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安全用药简述_第1页
日常安全用药简述_第2页
日常安全用药简述_第3页
日常安全用药简述_第4页
日常安全用药简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常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是药三分毒,1994年美国药害概况:占总住院病因的8%10%;占65岁以上病人住院病因的25%;占住院死亡人数的0.2%;19661996年美国药害概况: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占住院人数的6.9%;药物引起死亡占住院人数的0.32%;药害为第4大死亡原因。,药害统计,我国药害报告:1994年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19.2 万人死亡,是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至1990年,因药物造成永久性耳聋占所有儿童耳聋的60%以上,达100多万人,并以24万人/年递增;中药药害增加;,药害统计,专业用药,日常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凭经验和别人推荐使用,医生指导或病人要求,安全用药,安全用药,抗菌药,抗高血压药,抗冠心病药,消化系统用药,降血糖药,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呼吸系统用药,镇静催眠药,外用消炎消毒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能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执业药师或执业助理药师的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 甲类(红色标示):在药店出售乙类(绿色标示):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甲类OTC,乙类OTC,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日常轻微小症状看病行为,病人推荐滥用抗菌药用法不当价格决定中药无毒盲目保健,病人推荐,经验用药以病试药,久病成良医?,病人经验和专业人员的经验区别,基础和临床的知识背景不足片面效果的评价标准不客观治疗过程不规范,重复性差,迷信,单方、验方、秘方?,病急乱投医,以病试药,滥用抗菌药危害,%,年代,抗生素过度使用让抗药性细菌急速增加 肺炎双球菌对盘尼西林的抗药性比率,某支扩病人,静脉用左氧氟沙星加头孢哌酮15天,改口服1个月,出现菌群失调。,滥用抗菌药例1,某男性患儿4岁,着凉后出现流涕、咳嗽、体温38.8,家长给服阿莫西林干糖浆、盐酸吗林胍(病毒灵)片及小儿速效感冒冲剂两天,未见好转,去医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ml, im0.9%NaCl注射液100ml+头孢拉定粉针剂3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鱼腥草注射液20mliv gtt,qd120.9%NaCl注射液100ml+氨苄西林钠粉剂2g 病情未见好转,且出现腹泻症状,水样便中可见膜状物。转院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合并伪膜性肠炎。,滥用抗菌药例2,用药时间不当 t.i.d三餐给药用药剂量不当 不规则用药疗程不足或过长突然停药随意换药套用,用法不当,喹诺酮类引起儿童关节病变和软骨生长育, 18岁慎用。,四环素类影响小儿骨骼生长,易沉积在牙组织, 1 岁禁用,老年人药物排泄慢,宜选用毒性小的抗生素,剂量为成人的3/4,一般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类。,套用,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的毒副作用,19902001年间我国共发生中药不良反应者4769例,其中死亡235例,占4.93%。SFDA从2008年开始对中药注射剂进行安全性再评价,同时进行风险效益评价 。,含有化学药品成分的治疗感冒的部分中成药,含有化学药品成分的部分中成药,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清开灵注射液与丁胺卡那霉素及维生素配伍产生沉淀,用后局部组织发炎引起过敏,严重时对患者心、肝、肾造成损害。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可出现多起不良反应。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生理盐水合用使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柴胡注射液与安痛定、庆大霉素等合用,会大大增加过敏性休克的反应。大蒜素与华法林配伍可使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升高。银杏制剂与华法林或阿司匹林配伍会导致严重的自发性出血。维C银翘片和康泰克配伍不良反应会增多。,常用解热镇痛药复方制剂,意识上重视服药前认真阅读说明书请教药师或医师谨慎抗菌药联用,贵药好药正确服药方法药物保健适度家备药箱,看清“药品名称”:商品名和通用名,防一字之差认准“批准文号” 和“有效期”正确解读“功能与主治”正确认识“不良反应” ,包括慎用、忌用、禁用 情况 严格遵循“用法用量” 按“贮藏方法”存放药品,读药品说明书内容,药品的价格高低受诸多因素制约,如原料的来源和价格、生产的设备和条件、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劳务人员的工资和赢利尺度乃至研究开发该产品的花费和药品的流通环节等。广告宣传费的支出和药品的虚高定价也使药品格背离价值。故而,价格与药效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贵药好药,服药方法:,温白开水送服 烟酒对药物有影响 防止干吞药,饮水适度有些剂型不宜将药物掰碎或用水溶化,缓释剂型:不能咬碎及磨粉肠溶剂型:不能咬碎、不能与制酸剂同时服用制酸片:咬碎作用好,服药方法:,温白开水送服 烟酒对药物有影响 防止干吞药,饮水适度有些剂型不宜将药物掰碎或用水溶化,缓释剂型:不能咬碎及磨粉肠溶剂型:不能咬碎、不能与制酸剂同时服用制酸片:咬碎作用好,原则: 严格遵照医嘱 不随意加减剂量及服药次数,冲剂加开水溶解后冲服。胶囊有软、硬及肠衣胶囊,均应整粒服用。片剂薄膜片、普通片可嚼碎或溶化后服。肠衣片不可嚼碎或溶化后服。控释片、缓释片、多层片-必须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研碎、溶化后服用,否则破坏结构,影响疗效。