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主讲人:郭彩华,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第一部分能量,1.能量单位:1kcal=4.184kJ1000kcal=4.184MJ定义: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kJ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2.能量来源(1)产能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占60%以上)供应能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糖原,糖原,肝糖原:维持血糖(葡萄糖)水平稳定,肌糖原:储备能源,2)脂肪人体在短期饥饿情况下,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3)蛋白质供能顺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2)食物的能量卡价(食物的热价)(能量系数)定义: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物理卡价(物理燃烧热):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外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值。(测定仪器:弹式热量计),物理卡价(物理燃烧热)产能营养素在体外氧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碳水化合物:17.15kJ(4.1kcal)/g脂肪:39.54kJ(9.45kcal)/g蛋白质:23.64kJ(5.65kcal)/g,生理卡价(食物的能量卡价)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生理卡价=物理卡价消化吸收率糖类:17.1598%=16.8kJ/g(4.0kcal/g)脂肪:39.5495%=37.6kJ/g(9.0kcal/g)蛋白质生理卡价=(物理卡价-尿中损失)消化吸收率(23.64-5.44)92%=16.7kJ/g(4.0kcal/g),3.能量消耗,(1)基础代谢能:维持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工作及体温。(2)活动代谢能:体力劳动、人体的重量负荷。(3)食物热效应(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4)生长发育及孕妇、乳母对能量的需求,(1)基础代谢,定义: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基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能量代谢。,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的表示单位kJ/(m2h)或kcal/(m2h),1)基础代谢的测定方法气体代谢法根据氧的消耗量推算能量消耗量。用体表面积计算基础代谢=体表面积(m2)BMR24(h),2)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体表面积年龄:婴幼儿阶段是代谢最活跃的阶段性别:女性基础代谢率低于男性激素: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使BMR明显上升。季节与劳动强度寒季BMR高于暑季;劳动强度高,BMR高。,(2)体力活动,(3)食物热效应TEF,定义: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各种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约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碳水化合物,TEF=基础代谢56%脂肪,TEF=基础代谢45%蛋白质,TEF=基础代谢3040%普通混合膳食,TEF=基础代谢10%,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1)能量需要量的确定体力活动水平:PAL能量需要量=BMRPAL,(2)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标准人)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RNI)RNI=10.03MJ/日(2400kcal/日),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2.氨基酸3.蛋白质的分类4.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5.蛋白质的生理功能6.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8.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9.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第二部分蛋白质protein,(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碳、氢、氧、氮及硫碳水化合物:碳、氢、氧脂肪:碳、氢、氧氮:1319%,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各种蛋白质的氮含量皆近于16%。凯氏(Kjeldahl)定氮法:蛋白质%=含N量6.25100%6.25(100/16)称为蛋白质的折算系数或平均系数,蛋白量含氮量10016,(2)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Pro数量质量,但如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Pro其营养价值也有限;蛋白质含量是营养价值的基础。食物的粗蛋白含量大豆30-40%为最高;畜禽鱼蛋类10-20%粮谷类8-10%;鲜奶类1.5-3.8%,含量(content),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以肽键联结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大分子。,氨基酸(aminoacids,AA),H2Naminogroup,COOHcarboxylgroup,C,R,H,2.氨基酸,(1)氨基酸(aminoacid,AA)的分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EAA)非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蛋(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组氨酸His(对婴幼儿是EAA)。MetTrpLysValIleLeuPheThr“假设来借一两本书”,半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由于半胱氨酸必需以蛋氨酸为原料来合成,酪氨酸在体内需由苯丙氨酸为原料来合成,故这两种氨基酸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在计算食物必需氨基酸时,往往将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合并计算。,半胱氨酸和酪氨酸,(2)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氨基酸模式(aminoacidpattern)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计算方法为将该种食物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为1,分别计算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氨基酸模式(mg/g)(WHO/FAO)异亮氨酸40苏氨酸40亮氨酸70色氨酸10赖氨酸55缬氨酸50含硫+半胱氨酸35苯丙+酪氨酸60,参考蛋白质(referenceprotein)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在实验中常以它作为参考蛋白。