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参数与选择ppt课件_第1页
交换机的参数与选择ppt课件_第2页
交换机的参数与选择ppt课件_第3页
交换机的参数与选择ppt课件_第4页
交换机的参数与选择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换机的主要参数,交换机的选择策略,本课内容,1,重点,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网管交换机的选择策略,难点,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和网管交换机的选择策略,2,第3章交换机的参数与选择,就像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立交桥等既功能相似,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用途一样,交换机的种类非常之多,不仅彼此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而且各自拥有不同的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必须根据实际环境和应用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3,3.1交换机的主要参数,3.1.1三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1.转发速率2.背板带宽3.可扩展性4.系统冗余,4,1.转发速率,对于千兆交换机而言,若欲实现网络的无阻塞传输,要求:吞吐量(Mpps)=万兆端口数量14.88Mpps+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如果交换机标称的吞吐量大于或等于计算值,那么,在三层交换时应当可以达到线速。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1个百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0.1488Mpps。,5,1.转发速率,事实上,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以千兆以太网端口为例,其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由此可见,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而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则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即0.1488Mpps。,6,例如,对于一台拥有2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而言,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241.488Mpps=35.71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实现无阻塞的包交换。同样,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那么,其吞吐量至少应当为261.8Mpps(176x1.488Mpps=261.8),才是真正的无阻塞结构设计。,7,下图为充当中小型网络核心层的CiscoCatalyst4500系列交换机,依据所采用超级引擎的不同,其转发速率分别为48Mpps、75Mpps和102Mpps。对于CiscoCatalyst4510R而言,尽管最多可以支持384个1000Mbps端口和2个10Gbps端口,但是,若欲实现线速转发,其端口组合应当为2个10Gbps端口+48个1000Mbps端口;或者68个1000Mbps端口。,8,下图为用于充当大中型网络核心层的Cisco6500系列交换机,依据所采用的超级引擎不同,其最大转发速率分别为15Mpps、210Mpps和400Mpps。以Cisco6509为例,尽管最多可以支持32个10Gbps端口或386个1000Mbps端口,但是,即使采用性能最好的超级引擎SupervisorEngine720,400Mbps的转发速率也只能支持26个10Gbps端口,或者268个1000Mbps端口的线速转发。,9,2.背板带宽,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就像是立交桥所拥有的车道的总和。由于所有端口间的通讯都需要通过背板完成,所以,背板所能提供的带宽,就成为端口间并发通讯时的瓶颈。带宽越大,提供给各端口的可用带宽越大,数据交换速度越快。即背板带宽决定着交换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背板带宽越大越好,特别是对那些汇聚层交换机和中心交换机而言。若欲实现网络的双全工无阻塞传输,必须满足最小背板带宽的要求。,10,2.背板带宽,背板带宽计算公式如下:背板带宽=端口数量*端口速率*2CiscoCatalyst6500系列交换机依据插槽数量的不同,其背板带宽分别为32Gbps、256Gbps和720Gbps。根据上述公式计算,256Gbps的背板只能满足128个1000Mbps端口的无阻塞并发传输。同理,由于CiscoCatalyst4506系列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仅为64Gbps,因此,也就只能满足32个1000Mbps端口的无阻塞并发传输。,11,3.可扩展性,由于三层交换机往往充当核心层或汇聚层交换机,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因此,其可扩展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可扩展性应当包括两个方面:插槽数量:插槽用于安装各种功能模块和接口模块。由于每个接口模块所提供的端口数量是一定的,因此,插槽数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交换机所能容纳的端口数量。另外,所有功能模块(如超级引擎模块、IP语音模块、扩展服务模块、网络监控模块、安全服务模块等)都需要占用一个插槽,因此,插槽数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交换机的可扩展性,12,3.可扩展性,模块类型:毫无疑问,支持的模块类型(如LAN接口模块、WAN接口模块、ATM接口模块、扩展功能模块等)越多,交换机的可扩展性越强。仅以局域网接口模块为例,就应当包括RJ-45模块、GBIC(GigaBitrateInterfaceConverter)模块、SFP(SmallFormPluggable)模块、10Gbps模块等等,以适应大中型网络中复杂环境和网络应用的需求。,13,如图所示CiscoCatalyst6513交换机拥有13个插槽,并且支持的模块类型有几十款,具有非常大的可扩展性,可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网络环境,并可满足各种网络应用需求,因此,非常适宜充当大中型网络中的核心交换机。