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_第1页
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_第2页
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_第3页
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_第4页
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新手入门(一)了解钢筋抽样软件 软件能算什么量 软件算量的依据GGJ2009软件综合考虑了平法系列图集、结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常用的施工工艺,能够满足不同的钢筋计算要求,不仅能够完整地计算工程的钢筋总量,而且能够依据工程要求按照结构类型的不同、楼层的不同、构件的不同计算出各自的钢筋明细量。软件算量思路:GGJ2009产品通过画图的方式,快速建立建筑物的计算模型,软件根据内置的平法图集和规范实现自动扣减,准确算量。软件算量的依据: 软件内置了平法系列图集、结构设计规范,综合了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常用的钢筋施工工艺; 内置的平法和规范还可以由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自行设置和修改,满足多样的需求; 在计算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和核对,达到钢筋算量方法实用化、算量过程可视化、算量结果准确化。(二)软件算钢筋的流程了解了软件能算什么量和算量的依据之后,我们来为您介绍软件算钢筋的流程:建工程-建楼层-建轴网-画图输钢筋(定义构件-输入钢筋信息-画图)汇总查看结果。首先,打开软件建立一个工程,然后按照结构施工图建立工程的楼层,楼层建立之后来建立工程的轴网,轴网绘制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画图输钢筋,这是软件操作流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画图输钢筋,待结构的模型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通过汇总计算来查看钢筋的计算结果。刚才我们说到画图输钢筋这一部分是我们建立模型进行钢筋计算的主体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定义构件、输入钢筋信息和画图。也就是说针对每一个构件,例如柱子、梁、墙,每个构件的绘制都要遵循这个流程,首先来定义这个构件,在构件的定义中输入钢筋信息,然后再把这个构件绘制到图上。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各类构件的定义与绘制,完成之后,基本上就完成了我们整个用软件来算量的主体过程。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绘制和学习来为您详细介绍用软件来计算钢筋工程量的整个过程。(三)新建工程首先我们从桌面快捷方式或开始菜单中来启动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GJ2009。点击新建向导来新建一个工程,工程名称可以输入为您所需要的工程名称,损耗模板这里我们选择不计算损耗,在您做实际工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您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当地的损耗模板。报表类别我们选择全统(2000)的报表,同样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报表类别。计算规则,这里软件为您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03G101,一种是00G101。这里需要注意的是:03G101包括03G101-1,04G101-3,04G101-4,06G101-6和08G101-5。本工程按照设计总说明选择03G101。汇总方式,选择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不考虑弯曲调整值)即可。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工程信息界面,在工程信息中,结构类型、设防烈度、檐高檐高系指设计室外地面标高至檐口滴水标高,无组织排水的滴水标高为屋面板顶,有组织排水的滴水标高为天沟板底。平屋顶带女儿墙者,算至屋顶结构板上皮标高,不含女儿墙的高度(即顶层柱的顶标高,也即屋面板顶标高)。决定着抗震等级,而抗震等级影响我们工程计算中的钢筋搭接和锚固的数值,所以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输入。这些工程信息您都可以在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总说明中找到。根据结构施工图-01的第一章,得到本工程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烈度,您可以根据结构施工图-01的第三章中第二节的描述,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檐高,根据建筑施工图-01的第二章中第十一节,本建筑物高度:为檐口距地面高18.6m;抗震等级,根据结构施工图-01第三章中的第二条,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二级。点击下一步,进入编制信息界面编制单位及编制人。这里对我们计算钢筋量没有任何影响。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内容。汇总报表时,会链接到报表里面。继续点击下一步,进入比重设置界面,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各类钢筋的钢筋比重进行设置。