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导论》PPT课件_第1页
《财政学》导论》PPT课件_第2页
《财政学》导论》PPT课件_第3页
《财政学》导论》PPT课件_第4页
《财政学》导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你不会站到领取救济的队伍中去,但它能使你明白你为什么站在这个队伍中。摘自布坎南传记,财政学,开场白教与学导论,王健康wangjk126,开场白,开场白,导论,公元前1030年,犹太部落长期以来一直在没有中央政府的状态下生活。人们要求先知塞缪尔“像所有的国家一样,给我们一个能统治我们的君主吧”。塞缪尔描述了在君主统治下的生活情况,试图以此打消犹太人的念头:,在国王统治你们的时候,事态就会这样:他会夺走你们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车夫,跑在战车的前面。他会夺走你们的女儿,替他喷香水、做厨娘、烤面包。他会夺走你们的土地、甚至你们的最好的园地,去赏赐给他的仆人他会强征你们十分之一的羊群;你们将沦为他的奴仆。那时,你们将为自己有了国王而痛哭不已。,然而,犹太人没有被这令人沮丧的言语所震慑,“人们拒绝倾听塞缪尔的劝告,他们说:不,我们应该有一个国王,那样我们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国王会统治我们,走在我们前面,带我们去战斗。”,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由于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引例:请关注以下与财政有关的现象,(1)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如2008年的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2)中国政府近五年来加快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了“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财政支农政策措施,以期减轻农民负担。(3)中国调整和完善了出口退税政策,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合理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4)未来五年,中国财税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5)中国政府拟将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适时开征燃油税;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以数据形式反映的公共财政建设状况,2006年预算内财政收入39300亿元,增收7700亿元,增速24.3%,超收3920亿元;GDP达到213000亿元,财政收入集中率恢复到18.5。2006年中央财政收入21232.31亿元,占总收入54;中央财政总支出23482.26亿元,占总支出58。中央财政赤字2749.95亿元,财政赤字率1.3。总赤字率0.4。2005年中央发行国债6922.87亿元,中央全口径国债依存度34.2%。2006年发行国债8883.3亿元,年底中央国债累计余额35381.68亿元,国债负担率16.7。2006年教育支出4752.7亿元,增长19.6%;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4337.65亿元,增长17.3%;医疗卫生支出1311.58亿元,增长26.5%;科技支出1260.38亿元,增长26.2%;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834.53亿元,增长18.6%。全国财政支出增速18.5%。2005年行政支出6512.34亿,占全部支出19.2。2005年国防支出2474.96亿元,占支出总额7.3%。,几个典型的财政现象,税收,收入地位、税种众多、功能强大,国家预算,收入、支出及其三种对比关系,国家债务,规模、种类、观念、功能等,财政透支,与货币发行的关系;通胀税等,财政补贴,亏损补贴、价格补贴、财政贴息,几个典型的财政现象,财政学论文中的一些顺口溜,什么是财政学?,什么是经济学?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部门经济学与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与财政学,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学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人类的欲望可分为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公共欲望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望。公共欲望一般经由政府机制达成,私人部门经济学与公共部门经济学,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sectoreconomics)着重研究私人欲望如何借助市场途径达成;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着重研究公共欲望如何借助预算和投票过程达成。,公共欲望投票过程预算公共部门经济人类欲望社会资源(无穷)私人欲望价格过程市场私人部门经济(有限),私人部门经济与公共部门经济的异同,财政与财政学,政府是满足公共欲望的当然“人选”,因此,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政府从事经济活动,衍生出收入和支出问题;财政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财政学(publicfinance)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也称为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mics)或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财政学,财政学的研究对象,1.财政学要透过财政现象,探索本质,揭示支配这些财政现象的规律。财政现象财政活动(财政运行)财政制度(财政运行的规范)财政政策(财政运行的指导原则)财政规律(财政运行的本质),2.财政属于经济范畴、分配范畴、历史范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价格分配企业财务分配个人收入分配银行信贷分配财政分配,经济范畴,分配范畴,历史范畴,财政的起源财政产生的条件,经济条件私有制的产生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财政的发展,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与凭借财产权力取得的收入;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皇帝、总统的私人收支;实物形式的财政收入与货币形式的财政收入,社会产品的分配,财产权力国有资源收入政治权力税收,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生产力,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财政产生的直接(政治)条件是国家的产生,国家,财政产生的根本(经济)条件是生产力发展,3.财政分配活动的三要素,(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2)财政分配的客体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主导地位;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1、方法论唯物辩证法2、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3、借鉴西方财政学4、继承和发展,2、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1)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财政分配价值,发展经济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2)再生产理论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支出中消费性支出与积累性支出的比例、财政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都要依据再生产理论妥善安排;,财政学,(3)社会产品分配理论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消费资料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作六项扣除。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仍有指导意义。,3、借鉴西方财政学(1)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亚当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经济运行,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因此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夜警国家”“廉价政府”。