,限制氨基酸(limitingaminoacid)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为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3.蛋白质的分类,a.根据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1)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需要。(2)不完全蛋白质:缺少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单独食用,不能促进生长,且不能维持生命)(3)半完全蛋白质:介于上述两种蛋白质之间。,优质蛋白质(HighQualityProtein)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相近时,必需氨基酸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也越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这种蛋白质被称为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蛋白质),b.根据蛋白质来源分:1.动物性蛋白质(大部分为优质蛋白质)例外:动物的蹄筋胶质、动物皮:不完全蛋白质2.植物性蛋白质(大部分为半完全蛋白质):例外:玉米胶蛋白:不完全蛋白质,4.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食物蛋白质,胨、多肽,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肽酶等,氨基酸,蛋白质的消化示意图,(1)蛋白质的消化,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需由特殊载体携带,同时消耗能量。转运氨基酸进入细胞时,同时转运入Na+。,氨基酸、寡肽,小肠黏膜细胞,肝门静脉,肝脏,(2)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在体内的动态变化,氨基酸池(肝),膳食蛋白质,组织蛋白质,血浆蛋白质,组织蛋白质合成,氨尿素,-酮酸,(3)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消化道,摄入蛋白质90g(14.4gN),粪便10g(1.6gN),尿75g(12gN),其它5g(0.8gN),机体蛋白质,氨基酸池,消化、吸收蛋白质150g,肠道内源性蛋白质70g,肌肉(30%),器官体液(50%),其它(20%),一个体重70kg的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4)氮平衡(nitrogenbalance),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关系。I=U+F+S或B=I-(U+F+S)B:氮平衡I:摄入氮;U:尿氮;F:粪氮S:皮肤及其他途径排出的氮。,零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衡,并富余5%。正氮平衡:摄入氮量排出氮量(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此种情况见于儿童、孕妇、病后恢复期。,负氮平衡:摄入氮量排出氮量(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小于分解量)。此种情况见于消耗性疾病患者(结核、肿瘤),饥饿者,老人。,影响蛋白质在体内利用效果的因素,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摄入能量不足。体力活动少。伤害及情绪波动。,5.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身体组织。in(2)调节生理功能。调节体液(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合成生理活性物质(如激素和酶)。增强免疫力(如白细胞、抗体等)。(3)氧化供能。通常人体总能量的1015%由蛋白质提供。16.7kJ/g(4.0kcal/g),*瘦体组织:leantissue,1组织构成成分,瘦体组织*,2构成各种重要生理物质,酶抗体激素等,3供能,约16.7kJ(4.0kcal)/g,体内蛋白质功能,run,正常人体内约1619%是蛋白质,每天人体约有3%的蛋白质进行更新。人体蛋白质的形式:肌肉、心、肝、肾(瘦组织)中的蛋白质骨骼、牙齿中的胶原蛋白质指趾甲中的角蛋白,返回,6.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从以下四方面来评价(1)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法)(2)蛋白质的消化率(3)蛋白质利用率:被人体利用程度。衡量蛋白质利用率的指标很多。(4)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模式,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2)蛋白质消化率,表观消化(吸收)率,=,摄入氮粪氮,摄入氮,100%,吸收氮,真消化(吸收)率,=,摄入氮,100%,食物氮,摄入氮,=,备注:,真消化吸收率(true/netdigestibility)和表观消化吸收率(apparentdigestibility)真消化吸收率表观消化吸收率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用表观消化吸收率,以简化实验,并使所得消化吸收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消化吸收率(digestibility),PER=,实验期内动物体重增加量(g),实验期内蛋白质摄入量(g),1)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efficiencyratio,PER)实验动物平均每摄入1g蛋白质,体重增加的克数。,(3)蛋白质利用率,被测蛋白质PER=,对照组蛋白质功效比值,具有可比性的PER(消除不同实验条件的影响),实验组蛋白质功效比值,2.5,对照组:用标化酪蛋白为参考蛋白,2)生物价(biologicalvalue,BV)是蛋白质吸收后在人体内储留的程度.,吸收氮,储留氮,生物价=,100%,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代谢氮),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4)氨基酸评分(aminoacidscore,AAS),AAS=,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AA含量(mg),100,AAS=,每克待评蛋白质中某种EAA含量(mg),每克参考蛋白质中该种EAA含量(mg),100,参考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AA含量(mg),确定某一食物中蛋白质AAS分两步计算被测蛋白质每种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值在上述计算结果中,找出最低的EAA(即第一限制氨基酸)评分值,即为该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举例P.75,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roteindigestibilitycorrectedaminoacidscore,PDCAAS)PDCAAS=氨基酸评分真消化吸收率这种方法可替代PER对除孕妇和1岁以下婴儿以外的所有人群进行食物蛋白质评价.,7.蛋白质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action)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的不足,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如粮豆互补(粮食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大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相互之间的比值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及相互比例与人体的蛋白质越相近,其营养价值越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互补作用,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因素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即具有与人体需求相符的氨基酸组成。