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直径为6的钢筋,一般用直径为6.5的钢筋代替,这种情况需要把直径为6的钢筋比重修改为直径为6.5的钢筋比重,在这里我们直接复制、粘贴即可。修改完成后,软件会自动以黄色底色显示来标识我们修改过的内容。这样也便于后期查改和对量使用。继续点击下一步,进入弯钩设置界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钢筋的弯钩进行设置。点击下一步,进入完成界面,这里显示了工程信息和编制信息,其中的内容都是刚才我们在工程名称、工程信息里面输入的内容。点击完成,就完成了这个工程的新建过程。软件自动切换到工程信息界面,这个界面显示了新建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输入的工程信息,供用户查看和修改。(四)工程设置部分新建工程完成后,软件自动切换到工程信息界面。这个界面显示了新建工程的工程信息,供用户查看和修改。工程信息所在的这个部分叫做工程设置对工程信息和工程用用到的参数进行设置,这里面的6个页面都是对工程信息和工程中用到的参数进行设置的。比重设置、弯钩设置和损耗设置一般不用修改,计算设置部分,软件中默认的都是常用的做法以及图集规定的做法,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决定是否修改。下面我们针对这一部分给您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计算设置中包括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和箍筋公式。计算设置部分的内容是软件内置的规范和图集的显示和设置,包括各类构件在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着钢筋的计算结果。软件中默认的都是图集和规范中的做法,如果是按照图集设置的工程,一般不需要修改,有特殊需要时用户可以根据结构施工说明和施工图的具体做法来对具体的项目进行修改,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例如在柱的计算设置中,柱纵筋伸入基础的锚固形式全部深入基底弯折,角筋深入基底弯折,软件提供了两种做法供用户进行选择,例如柱,基础插筋的弯折长度,软件内置的是按照规范进行计算,用户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针对每一项进行修改(编辑计算设置表达式)。计算设置中的所有内容都是按照类似的方式把规范和图集中的参数和规定放在软件中,并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一方面使计算过程更加透明,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不同的计算要求。节点设置部分,软件将图集中的节点都放在了软件中供用户选择使用。例如以柱的节点中顶层边角柱外侧纵筋这个节点为例,软件内置了图集中所有的做法,并且默认为最常用的一种做法。这样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如果是按照最常用的节点形式就不用再进行选择和设置,如果用户的实际工程使用的是其他的节点,则需要在这里选择其他节点进行计算,并且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节点中的锚固和弯折的参数进行修稿,满足更多的需求。搭接设置,本工程的结构总说明第十章第二节对钢筋接头形式的要求,可以在搭接设置这个界面进行修改。根据不同的钢筋类别和钢筋直径来选择相应的搭接形式,钢筋的定尺长度也是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来进行修改,这里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就采用默认值即可。(五)建楼层前面介绍了工程设置部分的内容,用户可以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施工图中的要求,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修改这部分的内容。建立工程完毕后,根据软件操作的流程,下一步,我们来建立工程的楼层体系。先把工程中的层建立起来,并且针对每一层进行相应的设置后才能在每一层中绘制图元、建立模型,从而实现钢筋量的计算。下面我们从计算设置界面切换到楼层设置界面,楼层设置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楼层的建立,二是各楼层缺省钢筋的设置,包括混凝土标号的设置、抗震等级的设置、钢筋的锚固和搭接的设置以及保护层的设置。下面我们先介绍楼层表如何建立,然后再介绍个楼层的缺省钢筋如何设置。根据结构施工图-04梁平法施工图中的楼层体系表可以知道,本工程共有7层:基础层、-1层、1层、24层以及机房层。下面我们就在软件中来建立各个楼层。软件默认给出首层和基础层,因为这是每个工程都有的楼层,建立楼层体系时,首先要确定首层的结构底标高即首层地面板标高,先改层高才能改底标高。根据结构施工图-10,首层底标高为-0.1,首层的层高为3.9m,基础层的高度,我们根据结构施工图-03基础平面图可以知道,筏板厚度为1000,我们在楼层高度中输入1m。关于基础层,需要说明的是,有地下室的结构,基础层高度从基础的底部到地下室的底面,没有地下室的工程,基础层的高度从基础的底面到首层的结构底标高。工程中经常遇到结构底标高存在多个数值、基础底部不平齐的情况,这种情况,基础层的高度要从最低位置的基础开始,也就是说,原则上要能包含所有的基础。基础层的高度输入完毕后,我们来建立其他的楼层,把鼠标放在基础层所在的行,点击插入楼层,插入-1层,-1层的层高为3.55mm,鼠标选择首层所在的行,点击插入楼层,生成其他的楼层,24层的层高均为3.9m,根据结构施工图,我们把第5层的名称改为机房层,机房层的层高为4.0m。这样,本工程的楼层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六)楼层缺省钢筋楼层体系建立起来之后,下面需要对楼层的缺省钢筋设置进行修改,这里包含抗震等级的设置、混凝土标号的设置、钢筋的锚固和搭接的数据的设置以及各个构件的保护层厚度的设置。这些设置都会影响到工程中钢筋量的计算,所以需要按照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输入。