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指标 1、某企业2006年产值超计划完成8%,比上年增长12%,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又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230元的水平上降低15元,实际上比上年降低了8%,试计算甲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2、某公司所属三个工厂的产值资料如下:工 厂本年计划本年实际产 值(万元)计划完成程 度(%)上年实际产 值(万元)本年是上年的%产 值 (万元)比 重(%)(1)(2)(3)(4)(5)(6)甲乙丙105160235213247112160225.6106.71009692130200121.7123.1112.8合计500100497.699.5422117.9要求计算表中空格数字,并直接填入表中。3、某工业局下属20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按劳动生产率分组(元/人)企业数(个)各组产值(万元)组中值500060006000700070008000800090009000100005634211019522534019055006500750085009500200300300400200合 计2010601400要求:1计算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106000001400=7571.4(元/人)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106020=53(万元/人)5、某市招收各类职业人员资料如下:男性女性录用人数报考人数录用率(%)报考人数录用率(%)男(人)女(人)技工教师医生3502005020256501503004030870503204524合计600-500-12389试分别计算男、女职业人员的总录用率,并比较两组说明各组和总录用率高低不同的原因。男的总录用率=123600=20.5%女的总录用率=89500=17.8%6、某厂三个分厂同时生产甲产品,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一分厂实际产量为500件,刚好完成计划;二分厂实际产量为900件,仅完成计划的90%;三分厂实际产量为1160件,超额完成计划16%。另外,一分厂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分厂单位成本为16元/件,三分厂单位成本为17元/件。所以全厂超额2%完成甲产品产量计划,即(0+16%-10%)/3=2%;全厂甲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17元/件,即(18+16+17)/3=17元/件。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应该如何计算?全厂计划完成率=全厂平均单位成本=(元)7、2006年某月份A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等级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市场成交量乙市场成交额3211.21.41.51.22.81.52111212.41.41.5合计5.5445.3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甲市场平均价格=5.54=1.375(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5.34=1.325(元/斤)8、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值(万元)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组中值(%)计划产值(万元)809090100100110110120685712618485951051158060120160 合计435420 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435420=103.6%9、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产量(件)X-(X-)2(X-)2f1525354515383413225950119058514.54.55.515.5210.2520.2530.25240.253153.75769.51028.53123.25合计10029508075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2950100=29.5(件)乙组每个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910、甲、乙两个村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下:按耕地自然条件分组甲 村乙 村平均亩产(公斤)粮食产量(公斤)播种面积(亩)平均亩产(公斤)播种面积(亩)亩产山地丘岭地平原地10015040025000150000500000250100012501502004501250500750187500100000337500合计67500025002500625000试分别计算甲、乙两个村的平均亩产,并加以比较哪个村经营工作作得好?甲村的平均亩产=6750002500=270(公斤)乙村的平均亩产=6250002500=250(公斤) 时间数列分析1、某企业资料如下:指 标1月2月3月4月总产值(万元)月初工人数(人)364800416760440920400880劳动生产率(元/人)4666.749524888 要求:(1)编制第一季度各月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数列; (2)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计算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2)计算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145243=4841(元/人)(3)计算第一季度的劳动生产率=1220840=14524(元/人)2、某零售商店2006年上半年的零售额与库存额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项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零售额101412161820月初库存额686107910试计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上半年的周转次数。第一季度库存额=(8+8+6)3=7.3(万元)第二季度库存额=(10+7+9)3=8.7(万元)上半年库存额=(7.3+8.7)=8第一季度商品流转次数=(10+14+12)7.3=4.9(次)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16+18+20)8.7=6.2(次)上半年的周转次数=(10+14+12+16+18+20)8=11.25(次)3、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月 份4月5月6月7月计划产量(件)105105110112实际产量(件)105110115120月初工人数(人)50505246试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 (3)第二季度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110(件)(2)第二季度平均人数=(48+50+52)3=50(人)(3)第二季度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330320=103.125%(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11050=2.2(件)第二季度平均每人季产量=33050=6.6(件)4、某化工厂计划执行情况如下:指 