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新进展_第1页
临床输血新进展_第2页
临床输血新进展_第3页
临床输血新进展_第4页
临床输血新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输血新进展,输血科 高荣香2012-03-02,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4.18.3.2开展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血。1.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培训,每年至少一次。2、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临床输血新进展,临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新技术大量输血输血技术规范部分内容,一、临床输血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为输血安全提出三大战略,无偿献血 严格筛查血液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挑选安全献血者,这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前提和基础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性高于有偿献血者5-10倍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更为安全。所谓重复献血者(或称低危献血者)是指至少献过三次血并保持每年献血一次的人,严格筛查血液,严格筛查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是排除病毒阳性血液、避免带病毒血液用于临床而使受血者感染、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近十几年输血传播的HBV、HCV和HIV已显著减少,HIV感染的窗口期,HCV感染的窗口期,HBV感染的窗口期,临床合理用血,合理用血就是只为确实有输血适应证的患者输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从而减少患者经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目前,在我国临床输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如果不迅速更新这些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观念,就不可能做到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输血指征,内科合理用血评估包括急性贫血、慢性贫血等疾病各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适应症,血红蛋白50 109 /L一般不需要输注。,外科合理用血评估要求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红蛋白70g/L考虑输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病情决定。血小板90,血小板回收率85,白细胞过滤的作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发生: 一般认为输注血液中残留的白细胞数低于106, 可使TA-GVHD的危害大为降低,预防某些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播 巨细胞病毒等与白细胞呈高亲和性,而去除白细胞可防止这些病毒通过输血传播预防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预防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输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所残留的白细胞总数应少于5106,血液辐照,血液辐照,由于异体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可发动针对受体靶器官的免疫反应,导致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发生灭活血液制品内淋巴细胞的最常用及有效的方法是射线辐照目前国际推荐:辐照血液是预防TA-GVHD的最适宜方法,血液辐照的适应证,儿科输血尤其是先天性免疫缺陷小儿和早产儿获得性免疫抑制的人群(自体、异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等接受I、II级亲属血液的患者,前者提供的各种血液制品输前必须辐照,辐照的对象可以是全血、红细胞、血小板、粒细胞等血液有形成分,目前主要应用于TA-GVHD高危人群,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血液辐照剂量,最佳辐照剂量:应使淋巴细胞达到最大的灭活而对其他血液成分的损伤为最小国内一般推荐为2530Gy,三、大量输血,大量输血多见于,严重外伤出血术中及术后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宫外孕破裂出血创伤性肝、脾破裂出血等,大量输血,定义:是指等同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的输血治疗,或是在24小时内输入多于10单位的压积红细胞有些学者将1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的压积红细胞也归入大量输血除了输入红细胞外,患者往往还输入了其他类型的血液制品,大量输血的治疗,首先恢复血容量,维持组织灌注和供氧控制出血 - 病因治疗 - 合理应用成分血 - 纠正凝血紊乱,维持循环血容量,目的: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随之发生的高死亡率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注意: - 低体温增加终末器官衰竭和凝血紊乱的风险 - 由于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因此所输入的液体要预热,大量输血,对于大量输血,国外经验为:,每输入4U压积红细胞,输入2U新鲜冰冻血浆(FFP)每输入8U压积红细胞,输入一个单采血小板输入第16U压积红细胞时,应经验性输入10U冷沉淀当血中钙离子浓度低于1.0mmol/L时应注意补钙,优先选择氯化钙,因为其有效钙离子浓度是葡萄糖酸钙的3倍,大量输血中的血小板输注,推荐:对于急性失血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最低阈值为50109/L复合外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应保持血小板计数100109/L在进行性失血情况下,血小板输注的建议阈值为75109/L,大量输血导致的死亡三联症,死亡三联症: - 酸中毒 - 低体温 - 凝血紊乱 死亡三联症与大量出血、输血量以及所输注的血液成分密切相关死亡三联症通常在输入16单位血液后,仍无法控制出血时出现,采用正确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死亡三联症 在输血过程中,要对这些并发症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处理从总体上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对于良好的预后非常关键 在大量输血中,使用重组的活化凝血因子(rFVIIa)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输血技术规范部分内容,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二十八条 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样。紧急输血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并在病程记录上双签名。,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十七条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名。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科室主任审核签名,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或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同意,报医务处(科)批准。输全血和大量用血申请单由输血科(血库)保存。 医院应有紧急用血预案,并能得到落实。紧急用血时须征得上级医师同意,并记入病历,事后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三十五条 配血合格后,输血科(血库)人员应及时通知临床用血科室,由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血单应当详细注明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门诊号)、ABO和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血液信息、医师签名、日期等。取血时必须使用取血专用保存箱。,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四十三条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患者无输血(不良)反应等特殊情况,一般不得在输血中途拔掉输血器,以免造成血液人为污染。,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四十四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重点监测以下几个阶段: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血液制品输注的时间限制,开始 结束全血 离开冰箱后30min内 4h内悬浮红 离开冰箱后30min内 4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