我们以首层为例,首先来看抗震等级,大部分构件的抗震等级都是按照我们建立工程时所输入的抗震等级来显示的,一般为非抗震结构的构件,如非框架梁、现浇板和其他构件默认为非抗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抗震等级;混凝土标号是指各个构件在当层所取的混凝土标号;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数据是进行工程量计算的依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软件中默认的锚固和搭接的数据都是平法、规范里面所规定的数值,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用户可以不用修改。楼层缺省钢筋设置中的抗震等级、混凝土标号和保护层厚度一般会在设计总说明中体现,用户可以根据设计总说明中的标注来进行修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锚固和搭接数据中,二级钢和三级钢的锚固和搭接数据显示为两个数据,它的含义是,例如基础构件二级钢的锚固数据(34/38),34表示直径25的钢筋锚固长度为34d,38表示直径25的钢筋的锚固长度为38d。单元格中的括号表示是是软件默认的数值,也就是取的平法、规范中的数值,用户需要手动修改时,要把括号及内容全部删除,输入实际需要的数值。根据设计总说明和施工图的要求用户修改完各类构件的抗震等级、混凝土标号、锚固和搭接的数据以及保护层厚度后,就完成了对首层的缺省钢筋设置。那么其它层是否同样需要每个都进行设置呢?如果存在和首层的参数相同的层,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复制到其他楼层来进行复制。现在我们选择的是首层的楼层缺省钢筋设置,把首层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层,这里可以选择其他的楼层进行复制,这样就把首层的钢筋设置复制到了其他层。如果其他层存在与首层不同的设置,则需要手动进行修改,如果需要恢复到软件默认的初始值,点击默认值即可。建立楼层部分总的来说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来建立楼层表,建立楼层表时插入各个楼层,然后首层的结构底标高以及各个楼层的层高,然后来设置各个楼层缺省钢筋设置,根据结构总说明和施工图的要求,修改构件的抗震等级、混凝土标号过梁的设置包含在圈梁之中、锚固和搭接的数值以及保护层厚度。这两部分设置完成后,就完成了对工程的楼层建立。下面请大家按照前面讲解的内容进行练习,把我们练习的这个实际工程的楼层建立起来。(七)轴网的定义和绘制前面介绍了工程楼层的建立,工程楼层建立完毕后,按照软件算钢筋的流程,下面我们进入建轴网附加轴线的定义和绘制:轴网定义和绘制完成后,在轴网构件组下选择“辅助轴线”,在工具栏中选择“两点”或“平行”绘制,平行是偏移绘制,正值向右,负值向左,然后点击“修改轴号”进行附加轴号的编排。的部分。建立轴网的目的是用来在绘制柱、梁、墙等构件时确定构件的位置,这就像我们进行施工之前要进行放线一样。轴网是我们绘图、建立模型的标准线。点击绘图输入,进入绘图输入界面,软件默认的是轴网的定义界面。使用钢筋抽样软件的过程中,每一个构件的绘制都要先进行定义,然后才能在图上进行绘制。例如轴网的定义,软件提供了三种轴网供用户选择:正交轴网、圆弧轴网和斜交轴网在定义界面。辅助轴线在轴网构件组下有,在常用构件组下无。,本工程的轴网为正交轴网,我们选择新建正交轴网,定义时我们可以输入轴网的下开间的数值、左进深的数值、上开间以及右进深的数值。进行轴网的定义时,需要输入轴号和轴距,轴距的输入,除了可以选择常用值中的数值进行添加之外,还可以手动进行输入,下面我们按照工程施工图中所显示的轴网标注进行轴网的定义。输入下开间的数据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输入,对于下开间和上开间一致的轴网,可以只输入下开间或者上开间,本工程的上下开间在轴之间有所不同,需要输入上、下开间的数据,上、下开间的数据输入完毕后,可以看到轴号的显示与工程的实际情况不符,这种情况需要手动进行修改吗?在钢筋抽样软件中是不需要手动进行修改的,软件提供了轴号自动排序的功能。点击轴网自动排序,可以看到上、下开间的轴号已经与施工图中的完全一致。下面我们来定义进深的轴距,选择左进深,输入左进深的数据,由于左、右进深的轴网完全一致,我们可以在定义数据最下面一栏中进行复制、粘贴,在右侧的预览部分可以看到轴网已经定义完毕。点击绘图按钮,进入绘图界面,点击确定,轴网就绘制成功了,下面请大家按照前面所介绍的方法定义和绘制轴网。(八)轴网的总结定义和绘制轴网时需要注意:轴网的上、下开间相同时,只要在下开间中或者上开间中输入轴距即可。本工程的上、下开间不同,所以在上开间和下开间都需要输入,并且需要使用轴号自动排序来对轴号进行排列。另外,软件中还有设置轴网插入点的功能,轴网的定义界面可以针对插入点进行设置,点击设置插入点,可以选择轴网中的任意一个点作为绘制轴网时的插入点,这个功能便于在定义复杂轴网时进行轴网的拼接。在轴网的绘图界面,软件提供了轴网的编辑功能:修剪轴线、恢复轴线、修改轴号、修改轴距以及修改轴号位置,具体的操作方法,用户可以参照软件内置的文字帮助中的相应内容。除了轴网之外,软件还提供了辅助轴线辅轴任意图层均可绘制供用户进行使用,辅助轴线在我们绘图时也可以作为标准线来确定构件的位置。软件提供的辅助轴线的绘制方法有两点绘制、平行绘制、点角绘制和三点辅助绘制,这时为了方便绘制不在轴线上的图元软件提供的功能。现在辅助轴线作为常用的工具栏在每种构件的图层都可以使用,便于用户绘图和编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轴网构件为全楼构件,只要在某一层绘制了轴网,在其他层就不需要重复绘制轴网,软件会在所有的层自动生成轴网图元。(九)不同构件和楼层的绘制顺序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轴网的建立和绘制,按照软件操作的流程,下一部分我们应该进入到画图输钢筋的部分。下面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针对各类结构类型,在使用软件进行绘图建模时构件的绘制顺序。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不同的绘制顺序,能够更方便地绘制、更快速地计算,提高工作效率。