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ppt课件_第1页
《菩萨蛮》(其二)ppt课件_第2页
《菩萨蛮》(其二)ppt课件_第3页
《菩萨蛮》(其二)ppt课件_第4页
《菩萨蛮》(其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菩萨蛮(其二)韦庄,1,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后入蜀为西蜀节度使王建掌书记。唐亡,王建称帝,庄为宰相,终于蜀,谥文靖。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尤具特色,内容: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也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著有浣花集。,2,花间词派:,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代表人物:温庭筠(晚唐);韦庄(五代前蜀)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温:秾艳韦:清新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3,4,写作背景,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其二)韦庄,6,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7,“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8,(1)好在景美(2)好在生活美(3)好在人美,江南好,春水碧于天,从视觉角度写:江南春水澄澈,比天还蓝,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给人明净清丽之感;令人心旷神怡。,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画船听雨眠,9,春水碧于天,,10,画船听雨眠。,11,碧水蓝天,画船听雨,风景优美而生活闲适。,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当垆卖酒的女子肌肤似雪,如卓文君般美丽。垆:酒店砌台安放的大酒缸。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江南人物之美,1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边人: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皓腕:洁白的手腕。,14,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却偏偏反过来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回故乡,而这首词中的游子由于故乡的战乱原因不能回,这种愁苦就比一般游子更为深广。这首词的主旨,是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上,述说作者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还乡须断肠”这一句正是突出了这一主旨。,15,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16,17,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却偏偏反过来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词人因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这两句诗“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18,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19,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20,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21,22,这首词表面称赞、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规返的苦衷。,全诗主旨意境:,23,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艺术特点,24,25,白描:,用简练的笔墨临摹出来,无修饰,精词练字的繁复。,26,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了一幅朴素的田园风光和平淡的农村生活图景。表现诗人超俗的人格和恬淡的心境以及厌恶官场、回归大自然的美好心愿。,27,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忆江南白居易,28,29,30,第一首摄取江南春景,主景为江水,着色浓艳,生机盎然。“江南好”与“忆江南”相环扣,唯其太“好”,故“忆”之无休。词人描江南风物,舍花、月,而从江水处下笔,可谓别出心裁。“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而江花胜火、江水如蓝,红蓝相间,绚丽夺目,都为自家亲历。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造成了一种悠远的韵味。,第一首,31,第二首中心事件是观潮。词人不铺叙钱塘江潮,却从山寺桂子写起。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词人借此引出观潮处郡亭,或离山寺不远;着一“寻”字,便再现了三秋月夜赏桂的清幽,更为江潮的汹涌出场作铺垫。悠然郡亭静卧,看江潮澎湃,一为清静之境,一为壮阔之景,这柔美与壮美两美齐来,真是其美无比。,第二首,32,苏杭之美,还在宫苑。词人捕捉酒宴场景,以“一杯春竹叶”“双舞醉芙蓉”为妙笔,简洁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苏杭旖旎的风情。当年吴王夫差在苏州灵岩山为西施建“馆娃宫”,古迹尚可追寻,令人遥想春秋的宫仪。而文人喜美酒,亦爱美人,或自古皆然。白居易以高超的艺术概括力,两笔写出酒宴之状,更暗含苏杭宫苑馆驿园林之盛。末了仍设一问,十多年后,已身在洛阳,而心随吴越,当年的酒宴歌舞,可否再逢?,第三首,33,两词都善于捕捉江南风物,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出江南秀丽的风光图画,并融进他们偏爱、眷顾江南的深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