486.35,增长8.34%。实际利用外资62122.45万美元,同比增长58.88%。外贸进出口总值219.66亿元,同比增长55.48%。其中,出口总值142.78亿元,同比增长59.90%;进口总值76.88亿元,同比增长59.91%。二、区域内5G设备行业市场分析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8480亿元,较上年提前下达增加4580亿元,增幅达33%。其中专项债务限额累计12900亿元,传统基建所占份额接近5000亿元。财政政策作为重大投资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托底新基建发展行情。政府专项债中片区开发类的主要流向以园区建设、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为主。从PPP投资方向来看,片区开发、市政工程和交通运输仍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主力,新基建的轨道交通、园区开发以及城镇化建设都涵盖在内。同时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率有望增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支持新基建发展。利率方面,Shibor利率存在下行趋势,MLF利率在2月下降10个基点之后,2月20日贷款基本利率下调,1年期LPR从4.15调至4.05;5年期以上LPR调为4.75,前期为4.8。除此之外,央行松口存款基准利率有望迎来四年中首调,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合理的同时将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月27日,央行表态要对普惠金融服务达标的银行择机定向降准,降准与定向降准政策近期也有可能落地。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成本低,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投资乘数的拉力,有利于资本流向新基建领域。“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涉及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七个板块,分别是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以及工业互联网。2020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将推进“新基建”建设。经测算,2020-2025年间,“新基建”领域中的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设。冠县地处山东西部边陲,位于东经1151611547、北纬36223642之间。东临东昌府区,北界临清市,南接莘县,与河南省范县仅有一县之隔,西隔漳卫河与河北省馆陶县和大名县相望。全境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45公里,面积1152平方公里。冠县历史较为久远,孔子弟子冉子曾长期在此游学,宋辽澶渊古城肖城余存;冠县境内济邯铁路东联京九、西接京广,青兰高速公路和329省道横贯全境,京九公路、106国道纵穿南北;查拳、柳林花鼓、郎庄面塑均起源于冠县。冠县全境处于鲁西北黄泛平原,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开阔平坦,但略有起伏。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降为1/60001/7000。海拔高程一般为42.535米,最高点在西南部斜店乡的樊楼村,高达54.8米;最低点在东部史庄乡的花园村,仅34.6米。由于历史上古黄河不断改道、决口,淤积、沉淀大量泥沙物质,境内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微地貌差异。冠县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春旱多风,雨热同步,盛夏、初秋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冷为四季气候的主要特点。县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3.1,境内多年降水量平均值576.4毫米,境内气压的年变化属大陆基本型,年平均气压为1012百帕。冠县境内主要河流分漳卫运河与马颊河两大水系,均属于海河流域。漳卫运河为冠县西部边界,境内全长39.51公里,流域面积270平方公里。马颊河从县境东南边界通过,与境内京杭运河连接,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882平方公里,是季节性河流。横贯境内连接漳卫运河与马颊河之间的人工干渠有七条:一干渠,全长42.05公里,流经县城区;流域面积264平方公里,老二干渠,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84.6平方公里;新二干渠,全长28.3公里,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青年渠,全长29.9公里,流域面积153平方公里;位山三干渠,沿境内东北角穿过,全长189公里,流域面积90平方公里,是引黄济津的主渠道;长顺渠,全长27.29公里,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冠县本属黄泛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主要岩性由岩土、亚粘土、亚砂及粉砂构成,含水层发育好,累计厚度在10-20米之间,地下水质较好,矿化度大都在每升2克以内,局部区域超过2克,适宜农业灌溉。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为主,局部区域有氯化物类分布。居民饮用地下水为三级水质。地下水资源包括浅层地下水资源和深层地下水资源,深层地下水资源该区域属全淡水类型。冠县土地总面积116122.91公顷。其中,耕地78435.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5%;园地5815.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1%;林地3753.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3%;草地29.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956.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32%;交通运输用地4085.