使用钢筋抽样软件做实际工程,一般推荐用户按照先主体再零星的原则,也就是说,先绘制和计算主体结构,然后再计算零星构件的顺序。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针对不同的结构类型我们推荐采用什么样的构件绘制顺序。首先,对于框架结构来说,我们推荐使用先绘制柱,再绘制梁,然后绘制板,最后来绘制二次结构这样一个顺序(柱-梁-板-二次结构)。这时因为在框架结构中,梁是以柱为支座,板是以梁为支座。先绘制柱,再绘制梁,最后绘制板,能够保证每一种构件准确地找到支座,使钢筋量的计算更加准确。针对剪力墙结构,我们推荐使用先绘制剪力墙,再绘制门窗洞,然后绘制暗柱/端柱,最后绘制暗梁/连梁这样一个顺序。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推荐使用先绘制柱,然后绘制剪力墙,接着绘制梁和板,最户绘制砌体墙部分这样一个构件绘制顺序。砖混结构,推荐使用先绘制砖墙,然后绘制门窗洞口,接着绘制构造柱,最后绘制圈梁这样一个流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推荐的构件绘制流程,只是针对一般的工程而言,用户在进行实际工程的操作时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根据刚才的介绍,现在我们了解了不同构件的绘制顺序,但是对于每个工程来说,都存在有多个楼层,我们要先在哪个楼层绘制比较合适呢?下面我们看一下推荐的楼层绘制顺序。一般来说,我们推荐先绘制首层,然后绘制地上层,接着绘制地下室结构,最后绘制基础层这样一个楼测光绘制顺序(首层-地上层-地下层-基础层)。之所以推荐采用这种绘制顺序,是因为首层绘制完毕后,可以复制到其它层,包括地上层和地下层,然后进行修改,接着把上面楼层的构件复制到基础层,能够快速地确定基础的位置,所以我们推荐采用先绘制首层,然后绘制其他层,最后绘制基础层这样一个楼层绘制顺序。同样的道理,我们推荐使用的楼层绘制顺序是针对普通一般的工程而言,如果有特殊情况,用户也可以针对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十)矩形柱的定义和绘制按照刚才我们所推荐的构件绘制顺序,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该先来绘制柱子,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如何来定义和绘制柱子。首选,我们来对柱的钢筋量的计算作一个业务上的分析。通过这个柱的剖面图可以看到,柱的钢筋分为纵筋和箍筋两部分。设计中,有的柱子纵筋标注为全部纵筋,有一些柱子的纵筋要分为角筋、B边一侧中部筋和H边一侧中部筋,那么这些钢筋如何通过软件来进行绘制并且计算出钢筋量呢?下面我们结合软件的操作来给大家作一个详细的介绍。在构架列表中切换到柱的界面,按照前面介绍的流程,绘制每个构件之前,我们要来定义这个构件,点击定义按钮,进入到柱的定义界面。点击新建按钮,可以看到软件提供了矩形柱、圆形柱、异形柱和参数化柱子的各种形式供用户选择使用,下面我们以KZ1为例来介绍柱子的定义和绘制。KZ1为矩形柱,我们先新建一个矩形的柱子,新建柱子后可以看到,这个区域显示的是我们所建立的所有柱子的名称,右侧属性编辑栏显示的是柱构件的各种属性,其中包括类别、截面信息、钢筋信息和其他的一些属性,柱的类别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暗柱和端柱。这里我们定义的KZ1为框架柱,截面宽度是指平行于轴线的横向方向的截面尺寸,截面高是指平行于轴线的纵向方向的截面尺寸。柱子的钢筋信息,分为全部纵筋、角筋、B边一侧中部筋、H边一侧中部筋和箍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柱子的属性中,如果输入了全部纵筋,则角筋、B边一侧中部筋、H边一侧中部筋中任意一个部分,全部灰显,不可编辑。看到这里,初学的用户可能会有疑问,这里的B表示什么意思呢?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在软件中如何去输入钢筋的类别。我们来看一下钢筋级别的确定表格:钢筋信息输入代号A(一级)B(二级)C(三级)D(新三级)L(冷轧带勒)N(冷轧扭)直接输入法钢筋级别输入代号123456专业表示符号第三行的专业表示符号表示我们在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图中所输入的一级筋、二级筋、三级筋以及其他钢筋的符号。那么在软件中我们用什么符号来代替这些符号呢?刚才我们所看到的B就是对应的二级钢筋的符号,其他级别的钢筋符号我们分别用A来代替一级钢筋、C来代替三级钢筋、D来代替新三级钢筋、L来代替冷轧带勒钢筋、N来代替冷轧扭钢筋。也就是所,如果我们要在软件中输入4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筋,那么我们只要在软件中输入4B25即可。来看一下软件中的输入,4B22表示4根直径为22的二级钢筋,3B20表示3根直径为20的二级钢筋,A10表示直径为10的一级钢筋。这里箍筋中的“”符号我们可以用数字键中的“-”来代替。箍筋的肢数用户按照实际工程中的肢数输入即可。针对箍筋的肢数,软件提供了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都是根据施工中实际存在的组合方式而列在这里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比如B边为4肢箍的箍筋有4-1型和4-2型供用户进行选择,4-1型是采用一个外围最大的箍筋中间套一个小箍筋的形式;4-2型是采用2个箍筋相互圈套的形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程中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形式。H边的箍筋采用同样地形式,用户可以进行选择。下面请大家结合结构施工图-13中的柱表信息来练习柱构件的定义。我们按照柱表的显示,把首层的矩形柱全部定义出来,在定义其他柱子的时候,可以采用新建矩形柱,也可以在原来已有的柱子构件上进行点击复制、新建另外一个矩形的柱子,然后修改截面信息和钢筋信息,完成了矩形柱的定以后,下面就可以进行柱子的绘制。通过点击绘图按钮,或者双击构件列表区,进入到绘图界面,在绘图界面,我们可以通过构件工具栏来选择已经建立的柱子构件进行绘制,如果您觉得这样选择不方便的话,可以点击视图菜单下的构件列表,就会显示构件列表区,把我们已经建立的柱子全部显示出来,供用户选择绘制。