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下《共工怒触不周山》PPT课件1.ppt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下《共工怒触不周山》PPT课件1.ppt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下《共工怒触不周山》PPT课件1.ppt_第3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下《共工怒触不周山》PPT课件1.ppt_第4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下《共工怒触不周山》PPT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2013修订)初中七下,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识记文学常识及生字词。2、能准确翻译。3、学习远古人民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改造自然的英勇气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作品简介,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刘安简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刘安和众门客著成淮南子,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相关资料:,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不周山”何意?,听读课文,听准字音、节奏,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读准字音:颛顼zhunx天柱折zh水潦lo,注意节奏: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字词疏释:,从前,碰,撞,断,所以,这里,那里,积水,【课文翻译】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河道路上的流水尘埃都在这里汇集。,1.“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问题探究:,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3、如何理解结尾的两句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4、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1、对于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2、请发挥想象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延伸训练:,小结:,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反馈检测:一、解释加线字词1、昔者()2、怒而触不周山()3、地维绝()()4、故日月星辰移焉()()5、地不满东南()6、故水潦尘埃归焉()二、翻译重点语句7、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共工发怒撞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8、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