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黄土高原(第一课时)_第1页
63黄土高原(第一课时)_第2页
63黄土高原(第一课时)_第3页
63黄土高原(第一课时)_第4页
63黄土高原(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黄土高原第一课时,古塬新绿,安塞腰鼓,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办法,黄土高原窑洞,图6-3-1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P19读图6-3-1,1.找出太行山脉、秦岭、乌鞘岭、长城,说说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或秦)、宁夏回族自治区(宁)、甘肃省(甘或陇),还有青海、内蒙古、河南。,乌鞘岭,长城,秦岭,太行山,全球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世界最大黄土区。,(千姿百态总是它),A,B,C,风吹来的高原,P19阅读,中亚、蒙古、西北内陆,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农业牧业,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质地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自然灾害频发。,人为因素,陡坡毁林开垦,修路,采矿,P20活动水土流失小实验,对比试验一植被疏密,对比实验二降水强度,对比试验三坡度大小,水土流失的强度与植被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有关。实验结论:植被覆盖率越高、降水强度越小、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小,反之,水土流失越严重。,黄土高原景观,图6-3-2延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干燥的黄土遇水后变为泥浆,泥沙翻滚的黄河,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水土流失后果,带走大量肥沃的地表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份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大量泥沙汇入,使得黄河泥沙含沙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材料一:黄河,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如果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方略能有序实施,一个山川秀美、举世无双的黄土高原可望重现于中国大陆材料三:黄河水系图(图1)、“地上河”示意图(图2),(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图1中,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B是(2)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A黄土高原,其地表特征是()A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