绘制柱子最简单的方法为点式绘制,我们以轴和轴交点处的KZ1为例,来介绍点式绘制柱子,鼠标左键单击轴和轴的交点即可。下面大家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绘制其他名称的矩形柱。(十一)圆形柱的定义和绘制在柱表中大家可以看到,除了KZ1、KZ6和KZ7这些矩形柱外,还存在有KZ2、KZ4、KZ5这样的圆形柱子,那么圆形的柱子如何来进行定义和绘制呢?下面我们以KZ4为例来介绍圆形柱的定义。修改柱子的名称为KZ4,KZ4的直径为500,我们在软件的半径中输入250,KZ4的纵筋为8B20,KZ4的箍筋为A8100/200,圆柱的箍筋类型有螺旋箍筋和圆形箍筋,这里KZ4的箍筋选择圆形箍筋,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KZ4的定义。下面请大家按照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圆形柱的定义。定义到这里,大家也许有一个疑问,属性编辑中的附加列是什么作用呢?这里,附加列的方框是可以勾选的,如果勾选了某一行的方框,软件会自动把这一行的属性附加到柱子的名称后面,显示在构件列表中。我们现在把圆形柱的半径勾选上,切换到绘图界面,可以看到构件列表中刚才我们勾选了半径的圆形柱名称后面被附加上了半径的数值,这样就更加方便我们在绘图时进行选择使用。下面我们来介绍KZ4的绘制方法,从CAD图上可以看到,这个位置的KZ4并不在轴线的交点上,我们不能像刚才一样用点式画法直接捕捉轴线的交点来进行绘制。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绘制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偏移绘制柱的方法,这个位置的KZ4,是从轴向下偏移了2250的距离,在绘图区选择点式绘制,鼠标放在轴和轴的交点,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Shift+左键偏移输入,可以两个方向同时偏移。偏移指向:交点-构件中点,弹出输入偏移量对话框,用刚才的分析可知,KZ4在轴与轴的交点向下2250的距离,我们在y值中输入-2250,表示从轴与轴的交点向下移动2250的距离,如果输入值为正值,则表示从交点向上偏移2250的距离。同样的道理,x中输入正值表示向右偏移,x中输入负值表示向左偏移。输入完毕后,点击确定,这样就绘制完成了不在轴线交点上的KZ4,下面请大家按照同样的方法来绘制不在轴线交点上的KZ4、KZ5,然后请大家按照刚才所介绍的矩形柱和圆形柱的绘制方法把首层轴之间不包括轴的框架柱全部绘制上去。(十二)柱的其他绘制方法我这里已经把轴之间的柱子全部绘制上,通过观察CAD图可以知道,首层左侧和右侧的部分是对称结构,这种对称的结构,我们是否需要把柱子每个都绘制上去呢?是不是有其他更加方便的方法呢?下面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对于左右两侧对称的构件分布形式,软件提供了镜像功能来进行对称复制。选择镜像功能按钮,拉框选择需要镜像复制的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定。接下来我们要选择确定镜像线的两个点,也就是选择两个点来确定对称的轴线的位置。我们知道,左右两侧是以轴之间的中线为对称轴线的,如何来选择两个点,确定轴之间的中线呢?我们在捕捉工具栏中选择中点,鼠标放在轴之间,可以看到,鼠标已经捕捉到了轴之间的中点,然后选择轴上轴之间的中点,软件提示是否要删除原来的图元,点击否。这样,我们就采用镜像功能把左侧的构件图元对称复制到了右侧。通过查看CAD图我们知道,左侧和右侧有个别柱子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如轴和轴交点的KZ6对称到轴与轴的交点,实际上该位置的柱应该是KZ1,这种情况是否需要重新绘制呢?软件提供了更为简单的方法,现在我们选择该位置的柱子,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修改构件图元名称,我们是要把KZ6修改为KZ1,在目标构件栏中选择KZ1,点击确定,再来看一下这个柱子的名称。选中柱子图元,在名称中点出下拉菜单,直接选择要修改的构件名称,点击是即可,这样我们就再次把KZ1修改为KZ6,并且软件同时把KZ1的属性修改为KZ6的所有属性。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所介绍的方法检查首层其他位置的柱子是否有需要修改名称的,并按照同样地方法进行修改。(十三)柱的总结绘制了这么多柱子之后,您可能会觉得这么多柱子,我怎么知道哪个柱子是什么名称呢?这样看起来很不方便,怎么样才能更清楚地知道每个位置的柱子是什么名称呢?软件提供了这样的功能。如果想要显示构件图元的名臣,您可以在视图菜单-构件图元显示-构件图元名称显示勾选所希望显示的构件名称。这里我们选择柱,点击确定,可以看到,绘图区就显示出了柱子的名称,这样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每个位置的柱子名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在构件列表区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构件的名称后面都有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这个字母就是用来代替该构件的名称,例如柱子的代号为“Z”,在名称不显示的情况下,如果想要显示柱子的名称,只需同时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和Z字母的键即可显示柱子的名称,对柱子图元是否显示也可以采用同样地方式,如果不想显示柱子图元,在英文输入法的状态下,点击键盘上的Z字母,想要再次显示柱子的构件图元,再次点击Z字母,对于其他的构件也有同样的功能。另外,柱子的其他属性中,有顶标高和底标高的属性,软件默认竖向构件是按照层底标高和层顶标高,如果遇到柱子标高不是层顶和层底标高的情况,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构件或者图元的标高,这里可以输入3、3.6类似的绝对值,也可以输入层顶标高-1,层顶标高+1这样的相对值,软件中的构件大部分都存在标高的属性,并给出了常用的默认值,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者修改,柱子的属性中还有其他箍筋的属性,除了可以在箍筋行输入箍筋信息之外,如果存在有其他形式的箍筋,用户就可以在其他箍筋里面进行输入,具体的输入方法请参照软件内置的文字帮助中其他箍筋的输入介绍(其他箍筋类型设置)。