,财政学,(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弊端在于需求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财政支出可以形成社会需求,弥补私人部门的需求不足,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首次论证了财政赤字的合理性,主张政府干预经济。,(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货币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窒息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造成70年代的“滞涨”局面,主张“货币最重要”。供给学派主张减税政策以增加供给。公共选择学派将财政作为一个公共部门经济集中研究社会公共需要,及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分析了决定公共物品生产和分配的过程及国家的组织和机构。,财政学,4、以史为鉴,了解中国财政思想的发展(1)财政同经济的关系:周代的周公提出“勤政裕民”;春秋的管仲提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唐代的刘宴提出“理财常以养民为先”。即涵养税源、放水养鱼。(2)财政收支关系:周代的周公提出“量入为出”;唐代的杨炎提出“量出为入”的主张。,管仲,(3)财政调节:西汉的桑弘羊提出“均输、平准”以平抑经济波动。(4)建国以来,关于财政概念的讨论,形成了“国家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剩余产品论”、“公共需要论”“价值分配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界说。,财政学,财政学,5、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2)改革开放的过渡性:两个转变。,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继承和发展,财政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是要判定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及其性质。定量分析是要判定研究对象的各种因素和性质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什么是实证分析?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比如,2003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什么影响?等等。,实证分析可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理论分析(theoreticalanalysis)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如考察劳动所得课税对工人劳动行为的影响产生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课税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实际影响,要看两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分析本身往往无法提供确定的结果,经验分析(empiricalanalysis)指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主要有三种方式:访谈、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计量经济分析(econometricanalysis)是当前在经济学中最为流行的经验分析方法。,规范分析,什么是规范分析?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如:电信资费是否偏高?对汽油消费是实行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行是利还是弊?,4.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财政学的两大任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解释政策的经济影响有赖于实证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有赖于规范分析像“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的问题其分析和判断属于规范分析的范畴但问题的良好解决必须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例子:住房租金控制立法,案例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简要分析: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而研究范围要比对象范围宽泛的多,除研究对象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中体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案例2: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1986年,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约翰.贝勒博士说,美国正在抗癌的战斗中遭受失败,“对癌症的治疗工作没多大起色”。但是,美国抗癌学会的L.加菲考博士回答道:“毫无疑问,总体死亡率上升的原因是肺癌导致。如果不考虑肺癌,死亡率就不是上升了8%,而是下降了13%。”参考资料:美国抗癌失败录,载纽约时报,1986年5月8日。,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简要分析:这一简单的事例反映了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可能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显然,前者是立足于规范性概括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后者则立足于实证性研究而更准确地说明了问题的真实结果。这一事例如果借鉴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概括经济学的双重任务:一是解释经济如何运行实证经济学;二是判断经济运行是否产生良好效果规范经济学。原则是,一方面,实证分析不要求进行价值判断,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描述;另一方面,规范经济学则需要制定伦理标准,因为如果没有伦理标准,就无法判断何者为“好”。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有助于说明那些可能影响某种特定经济行为的因素。然而,只有理论往往无法说明任何具体因素的重要程度,这就需要通过经济研究(实证研究)来判断政府政策的变动对行为的影响。,案例3:从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看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有关专家认为,在经历了连续五年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之后,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表现之一,就是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求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将继续存在,但其影响力开始减弱。不过,即便如此,目前仍将需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一方面,实施这一政策的三个条件还没有完全改善:第一,国际局势不稳定这一条件还没有完全改善;第二,整个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包括西部开发这种区域性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等,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第三,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空间仍然存在。因为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安全程度的两个指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和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还远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水平。,从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看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在积极财政政策下,2003年以后,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新动向:电力紧张、煤价上涨、投资飙升、消费趋旺、出口猛增。特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动力充足,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的同时,来自经济自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