标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计划完成程度(%)108120125105计划产值(万元)50658080试计算全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全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0850+1.265+1.2580+1.0580)275=114.9%5、某自行车厂历年产量统计资料如下:年份产量(万辆)增长量(万辆)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万辆)逐期累积环比定基环比定基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001051051101321441385052212-6551032443810510010512010996105105110132144138505209-45510324438要求:(1)试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表中所缺指标; (2)试计算1997-2002年间的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量=6.3平均发展速度=105.5%平均增长速度=5.5%8、某地区1984年国民收入总额为18亿元,19851987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是2%,19881989年国民收入平均发展速度是107%,1990年国民收入比1989年增长6%,要求:(1)计算19851990年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2)1990年国民收入总额。9、某煤矿1990年煤炭产量为25万吨。(1)规定“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4%,以后每年平均增长5%,问到2005年煤炭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2)如果规定2005年煤炭产量是1990年的4倍,且“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问以后需要每平均增长多少才能达到预定的产量水平? 统计指数分析 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量(万斤)价格(元)销售额(万元)2005年2006年2005年2006年甲乙丙30140100361601001.801.901.502.02.201.60合计试计算:(1)各种商品的销售量个体指数和价格个体指数;(2)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3)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 (4)分析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5)利用指数体系推算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1)各种商品的销售量个体指数和价格个体指数;商品名称销售量(万斤)价格(元)个体指数(%)2005年2006年2005年2006年销售量价格甲乙丙30140100361601001.801.901.502.02.201.60120114.3100111.1115.8106.7合计(2)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584/470=124.3%(3)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518.8/470=110.4%(4)分析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518.8470=48.8万元(5)利用指数体系推算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价格总指数=1.243/110.4=112.6%2、某企业三种产品的产值和产量资料如下:产品实际产值(万元)2005年比2004年产量增长的(%)2004年2005年甲乙丙1800130020002200150021001510-8合计试计算:(1)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2)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产值; (3)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产值。(1)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5800/5100=113.7%(2)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5340/5100=104.8%而增加的产值=53405100=240万元(3)价格总指数=5800/5340=108.6%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产值=58005340=460万元3、某企业2006年比2005年产量增长15%,产品成本下降4%,2005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0万元,问2006年总成本比2005年要多支付多少万元?1.150.96=1.104=110.4%2006年总成本比2005年要多支付多少万元=10.4%300=31.2万元4、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商品名称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变动率(%)基期报告期甲乙丙500200100065020012002-510合计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分析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商品名称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变动率(%)价格个体指数(%)基期报告期甲乙丙500200100065020012002-51010295110合计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2050/1938.7=105.8%三种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20501938.7=111.3万元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1938.7/1700=114%三种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1938.71700=238.7万元5、某企业三种产品的生产情况资料如下:产品名称单位成本(元)产 量基 期报告期基 期报告期甲乙丙581261015400500150500600200要求:运用指数体系对该企业三种产品的总成本变动进行因素分析。产品名称单位成本(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玉树高考数学试卷
- 期中苏教版数学试卷
- 2024年永州市宁远县中医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宿州九中高新校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南通职高高考数学试卷
- 评价高中数学试卷
- 彭海燕2024数学试卷
- 全国2卷高考数学试卷
- 红细胞输注要点课件
- 七八年级数学试卷
- 癫痫的治疗(讲课)
- 安顺康闽果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40吨年糕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乡镇办人员)培训课件
-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记录
-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 学校宿舍楼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技术经济分析
- 玩具厂作业指导书(含管理制度、规程)
- 高考688个高频词汇 word版
- 常用量具使用(培训课件ppt)
- 氟化工艺课件
- 社会调查与统计第四章抽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