下面针对柱子绘制过程中我们所介绍到的功能作一个总结:框架柱的绘制一般采用点式绘制的方法,如果定义了多个构件,在选择构件进行绘制时,可以打开构件列表来方便选择使用,对于不在轴线交点处的柱子,我们介绍了Shift+左键的绘制方法;当绘图区域存在有左右两部分互相对称的结构时,我们可以采用镜像的方法来对称复制,其中也介绍了中点捕捉的方法,对称复制后发现某些位置的柱子名称与实际情况不符,此时可以采用修改构件图元名称的方法,把现有的构件图元名称修改为需要的构件图元名称;然后我们介绍了显示构件图元名称的方法,例如柱子,可以在菜单中进行设置或者直接采用快捷键进行设置,同时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和Z字母键就可以显示柱子的名称。另外我们介绍了柱的标高的修改,关于柱的其他箍筋的输入方法,您可以参照软件内置的文字帮助中的相应内容。(十四)剪力墙的定义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的部分梁以剪力墙的端柱为支座,所以我们现在先来绘制剪力墙和端柱,然后绘制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剪力墙中有哪些钢筋需要计算,总的来说,剪力墙中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水平钢筋和垂直钢筋的形式类似,拉筋则有双向布置和梅花布置这两种布置方式。那么这些钢筋在软件中如何进行输入并且计算出来呢?下面我们看一下软件的具体操作。首先我们还是来定义剪力墙,新建一个剪力墙(定义-新建-新建剪力墙),下面我们以首层的Q1为例来介绍剪力墙的定义。首先把剪力墙的名称改为Q1(JLQ1-Q1),Q1的厚度为250,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在首层分别为B12200,都是两排布置。在软件中如何表示双排钢筋呢?我们在水平分布钢筋和垂直分布钢筋的B12200前面加上(2)来表示是双排钢筋。如果您的工程中是单排的钢筋,只要把数据中的(2)改为(1)即可,如果两排钢筋的信息不同,则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输入:(1)B12200+(1)B14200,剪力墙的拉筋信息是直径为8的钢筋间距为600的梅花状布置(A8600*600),这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有体现。那么在软件中我们如何体现拉筋是梅花状布置呢?在工程设置中计算设置的部分,节点设置中剪力墙构件部分,有墙身拉筋布置构造的节点设置,这里软件提供了两种方式:双向布置和梅花布置来供用户选择。这里我们按照工程实际的需要选择梅花布置即可,点击确定。这样,在这个工程中的剪力墙的拉筋都会按照梅花布置的形式来进行计算。接下来大家可以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来定义其他的剪力墙构件。(十五)剪力墙的绘制剪力墙构件定义完毕后,我们切换到绘图区域来绘制剪力墙,直线形的墙,我们用直线命令来进行绘制。选择直线命令,选择我们需要绘制的Q1,同样地,我们可以在视图菜单中调出构件列表,这样就更加方便我们进行构件的选择和使用,下面我们以轴上的Q1为例来介绍直线的画法。我们知道,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我们需要选择墙的两个端点来绘制墙。我们现在来绘制轴的剪力墙,选择轴与轴的交点,然后选择轴与轴的交点,点击鼠标右键确定,这样就完成了这段墙的绘制。这里需要大家明白的是:在软件中绘制构件的图元时,在捕捉到点的情况下才能绘制上去。那么,怎么样才算是捕捉到了点呢?例如,当鼠标放在轴线的交点处,显示为一个方框中间显示一个“十”字形式,表示已经捕捉到轴线的交点,此时点击鼠标左键就选中了这个点;当鼠标显示一个大“十”字中间一个小的方框时,是没有捕捉到点的,这个时候就不能绘图,如果点鼠标左键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目前,软件绘图时可以捕捉到各种点,我们最常用的是轴线的交点,此外,还有线段的中点、直线的垂点等等,在后续的学习中会陆续地介绍,您也可以参照文字帮助中对自动捕捉设置这个功能的详细讲解。下面我们来绘制轴上的Q1,通过CAD图显示可以看到,该位置的Q1与轴线并不重合,这种剪力墙如何进行绘制呢?这种情况,软件提供了多种方法来供大家选择,现在我们先介绍一种给大家。首先,现在轴上绘制Q1,然后怎么把这段墙移到准确的位置呢?我们可以采用偏移的方法来实现。选择工具栏上的偏移命令,选择我们要偏移的墙,点击鼠标右键确定,然后把鼠标放在剪力墙的左侧,在软件显示的方框中可以输入数据,CAD图显示,该段剪力墙的中线距离轴线的距离为250/2+50=175,现在我们就在输入框中输入175,点击回车键。软件提示是否要删除原来的图元,点击是。这样,我们就把原来的剪力墙移动到了现在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偏移命令,如果希望向右偏移则把鼠标放在剪力墙的右侧,在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如果想要向左偏移,则把鼠标放在剪力墙的左侧,然后输入相应的数值。现在我们来绘制电梯井位置的JLQ2,可以看到,这个位置的剪力墙不在轴线上,对于这种剪力墙,如何进行绘制呢?是不是也要像刚才介绍的方法先绘制再进行偏移来把剪力墙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选择Q2进行绘制,然后选择“点加长度”的绘制方法,同时选择辅助功能工具条上的正交命令,我们来分析一下CAD图,现在,我们先来绘制这个位置水平向的墙,要绘制这个位置的墙,我们需要确定这个墙两个端点的位置。那么对于这段墙的右端点如何确定呢?这个点不在轴线的交点处,我们需要采用偏移捕捉的方法来确定这个点的位置。