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理解5_第1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理解5_第2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理解5_第3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理解5_第4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理解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阅读理解5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玑,很是得意,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假如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您觉得我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先生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喜形于色)。后来,南怀瑾又拜大名鼎鼎的袁焕仙先生为师。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地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dndn)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南怀瑾从没遇到过这样(粗暴粗鲁)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但是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回家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得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chch)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你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具慧眼。”1 . 划去“( )”内不恰当的词语或不正确的读音。2 .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1)字字珠玑:_(2)独具慧眼:_3 . 南怀瑾把写的文章拿给商先生看,商先生_,这是因为_;南怀瑾把写的得意之作拿给袁先生看,袁先生_,这是因为_。4 . 当袁先生让南怀瑾把伯夷叔齐列传读100遍时,他可能会想“_”;读完100遍以后,他可能会想“_”。5 . 用一句名言给短文做题目。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家书桌的一角摆着一盆文竹,它不像玫瑰(ui u)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月季那样娇艳可人,而是以它那绿色的美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文竹四季常绿。初春,它那油绿的枝条上抽出了几枝新芽,新芽上(发现呈现)出茸茸的绿叶。暮春时节,文竹的新枝上又伸出了许多嫩绿、纤细的新叶片,显得郁郁葱葱。盛夏,微风偶尔从纱窗吹来,文竹,悄悄地婆娑起舞。刚浇水后的文竹,更是好看,晶莹的小水珠,含在茂密的绿叶中,阳光一照,像无数(奇妙特别)的珍珠在闪亮。秋天,百花开始落叶了。可文竹还是那样绿茸茸的,那绿丝构成的叶子一片叠一片,形成了一块绿阴,让人感到清雅、文静。寒冬,许多花草都凋谢了,而文竹还像苍松、翠柏那样(挺立挺拔)着,它那每片伸展的绿叶上,似(sh s)乎都显示着生命力,让人觉得它是那么温柔(yu ru),又是那么坚强。每当我坐在书桌前复习功课的时候,都要看看这盆文竹,它是我生活中的伙伴。6 . 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音节。玫瑰_(ui u)似_(sh s)乎温柔_(yu ru)7 . 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发现呈现)_出(奇妙特别)_的珍珠(挺立挺拔)_着8 .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9 . 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10 . 在第25自然段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来的,写下来。_11 . 文中第25自然段作者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_12 . 阅读直通车。海滨夏夜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涌动的波浪在霞光的映照下像一排排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总是不停地闪烁着、滚动着涌过来。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倒映在乌蓝的海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相互辉映,煞是好看。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海水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声响。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1.联系上下文,用一个词替换句中加点词,使句意保持不变。(1)煞是好看。( )(2)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 )出一片肃穆的神色。(3)整个广漠( )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 )。2.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具有的作用。3.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请你依次写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4.为了描写海滨夏夜幽美的景色,作者分别抓住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5、第二自然段抓住了“大海”,第三自然段抓住了和,第四自然段抓住了。(题文)拓展阅读实训黄鹂 黄鹂又名黄莺,在古代诗咏鸟篇中,是描述最多的一种。“千里莺啼绿映红”,它的歌声美,而且总是和春连在一起。我国产有金黄鹂,黑头黄鹂,彩色黄鹂,黑枕黄鹂,鹊色黄鹂五种,其中黑枕黄鹂分布最广。黑枕黄鹂嘴红,自嘴基起横过眼睛到枕部都有两道黑眉,嵌在金黄色的羽毛中,翅和尾翎漆黑秀丽俊逸。北京有个“听鹂馆”,杭州有个“柳浪闻莺”,人们都爱莺歌燕舞,源出一心,因为它象征着生机勃勃。黄鹂是上海地区的夏候鸟,也是旅鸟。黄鹂冬在南方直至南海等地越冬,春末初夏在上海地区营巢繁殖,还有许多经过上海继续向北,去我国中部、东部生活。上海动物园的树林里,有时留下黄鹂。黄鹂很少下地,飞速极快,瞬间消逝,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特别是在繁殖期,雄鸟小叫似行云流水,悠扬颤抖,大叫时清脆悦耳,音韵多变,有时似珍珠落玉盘,有时似雁语声声,有时似猫耳轻呼,真妙不可言,但过不了多久,黄鹂的歌声嘎然而止。它们隐匿在高大的阔叶树上,用麻、草茎、棉絮编织一只十分精致的巢,呈吊篮式。雌鸟在巢里产24枚粉红色有玫瑰斑点的卵,在摇啊摇的吊篮里孵化,雄鸟默默地在远处警戒并担任觅食工作,它们再也不想惊动谁。雌鸟经过18天孵化,雏鸟出壳,再经过18天的哺育,小鸟长成出飞,这期间双亲捕捉各种昆虫,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农村害虫。在哺雏的18天中,据统计每天每巢要哺育喂食70次,再加上双亲自己吃的,消灭了大量的害虫。可见黄鹂不但( ),还 ( )。13 .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_14 . (小题2)第二段中划线的句子,抓住黄鹂的(_) 特征来介绍; 句中有一组排比句,其说明的是(_)。15 . (小题3)第三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_),其作用是什么? _16 . (小题4)本文着重从黄鹂的(_)和(_) 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17 . (小题5)结合短文,给文末写上一个递进关系的归结句。可见黄鹂不但(_),还 (_)。18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山里的孩子黄昏,天边铺着五彩的晚霞。蜿蜒的山路上,一个孩子往山下走。他背着满满一筐柴火,背着大山给他的礼物,背着劳动换来的收获。山风为他梳理头发,鸟儿为他一路送行。他放眼眺望,林子里已经升起炊烟。那缕缕炊烟,仿佛是妈妈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他急匆匆地加快了脚步,拐进一个弯,经过一道坎,走过一座石桥,走进了洒满霞光的村子。他欢快地走进自家的小院,放下沉甸甸的背筐,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他笑了笑,从衣袋里掏出一捧褐黄的山枣儿,塞给围上来的邻家的小弟弟;从背筐里拿出几个通红的野柿子,送到坐在门槛上的小妹妹手里;又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到镇上换几个钱,积存他下学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