,14,4.系统冗余,第三层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或骨干,其工作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网络的稳定性,而部件的物理损坏又是无法绝对避免的,因此,交换机系统的部件冗余就显得尤其重要。通常情况下,电源模块、超级引擎等重要部件都必须提供冗余支持,从而保证所提供应用和服务的连续性,减少关键业务数据和服务的中断。CiscoCatalyst6507R交换机就提供了电源模块和超级引擎的冗余。,15,CiscoCatalyst4507R交换机,16,5.管理功能,交换机的管理功能(Management)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三层交换机必须支持SNMP协议,并且提供友好的设备管理界面。除了可以由厂商提供的网管软件管理外,还必须能够被第三方管理软件进行远程管理,实现与其他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减化管理操作。如图Catalyst4506交换机远程管理页面。,17,Catalyst4506交换机远程管理页面,18,3.1.2二层交换机的主要参数,1.端口类型2.端口速率3.延时4.MAC地址数5.VLAN表项6.延扩方式7.链路汇聚8.管理功能,19,1.端口类型,交换机常见的端口有4种类型,即光纤端口、双绞线端口、GBIC插槽或SFP插槽。,2.端口速率,从端口速率看,主要有100Mbps和1000Mbps两种。常见的搭配形式有n*10/100Mbps、n*1000Mbps+m*100Mbps和n*1000Mbps三种。,20,n*100Mbps交换机,N*1000Mbps+m*100Mbps交换机,N*1000Mbps交换机,21,交换机延时(Latency)也称延迟时间,是指从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到开始向目的端口复制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所采用的转发技术等因素均会影响延时。延时越小,数据的传输速率越快,网络的效率也就越高。特别是对于多媒体网络而言,较大的数据延迟,往往导致多媒体的短暂中断,所以,交换机的延迟时间越小越好。,3.延时,22,4.MAC地址数,不同交换机每个端口所能够支持的MAC数量不同。在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有足够内存(Buffer)记忆多个MAC地址,从而“记住”该端口所连接站点的情况。,23,5.VLAN表项,VLAN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将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小的子网络,从而减少广播提高网络传输效率;二是提高网络安全性,控制用户对某个子网络的访问,有效地保护敏感数据。,24,6.延扩方式,交换机扩展端口听方式有两种,一是级联,二是堆叠。,CiscoCatalyst2950/2960系列、Catalyst3550/3560系列和Catalyst3750系列交换机,都是既支持级联又支持堆叠。,25,CiscoCatalyst3560系列交换机,26,链路汇聚技术是将多台设备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捆绑为一个逻辑链路,使得该逻辑链路的容量为所有物理链路的容量之和。同时,当其中一条物理链路中断时,整个逻辑链路不会中断,大大地提高了网络连接的可靠性。,7.链路汇聚,27,8.管理功能,应用于大中型网络中的交换机应当都拥有管理功能,并且能够被第三方管理软件所管理。可网管交换机借助如VLAN、扩展树、QoS、端口聚合等,用于实现广播域的划分、冗余链路的智能选择、服务质量控制,以及将若干端口绑定在一起从而成倍地增加网络带宽,从而适应大中型网络对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网络控制和网络管理的需要。,28,8.管理功能,应用于大中型网络中的交换机应当都拥有管理功能,并且能够被第三方管理软件所管理。可网管交换机借助如VLAN、扩展树、QoS、端口聚合等,用于实现广播域的划分、冗余链路的智能选择、服务质量控制,以及将若干端口绑定在一起从而成倍地增加网络带宽,从而适应大中型网络对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网络控制和网络管理的需要。,29,3.2交换机的选择策略,3.2.1核心交换机的选择,1.扩展能力2.性能参数3.VLAN支持4.三层交换5.四层交换6.模块冗余7.链路冗余,选择核心层交换机时,应当注重考察以下几个参数:,7.链路冗余8.路由冗余9.路由表项10.路由协议11.QoS12.安全性能13.技术潜力,30,冗余模块,模块冗余,31,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热备份路由协议,路由冗余,32,CiscoCatalyst交换机认证方式设置页面,安全性能,33,3.2.2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选择汇聚层交换机时,应当注重考察以下几个参数:,1.背板带宽2.三层交换4.端口类型3.链路汇聚,34,1.背板带宽,背板带宽作为交换机的重要参数之一,决定着是否能否实现二层交换的线速转发。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网络而言,汇聚层往往采用二层交换机,其主要作用就是将接入层交换机的数据转发至核心交换机,因此,判断交换机能否胜任其工作,主要考察的性能参数就是其背板带宽。,35,1.背板带宽,例如,CiscoCatalyst3560G系列有4款产品,分别Catalyst3560G-48TS、Catalyst3560G-48PS、Catalyst3560G-24TS和Catalyst3560G-24PS,分别拥有48或24个10/100/1000Mbps端口和4个基于SFP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合计有42或28个1000Mbps端口,而其背板带宽为32Gbps,因此,对于Catalyst3560G-24TS和Catalyst3560G-24PS而言,基本上可以满足线速交换的需要。但是,对于Catalyst3560G-48TS、Catalyst3560G-48PS而言,则背板带宽显然有些捉襟见肘。,36,CiscoCatalyst3560G交换机,37,2.三层交换,汇聚采用三层交换机,38,3.2.3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选择接入层交换机时,应当注重考察以下几个参数:,1.端口类型2.延扩方式3.网络管理,39,3.2.4可网管交换机的选择,1.可网管交换机的特点,(1)提高网络稳定性(2)提高网络安全性(3)提高网络传输效率(4)支持复杂网络应用(5)支持远程监视与管理,2.可网管交换机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