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_第1页
2020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_第2页
2020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_第3页
2020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_第4页
2020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与“拗不过”的“拗”读音相同的是( )。A违拗B拗断C拗口D执拗二、填空题2 . 日积月累。1.青箬笠,绿蓑衣,_。2.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_,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_,_。”3.春风又绿江南岸,_?3 . 查字典,填空。(6分)带点的字音序部首余几笔选择正确的字义(用“”表示)索性要、取( )径直、干脆( )没有兴趣( )绳、链状的东西( )震耳欲聋欲望( )想要、希望( )需要( )将要( )疾驰病( )恨( )快、迅速( )痛苦( )三、语言表达4 . 按要求写句子。1.透明的露水给满山的橘树和柚树撒下一层洁白的霜。(缩句)_2.家乡有小溪。(扩句)_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1)“鸭蛋”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大陀螺。(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_(2)哥哥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成转述句)_(3)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香伯(新加坡)尤今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窄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jn jn)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幕慕募)名而来。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它们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调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到菜市去卖。生意很好,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光了。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作“香伯”。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长大以后嫁人,又回到小时候的家乡马来西亚的怡保。有一回,一个亲戚送了一包香饼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生意真好,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口,那薄如蝉翼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起,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立刻便央她带我去看。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饼干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凡是(猛然欣然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呢,他有个尽(jn jn)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领回来的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亲戚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里,他的神情,是这样地专注,是这样地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夕阳透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敬业乐业、寻求完美的精神,却让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幢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选文有改动)注释:滞(zh)凝积,不流通,不灵活。贸(mo)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5 . 第 1 自然段和第 11 自然段中关于字音、字形和词语的选择,请在正确的内容下画“”。6 . 文中作者两次描写香饼的样子,分别在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通过读这两段文字,你体会到什么?7 . 课文唯一的听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第一支曲子。香伯中也有一段类似的描写,请你用“ ”画下来。再想一想,香伯中的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8 .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一句,作者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说明了_。9 . 文章结尾处“炫人的亮光”指的是什么?_10 . 请你参考 11-12 自然段的内容,为香伯撰写一个“店规”。请至少写出三条,注意语言要简练、准确。店规:(1)(2) (3) 阅读理解钱学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成立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在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有删改)11 . 读短文,摘录文中描写钱学森心理和语言的语句,谈体会。心理语言_从对钱学森的心理和语言描写中,我感受到钱学森是一个_的人。12 .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_五、信息匹配13 . 选词填空。非常常常平常1.我们班班长的学习成绩(_)好。2.丽丽像(_)一样,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3.他(_)在周末跟着爸爸妈妈去图书馆看书。六、书面表达14 . 习作天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请你发挥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吧!七、书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