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_第1页
2017年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_第2页
2017年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_第3页
2017年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_第4页
2017年上海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第三十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 赛 试 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2017年2月26日 上午9:00-10:30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题,计9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12题,计60分。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卡),把每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后,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g=10N/kg。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最先通过科学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法拉第 (B)安培 (C)库仑 (D)奥斯特2夏天,把棒冰拿在手里,剥去纸后,棒冰周围冒出的“白气”主要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B)棒冰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C)棒冰中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凝结成的雾(D)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而凝华成的小冰晶3如图所示,一束粒子沿水平方向飞过小磁针的下方,此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内偏转,这一束粒子可能是( )(A)向右飞行的正离子束(B)向左飞行的负离子束(C)向右飞行的电子束(D)向左飞行的电子束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并联,则三个电表中( )(A)表1、表2是电流表,表3是电压表 (B)表1、表2是电压表,表3是电流表(C)表1、表2、表3都是电流表 (D)表1、表2、表3都是电压表5如图所示,把一个带负电的物体,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 )(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 (B)金属小球不带电,金属箔带负电(C)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 (D)金属小球带正电,金属箔不带电6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桌面对木块的弹力跟木块受到的重力之间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一对平衡力(C)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柱状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可行的方法是在( )(A)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B)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C)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D)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8列车匀速进站,机车发出频率为f1的汽笛声,一站在站台上的旅客听到的汽笛声频率为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f1 f2 (D)无法判断9电阻R1=1,R2=1,R3=3,利用这三个电阻可能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最多为( )(A)7(B)12(C)16(D)1710如图所示,在柱状容器内放入一块长方体实心铜块,然后缓慢注入水,并且使铜块与容器底紧贴(使水不进入铜块与容器底部之间接触处),此时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1,若略微抬起铜块,使水进入接触处,待铜块稳定后,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力大小为F2,则( )(A)F1 F2(B)F1 NB; fAfB=0 (B)NANB; fBfA=0(C)NBNA; fBfA=0 (D)NBNA; fB=fA=012.灯泡A铭牌上标有3V 0.2A,灯泡B铭牌上标有“220V 40W,将这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到220伏的电源上( )(A)两个灯泡都发光(B)两个灯泡都被烧坏(C)灯泡A短路,灯泡B正常发光 (D)灯泡A被烧坏,灯泡B完好但不发光13.为实现环保理念,很多地区陆续投入使用太阳能路灯二太阳能路灯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支架)、LED灯头、控制箱(内有控制器、蓄电池)和灯杆等构成.若太阳能电池板有效光照面积为5m2,效率为20% ;LED灯头的额定电压为24 V,额定功率为48W。某地区光照平均有效辐射量800W/m2,平均有效日照时间为5h;路灯每晚工作时间10h。由于7个阴雨天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工作,为确保这几天夜晚的照明,同时尽可能使电池的容量较小,应选用的蓄电池为( )(A) 2台12V 150Ah (B) 4台12V 150Ah(C) 2台12V 80Ah (D) 1台12V 80Ah14在两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将一半热水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温度升高21,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冷水杯内的水温会升高( )(A) 9(B)8(C)6(D)515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3、45cm3、65cm3、75cm3。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V丙、V丁,且V乙V丙V丁V甲。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 ) (A) 80 cm3 (B)100 cm3(C) 120 cm3 (D) 140 cm316如图所示,长度为2L的铁链挂在宽度为L的桌面上,桌面与铁链之间的摩擦因数为1/3,为保证铁链静止在桌面上,铁链左端距离桌面的最短距离为( )(A)L/3 (B)L/4 (C)L/5 (D)L/6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总电流I=1.0A,R1=2R2=2R3。则下列对通过R2的电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大小为020A,方向向右 (B)大小为0.20A,方向向左(C)大小为0.40A,方向向右 (D)大小为0.40A,方向向左18用电阻为13的均匀电阻丝制成一个圆环,并把它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图中导线的P端能沿圆环移动,并保持良好接触。已知R0为2,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改变P的位置,圆环的最大电功率为( )(A)13/25W (B)9/8W (C)9/13W (D)9/2W19一束平行于凸透镜L1主光轴的平行光经透镜会聚到焦点,现在L1的右侧一倍焦距内某位置放置一障碍物P,且与主光轴垂直,其中心有一个直径为d1的圆孔,圆心位于主光轴上,如图所示,在障碍物的右侧,距离障碍物S处垂直主光轴放置一个光屏(图中未画出),屏上出现了一个直径为d2的圆形光斑。若在障碍物圆孔处嵌入一块薄凹透镜L2,屏上恰好出现一个亮点。己知S=10cm,d1=lcm,d2=0.5cm,则凹透镜L2的焦距大小为( ) (A)30cm (B)25 cm (C)20 cm (D)15 cm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到B端,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两点对应的电功率均为P1,c点对应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功率P2,且P1 : P2=3:4,则图线中b点对应的电路状态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为( )(A) R0/2(B)R0/3(C) 2R0 (D) 3R021地球的自转让我们每天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现象.