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27.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7%;其他土地1019.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8%。冠县拥有馆陶古潜山油区和凹陷生油区,馆陶古潜山油区在2408米以下有大量油层。因钻孔地点处于馆陶古潜山坡,在钻探过程中遇有断层,因受技术、设备、投资等原因所限,后停钻封闭钻孔。凹陷生油区位于马颊河以西,呈带状分布在冠县大部、临清中部、聊城市北端。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顶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体厚度2000米左右,体积2117立方米。堂邑拥有一座煤炭预测区,该区沿马颊河呈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位于冠、莘、聊交界处,预测含煤7层,厚8.7米,贮煤14亿吨。另外,境内尚有天然气资源。冠县境内植物性中药材主要有83种,分属39科。常用的61种中,根茎类17种,全草类8种,果实类19种,皮类3种,花类3种,叶类4种。主要有:柏子仁、核桃、桑白皮、扁蓄、地夫子、桃仁、怀牛夕、青箱子、鸡冠花、马齿苋、瞿麦、石榴、白芍、丹皮、柴胡、亭苈子、板兰根、大青叶、莱服子、杜仲、山楂、杏仁、白扁豆、苦参、甘草、草决明、补骨脂、槐米、硬疾藜、椿根皮、地锦草、急性子、地丁、蛇床子、小茴香、沙参、白芷、防风、兔丝子、白丑、黑丑、蔓荆子、益母草、丹参、荆芥、芥穗、卜子、紫苏、薄荷、枸杞、生地、元参、黑芝麻、车前子、冬瓜皮、丝瓜皮、瓜蒌、桔梗、青蒿、艾叶、菌陈、小蓟、菊花、红花、苍耳子、麦芽、茅根、香附、韭菜子、桑叶、花粉、败酱草、红茜草、罗布麻、蒲公英等;动物性中药材8种,主要有:土元、蝉蜕、蛇蜕、全蝎、鸡内金、蜂巢、刺猬皮、鸡全皮等。冠县境内兽类有狐狸、狸子、獾、黄鼬、野兔、刺猬、蝙蝠、鼹鼠、家鼠、鼬鼠等;鸟类有鹰、鹞、鸠、鹳、黑白喜鹊、灰喜鹊、乌鸦、麻雀、布谷鸟、啄木鸟、猫头鹰、家燕、豆雁、鹌鹑、山雀、黄莺、黄鹂、雁等。鱼类鲤鱼、鲫鱼、鲶鱼、泥鳅、鱼咸鱼、翅嘴鲅、黄鱼、黄鳝鱼、赤眼鳟、麦穗鱼、鱼餐条、鳑皮、棒花、马口鱼、虾虎鱼、鳜鱼、乌蚌等。另外还有虾、螺类和甲鱼等;昆虫类有蛇、壁虎、蜥蜴、蝎、蜈蚣、青蛙、麻蝗、水豆、水蛇、蟾蜍、螳螂、蜻蜓、黄蜂、蝉、蟪蛄、蟋蟀、蝴蝶、蝈蝈、蚂蚱、瓢虫、金龟子、蜻蛉、食蚜虻、寄生蜂、蜘蛛、蝼蛄、土鼋、蟑螂、天牛、蜞螬、蚯蚓、蜗牛、蚊、蝇等。冠县主要旅游景点有天沐江北水城温泉度假区(国家AAAA级)、中华第一梨园风景区(国家AAA级)、清泉河生态风景区(国家AAA级)、清逸生态园(国家AAA级)、武训纪念馆(国家AA级)、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国家AA级)、犇犇生态园(国家AA级)。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5G设备企业697家,规模以上企业48家,从业人员34850人。截至2018年底,区域内5G设备产值150825.64万元,较2017年132850.91万元增长13.53%。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68015.83万元,较去年57184.99万元同比增长18.94%。区域内5G设备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备注行业产值万元150825.64同期产值万元132850.91同比增长13.53%从业企业数量家697规上企业家48从业人数人3485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68015.83去年同期57184.99万元。1、xxx有限责任公司万元16663.882、xxx实业发展公司万元14963.483、xxx公司万元8842.064、xxx实业发展公司万元7481.745、xxx(集团)有限公司万元4761.116、xxx有限公司万元4421.037、xxx公司万元340.088、xxx实业发展公司万元2788.659、xxx(集团)有限公司万元2652.6210、xxx有限公司万元2040.472018年区域内5G设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4684.21万元,同比2018年47349.74万元增长15.49%;行业净利润12567.18万元,同比2017年11228.72万元增长11.92%;行业纳税总额11294.43万元,同比2017年10121.36万元增长11.59%;5G设备行业完成投资31397.11万元,同比2017年26379.69万元增长19.02%。区域内5G设备行业营业能力分析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54684.211.1同期增加值万元47349.741.2增长率15.49%2行业净利润万元12567.182.12017年净利润万元11228.722.2增长率11.92%3行业纳税总额万元11294.433.12017纳税总额万元10121.363.2增长率11.59%42018完成投资万元31397.114.12017行业投资万元19.02%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6亿元,年均增长7.01%。预计区域内5G设备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226750.19万元,利润总额72467.76万元,净利润23275.72万元,纳税19284.53万元,工业增加值72681.28万元,产业贡献率18.85%。区域内5G设备行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序号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1产值175595.35199540.17226750.192利润总额56119.0363771.6372467.763净利润18024.7120482.6323275.724纳税总额14933.9416970.3919284.535工业增加值56284.3963959.5372681.286产业贡献率13.00%17.00%18.85%7企业数量83610201306序号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1产值175595.35199540.17226750.192利润总额56119.0363771.6372467.763净利润18024.7120482.6323275.724纳税总额14933.9416970.3919284.535工业增加值56284.3963959.5372681.286产业贡献率13.00%17.00%18.85%7企业数量83610201306第四章 重点企业调研分析一、xxx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2018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8.19万元,同比增长23.81%(564.97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5G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775.4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4.46%。