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_第1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_第2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_第3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_第4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地满红花红满地,_。这幅对联是_联。孔君平诣其父,_,_。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是自传体小说_的序言,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_。当你看到同学们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你会用古人的诗句:“_”劝他。做任何事都要从小事开始,不断积累,正如荀子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_。白杨一文表面上写的是白杨,实质上写的是_,作者借写白杨来表达_的心愿。这种写法叫_。草船借箭节选自我国著名历史长篇小说_,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_三国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2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清平乐村居是一首_,我会补写这几句:大儿_,中儿_。最喜_,_。(2)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_,_,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3) 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的“铁路”指的是_铁路,它于_年动工,越过青藏高原,最终到达_。(4)冬阳童年骆驼队是_的自传体小说_的序言。(5) 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叫_,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这种形式的文章是_。二、语言表达3 . 下图是学校科学实验室的标志,看图,完成后面的练习。1.看图,我会联想到“_,_”这句古诗。2.根据图意,请你设计一句合适的标语。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语段,完成练习。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4 .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不仅还尽管但5 . 填一填。(填数量词)放出的蜜蜂(_)飞回的蜜蜂(_)6 . 读句子,说说加点词的好处。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_7 .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蜜蜂的记忆力很好。B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C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课外阅读。故乡的“水墨画”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过了一冬的池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漂浮在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时常有几个心急的孩子,放学后奔到池塘边,拾一根树枝,拨两三块菱盘过来,翻起来看结了菱角没有。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凉津津的,胜似苹果。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进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了,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出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而今剥着菱角( )我又徜徉在故乡的( )水墨画( )中了( )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 )荡起木盆( )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 )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 )细细咀嚼( )8 . 照样子写词语。(1)疏疏朗朗:_(2)争先恐后:_9 .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_)的水墨画(_)的菱叶(_)的菱盘 (_)的菱香10 . 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1 . 品析句子,回答问题。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1)“水墨画”指的是什么?_(2)这句话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以上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四、信息匹配12 . 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光:一点不剩荣誉、光彩只、单(1)女排姑娘当年顽强拼搏,为祖国争了光。(_)(2)落光了叶子的柳树挂满了亮晶晶的银条儿。(_)(3)任务如此艰巨,光靠你们两人恐怕不行。(_)安:怀着平安安装(3)党的富民政策使小山村户户都安上了有线电视。(_)(4)经医生全力抢救,英雄已转危为安了。(_)(5)刁德一这样一说,不知他安的什么心。(_)五、判断题13 .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独坐敬亭山是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_)2.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_)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的是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事情。(_)4.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都是宋朝不诗人写的。(_)六、诗词曲鉴赏古诗阅读题临安邸( ),( )?( ),( )。14 . 将诗句补充完整。15 . 这首诗是_代诗人_在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一首七绝。16 .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几时休:。熏:。醉:。暖风:原指。在诗中是指。游人:。在诗中是指。17 . 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_的青山,_的楼台和无休止的_,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各填一个四字词语)18 . 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_”。诗人用“_”三个字,责问统治者:_。表达了诗人_的讽刺之情。19 . 对划线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描写了杭州的美景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喜爱及赞美之情。B景物描写,体现出杭州的美丽。C这两句诗是对统治者糜烂生活的直接描绘,表达作者对他们醉生梦死生舌的讽刺。20 . 这首诗的前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