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1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2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3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4页
雷鸣电闪波尔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波尔卡,波尔卡(Polka),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这种舞蹈的舞曲也称作波尔卡。“波尔卡”一词是从波希米亚语中的“半”字演化而来的。波尔卡舞曲产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是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舞曲,舞者们常站成一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听音乐情绪,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乐曲中的哪类乐器令人印象深刻?,雷鸣电闪波尔卡,作于1868年初狂欢节期间。在乐曲中,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在不间断地重复二拍子波尔卡节奏的基础上,以“定音鼓震音奏法”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及其奏法上的音色特点,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的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场面。,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约翰.施特劳斯,作者简介,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是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1899年,约翰施特劳斯逝世时,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代表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香槟雷鸣电闪波尔卡等,音乐情绪如何?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场景?音乐力度如何变化?强拍在乐句的什么位置?,XOXXOXX,A-a:它的情绪热烈、欢快。描绘舞会的盛况。音乐由弱到强,强拍在每个乐句的后半部分。节奏短促。,出现了几次?,A-b:这段音乐描绘的是正当人们舞兴正浓的时候,乌云密布、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人们并不介意,舞会依然进行。,和第一段对比音乐情绪如何?,B-a:音乐舒展、妩媚、轻巧。然而在进行中却穿插了大军鼓的滚奏声和大钹的碰击声。于是它给人们带来非常有趣的想象空间。,大军鼓的震音雷鸣铜钹声闪电,音乐如何变化?,B-b:其中装饰音的作用,表现出音乐轻巧、活泼,诙谐,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烈地舞蹈之外,几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