,必须是同时吃进或在5小时以内分别吃进的食物才能有效;否则互补作用很低,或不能起到互补作用。,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比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要好。第二,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第三,食用时间越近越好,同时食用最好。,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8.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1)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015%其中:成人10-12%;儿童青少年12-14%;老年人15%。标准人:75g/日,(2)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良好来源,主要来源,粮谷类食品(米、面),动物性蛋白质、大豆、牛奶,优质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牛奶。配餐时:3050%,蛋类:11%-14%肉类、鱼类:10%-30%乳类:1.5%-3.8%坚果类:15%-26%谷类:6%-10%薯类:2%-3%,传统部分食物蛋白质含量:,9.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1)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膳食蛋白质摄入量是评价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背景材料或参考材料。(2)身体测量身体测量是鉴定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重要依据。身体测量指标:体重、身高、上臂围、上臂肌围、上臂肌面积、胸围以及生长发育指数。,(3)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指常用血液蛋白质和尿液相关指标。(血红蛋白血球内)常用的指标有:血清白蛋白:正常值3550g/L;血清运铁蛋白:正常值2.04.0g/L。,(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PEM)蛋白质营养不良常常与人体热能营养不良并存,称此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足.,好发人群,继发性,消耗排泄,病因,原发性,摄入不足,Pro,E不足,10.蛋白质营养不良与过剩,临床表现,混合型,消瘦型(Marasmus),E-Pro均不足,E基本满足Pro严重不足,浮肿型(Kwashiorkor),又称为恶性营养不良,营养消瘦型(nutritionalmarasmus),也称消瘦型PEM,多见于婴幼儿的极度消瘦症原因长期摄食过少引起。如:母乳不足、喂养不当、饥饿、疾病、先天营养不良临床表现:生长发育缓慢,明显消瘦,体重减轻,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无浮肿。,恶性营养不良(kwashiorkor),也称水肿性PEM,多见于儿童的极度营养不良。原因:蛋白质严重缺乏,而热能供应尚可以维持最低需要水平。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反应冷淡,体重不轻或减轻,下肢凹陷性浮肿,肝脾肿大。临床上常见两型混合发生,治疗综合治疗,药物及其它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发症,加强护理,全面补充营养素,增加营养,1,2,3,4,预防,1,2,3,4,5,注意住院病人的营养和膳食,预防疾病,合理生活制度+加强锻炼,母乳喂养+正确喂养方式,各种人群尤其是婴幼儿的合理营养,肝、肾负担加重含硫氨基酸过多,加速骨骼中钙损失,骨质疏松,(二)蛋白质营养过剩over-nutrition,肝脏,复习参考题,1.营养学上,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A)被消化吸收程度(B)蛋白质种类(C)氨基酸分类(D)蛋白质的生物价,2.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A)称量法(B)微量凯氏定氮法(C)灰化法(D)系数计算法3.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A)10%(B)14%(C)12%(D)16%,4.蛋白质的消化率测定的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粪代谢氮,不仅实验方法简便,且对人是有一定安全性,这种消化率称为()。(A)消化率(B)实际消化率(C)表观消化率(D)真消化率5.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A)消化率生物价(B)功效比值生物价(C)消化率功效比值(D)利用率生物价,6.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表达为()。(A)(食物氮粪氮)/食物氮100(B)吸收氮/食物氮100(C)储留氮/吸收氮100(D)食物氮/吸收氮1007.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常用的参考蛋白质是()。(A)牛肉蛋白质(B)大米蛋白质(C)大豆蛋白质(D)鸡蛋蛋白质,8.完全素食且不吃豆类者,最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A)亮氨酸(B)异亮氨酸(C)赖氨酸(D)色氨酸9.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克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是()(A)蛋白质功效比值(B)生物价(C)利用率(D)消化率,10.限制氨基酸是指()A.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B.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C.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D.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11.一般食物的含氮量转换为蛋白质含量的系数为:()A.5.85B.6.05C.6.25D.6.45,1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A苯丙氨酸B蛋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13.消瘦型蛋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气象观测员初级技能面试题解
- 2025年安全员高级安全技术题集答案
- 2025年建筑监理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管理案例分析解析答案
- 2025年文化和旅游厅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题思路梳理
- 2025年无人机植保高级认证笔试题库
- 2025年机关事务局IT笔试模拟题集锦
- 2025年ESG咨询师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
- 2025年大学生安全教育核心练习及答案
- 航空行业飞行安全手册
- 维修电子设备合同协议
- 微信电子欠条协议书模板
- 微信视频号账号协议合同
- 运输公司值班管理制度
- 编译原理教案
- 2024年7月廉洁警示教育
- 中国诗词文化概论课件
-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美容技术文件
- 北京利达主机JB-QB-LD128E(Q)
- 股份制公司章程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