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假设),则“日出”和“日落”时间,相比现在( )(A)“日出”提前,“日落”推迟(B)“日出”推迟,“日落”提前(C)“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会推迟22.在上题中,己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再给定以下理想条件: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平均厚度为20km,大气均匀且折射率为1.001。在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假设)的条件下,在赤道地面上观察“日出”时间和现在相差约( )(A)2分50秒(B) 3分10秒(C) 5分30秒(D) 8分20秒2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两物体的质量均为1kg,物体A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与物体A相连的细绳呈水平状态,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动滑轮、细绳的质量。剪断与物体A右端相连的细绳,物体B下降1m时(A和定滑轮的距离足够远),物体A的速度大小为( )(A)1m/s (B)2 m/s (C)3 m/s(D)4 m/s24. 公共汽车站每隔t0开出一辆汽车,汽车始终沿直线运动,汽车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汽车出站后,与前方相邻汽车之间的距离( )(A)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B)先增大,后保持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保持不变25如图所示,河两岸平行,河内水速保持v不变,在河的南岸P处同时开出甲、乙两艘小船,小船相对水的速度均为u,船头分别指向对岸下游的A、B两点,两船分别到达对岸B, C两点处,则( ) (A)ABBC (C) AB=BC (D)由于不知道v、u之间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AB与BC的大小关系2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的额定功率为5W,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0为定值电阻,此时L1两端的实际电压为5.5V。若在L1的两端并联一个额定电压与L1相同的灯泡L2(图中未画出),L1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L2的额定功率为( )(A)3W (B)4W (C) 6W (D) 9W 27.在柱状容器里注入适量的浓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冰,冰与盐水的质量相等,并始终漂浮在盐水面上。当三分之一的冰熔化之后,发现容器里的液面上升h,当剩余的冰全部熔化之后,液面又会上升( )(A)2h/3(B) h (C) 3 h /2 (D)2 h28如图所示,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图中未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当点光源位于A点处,像成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处,像成在C点。己知AB=5cm,BC=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为( )(A) lcm (B)5cm(C) 30cm (D) 60cm 29质量分布均匀的直杆AB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在A端施加外力F,缓慢抬起直杆直至竖直。B端始终和地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F的方向始终和直杆垂直,该过程中直杆B端受到的摩擦力( ) (A)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30在上题缓慢抬起直杆的过程中,要确保直杆B端始终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直杆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至少为( )(A) l/3 (B)1/4 (C) (D)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31能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物理现象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夏天在冰块外面包上棉絮,冰就不容易熔化(C)磨得很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彼此之间会相互渗透(D)将盐块放入盛水的杯中,经过一段时间,杯内的水会变咸32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观察轮胎我们会发现轮胎上布满了纵向和横向的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承重能力 (B)加快排水速度 (C)增大地面摩擦 (D)加快热量传递33关于浮力,正确的叙述是( )(A)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不同(B)物体完全浸没在密度均匀的液体中,在不同的深度它所受浮力相同(C)同一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所受浮力一定大于沉到液体内部时所受的浮力(D)漂浮在液面的物体,它的重力一定等于所受的浮力34杆秤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秤杆粗细均匀,杆秤刻度才均匀(B)无论秤杆密度分布是否均匀,杆秤刻度都均匀(C)用提纽A比用提纽B称量大(D)换用大称量的提纽后,所有刻度示数均会以相同倍率增大35平面镜M,N镜面垂直放置,一束会聚光束(图中未画出)入射到平面镜M的镜面上,通过两个平面镜的反射可能( )(A)成一个实像,没有虚像 (B)成一个实像和两个虚像(C)成两个虚像,没有实像 (D)成一个实像和一个虚像36.平面镜M、N镜面之间成一个锐角,角平分线上有一个点光源S,则点光源S通过两个平面镜( )(A)至少成四个像 (B)所成的像和点光源在同一个圆周上(C)相邻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相等 (D)所有像的亮度均相同37物体的高度为12cm,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放置,经凸透镜成高度为6cm的缩小像。若将物体朝透镜方向靠近24cm,经凸透镜成高度为30cm的放大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 )(A) 10 cm (B)15 cm (C)20 cm (D ) 25cm38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其右侧有竖直挡板S,在P和S之间放有一个质量均匀的光滑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使S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Q未落地且P一直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P对地面的压力不变。39如图所示,弹簧开始处于原长,在物体A由静止释放后下降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动能与下降的距离成正比(B)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下降的距离成正比(C)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下降的距离成正比(D)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40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在浸在水中的直棒AB的A端,棒的截面积处处相等,密度分布均匀,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A端距离水面x,棒与水面的夹角为,棒浸在水中的长度为L,B端的深度为h。现由图示位置缓慢向上增大x直至棒的B端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列关于F、L、h大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F先不变后增大 (B) L先增大后减小 (C) 先增大后不变 (D) h先增大后减小4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