把鼠标放在轴和轴的交点,然后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同时按下鼠标左键,弹出输入偏移量的对话框,这里我们要捕捉的点是相对于轴和轴的交点向下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应该是300+550+200/2=950,我们在y中输入-950,表示向下偏移950的距离,点击确定,现在我们就捕捉到了这个点,然后我们需要向左确定这段剪力墙的第二个端点,点击鼠标左键,弹出点加长度设置的对话框,我们需要在长度中输入这段水平墙的水平长度。从CAD图上可以看到,这段墙的水平长度应该为2350+200/2=2450,我们在长度中输入2450,点击确定。这样就完成了这段水平墙的绘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旦我们选择了辅助功能工具条上的正交命令,那我们在绘制直线时,就只能绘制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直线段;而点加长度的命令则是确定第一个端点,然后确定直线的方向,点击鼠标左键,在点加长度设置中输入要绘制的直线的长度即可。如果输入了反向延伸长度,可以看到,在我们刚才选择的端点的另外一侧,也绘制了相应长度的一段墙。接下来我们来绘制竖向的剪力墙。在CAD图中可以看到,竖向的剪力墙与水平向的剪力墙互相垂直,竖向剪力墙的长度应该是从水平向剪力墙中心线到最下方的水平向剪力墙的中心线,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这段墙的长度为4900,软件中我们继续采用点加长度同时辅助正教的功能来绘制竖向的剪力墙。可以看到,鼠标已经捕捉到了水平向剪力墙的端点,点击鼠标左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确定剪力墙的方向,在弹出的点加长度设置中输入剪力墙的长度4900,点击确定,这样就完成了竖向剪力墙的绘制。然后我们继续绘制水平向剩余的两段剪力墙。中间的剪力墙是位于竖向剪力墙的中点,软件中我们采用直线绘制的方法来绘制这两段剪力墙。点击鼠标左键选择竖向剪力墙的端点,然后再选择轴剪力墙的垂点,刚才我们已经分析得知,中间的剪力墙位于竖向剪力墙的中点,我们选择中点捕捉,可以看到已经捕捉竖向剪力墙的中点,点击鼠标左键,然后选择轴上剪力墙的垂点,点击鼠标右键确定。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电梯井位置的剪力墙的绘制,对于轴和轴的剪力墙,我们同样可以采用镜像的方法来把轴和轴的剪力墙对称复制过去,这样,我们就完成了首层剪力墙的绘制。(十六)参数化端柱的定义绘制完剪力墙之后,下面我们来介绍端柱的定义和绘制。端柱的钢筋信息与框架柱的类似,这里不再作业务分析。同样地,绘制之前,我们要先进行端柱的定义,在进行端柱的定义时,我们参照结构施工图-14中的剪力墙柱表,下面我们以GDZ1为例来介绍端柱的定义和绘制。首先,我们还是来定义端柱,在软件中,各类的柱子都有以下几种截面形式:矩形柱、圆形柱、异形柱和参数化柱。前面在框架柱的绘制部分,介绍了矩形柱和圆形柱的定义和绘制。在这里,我们通过端柱的定义和绘制来介绍参数化柱子。选择新建参数化端柱(绘图-新建-新建参数化端柱),弹出选择参数化图新对话框,根据GDZ1的截面形式,这里我们选择第一种L-a的截面形式,并且在右侧的参数图中依照CAD图中的显示输入各个部分的数据,输入完毕后,点击确定,这样截面参数设置成功。下面我们进行其他属性的输入,截面宽和截面高是在选择参数化图形界面输入的截面信息确定过的,可以在参数图中修改各部分的尺寸,全部纵筋输入端柱各个边上的纵筋之和,GDZ1在首层的全部纵筋应该为10B20+5B16,对于参数化的柱子,属性编辑时,箍筋和拉筋的输入是定义构件的重点,箍筋和拉筋的输入应该按照CAD图中显示的箍筋和拉筋的形式,分析GDZ1的大样图,有两道箍筋和两道拉筋,把CAD图中的箍筋和拉筋的位置与软件中的参数图进行对比,可以知道,CAD图中的两道箍筋与软件中的箍筋1和箍筋2的位置相同,我们在箍筋1和箍筋2中输入相应的箍筋信息-A10100,CAD图中的两道拉筋与软件中的拉筋2形式一致,所以在软件中的拉筋2输入相应的拉筋信息-2A10100,拉筋1删除即可。GDZ1定义完成后,大家可以按照同样地方式进行其他端柱的定义。(十七)参数化端柱的绘制所有的端柱定义完成后,下面我们进行端柱的绘制。我们先来绘制轴和轴交点处的GDZ1,选择GDZ1,由于该位置的端柱方向和定义的不一致,这里,我们需要采用旋转点绘制的方法,选择旋转点绘制命令,鼠标左键选择轴和轴交点处的剪力墙的端点,然后选择该剪力墙的另外一个端点,GDZ1绘制成功。对于轴和轴交点处的GDZ1,我们采用如下的方法绘制,选择点绘制,选择剪力墙的端点,绘制上之后,发现柱的端头是方向的,怎么来调整柱的端头呢?软件提供了调整柱端头的命令,选择调整柱端头,选择柱的端头,调整成功。下面请大家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来绘制其他位置的端柱。(十八)剪力墙和端柱的总结和延伸下面对剪力墙和端柱的部分给大家作一个总结和延伸,包括剪力墙在内的线状图元的绘制方法是相似的,一般直线状的线状图元用直线或者点加长度绘制,如果有弧线形的图元则采用弧线绘制的方法,软件提供了多种弧线绘制方法:逆小弧、顺小弧、逆大弧、顺大弧是在确定弧线的半径的情况下选择任意的两个端点即可绘制成功;三点画弧不需要确定弧线的半径,直接选择弧线上的三个点即可绘制成功;另外,还有起点-圆心-终点画弧的方法以及画圆的方法。这些绘制方法的具体说明您可以参照文字帮助中的相关内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剪力墙上有门窗洞口的位置剪力墙不应断开,需要通长绘制,然后绘制门窗洞口和连梁,这样,才能按实际情况准确计算洞口上下的剪力墙钢筋和连梁中的剪力墙水平筋。在构件的属性中,有两种字体颜色的显示,一种是蓝色,一种是黑色,蓝色字体显示的属性是构件的公有属性,黑色字体显示的属性是图元的私有属性;公有属性是指同名称的构件所共同拥有的属性,蓝色字体的属性修改以后,所有同名称的构件以及绘制到图上的构件图元都会随之改变,私有属性是指单个图元的属性,在绘图区选择某一个图元修改修改其私有属性,其他同名称的图元相应的属性不会发生改变。对于构件定义中的私有属性,一旦构件绘制在了图上,如果修改其私有属性,已经绘制在图上的构件图元的属性是不会随着这里的改变而改变的。另外,在软件中存在着构件和图元这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呢?在软件中,我们定义的是构件,把构件绘制到图上之后每一个构件的图就是图元,同名称的构架只要一个,而同名称的图元可以有多个。