泡腾片、咀嚼片用水溶解或嚼碎后服,以增加吸收面积,见效快。,不同剂型口服药物正确服用,1、每日一次(拉丁文缩写qd):每日清晨或晚上,并保持每天在同一时间,但某些药物要在特定的时间内服用,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强的松),应在早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吡啶类的降压药如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也应该在早晨服用,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在早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2、每日两次(拉丁文缩写bid):每日的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12小时。但也有特例,如抗抑郁药黛力新的服用时间应该是早上和中午,因为该药下午4点以后服用会影响睡眠。,如何把握好服药的时间间隔,如何把握好服药的时间间隔,3、每日三次(拉丁文缩写tid):大家普遍认为每日三次是我们吃饭的三餐前后,这是不正确的,其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成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4、一天四次(qid):即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成4段,每六小时服药一次。,5、有些药不能和其他药同时服用: 活菌制剂不能和抗生素同服,因为抗生素会破坏活菌,降低其活性,所以要隔2-4个小时以上吃。 中西药联用中,在用药时间上,中西药虽能联用,但一般不宜同时使用(口服中西药最好间隔时间一小时) ,以免产生配伍禁忌。,如:如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侧柏、地榆等,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等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复方,不宜与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等抗菌药联用,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可使这些抗菌药透膜吸收量降低;不宜与地高辛等强心药同用,若同用易生成鞣酸盐沉淀,难于吸收,药效降低;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6同服,否则可与维生素B1、维生素B6形成络合物,使后两者均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1、饭前服药(进餐前30-60分钟,拉丁文缩写ac):需要空腹服用以利吸收,如果饭前吃很多零食就不是空腹。需要在空腹时服用的药有:利福平(清晨空服)、阿莫西林、红霉素、四环素、息斯敏、胃舒平、吗丁啉、莫沙必利、碳酸氢钠、异烟肼、格列比嗪、大部分滋补性中药或中成药等。2、饭后服药(进餐后15-30分钟,拉丁文缩写pc):利用食物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需要饭后服用的药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复方新若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黄连素、心得安、维生素B2、鱼肝油、西比灵、血脂康、螺内酯等。,常用药物的服药时间点,3、饭时服药:能及时发挥药力、加上油类食物有助于药物的吸收。适宜饭时服用的药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万爽力、洛丁新等4、睡前(睡前30分钟,拉丁文缩写hs):如镇静催眠药。他丁类降脂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缓泻药、驱虫药等。5、必要时服药(拉丁文缩写sos):多指发热、疼痛时。服用一些对症治疗的退热药和止痛药。6、顿服:指病情需要一次性服药。如肾病综合症。需要顿服的药有激素类如地塞米松、强的松、保太松等,又有吡啶类降压药如络活喜、厄贝沙坦等,又有糖尿病类药如达美康、瑞易宁等。,正确的服药体位: 一般而言, 服用大多数药物时, 最好采用直立体位或端坐体位, 尤其是大药片和胶囊制剂, 这样的体位可使药物顺利经过食道进入胃。 卧病在床的患者, 如果仰卧吞服片剂、胶囊剂, 则易使药物粘在食道上, 药物直接刺激食道黏膜会引发炎症和溃疡, 药物不能进入胃肠道也会影响疗效。因此, 如果病情允许, 患者最好在服药后稍做轻微活动, 这样可以避免药物滞留于食道。,服药体位也很重要, 有些药物则比较特殊, 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服用。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如采取站立体位则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 因此, 含服硝酸甘油应采取半卧位; 如服用睡眠诱导期短的安眠药,患者应在服用后立即躺卧,以免发生意外; 如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胃体后侧壁溃疡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 根据溃疡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卧位,从而使药物与胃黏液中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检查后需要则补不能代替治疗药物过量补药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尽量从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物质,保健品的使用原则,如维生素C每日仅需5075mg,维生素B6仅需12mg,一般由每日的饮食中可满足需求,若超量应用维生素C可产生大量草酸盐结晶,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如维生素E每日300mg 连用6个月以上,易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甚至肺栓塞,还可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及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家备药箱,药品保存四大要素:避光、干燥、阴凉、密封药瓶上要保持醒目的标签不要用空药瓶装其它的药 检查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 药品要作专门的保存 防止小孩误服 内服药、外用药严格分开 与消毒药、灭虫药、灭鼠药严格分开,识别效期药品标示的批号及效期也是效期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药品批号一般均采用6位数字表示。