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_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3结构:_和营养结构(_)。4功能:物质循环、_、信息传递。,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自养型,主要成分,(2)生产者:同化类型:_(主要是绿色植物)。地位:是生态系统的_。作用: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等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消费者:,异养型,物质循环,同化类型:_(主要是各级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_,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4)分解者:,异养型,有机物,无机物,同化类型:_(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地位: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_分解成_返回到无机环境中。,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特点:_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生产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2)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功能:是生态系统_的渠道。,判断正误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费者一定是动,物,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2假设水稻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数将减少。(,),3在食物链中,起点总是生产者。(,),4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5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答案:1.,2.,3.,4.,5.,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成分,1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空气、水、无机盐等)和能量(阳光、热能)。,2生物群落:,3.各成分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模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或以上指出箭头的为“生产者”,有“3”个或以上指入箭头的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判断出消费者和分解者。,高考探究,考向1,生态系统的成分,例1(2014年海南卷)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析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因此属于生产者。答案D,在判断生态系统成分时,应明确的几个“未,必”和“一定”,(1)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2)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考向2,生态系统模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例2(2016年唐山模拟)下面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物质和能量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的,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细菌中有很多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等;生态系统的基石是b(生产者)。,答案A,【考点练透】,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一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也有小部分属于分解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细菌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成分,如猪笼草既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又是消费者(能捕捉昆虫获得营养)。,答案:C,2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消费者,消费者指的就是动物Bb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Cc只包含腐生细菌和真菌Da、b、c中任何两种成分都可构成生物群落,解析:图中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消费者多数指的是动物,但某些营寄生生活的植物或微生物也属于消费者,A错误;分解者中除了腐生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腐生动物,C错误;生物群落应为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而不是其中的几种,D错误。,答案:B,考点二,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1食物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级的划分(举例如下):2.食物链(网)模型图示:相关说明: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不,出现在食物链(网)中。,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如兔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含义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狼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高考探究,考向1,食物链(网)中的营养级及其关系的分析,例1(2016年贵阳质检)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生物可以形成的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细菌,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图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细菌与蝉不存在共同食物来源,没有竞争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位于第五营养级。,答案A,考向2,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例2(2016年东北四校联考)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与兔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解析兔和人有共同的食物来源,二者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兔也能被人捕食,二者存在捕食关系;鼬和鹰都能捕食兔和鼠,若鼬减少时,鹰缺乏竞争者,环境容纳量会增大,鹰数量会增多;大量捕杀鼬时,鼠的数量会增多,种内斗争会增强;植物到鹰的食物链有4条。,答案D,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情况分,析,(1)处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的情况: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大。,(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考点练透】,3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食物链就越多B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大C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D生态系统中引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解析: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不一定越来越大;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当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足以养活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时,这个食物链就自然终止了,一般来说,一个食物链的环节不超过五个;新的物种引入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答案:A,4(2015年广东深圳模拟)某生态系统中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能使猫头鹰增多的是(,),A蛇增多、鹿增多、草减少B鹿减少、蛇增多、鼠减少C兔减少、草减少、鼠减少D蛇减少、草增多、鹿减少解析:猫头鹰数量增多的条件是流入猫头鹰体内的能量要增加。食物网中蛇的数量减少,即减少了与猫头鹰的竞争,对猫头鹰数量的增加是有利的。鹿的数量减少,使草的数量增多,草数量的增多引起鼠和兔的数量增加,这对猫头鹰数量的增加也是有利的。答案:D,1下图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B鸭与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固定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D该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有的是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答案:D,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分解者不能进行过程D分解者可以进行或者过程,解析:图中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自养型生物,其既包含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又包含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过程属于有氧呼吸,过程属于无氧呼吸,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腐生异养的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但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答案:B,3下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大量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都属于第二营养级;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答案:B,4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下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解析:比较图甲、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即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图无法判断生物数量的变化仅是由捕食对象专一或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引起的;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若某种生物因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数量减少,则另外两种生物的数量应该由于处于竞争优势而增加,但事实并非如此。,答案:A,5我国科学考察队员在南极建成了第四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服务于格罗夫山地区。下图是关于格罗夫山地区某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景描写课件
- 端午节的企业活动策划方案
- 恶劣天气应急课件
- 母亲节家园合作活动方案
- 谷物诱鱼测试题及答案
- 林草监管考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授权审批管理细则
- vte的考试题及答案
- 武状元考试题及答案
- 排列图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河南省鄢陵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社保补助协议书范本
- 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
- 关键岗位廉洁从业培训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2024版)
- 2025至2030国PLM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防电气线路老化不规范
- 2025中国建设银行房屋按揭贷款合同书
- 2025年《儿童脑性瘫痪》标准课件
- 电缆线路防外破施工方案
- 场地租赁协议场地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