对于GDZ的箍筋和拉筋来说,如果施工图上存在有和参数图中的拉筋和箍筋不一致的形式,可以在属性编辑的其他箍筋中输入,输入箍筋的两个方向(两条边)的长度,然后输入箍筋信息-A10120,点击确定,这样,软件在计算柱子的钢筋时就会把其他箍筋也计算出来,其他箍筋中不仅能够输入箍筋,也可以输入其他各种形式的钢筋。软件中所有的钢筋图号都可以进行选择,然后输入相应的参数。输入钢筋信息(A10120),就被附加在了相应的构件上,在进行该构件的钢筋计算时,会同时计算出来。绘制参数化柱子时,使用点式绘制的方法,可以使用F3键来调整柱端头的左右方向,使用Shift+F3键还可以调整柱端头的上下方向,使用F4键可以调整柱的插入点位置,另外,需要大家明确的是,剪力墙部分的构件,包括门窗洞、连梁/暗梁、暗柱/端柱,它们的绘制顺序并不是一定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构件的绘制顺序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所有相关联的图元绘制完成之后,软件会自动进行扣减并进行准确地钢筋计算。由于大家对软件并不熟悉,刚刚开始学习,所以我们在这次的学习中就先讲解主要的构件,绘制完剪力墙和端柱后,接下来我们先学习梁的绘制。剪力墙中其他构件的学习我们放在后面再讲。如果大家想提前学习相关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照软件内置的文字帮助中的相关内容。(十九)梁的业务分析前面我们学习了框架柱、剪力墙和端柱的绘制。竖向构件绘制完毕后,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如何绘制梁。对于梁的绘制,需要说明的是,在软件中,框架梁和楼层板一般绘制在层顶,这时因为梁以下面的柱为支座,板以梁为支座,绘制在层顶,更体现构件的受力关系,便于计算节点锚固。基于这个原则,前面我们定义楼层时,每层从层底的楼板顶标高到本层上面的楼板顶标高。现在,按照这个原则和定义的层高范围,我们把位于首层层顶的框架梁,也就是梁顶标高为3.8m的框架梁绘制在首层。首先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梁的钢筋按不同的部位分别有哪些钢筋。首先,在梁的上部:有上部通长筋;梁的中部:有侧面纵向钢筋,分为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梁的下部:有下部钢筋,分为通长筋或者不通长的钢筋;在梁的每一跨,梁跨的左支座位置,有左支座钢筋,也就是软件中所说的支座负筋;梁的每一跨的中间,有架立筋或者跨中钢筋;梁的每一跨的右支座处,有右支座钢筋,也就是软件中所说的支座负筋。另外,梁中还有箍筋以及附加钢筋,附加有吊筋、次梁加筋和加腋钢筋。上面我们所介绍的这些钢筋在梁的平法施工图中分别按照钢筋所处的位置不同,在梁的不同部位进行标注。图中标注的6B25 4/2表示该位置有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筋,分两层布置,上层为4根,下层排布2根;而梁在这一跨的下部钢筋的6B25 2/4表示该位置的下部钢筋有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筋,分两层布置,下层为4根,上层为2根。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梁里面有这么多种类的钢筋,如果采用手算,每种钢筋的算法各不相同,计算起来非常麻烦且非常容易出现错误。那么在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中如何快速、准确、简单、方便地计算梁的各类钢筋呢?下面给大家作详细的介绍。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中的梁平法标注,梁的标注分为两部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引线位置的集中标注包含梁的名称、跨数、梁的截面信息、梁的箍筋信息以及梁的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原位标注是对梁的具体部位的钢筋信息的标注。这两部分的钢筋在计算时都要分别计算,在软件中需要分别输入。不过这么多的钢筋信息在软件中的输入非常简单,只要按照图纸中所标注的位置,在软件中相应的位置进行输入即可,具体输入的方法在后面给大家作具体的介绍。(二十)梁的定义我们来看一下梁的平法施工图,施工图中,每一道梁的平法标注都是按照刚才我们所介绍的平法标注方式来进行标注的。分析完了梁的钢筋业务和图纸,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软件中具体的操作。按照我们建立模型的顺序,先是来定义梁的构件,然后进行绘制,下面我们先介绍梁构件的定义,然后逐个介绍不同种类的梁的绘制和钢筋信息的输入。在构件列表中选择梁,点击定义进入定义界面,下面我们以轴的KL1为例来介绍框架梁的定义。KL1为矩形梁,我们新建一个矩形梁,梁的名称修改为KL-1(9),括号中的9表示本梁有9跨,梁的类别我们选择楼层框架梁即可。在定义梁构件时,按照实际工程的需要,在类别中选择相应的类别即可。截面宽度和截面高度输入250、500,在梁的名称中输入(9)之后,跨数量中会自动取括号中相应的数值,梁的名称中也可以不输入梁的跨数,跨数量会在后期输入原位标注之后自动提取梁跨。梁的箍筋输入A8100/200(2)(肢数为2),上部通长筋为2B22,KL1没有下部通长筋,删除即可。KL1没有侧面纵筋和拉筋,侧面纵筋的输入方式,如果是构造钢筋,输入G,后面加上钢筋信息即可;如果是抗扭钢筋,输入N,后面加上钢筋信息即可。当梁中存在有侧面纵筋时,软件会按照计算设置中设定的拉筋信息自动生成,没有侧面钢筋时则不生成拉筋。软件默认的拉筋信息,是规范规定的拉筋信息,这个设定,您可以在框架梁的计算设置第15项中看到,并且这项设置还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进行修改,可以看到KL1定义时,我们在属性编辑中所输入的这些信息,都是KL1的集中标注中的截面信息、箍筋信息以及上部通长筋,也就是说,梁在进行构件定义的时候,我们定义的只是框架梁的集中标注中的梁的信息,原位标注的部分,我们要按照图纸的位置复制到软件中,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