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_第1页
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_第2页
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_第3页
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_第4页
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和拔针方法的研究,目录,一、介绍静脉输液器的特点二、静脉输液的三种不同排气方法三、不同排气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四、静脉输液拔针方法,静脉输液器材料、结构,传统输液器以PVC、高性能聚烯烃热塑弹性体(TPE)为原料制作,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一次性输液器示意图,静脉输液的三种不同排气方法,一、检查输液器后取出,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关闭调节器,输液瓶挂架上,抬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挤压滴管使溶液流至滴管1/3-1/2时,稍微松调节器,使液体顺输液管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参考文献:何健玲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同排气方法的比较分析医药前沿(A) 2013-10-0144-02,二、同前法将输液瓶挂输液架上,右手持滴管使其倒置并挤压滴管使溶液流至滴管1/3-1/2时,左手打开调节器,同时右手迅速将滴管直立,使液体顺输液管流下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参考文献:刘平冷双玲方军藤敬华王娜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1期,三、同二法但不挤压滴管,打开调节器待液体自行流入滴管1/3-1/2时,将滴管缓慢倒转135左右,即倾斜45左右,使滴管内液注沿滴管管壁缓慢连续顺畅流下,液体先充满倾斜侧滴管,然后充满滴管和连接管接口处,直至全部充满滴管。右手持调节器,左手持针柄,将滴管末端的输液器,主要是终端过滤器、头皮针垂直向上,让液体缓慢通过过滤器和头皮针接头处,再放平末端输液器,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随即关闭输液器。李燕,郑周鹏,杨颖;介绍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J;护理学杂志;2002年12期,这是一家医院以300例患者分3组实验以后的效果比较,结果分析,第一种产生较多气泡的主要原因是滴管呈直立状,其液体水柱呈直线迅速流入下方液面,产生较大冲击力,形成气旋及飞溅的液体而产生较多气泡,气泡随着气旋被液体带入输液管道中,致管道内残留空气,难以一次性排气成功。参考文献:王巍;静脉输液排气时避免产生气泡的方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年04期,结果分析,第二种挤压塑料滴管再垂直放下,易使液体成线状流下,液体压力大,可将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而形成较多气泡,护士需再次将输液管内气泡弹至莫菲氏滴管,浪费时间,若弹不尽则易造成潜在的空气栓塞危险。参考文献:谭腾波;安碧;莫凤;杨春婷;卒中病房两种输液排气方法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1期,结果分析,第三种待滴管内液体自行流入1/3-1/2时再倾斜,因滴管倾斜45左右,上方液体水柱沿着滴管管壁流入下方液面,缓冲了水流的冲击,不易产生气旋,所以不易产生气泡,另外前两组操作时,当液面通过莫菲氏滴管后,一手持针柄,一手抬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让液体推动空气排出至输液管末端时,此时末端的输液器处于水平位,,结果分析,由于终端过滤器的截面大于输液器的截面,根据力学原理,液体流进此处的流速减慢,推动空气排出的力减少,易造成空气残留,并且空气密度小于液体,容易浮到终端过滤器截面上部,上部空气由于失去液体的驱动,极易残留下来,在输液过程中随着输液管位置的变动,会使部分残留空气进入血管。参考文献:陈永华;王晓华;张莉;开放式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0期,结果分析,虽然微量空气不会引起生理紊乱,但如连续进入空气易至静脉空气栓塞,致死量2.00ml/(kg.min)。改进后的排气方法,考虑到输液管末端的特殊结构,当液体将要流到终端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和头皮针垂直向上,充分利用空气密度下的原理,让液体缓慢均匀推动空气排出。同时终端过滤器垂直向上时,其上半部与头皮针衔接面的一面形成四周低中心高的模式,容易收集空气,也为空气顺利排出提供了结构上的保障。参考文献:程素霞 丁晓敏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10期,结果分析,经过上述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种方法节省了治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药液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患者对护士技术操作的信任度,避免的医疗纠纷,同时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参考文献:翁桂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 第36期,输液管内有空气后的处理,临床上通常采用排除输液管内空气的方法有:()指弹法:液面距离莫菲氏管不多,此时采用边弹边挤的方法;()分离排气法:液面下降到莫菲氏管以下较多时,采用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头将空气排走的方法;()手指缠绕法:将输液管缠绕在手指上把药液挤至莫菲氏滴管内的方法。参考文献:刘启英 姚仁芬依次折叠静脉输液管巧排管内空气在临床工作中的体会 中外医疗(A)2010-02,四、静脉输液拔针方法,静脉输液拔针是我们护理工作中每天必做的事情,常规的拔针方法易出现滴液、滴血等现象,这不仅影响病人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也给护士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抬高肢体、关闭输液器后拔针的方法可减少皮下淤血,针头滴血污染病人皮肤衣被等现象的发生。,拔针时间,最佳拔针时间:应在输液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静脉输液即将滴注完毕时,嘱病人抬高输液侧前臂约45-60,1min后,待输液管内液面下降停止时,关闭输液器,右手快速拔出针头的同时,左手应立即按压覆盖针眼的输液贴,然后嘱病人屈肘抬高手臂继续按压3-4min。,拔针原理,由于静脉受重力影响,加之静脉是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抬高的肢体可减少肢体远端浅静脉压力,从而减少静脉充盈程度,这时关闭调节器,不易回血,拔针后也不会滴血,从而避免药物浪费、污染皮肤衣被等,更重要的是不易形成皮下淤血或出血,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传统拔针方法,传统拔针法: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这种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2)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无痛拔针法,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21.5 cm,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 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 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 min以上。 参考文献:张海晶 泰山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