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后感1500字 精选_第1页
大国崛起读后感1500字 精选_第2页
大国崛起读后感1500字 精选_第3页
大国崛起读后感1500字 精选_第4页
大国崛起读后感1500字 精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国崛起读后感 1500字 精选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 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本书所说的 “世界性大国 ”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 “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至今为止,真正的 “世界性大国 ”只有荷兰、英国、美国。 我们现在看,这些 “大国 ”有几个共同点 : 一、有对外扩张的历史,现在有些国家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贸易到哪里,枪炮就到哪里,势力就扩张到哪里,以至于全球成为它们的原料的供应和商品销售基地,现在的美国在全球本土以外的 50多个地方有驻军,成为 “世界警察 ”。 二、曾经称霸世界、对全球进行殖民统治,包括经济殖民和文化意识领域的殖民 历史上除了欧洲本土和南极洲外,都曾经是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就是英国这个 “日不落帝国 ”留个世界的 “遗产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至今还还未修复当初被殖民时留下的创伤。 三、都经 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制造业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技术的应用,现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真正现代意义的大学等都首先发源于上述大国。它们制定推行了世界经济活动标准,荷兰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英国推行了全球自由经济,美国在发现了自由经济产生问题时,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让看不见的手和看的见的手同时起作用,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五、世界性战争的的发源地 自进入热兵器时代以来世界上所有较大规模的战争中 ,这些世界大国要么是战争的策划者,要么是幕后操纵者,要么是直接参与者,就是现在主要的动荡地区,到处有美国士兵的身影。 不管怎么说,世界大国的产生原因是多方位的,是本国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外显,实力主要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张力等,但是在学者眼里,他们认为世界大国的实力主要表现在文化,制度方面。 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 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那么,在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 ?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 ?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 ?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 ;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 改革体制是关键,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 ;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 ?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 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 日本最终目 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 改革体制不能一蹴而就,沙皇彼得一世、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本来是俄罗斯改革体制最有力的推动者,可当改革到一定阶段时,改革必然触犯到这些人的利益,此时他 (她 )们都同时不约而同成为改革的反对者。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葬送国家几十年改革的成果。如何用制度约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防止他们成为继续革新的反对派,这是保证革新持续到成功的关键。 文化教育是保障, 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 “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 ” 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 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 “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 !” 过去,在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曾经出现过 “康梁变法 ”,但被顽固不化的 “老佛爷 ”镇压下去了。后来,在西方 “自由、平等、博爱 ”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孙中山终于发动革命、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划上了句号,并提出了 “三民主义 ”进步思想。 1919年的 “五四运动 ”就是一场倡导新文化的运动,陈独秀提出要请 “德先生 ”(民主 )和“赛先生 ”(科 学 )来救中国,俄国 “十月革命 ”又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可见,这些 “大文化 ”和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火炬,也是驱动社会机器快速运转的 “软件 ”。没有这些先进的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回顾 500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掂量 12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的一些因素显然不约而同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