,表示:药品生产日期的一种编号,表示:这批药品是同一次投料、同一生产工艺所生产的产品,药品批号的涵义:,药品批号的识别,有效期的识别,1、有效期若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前一天; 例如:药品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20日,有效期两年,则有效 期标注为“有效期至:2006年10月19日”;2、失效期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当天; 例如:药品失效期为2004年10月20日,有效期两年,则有效期标注为“失效期至:2006年10月20日”;3、若标注到月,应当为起算月份对应年月的前一月。 例药品生产日期为040501,有效期为一年,其有效期应标为:“有效 期至:2005年4月,药品至2005年4月30日24时以前有效 。,用药观念存在的误区,1、认为价格贵的药就是好药2、认为药物用量越大作用越强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效能。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达到最大效能后,即使再增加剂量,药物效应也不会增加,增加的只是不良反应。3、迷信“打点滴”静滴具有起效快、血药浓度易控制的优点,多用于危重患者和不适宜其他途经治疗的患者。静滴的缺点:是易破坏血管的完整性,造成静脉炎、血栓形成及败血症等,并可出现药物热原反应。临床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4、看广告用药,追求新药有些广告为了迎合患者的心理常扩大药物疗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提得较少。由于广告效应的影响,患者迫切渴望应用新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应一味盲目追求新特药。新药的性能和疗效,尤其是不良反应,需在临床广泛实践中不断考察,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潜在的危害性。其次,目前绝大部分新药是老药的复方制剂或新剂型,只是改变了剂型和用药途径疗效并不一定增强。,仿制药,指按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创药的国家标准,制备成的药品。和被仿制产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产品的适应症、剂型、规格、给药途径一致;生物等效;质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产的GMP标准和被仿制产品同样严格。仿制药的研制和生产,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保障民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仿制药最大的好处是极大降低了药价。如有一种药,发明者每吨要卖6000美元,过保护期后在印度仿制,每吨只卖60美元,极大地刺激了消费。08年2月,总部设在孟买的CIPIN公司宣布,将原来治疗艾滋病的三合一药物的价格降至350美元,即每天不到1美元,大大低于原研药的价格,这一举措使得印度的抗艾药大举杀进非洲和拉美等一些没有申请专利的国家,跨国制药巨头对此大为震惊。制药巨头纷纷放弃“重磅炸弹”药物,转而将目光投向仿制药。,中国是一个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的国家,随着中国加入WTO原研发药才被重视。 我国医药市场将迎来制药史上专利药品到期最多的时期,世界上将有150种以上总价值达340多亿美元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像氯雷他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伐依泊汀等 “重磅炸弹” 目前我国的药企已经进入了申请抢仿专利药的高潮。 从长远来看,仿创结合是我国化学制药生产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两者并存。美国家庭医师学会根据美国药物使用委员会历时二年时间对仿制药品的研究结论在1998年年会上公布了“针对仿制药的白皮书”,研究报告用事实来表明原研发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仿制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治疗危急患者和危急疾病时更是如此。例如:在仿制药品许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药品经测试反应具有原研发产品的利用度的+/-20%。 因此原研发药与仿制药疗效差别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发达国家的医生和患者头脑中。在国外,患者拿着医生的处方去药店配药时,药剂师会问患者,你要原研发药还是仿制药?患者可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自己作出相应的选择。,(一)国内输液的现状发改委最近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以致大部分人患上“输液病”。,如何看待输液,原因:1、患者方面 患者生病,总是想快点儿好,社会节奏快,不想慢慢养病耽误时间;跟风现象,那么多人生病都输液,我为什么不输液呢。2、医生方面的原因 被动的满足患者的要求,很多患者觉得你要不让我输液,你就怠慢了我,你对我不太负责任;由于以药养医,吊瓶可能是吃药10倍价格,让患者多输液可能获利更多。,原因:3、环境原因 媒体、社会及整个周边环境,对输液所产生的危害做的宣传和科普太少,导致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过量输液的危害。,“感冒严重,打针、吃药不管用,输液来得快。”这是目前国内很多患者的共识。正因为多数患者有这样的要求,所以很多医院的医生在遇到感冒这样的小病时,几乎无一例外地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