2018年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617.02822.69763.93734.552938.192主营业务收入582.85777.14721.63693.872775.492.15G设备(A)192.34256.46238.14228.98915.912.25G设备(B)134.06178.74165.97159.59638.362.35G设备(C)99.08132.11122.68117.96471.832.45G设备(D)69.9493.2686.6083.26333.062.55G设备(E)46.6362.1757.7355.51222.042.65G设备(F)29.1438.8636.0834.69138.772.75G设备(.)11.6615.5414.4313.8855.513其他业务收入34.1745.5642.3040.68162.70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614.3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2.47万元,增长率30.19%;实现净利润460.7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14万元,增长率10.59%。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指标完成营业收入万元2938.1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775.4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4.46%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23.81%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万元564.97利润总额万元614.36利润总额增长率30.19%利润总额增长量万元142.47净利润万元460.77净利润增长率10.59%净利润增长量万元44.14投资利润率27.33%投资回报率20.49%财务内部收益率21.26%企业总资产万元9088.12流动资产总额占比万元26.09%流动资产总额万元2370.64资产负债率40.84%二、xxx公司公司秉承以市场的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同时,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形成“产业+技术+资本”相生互动、良性循环的业务生态效应。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公司一直注重科研投入,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逐步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研发体系,掌握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支撑公司取得了多项专利和著作权。xxx公司2018年产值16663.88万元,较上年度14899.75万元增长11.8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5498.70万元。2018年实现利润总额5254.85万元,同比增长28.57%;实现净利润1503.69万元,同比增长15.98%;纳税总额145.99万元,同比增长10.80%。2018年底,xxx公司资产总额31539.80万元,资产负债率26.15%。第五章 重点投资项目分析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项目建设符合性(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由xxx实业发展公司承办的“冠县新基建项目”主要从事5G设备项目开发投资,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冠县新基建项目选址于xx产业园,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xx产业园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冠县新基建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三、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冠县新基建项目(二)项目选址xx产业园(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1825.91平方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公路标线与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
- 天然气管网运营维护管理方案
- 买房送装修合同范本
- 全民tv赔偿协议书
- 河道整治环境影响评估方案
- 专利代理变更协议书
- 建筑装饰工程装修工程施工监理方案
- 风电场建设安全管理方案
- 企业认购公益协议书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28人笔试带答案
- 诗词进大学校园活动方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室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及答案解析
-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数据变化发展研究-以京东为例
- 2025年上海市保安员考试试题带解析及完整答案
- 电动车购销合同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二十届四中全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华润燃气管理能力测评题库及答案详解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